議茶法[Tea trade decree] 宋代茶法專論。作者王安石(1021-1086)。見于《臨川先生文集》卷七十。全文是:"國家罷榷茶之法,而使民得自販,于方今實為便,于古義實為宜。而有非之者,蓋聚斂之臣,將盡財利于毫末之間,而不知與之為取之過也。夫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而今官場所出皆粗惡不可食,故民之所食大率皆私販者。夫奪民之所甘,而使不得食,則嚴刑峻法有不能止者,故鞭撲流徙之罪未嘗少弛,而私販?私市者亦未嘗絕于道路也。既罷榷茶之法,則凡此之為患,皆可以無矣。然則雖盡充歲入之利,亦為國者之所當務也。況關市之入,自足侔昔日之利乎。"下引漢代桑弘羊興榷而霍光罷榷之例,借揚雄之言,力主罷榷。此文撰于嘉{右四年(1059)二月茶法通商后不久,當時王安石任三司度支判官。他針對當時反對通商的議論,提出相反的觀點。指出通商不僅合于古義(原本茶無榷?無稅),而且于今公私兩便,提出非議的人,都是竭澤而漁的人。茶乃生活必需品,像米鹽一樣,不可一日或缺。但如今官場出售的多為粗惡陳茶,民用之食茶多從私茶販購得。禁榷強行使百姓飲不到好茶,所以雖有嚴刑峻法最且嚴刑流徙不斷,但私販?私買茶者仍屢禁不止。罷禁榷以后,上述一切弊端就可徹底解決。這樣雖然要減少一些歲課,但事關國家當前急務,何況茶商稅的收入,也足以彌補過去茶課的損失。該文用有限的篇幅,將反對通商者的橫議浮言駁斥得無立足之地。約略同時,王安石另有《茶商十二說》和長詩《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表達了同樣的政治主張,體現(xiàn)了他對時政得失勇于直言的風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32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隋朝的名人有哪些隋朝時期有哪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