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收藏壺應留意挑選精品、真品,并看準市場行情。一些名家制作的紫砂壺都很有珍藏價值,尤其是一些巨匠的作品,一直都是穩(wěn)中有升,而大量地攤上的紫砂壺,絕大多數(shù)都是假貨或者粗制濫造的,沒有什么珍藏價值可言。
收藏紫砂壺,一定要多進步自己的鑒賞水平,以防陷入紫砂藝術收藏誤區(qū)。常見紫砂的收藏誤區(qū)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NO.1 先看底款后買壺
“款”指的是名家所制。名家是當代的紫砂壺的“名牌”,代表著紫砂壺工藝水平的標準,收藏中肯定會有所講究,但是這也是辯證的。目前市場中仿名家壺如此普遍,就是因為一方面所有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極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對紫砂壺的基本鑒賞要求卻仍然模糊,間接培育了仿作的市場。
市場上有很多壺底打著顧景舟大師的款,但如果收藏者一開始能從“料”“工”兩個角度對壺做了認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鑒定的答案。其實,收藏者不能只認定“顧景舟”“蔣蓉”等大師,非“頂級”不藏;而是要結合自己的經濟和知識條件,關注一些有實力的中青年壺藝師,因為未來的大師也必將從他們中產生。
所以,買壺第一眼應該看的是泥料和壺型,底款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有些仿名家的壺,手工和泥料不錯,也是可以珍藏的,看底款很容易上當,看到蓋有某某大師印款的就以為是名家的壺,因此進入價格的陷阱。
NO.2 過于注重花俏色艷
新手玩壺,特別喜歡一些顏色多樣、造型復雜的紫砂壺,或者壺身刻滿了字,以為壺隨字貴,實在這是一種誤導。
真正好的作品,耐看并且使用的作品往往是一些外表穩(wěn)重光素一些的,就像一個大美女,素顏輕粉就可以了,過于濃妝只會讓人反感。如覺得單調,就在適當?shù)奈恢媒o予適當?shù)臅孅c綴。
針對注重花俏色艷的收藏愛好者,一些不良生產者為了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在陶土里隨意添加化學原料,專門出品染色紫砂,制作出來的壺色彩雖艷,但泡茶就會有異味。其實染色紫砂是不宜泡茶的,其價值反而不高。
NO.3 買壺不明目的隨意拈來
買壺前應該有個目的性,是想要尋常用的,還是要珍藏級的,想用來泡普洱茶的,還是鐵觀音的等。
尋常用的壺大多在250cc左右,而珍藏級的作品一般都是250cc以上的。
泡普洱茶的壺身和肚子可以大些,泥料的顏色可以深一些,大小在250cc到300cc之間。泡鐵觀音的要出水快些,壺壁薄一些,壺身矮些,泥料顏色可以淺一些,大小控制在150cc到250cc之間。宜興人喜歡喝當?shù)氐?strong >紅茶,他們一般會選擇250cc到350cc的大壺。
至于350cc以上的壺基本屬于“觀賞性”的壺了,實用性不大。
NO.4 只注重名家證書不重藝術
真正名家的壺,單看“精、氣、神”就能令人感慨,感覺出來幾分。假如看著呆板,比例不協(xié)調的名家壺,買了也是沒有珍藏價值的,說不定所謂的名家職稱都是買來的,網上查不到。
還有產量特別大的名家壺盡量不碰,一個有涵養(yǎng)有實力的做壺名家,不僅是低調謙虛的,而且產量也是比較少的,宜興丁蜀鎮(zhèn)就有很多默默無聞的民間做壺高手,他們不求浮名,不露山水。
NO.5 只看年代不看藝術
許多人以為紫砂壺越老越好,專門收藏舊壺、老壺,這也讓紫砂壺市場出現(xiàn)了很多造假的現(xiàn)象。
市面上主要有兩種造假方法,一是將泥料的表面作舊,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經常摸的樣子,看上去有古舊感,或者用強酸腐蝕作舊;二是將紫砂壺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
其實,衡量一把紫砂壺收藏價值高低的關鍵還是看藝術價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收藏紫砂壺最忌貪便宜,剛起步的投資者,最好不要考慮名家作品,而是要考慮自己的消費水平和承受能力。
有的,真正的老紫砂壺目前的收藏價值很高的,原因如下:
一、真正的老壺存世量稀少。論起紫砂壺收藏,雖然現(xiàn)在炒得無比火熱,但歸根結底,紫砂壺進入百姓收藏的視野,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紫砂壺就是一把實用的喝茶器具,作為一件家庭用品,很少有人會當回事兒地保存,因此不太可能有大量老壺流轉于各個市場之中。再者老壺的鑒別一般比較困難,這其中真的少而假的多。
二、還有就是關于紫砂壺的工藝和美感,老壺的工藝水平和美感絕大部分不如我們現(xiàn)代人制作的紫砂壺,如很多老壺沒有經過整口,蓋子都是比較晃的。從工藝水平和美感方面來看很多老壺根本沒有收藏的價值和必要,它們很多就是純粹的一把粗劣日用品,做工粗糙。
三、從使用角度來說,紫砂老壺已經沒有使用的價值,它們中很多壺實在是太臟了,你也不知道曾經有哪些人用過,不知道是不是曾經被埋進土里或者墳里過。現(xiàn)在很多古玩市場地攤上的一些老壺,奇形怪狀,還是打了皮鞋油來做舊,忽悠了很多新手朋友。
新買到手,先要查看壺蓋,壺口是否吻合 氣空是否阻塞,茶嘴出水是否順暢,壺內壺底,壺壁是否遺留泥屑等,如發(fā)現(xiàn)泥屑留存和阻塞則用木質,竹質擦掉,如蓋口不平整或不吻合應該用砂紙磨平或金剛砂磨吻合。
新壺經過查壺,理壺之后將其浸入盛有清水或茶水、干凈而無異味的鍋中,并投入茶葉再將新茶壺置于鍋內煮上半小時或一小時,須注意的是鍋中的茶湯容量不能底于壺面以防茶壺燒裂。投入的茶葉,最好是選以后用該壺沖泡的茶同一類品質且高低的茶葉。
有收藏者不懂養(yǎng)壺的道理,將新買回的紫砂壺往陳列柜里一擺,或者往箱子里一裝就算完成任務,殊不知,如此藏壺方法是最不可取的。一位藏壺專家告訴記者,新購回的壺,必須用心去養(yǎng),然后再存放。
新買的壺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葉用滾水泡一下,多泡幾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凈,將壺內殘留的砂粒徹底清除。用泡過的茶葉擦洗比較好(因為有些商販,在出售茶壺時,可能會給茶壺“化化妝”,用上面所講的方法可以清除一些由此產生的異味)。
1.熱身:首先將剛買回來的紫砂茶壺,用沸水內外沖洗一次,將表面塵埃除去,然后將茶壺放進沒有油漬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兩小時,這樣茶壺的泥土味及火氣都會去掉。
2.降火:將豆腐放進茶壺內,放一倍水煮1小時。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將茶壺殘余的物質分解。
3.滋潤:將買回來的蔗切開后,放在煲內,沒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后再煮1小時。蔗的天然糖分,能夠讓茶壺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潤。
4.重生:最后便是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茶葉,放入茶壺內煮1小時。這樣茶壺便不再是“了無生氣”的死物,脫胎換骨后,吸收了茶葉精華,第一泡茶已經能夠令茶人齒頰留香。
在泡養(yǎng)過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萬不要用有細金剛砂顆粒的拋光布之類的材料擦壺面,這樣很容易傷及表面,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感。比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時用尼龍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壞茶壺。泡養(yǎng)茶壺要用心,斟茶時要有正確手勢,最好用食指輕輕摁住蓋沿。平時喝茶,可以用干凈毛巾擦拭,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擦拭以后會有浮光,這種品相玩家比較忌諱。特別要注意的是,要想養(yǎng)好一把紫砂壺還要在泡養(yǎng)一段時間后讓紫砂壺“休息”1-2天,使紫砂壺的氣孔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干燥,再次使用后紫砂的吸收效果會更加明顯。一把養(yǎng)好的壺,應該呈“黯然”之色,這種光澤應該是“內斂”的。喝完茶后,茶壺最好不要留茶葉,傾倒洗凈。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但隔夜的茶,會有陳湯味。從衛(wèi)生方面來講,紫砂壺終究不是“保險箱”,而且茶泡后放置10小時后再喝本身對身體就不利。
當買來一把新壺時,有些人選擇用茶葉水煮的方法來保養(yǎng)。對此,茶水煮壺一是為了去掉新紫砂的土腥味道,還有殺菌的功效,而且,新的紫砂壺的紫砂氣孔是閉合的,用高溫煮一下,有助于把紫砂氣孔打開,對將來泡茶養(yǎng)壺很有益處。不過,丁女士認為,這屬于一次定型的養(yǎng)法,她個人更喜歡慢慢地用茶來養(yǎng),養(yǎng)一段時間,把壺清洗一次,如此反復3次后,砂料就能洗得很干凈了,此后再也不用洗壺了。茶垢也讓它在壺里悶著,因為茶垢是茶葉的營養(yǎng)成分和礦物質的沉淀,對壺能起到養(yǎng)護作用,時間越長,壺就越好,壺體本身不僅會變得顏色溫潤,甚至會散發(fā)出茶葉的自然香氣。
另外,瓷庫中國溫馨提示,在養(yǎng)壺時千萬別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里漂白粉的氣味會直接破壞茶香的醇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46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遠航茶具的創(chuàng)作體會
下一篇: 茶具竟然還有這樣的風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