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不懂茶器,就是士兵不帶兵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下常用的茶器你都叫得上名字,且懂它的用處嗎?▍風(fēng)爐
專用于煮茶的爐子。
▍茶壺
是一種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目前使用較多的是紫砂陶壺或瓷器茶壺。
▍壺承/茶船
壺承
茶船
以作承茶壺(以及茶杯)、接溢水、防燙手之用,可以簡單到就是一只碟子,也可以繁復(fù)到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蓋碗
又稱“三才碗”、“三才杯”,使用時既可以用來泡茶后分飲,也可一人一套,當(dāng)作茶杯直接飲茶用。制作蓋碗的材質(zhì)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種花色的瓷蓋碗為多。
▍公道杯
也稱茶海、茶盅,用來盛放茶湯,再把茶湯分倒各品茗杯中,使茶湯濃度相近、滋味一致,并起到沉淀茶渣的作用。
▍品茗杯
用于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的專用茶杯,多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所制。
▍茶托(杯托)
一種襯墊茶杯的碟子(或叫承盤),材質(zhì)多見金屬、陶瓷、木質(zhì)、塑料的等。
▍茶洗
形如大碗,烹工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茶則
泡茶前,用來量取茶末、茶葉入茶壺、蓋碗或茶荷的量具。
▍茶荷
用來盛放待泡干茶的器皿,形狀多為有引口的半球形,方便觀賞干茶外形。
喝茶八個潛規(guī)則作為中國人不可不懂
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
“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yīng):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三、先客后主泡茶者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fā)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五、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fā)現(xiàn)客人皺眉,就會認(rèn)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rèn)為“慢客”,“待之不恭”。
換茶葉之后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七、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guān)系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八、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shù)沖之后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rèn)為“無茶色”?!盁o茶色,,
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于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rèn)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綜述:茶文化的內(nèi)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中華的文化內(nèi)涵和禮儀相結(jié)合形成了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jié)現(xiàn)象。
? ? ? ? 好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
? ? ? ? 于塵世偷來閑暇時光,不失為人生之樂事。
? ? ? ? 總會一些朋友,提及茶總是小心地說: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隨便喝喝。
? ? ? ? 不管這謹(jǐn)慎的態(tài)度是不是謙虛,其實懂不懂茶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不那么重要。
? ? ? ? 如果喝了某個茶感覺還不錯,能接著喝下去就足夠了。
? ? ? ? 喝茶本就是一種享受,在心情煩躁時,在身心疲乏之時泡一杯茶,慢慢地看著茶葉在水中舒展著曼妙的身姿,如仙女般輕搖,茶湯漸漸染透茶杯里的水。
? ? ? ? 一壺茶、一本書、一根香、一縷陽光、一絲清風(fēng),隨性且自由,簡樸且精致。以平常之心,喝盞中清茶,得愜意時光。
? ? ? ? 茶,不是功課,不是束縛,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資格愛茶。
? ? ? ? 喝茶是享受,本著享受和放松的心態(tài)去喝茶,靜品清茗,體會茶水在口中的轉(zhuǎn)化,把所有的心事,愉悅,委屈,思念全都穩(wěn)妥地安放。情在心里,無言也溫暖。
? ? ? ? 你或許認(rèn)為,那些每天和茶打交道的人,或者那些一開口就很專業(yè)的人,肯定很懂茶。
? ? ? ? 可真正追問起來,他們大多都會說自己——“所知有限”這不是謙虛。
? ? ? ? 茶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種茶,都有自己的特性,宛如蕓蕓眾生,有誰敢說:能看懂每一個人?
? ? ? ? 喝茶烹茶之樂,是一種純粹的身心享受。都說,茶可清心,那么喝茶時,把身份放一邊,把虛榮放一邊,把貪欲放一邊。
? ? ? ? 靜默煮茶,看春花秋月和冬雪夏風(fēng),就讓一切隨風(fēng)。不浮動,不慌張,閑淡歲月里,沏一壺故事與佳話,聽一曲山高與水長,看茶葉翻轉(zhuǎn),由濃轉(zhuǎn)薄,如午夜淡淡。
? ? ? ? 懂茶?不懂茶?有那么重要么?其實懂不懂茶,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喝茶,真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壺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很有講究。近年來,喝茶更有講究:這把紫砂壺專喝烏龍茶,那把紫砂壺專喝綠茶,最好的紫砂壺專喝普洱茶。需要提醒的是,最好別用黑陶茶具泡茶、喝茶,因為黑陶含鉛量大。到底用什么樣的茶具泡茶最好? 現(xiàn)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沖泡紅茶和烏龍茶時應(yīng)選用陶器,因為從品茶的角度來看,陶器保溫性好,沏茶時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具有藝術(shù)欣賞價值。但沖泡綠茶特別是碧螺春和銀針時一般應(yīng)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見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及朵朵茶芽的美態(tài)。至于搪瓷、塑料茶具,雖有輕便、耐用的優(yōu)點,但一般是為了解渴而臨時使用。 此外,紫砂茶具買回來以后,要放在鍋里,加上一把粗茶葉,煮上半個小時,以便去掉茶壺表面的蠟質(zhì)和雜質(zhì),使手感比較舒服。喝烏龍茶最好選用宜興產(chǎn)的紫砂茶具。 泡烏龍茶的時候,水溫一定要高,得95℃以上,最好是剛剛開的沸水。因為用熱的水來泡烏龍茶的話,可以比較快地讓茶香飄出來,讓茶湯的顏色變得濃郁起來。 泡綠茶也是有講究的,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用沒有蓋的玻璃杯來泡,二是要注意水溫。泡綠茶的水溫不能過高,大約在80℃左右就可以了。因為綠茶大多都是在谷雨前或者是清明前采摘下來的茶樹的嫩葉,既然是嫩葉,自然怕高溫。另外,如果選取帶蓋子的茶具的話,因不容易散熱,時間長了,就把茶葉泡糊了,茶湯也變得非常渾濁,非常不好看。 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水開了之后,不要馬上就把它倒到杯子里泡綠茶,而是讓它落落火,一兩分鐘后再泡。還有一種方法是把熱水先倒到杯子里面,然后再往里放綠茶。太湖一帶的人,泡碧螺春茶的時候,都是用這種方法。 很多北方人喜歡喝花茶。喝花茶的時候,最好用蓋碗來泡,主要是為了留住茶香。泡花茶的水溫可以比泡綠茶的水溫稍高一點,大約是90℃~95℃。沖好水之后,把蓋蓋上,然后燜上兩三分鐘后就可以喝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47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早春的第一朵山茶花
下一篇: 過武夷山品正山小種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