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歷史特別是商貿史來說,“萬里茶道”絕對是個史無前例的重要事件
除了這些表面的東西,“萬里茶道”作為中俄商業(yè)史上最具有典型意義的商貿物流
2012年最后一個月
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它在時間和地理上的起點是怎樣的?對我這樣的追尋者來說
,應該是最神秘和最有吸引力的。所以,福建的武夷山自然是最先到達的地方。從白雪皚皚的北疆呼和浩特到綠色蒼翠的南垂武夷山,是一個用三、四天時間經(jīng)歷一年四季的體驗,風雪彌漫到煙雨朦朧、秋高氣爽到汗流浹背,差不多每天都要感受幾個月的氣候變化過程。萬里茶道為什么從武夷山開始?只有來到這里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端偏西,總面積10萬公頃,是喀斯特地形雄奇峻秀的丹霞地貌,氣候潮濕多雨,最適合種茶,所以這里約從公元500年前左右就開始栽種茶樹,隨處可見茶山、茶場、茶園,武夷茶到宋代就很有名氣了。所以著名文人范仲淹有:“溪邊奇茗冠天下我下午四點多到達武夷山
,沒有進入市區(qū)休息直奔下梅村而去。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東南20公里處的梅溪下游,是目前公認的萬里茶道起點。在康熙初年,這里就成了重要的茶市,那些被稱為“西客”的山西商人在這里設棧收購、建廠制茶,據(jù)當?shù)刭Y料記載,歐洲人這時也來到下梅采買茶葉。清代的下梅
,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人口稠密,絲竹悅耳,號稱“雞鳴十里街,日出千鼎煙”,穿行在高大房屋下的窄巷中,撞入眼簾的一座座古老建筑,一下就能把你的思緒帶到幾百年之前,讓你真切的感受和想象舊日的繁華。當溪是穿村而過的人工小運河,總長900米
,當年水深數(shù)尺,溪邊有當?shù)馗簧锑u家建的九個埠位,運茶竹筏出入自如。這條小小的溪流,曾經(jīng)是清康熙年間武夷山茶市最繁華的內域水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村中的標志性建筑是聳立在當溪邊的鄒氏家祠
由于茶葉貿易催生了鄒氏家族的財富
,下梅也就成了豪宅聚集區(qū),建筑精美的院落比比皆是。西水別業(yè)說到茶路的起點
200多年間運茶的竹筏晝夜往來
還有一處清代茶市也積淀著茶葉貿易的歷史
今日快速發(fā)展的武夷山
武夷山的茶葉
武夷山主峰黃崗山海拔兩千多米
在分水關村外路邊荒草中的立著一塊不大的石碑
眾所周知
運茶人所有的資產就是一根扁擔一條麻繩,死者想魂歸故里根本不可能
,所以都是隨地安葬。好在商幫中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腳夫都在扁擔上刻有名字、籍貫,尸體草草埋葬后就把扁擔插在墳頭,商隊繼續(xù)前行,日后家人憑扁擔認親。年復一年,沿途墳頭越來越多,難以尋找和祭奠,當?shù)剜l(xiāng)紳童氏兄弟就把沿途尸骨收集歸葬在此并建了祠立了碑。孤魂碑后邊的石頭小房子就是孤魂祠,從碑上的記載看
,孤魂碑和孤魂祠已立在此地120個年頭了。當年茶幫路過時,都會到孤魂祠來祭奠死在異地的鄉(xiāng)親。近年來,開始不斷有晉商的后裔從千里之外的山西來到這里祭祀先祖。在這片荒地上,原來還有不少專為客死異鄉(xiāng)的商人所立的孤魂碑,這座碑的附近就有兩座,現(xiàn)在都被荒草和泥土淹沒了。那些插著扁擔的墳丘
過了分水關
,萬里茶道便進入江西鉛山境內,鉛山縣城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水運起始點,萬里茶道故事由此也將更加豐富精彩。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5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茶樹抗蟲性的物質基礎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