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宜興,看到一幅字
,上書:壺小乾坤大,茶中日月長!覺得挺值得玩味的。茶、壺文化是孿生藝術。茶壺品種多,玩家各有所好。尤其是宜興的紫砂壺,自問世以來,就與名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傳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當年在蜀山講學期間,親自設計了“提梁壺”,并在壺上刻下了“松岡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這或許是,茶壺文化與文人、文化的最早結緣。今日
,身在宜興,這個中國的陶都,制壺中心,也來說說這個茶壺,為大家細述驚艷世界的中國十大名壺。1 紫砂黑漆描金彩繪方壺
壺直口
,略呈長方形。雍正年間,紫砂泥色的內蘊之美受到皇帝的青睞,色澤古樸、韻致宜人的茗壺、茶葉罐代表了雍正的審美品味。器身方中見圓,圓中見長方
。彎流,方柄,壸門足造型大氣
,構圖飽滿,描金漆畫精美異常,富麗堂皇,具有典型的皇家風范,是故宮博物院僅存的雍正朝紫砂胎描金彩繪壺。2 時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壺
明代紫砂茶器屬初創(chuàng)階段,進入宮廷的紫砂壺都是作為內胎使用的
,舊藏時大彬款識的紫砂雕漆四方壺,是全世界僅有的傳世珍寶。里外掛釉的宜均制品明中期以后也相當盛行,其中的上乘之作成為宮廷的高檔陳設瓷。3 紫砂柿蒂扁圓壺
相對于其他的名壺來說,這個紫砂柿蒂扁圓壺
,略顯“調皮”,其完美的弧線設計中,也透露著硬型的棱邊設計,使得壺看起來,不至于呆板,或者過于“圓滑”,完全符合大眾的審美需要。4 紫砂綠地描金瓜棱壺
壺瓜棱形
,曲柄,短彎流,瓜形蓋瓷器裝飾發(fā)展到乾隆時期出現(xiàn)奢靡綺麗的風氣
,宮廷紫砂器也深受影響,紫砂胎加彩極為盛行。此壺藏有一對,原存放于皇帝的寢宮養(yǎng)心殿內,是乾隆皇帝喜愛的御用紫砂精品。5 玉麟款樹癭壺
玉麟款樹癭壺,壺身上紋理很模糊
,像樹皮,也像是動物的鱗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6 提梁壺
壺圓形,鼓腹
清中期以后
7 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
茶及茶爐和六方壺
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茶及茶爐和六方壺,做工很考究
8 仿鈞天藍釉鳧式壺
康熙朝造辦處嘗試在素坯的紫砂茶具上畫琺瑯彩,創(chuàng)燒了一批精美的紫砂琺瑯彩茗壺
9 描金彩繪天雞尊
尊作天雞馱寶瓶式
10 剔紅乾隆御制三清茶詩蓋碗
乾隆帝喜茶
據《乾隆記事》文件記載可知,此茶碗出自乾隆十一年諭旨設計
如今的紫砂文化藝術已不僅僅屬于宜興
NO.1 方圓紫砂工藝9.9
NO.2 百年利永9.6
NO.3 藏壺天下9.6
NO.4 金鑲玉9.2
NO.5 漢唐茶具9.1
NO.6 天福茗茶9.0
NO.7 容山堂8.8
NO.8 萬仟堂EDENUS8.5
NO.9 束氏茶界8.4
NO.10 八馬BAMA
【拓展資料】
一
1
、中國紫砂壺十大名家:顧景舟、徐秀棠、呂堯臣、汪寅仙、徐漢棠、譚泉海、李昌鴻、周桂珍、顧紹培、鮑志強。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82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上一篇:
紫砂茶具保養(yǎng)技巧六點分享
下一篇:
歷代稅目之茶稅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