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出水是好是差有一些傳統(tǒng)的說法,在紫砂文化的經(jīng)典著作中,不同的藝人對于茶壺出水的說法也有所不同,這里列出幾條:
其一:徐秀棠先生談:“從茶壺中傾倒出來的茶水‘圓柱’要光滑不散落,這種不散亂的‘圓柱’越長越好。俗話‘七寸注水不泛花’,就是說提起茶壺七寸高,往容器里注水不會四濺水珠,表明出水順暢有力。反之,壺嘴水出時即散落迸濺則不可取。”(文見《中國紫砂》之109頁)
其二:韓其樓先生認為:“壺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設計最有關(guān)系。傾壺倒水,能使壺中滴水不存者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長短也可比較,長者為佳?!?文見《紫砂壺全書》之174頁)
其三:夏俊偉先生講:“出水流暢不涎水,注水七寸不泛花,直瀉杯底無聲響,這與壺嘴壁厚薄、光滑,壺體孔眼、壺嘴眼,壺蓋孔眼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文見《中國紫砂茗壺珍賞》之《紫砂壺鑒賞常用術(shù)語》399頁)
研究傳統(tǒng),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我以為砂壺出水涉及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設計環(huán)節(jié)。壺好的出水是紫砂壺基本功能的一個標準元素,好的出水不僅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有“爽”的愉悅心理感受,還有多種形態(tài)的美的欣賞。在傳統(tǒng)制壺中不把砂壺的出水列為設計范疇,僅僅作為工藝、技藝問題。我在創(chuàng)作時,則把砂壺出水的暢通列為壺整體設計的一個主要元素予以考慮。其二是壺嘴壁的厚薄、嘴內(nèi)壁的處理、壺嘴口出水的設計,與壺體孔眼,壺蓋氣孔的大小、形態(tài),三者作統(tǒng)一的思考與制作。其三是對那“看不見的細節(jié)”,要以對壺友負責,對砂壺負責,尤其是對自己從藝形象負責的精神精益求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93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你喝對了嗎,——了解茶性再喝茶
下一篇: 現(xiàn)代人喝茶最大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