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
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jié)瘕疾。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jié)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譯文】
一、茶的起源
茶,是我國南方的優(yōu)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桿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采摘到芽葉。
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ㄏ癜姿N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結(jié)構(gòu),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木荼]"),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槚",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
種茶的土壤,以巖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黃色粘土最差。
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shù)掌握不當。移栽后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后三年即可采茶。茶葉的品質(zhì),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
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jié)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卷的為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zhì)不好,不值得采摘。因為它的性質(zhì)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茶的功用,因為它的性質(zhì)冷涼,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jié)儉美德的人,如果發(fā)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guān)節(jié)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適時,制造的不精細,夾雜著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茶和人參一樣,產(chǎn)地不同,質(zhì)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參出產(chǎn)在上黨,中等的出產(chǎn)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chǎn)在高麗。出產(chǎn)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zhì)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參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對于人參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00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經(jīng)》?二之具
下一篇: 好水泡好茶茶葉對水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