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病蟲害的防治
枝干出現(xiàn)病害:表現(xiàn)在枝干韌皮部
、形成層腐爛、枝干上出現(xiàn)莖腐和潰瘍
,出現(xiàn)枝干表面腐爛
,干心腐朽,枝條上發(fā)生斑點等現(xiàn)象,通常應噴灑波爾多液
,徐之以石硫合劑
,并刮去腐爛局部等。
葉面病害:葉面病害通常出現(xiàn)黃棕色或黑色斑點
、葉卷縮
、枯萎、早期落葉等癥狀
,有可能是黃化病
、葉斑病、煤煙病
、白粉病等
。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
。
根部病害:樹樁盆景根部老化
,易產(chǎn)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
,應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澆水量的控制
。
介殼蟲治理: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樹樁樹液的害蟲
,樹樁受其害后易引起煤煙病
,出現(xiàn)生長不良,枝葉枯黃
,提早落葉等現(xiàn)象
。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死外,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O倍溶液
,或用80%敵敵畏1000~1500倍溶液噴殺之
。
紅蜘蛛治理:紅蜘蛛是以吸取樹葉葉汁對葉片進行危害的,蟲害后
,葉片呈灰斑色
,并引起枯黃脫落。防治方法是用4O%樂果乳劑1500~200O倍溶液或50%亞膠硫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殺
蚜蟲治理:蚜蟲種類繁多
,危害普遍
,被害樹樁一般葉片卷曲下垂,嚴重時葉表污黑
、干枯而脫落
。防治方法:一般用4O%樂果2000~300O倍水溶液噴殺,每周一次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蛴敏~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噴殺
。
修剪:盆景樹木仍在不斷生長,如任其自然生長
,不加抑制
,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藝術價值。所以要及時修剪
,長技短剪
,密技疏剪
,以保持優(yōu)美的樹姿和適當?shù)谋壤?br>
摘心: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
,促使側技發(fā)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
摘芽:樹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干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
,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
,影響樹形美觀
。
摘葉: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fā)期
,如械樹
、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
,可使樹木一年數(shù)次發(fā)新葉
,鮮艷悅目,提高其觀賞效果
。
修枝:樹木盆景常生出許多新枝條
,為保持其造型美觀,須經(jīng)常注意修技
。修技方式應根據(jù)樹形來決定
,如為云片狀造型,則將枝條修剪成平整狀
。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
、平行枝、交叉技等
,均應及時剪去
。
修根: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
,可根據(jù)以下情況來考慮
。樹木新根發(fā)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塊底面
,則翻盆可仍用原盆
,不需修剪根系
。根系發(fā)達的樹種,須根密布土塊底面
,則應換稍大的盆
,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
,保留少數(shù)新根進行翻盆
。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
,可適當提根以增加其觀賞價值
。并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松肥土
,以促發(fā)新根
。
翻盆換土: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多年后,須根密布盆底
,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
,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
,這時就應翻盆換上
。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jù)樹木大小來決定
。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
,增加土壤養(yǎng)分,有利盆景樹木健壯生長
,提高其觀賞效果
。
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
、山泥等為主
,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yǎng)料,使其在土中發(fā)酵揮發(fā)成為遲效型養(yǎng)料
,這樣能使樹樁緩慢受益
。至于土壤的酸堿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
。換盆時
,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wǎng)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
,然后放入樹樁
,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yǎng)上,用竹
、木棍插緊
,并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
樹木盆景的翻盆可根據(jù)以下幾方面決定:
①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
,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
,大盆景3~5年翻盆一次。如系老樹樁景
,可多隔幾年翻盆一次
。
②生長旺盛且喜肥的樹種
,翻盆次數(shù)要多些
,間隔年限要短些;生長緩慢、需肥較少的樹種
,翻盆次數(shù)可少些
,間隔年限可長些
。松柏類老樁景就不宜多翻盆
。
③枝葉茂盛
,根系發(fā)達的樹種要勤翻盆
。翻盆可通過根部生長情況來決定,當盆土不干不濕時
,將盆倒翻過來
,用手拍打盆底,使樹木連土帶根全部倒出來
,檢查土塊板結情況以及根系分布情況
,如土塊板結、根系密布土塊底面
,則說明必須翻盆
。
翻盆時間以選擇樹木休眠期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進行
。如保留原土較多
,則隨時可翻盆,不受季節(jié)限制
。如需換去大部或全部宿土
,則應嚴格選擇恰當?shù)姆钑r期。
福建茶樹盆景養(yǎng)護管理方法
放置場所:福建茶系南方樹種
,怕寒冷
,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qū)盆養(yǎng),須放置于通風透光
,空氣濕潤之處
。冬季務須放進溫室
,溫度最好不低于10℃,并保持一定濕度
。夏季放于蔭涼處
。
澆水:福建茶盆栽,特別是淺盆叢林式或提根式的大樹型
,宜保持充足水分
,不使盆土干燥,并須經(jīng)常噴灑葉面水
。盆土上培一層青苔更好
。
施肥:每年春末及秋初各施1~2次腐熟的餅肥水,冬季施一次基肥(干的豆餅屑)即可
。
修剪:一般在春季5月
、秋季9月進行修剪,除去影響美觀的多余枝條
,對于需要保留而長得太長的枝條
,可按"蓄枝截干法"進行修剪,保持一定樹形
。
翻盆:每隔2~3年可進行一次
,時間以初夏為宜。結合翻盆換去1/3~1/2舊土
,培以肥土
,并剪去老根枯根。
病蟲害防治:福建茶常見的蟲害有介殼蟲
,可用人工刷洗殺之
。
福建茶樹盆景養(yǎng)護要點
1、選材
。取材以中葉為好
,中葉是制作盆景的最佳材料。大葉有好的樹樁可以用
,但如果能嫁接上細葉的則更有觀賞價值
。細葉福建茶生長緩慢,大的植株難求
,因植株小故多制作組合(合栽)或附石
、樹石盆景。
中葉福建茶盆景有新樁(自育小苗)和老樁(古樁頭)之分
。小苗多為扦插
,可于每年3-4月選取隔年生而且生長健壯的枝條(長5cm-7cm)進行扦插,一般都能成活
。翌年4-5月間可以修剪移植
,加強管理
,約經(jīng)3-4年可以初步形成一盆小巧玲瓏、優(yōu)雅可觀的小型盆景
。在新樁小型盆景的基礎上
,再繼續(xù)培育和修剪、造型3-4年左右
,就可形成一盆檔次較高和更有觀賞價值的中型盆景
。
老樁多從野外采集,它經(jīng)樵夫多次砍伐
、牛羊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