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未婚男子,有自行擇偶的自由。雙方經(jīng)過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并愿意締結(jié)婚約時,男女即告之父母。
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是,這種“告”不是以言語表述,而是以茶相告。即小伙子趁父母熟睡之際,將事先備好的“擇偶茶”置于母親的常用筒帕里。母親一旦發(fā)現(xiàn)筒帕里的茶葉,便知道要為兒子提親了。這時,做母親的便與父親商量,并委托同氏族和異氏族的親戚各一人,作為提親人。提親人去女方家提親時,不必帶別的禮物,只要在筒帕里裝上一包茶(半市斤左右)。到了女方家后,亦不必先以言語表述,只需將茶放到供盤上,雙手遞到主人手面前,主人即知道提親人的來意。女方父母經(jīng)過媒人三次說合,認(rèn)為男方確有誠意,即收下茶葉,表示同意。否則,即表示拒絕。男方父母知道女方家長應(yīng)允兒女婚事之后,便請媒人再次攜帶茶葉一斤,另加酒肉若干斤,赴女方家宴請女方父母和老人、舅舅等。席前,先由男方叔叔、伯父、姐姐向女方父母贈送茶葉一包,接著再由他們陪同男方以茶認(rèn)親,最后由雙方親戚以茶議定訂婚禮物。
跨入德昂山寨人們可以處處感受到這個古老民族與茶的特殊感情。首先是家家戶戶都在房前屋后栽滿了茶樹,接下來是無論客人進入誰家都會受到以茶為禮的熱情接待??腿斯馀R,不是遞酒,而是敬茶,有“說一句話,喝一盅茶”的習(xí)俗人。這茶水,是主人事先準(zhǔn)備好的,一般均用大土罐燉在火塘邊,隨喝隨沏,這叫“迎客茶”。遇上親戚或好友來訪,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敬茶。這茶是主人臨時現(xiàn)采摘的新茶,主人先將鍋蓋置于火塘的三角架上然后三番五次地烘烤、揉搓,直到發(fā)出香味。稍涼片刻,又用手抓一小撮放進小土茶罐里,繼續(xù)烘烤到茶葉發(fā)黃,即用滾燙的開水沖入罐里,待水泡全消,稍作烘烤,爾后,再倒給客人喝,直到喝完。主人只能喝第二道,表示以誠相待,友情長存。這叫“敬客茶”??腿烁孓o,德昂人仍然以喝茶相送。如送一般客人,便將自家常飲的茶抓一大把置于大土茶罐里,稍烘片刻,待噴出香味,即沖水繼續(xù)燒開,然后,按人頭每人喝一碗。邊碰碗邊喝,邊喝邊說道別的話,如送貴客,則要喝竹筒茶。竹筒是現(xiàn)砍的嫩竹,竹筒砍好后,即取精心保存的春茶放入竹筒里,灌上清涼的水,便在火上烘烤。直烤到竹皮發(fā)黃,飄出醇香的茶味,然后輪流喝一口,直到喝完為止,意即讓友誼像竹子一樣,一節(jié)更比一節(jié)高。
一個人做錯了事,經(jīng)眾人教育幫助,本人表示悔改,重新做人,要邀長者到家中喝“回心茶”,喝茶的方式與喝“敬客茶”相同。兩口子因某件事發(fā)生爭執(zhí),感情上受到傷害,經(jīng)父老鄉(xiāng)親們調(diào)解,兩人言歸于好后,就要邀長輩及親朋好友到家中喝“和睦茶”,表示永遠(yuǎn)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
當(dāng)?shù)剡€有一種德昂族特有的酸茶,具有清熱解暑,清潔口腔的作用,數(shù)百年來一直流傳著。但是,由于德昂族酸茶獨特的制作流程和口味,使得這種酸茶只在德昂族人內(nèi)部飲用。
正是當(dāng)?shù)鬲毺氐纳a(chǎn)和生活環(huán)境,才使得德昂族創(chuàng)造出這種別具一格的制茶方法,不了解德昂族的歷史,就很難喝出德昂酸茶真正的味道。當(dāng)?shù)氐牟杷噹焻螄惻拷榻B說:
“它喝了主要是清熱解暑,然后還有助消化。就是說你喝了以后,入口微酸,但就是說它的回甘特強,回甜,然后兩頰生津的感覺特別好。喉嚨比較舒服?! ?/p>
制作德昂酸茶要采摘新鮮茶葉,用芭蕉葉包裹鮮茶,放入鋪著芭蕉葉的土坑中用土蓋七天左右。然后將茶葉取出來,在太陽下曬兩天,一邊曬一邊揉搓。待茶葉曬干一些后,再把它包好捂上三天,然后取出曬干。經(jīng)過這些復(fù)雜的程序,茶葉才可以飲用。在潮濕悶熱的中國西南部,酸茶算得上是一種很好的綠色保健 飲品。
在過去,德昂族還有用酸茶做菜的習(xí)俗。不過,由于制作時間長,現(xiàn)在德昂族已經(jīng)很少有人再自己制作酸茶了,只有那些茶藝師或者專門的茶廠仍然制作。
雖然制酸茶的人少了,但茶在德昂族的生活中依舊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德昂族講究“茶到意到”,走親訪友和托媒求婚時,必以茶為見面禮,舉辦婚禮時媒人把男方準(zhǔn)備好的茶葉和其它的禮品,拿給女方家的長輩,女方收下茶葉,新郎才能夠接走新娘。德昂族的社會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茶,茶葉的消耗也十分 驚人,所以德昂族人家的房前屋后都種著茶樹,空氣中任何時候都彌散著茶香。
敬茶是婚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為什么要敬茶而不是敬酒、敬飲料呢?
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中就提到“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fù)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就是說,茶籽一旦種下就不可移植,一旦移植將不復(fù)存活,用茶作為聘禮也意味著女子一旦嫁人,便需專一。
茶葉在婚禮中是“從一”的象征,喝了這杯茶便定了終生。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王熙鳳調(diào)侃林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說的不食煙火的林黛玉直翻白眼,說明茶在古代婚俗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婚茶的寓意也有所改變。
除了“鎖定”女方的心意,又增加了向父母敬茶,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還有現(xiàn)在的婚茶還叫改口茶,敬了這杯茶,接下來就改口叫對方父母“爸、媽”了,增加了儀式感,改口就顯得更加的正式。
老話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也可,茶是我們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
茶文化在我國歷史文化非常悠久,唐朝時期,飲茶之風(fēng)盛行。茶葉成了居家、走親訪友的送禮的小能手。不知道送啥,就送茶。宋朝更是把把茶作為婚禮的重要禮儀部分推到了頂峰;清朝也仍舊保留茶禮的觀念,有“好女不吃兩家茶”的說法。
綜上所述,婚禮敬茶敬的是從一而終,敬的是養(yǎng)育之恩,敬的是傳統(tǒng)之文化。
德昂族人的一生都在茶香中度過,孩童時在茶林嬉戲玩鬧、每片綠葉都承載了一份快樂;長大到了青澀的青年時代,對對戀人在茶林許下美麗的承諾和海誓山盟;老年時,牽著老伴的手,在茶林中一起守候夕陽。雖然作為僅幾十萬人口的云南一個少數(shù)民族,德昂族種茶的歷史卻悠長久遠(yuǎn),每個族人對茶都飽含著濃濃的情感,滲透到文化和生活的每個角落、層次。
德昂族居住于山區(qū)或半山區(qū),村村寨寨無一例外都種茶,隨處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茶林,有的村寨周圍,至今還能看到幾百年樹齡的老茶樹,它們被稱為“茶王”,備受人們的珍視和保護,寨中人并以能擁有“茶王”而感到自豪。
德昂族的少年少女,在即將進入“青年時代”的年齡時,便會收到“首冒”,那是年輕人的頭兒送給他們的一小包茶葉,同時也是邀請他們加入青年行列的“請柬”。如約而至后,“首冒”便為他們舉行集會,從此,他們便算長大成人可以加入青年人的社交圈里,可以參加宗教祭祀活動。
德昂青年男女多在采茶時節(jié)選擇自己的意中人,每當(dāng)春茶萌發(fā)之時,青年男女們便都互相邀約,成群結(jié)隊上山去采茶。這時候,一首首優(yōu)美動聽的采茶調(diào)便不斷隨風(fēng)飄起……小伙子看中某個姑娘,就會主動靠近幫助她采茶,若兩個人談得來,幾天后,小伙子就會托好友給姑娘送去一小包茶葉以“傳情”。姑娘有意就會收下,若不喜歡對方,則會委婉拒絕。姑娘收下小伙子所贈的茶葉后,他便可放心大膽去“串姑娘”——到女方家火塘邊與姑娘談情說愛了。到兩人情投意合欲結(jié)連理時,雙方互贈一包茶葉放在自家桌上,雙方家長一看就明白自己的兒女們已私定終身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17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花茶喝出女人花樣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