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大風,幾輪秋雨過后,北方大部分城市就進入了寒冷的秋冬季節(jié)。家里還有綠茶存貨的小伙伴兒們可犯愁了:都說綠茶寒涼,這時候再喝,豈不寒上加寒?
那么,綠茶到底該什么時候喝呢?把這個問題轉(zhuǎn)化成“涼拌菜該什么季節(jié)吃?”,是不是比較好回答一些?
綠茶多是選用茶樹春夏季嫩度較高的鮮葉,簡單攤晾,隨即采用用短時高溫殺青,然后邊揉捻或者理條邊干燥,就得到成品茶。綠茶工藝簡潔,最大限度地保留茶樹鮮葉的清鮮風味,很象我們做涼拌菜的目的——簡單加工少調(diào)味,嘗鮮而已。
因為綠茶大多原料細嫩,葉片中咖啡因含量較高,又比較容易溶出,所以不小心就容易泡得苦澀。再加上綠茶淺淡的黃綠湯色,難免給人以清涼之感。其實,綠茶茶湯中基本成分的種類,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茶多糖、茶皂素、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元素等,和其他茶類并沒有什么分別,只不過有的多點有的少點而已。這種含量多少的差異,是通過茶葉的色香味表現(xiàn)出來的,是我們的感官多少能感受到的。至于進入人體后這些對生理活動能否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不可知,也別指望——人體實在是一個過于復(fù)雜的精密儀器,原料相同而制作工藝不同因而風味差異的食物,真的能對身體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不同效果嗎?
那茶圈里常談的“什么季節(jié)喝什么茶”還有什么實際意義嗎?
我們可以從茶葉的應(yīng)季性來考慮。有些茶葉,其采制期和季節(jié)氣候有密切關(guān)系,如多數(shù)綠茶和烏龍茶。大部分綠茶和烏龍茶的春茶制作都在春季完成,所以春夏季飲用時還“掛霜帶露”地新鮮應(yīng)景兒。放上半年以上到了秋冬季,再好的保存條件,也會讓茶葉中的鮮味物質(zhì)大量損失,喝起來自然不如剛做好時那么鮮爽。那些較耐存放的茶,或者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制作的茶葉,比如白茶和普洱茶,就沒那么講究應(yīng)季性了,什么時候想喝就喝吧!這就像大白菜,菜市場里一年四季都有,是深秋剛上市時好吃,還是儲存到第二年夏天的好吃,誰都比較得出。
所以,秋冬季喝綠茶,只涉及好不好喝,想不想喝的問題,與健康無關(guān)。至于有些“現(xiàn)身說法”,大抵基本上是“趕巧了”或是“印證心理”。還是讓我們放松地、隨便地喝那一杯茶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20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飲茶方式的演變介紹
下一篇: 茶分六色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