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嘗試,積累足夠的經驗。而成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出發(fā),還有關于茶的顏色氣味味道怎么去描述。品評普洱茶,可分為的四個步驟:欣賞湯色——聞嗅香氣——嘗試味道——評看葉底。
觀茶湯
品茗最關鍵的一環(huán)便是開湯品賞,也就是將茶葉先行沖泡,然后再進行品評。
由于茶湯中的茶多酚與空氣接觸會很快氧化,以致茶湯容易變色,因而要及時欣賞湯色,主要從色度、亮度、清濁度等方面,辨別茶湯顏色深淺、正常與否、茶湯暗明、清澈或渾濁程度。
1茶湯顏色
新茶期:黃綠(1-2年)、金黃(3年)、橙黃(3-5年)。
醇化期:橙紅(5~8年)、石榴紅(8~15年)、寶石紅(15~30年)。
陳茶期:酒紅(30年以上)。
由于湯色與儲藏環(huán)境的溫濕度及微生物種類密切相關,以上劃分僅供參考。
2透明度
渾濁、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發(fā)亮、晶瑩剔透。
3粘稠度
水樣的、流動的、稠密的、濃厚的、油狀的、粘稠的。
聞氣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一茶葉炒得很不熟所產生的類似青草的氣味。
生青味——一茶葉炒得不熟所殘留的生澀氣味。
清香——一優(yōu)質曬青毛茶還沒進入自然發(fā)酵階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一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時,所產生的類似鮮花的香味。
果香——一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時,所產生的類似果實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一有一定自然后發(fā)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產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一生態(tài)環(huán)境好,采摘次數少,樹齡約在兩百年以上的古茶樹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產生的香氣,類似脂粉的香氣,又稱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樹茶的稀有香氣。
陳香——一普洱生茶長時間存放所產生的類似老木頭的香氣。
樟香——一木脂氧化后所產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藥香——一木脂氧化充分和陳香混合在一起,所產生的類似中藥的香氣。
3.特殊的香氣
干菌香——一酵母菌產生的香氣。
果膠香——一茶葉中果膠經高溫溶解后產生的類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氣,是優(yōu)質古樹茶的特征香氣之一,果膠還能使茶湯變得稠厚發(fā)亮,但是果膠要在95℃以上才會大量溶解于水中。
4.異味
煙味——一煙氣被茶葉吸附所存留的氣味。
焦糊味——一茶葉被部分炒糊的氣味。
炒青味——一茶葉殺青后不是被曬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產生的類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氣味。
烘青味——一茶葉殺青后不是被曬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產生的類似炒板栗的氣味。
紅茶味——一茶葉鮮葉采摘后沒有及時攤涼,造成部分紅葉紅莖,所產生的類似橙花氣味。
水悶味——一茶葉鮮葉殺青后沒有及時曬干所產生的被捂過的不新鮮氣味。
霉味——一茶葉保存不好發(fā)霉所產生的氣味。
異雜味——一茶葉放在有異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氣味。
5.香氣層次感
單一的——一茶湯只有一種很單薄的香氣。
豐富的——一茶湯有多種香氣混合在一起。
有層次的——一泡茶湯從熱到冷會有很明顯的不同香氣。
變化的——一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間香氣會有較明顯的變化。
6.香氣質量
高揚——一尖銳而持久的香氣。
下沉——一不張揚的香氣。
內斂——一豐富協(xié)調而持久的香氣。
嘗味道
品評普洱茶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合理利用舌頭;二是把握好茶湯的“評味溫度”;三是評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體的味覺器官——舌頭,各部分的味蕾同對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樣的。
舌尖主要品評茶葉的“甜味”;舌的兩側前端主要評定茶的醇和度;舌兩側的后端主要評判普洱茶是否“發(fā)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澀味”;舌根則重點體會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對滋味的感覺不同,品評普洱茶時,茶湯入口后,應在舌頭上循環(huán)滾動,充分感受各種滋味物質的狀況,這樣,才能正確的,較全面的辨別普洱茶的滋味。
品評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較適合評味。茶湯太燙,味覺受高溫刺激而麻木,影響正常評味;茶湯溫度過低,一是低溫滋味由可能的協(xié)調而到不協(xié)調,影響評定的準確性。
品評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強烈刺激味覺的食物,如辣椒、蔥蒜、煙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覺和嗅覺的靈敏度。
1基本味道
甜味——一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對健康無害,還可以滿足心中一時對甜味的饞渴,同時由于淡然甜意,更將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藝術境界。普洱茶屬于大葉種的茶葉,成份相對的就很飽和濃厚,經過長期陳化、苦和澀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葉中,經沖泡后,慢慢釋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一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稱茶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證。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湯苦得難以入口,經過我們的祖先長期的培養(yǎng),由‘野生型’茶樹而‘過渡型’茶樹,才變成為今天的‘栽培型’茶樹。雖然這是一連串植物生理學的演變過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場角度,我們比較關心的是由難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漸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飲用并視為美味珍品。
澀味——一常聽說‘不苦不澀不是茶’,其實陳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陳年普洱茶,已經不見苦澀了。沒有了苦澀,而仍然能表現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稱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較強的‘陽剛性’普洱,有口感比較溫順的‘陰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一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當然在普洱茶品茗時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現。茶葉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這些帶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經過三、五開沖泡后,有的酸味會逐漸減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鮮的茶葉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處理不好,也會形成茶葉有水味。
無味——一大多數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極品。這可能與貯放陳化的年份有關,一百多兩百多年陳期的金瓜貢茶,其評語的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無味之味有著十足的禪境,此種無比高尚境界,在數百種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獨有。
2.湯感:貧乏的、薄的、厚的、飽滿的。
3.水路:粗糙、滑的、絲滑的
4.喉感:干燥、發(fā)干、甘甜、潤。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暫、無。
看葉底
浸泡后的茶葉(葉底),能真實反映茶葉的真實品質。評定葉底一是靠嗅覺辨別香氣,二是靠眼睛判別底的老嫩、勻整度、色澤和開展與否,同時還觀察有無其它雜物摻入。
其方法是將沖泡過的茶葉倒入專用的葉底盤(也可以是杯蓋等平面物體)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細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蓋的茶葉倒干凈。注意拌勻、鋪開、撳平,觀察茶葉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勻整齊、色澤狀況、撳按葉底感覺茶葉的軟硬等。
4個方法教你判斷普洱是否變質
觀茶面
普洱茶是后發(fā)酵茶,隨著年月的增長,茶面外形上勻整端正,餅形圓潤,餅窩自然,邊沿整齊,不缺邊少角;厚薄一致,松緊適度,茶面呈青墨色,儲存得好的老生普還會變得烏潤油亮。
但是,如果你發(fā)現普洱茶的條索受潮、松軟、茶面發(fā)粘、深黑,局部甚至出現明顯的白霜或霉點,掰開茶餅,內部有白色或黑色毛狀物,那么茶的品質已經受損,不能再飲用了。
聞香氣
茶葉久置或存放不當,吸收空氣中的水氣,滋生菌類,變潮而呈現霉味,茶葉變質、變味失去了獨有的香味特性。
好的普洱熟茶應當有厚度,即好像喝的不是茶水,而是粘稠濃重的茶湯,就如同家里炒菜后做一個湯,往鍋里放一些淀粉,出來的湯就是粘稠的。普洱生茶的味道屬于多變,層次化的,簡單點花香味、青味、苦澀味、煙味等等。
觀湯色
烏龍聞香,普洱賞色,茶湯泛青、泛黃為陳期不足,茶湯褐黑、渾濁不清、有懸浮物的則是變質的普洱茶。
如果你存儲的普洱茶的湯色變得渾濁、顏色較暗而深,有可能茶品已經受潮霉變,這時,應把茶放到陰涼干燥處,讓它自然晾干。
品滋味
主要是品嘗普洱茶湯,聞其香氣,嘗其滋味,要求甘甜、潤滑、厚重、陳香,在這里,厚重是指茶濃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覺香濃而不寡淡,陳香是指普洱茶特有的醇香味,特別要區(qū)別于霉雜味,有霉雜味的茶是發(fā)酵失敗的茶,是不能喝的普洱茶。
陳香味是普洱茶在后發(fā)酵過程中,以茶多酚為主的多種化學成分這些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質所產生的香氣,普洱茶的香氣特點就是陳香顯著。
“喉韻”、“鎖喉”等詞匯,對于經常喝普洱茶的老茶友來說都不陌生,喝普洱茶時也能夠清晰的感知到。可這對新茶友來說就沒有這么簡單了,甚至什么是喉韻、鎖喉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怎么感知喉韻、鎖喉?下面生茶張就普洱茶的“喉韻”以及“鎖喉”等問題深入分析一番。
1、什么是喉韻?
喉韻,簡單來說就是喝茶之后,茶湯給喉嚨帶來的感覺,例如得以滋潤,解除緊箍的干涸感。
因此喉韻一向最受茶友青睞,對于較資深的老茶客來說,喉韻是他們品評茶葉優(yōu)劣的重要條件。
普洱茶的喉韻可分為甘、潤、燥三方面。
帶有強喉韻的茶,絕大多數屬于滿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說,茶湯只有在滿足了口腔內的味覺刺激之后,才能夠深入到喉部甚至產生食道和胃部發(fā)熱的感覺。
喉韻產生跟我們口腔或喉頭的味蕾分布有一定關聯(lián),但因每個人味蕾細胞分布不一樣,所以感知喉韻的程度也會不一樣。
2、普洱茶在喉韻方面有哪些表現?
茶湯喝到口中停留片刻后緩慢咽下,不急于張口,等待茶湯到達腹部后,集中精力首先感受茶湯在口腔中留存的香氣、滋味。
重點感受喉部是否有甘甜、滋潤、清涼等感受,如茶湯滑過喉部后依然有茶香回轉,喉部有甘甜、滋潤、清涼等舒服感受,這就是普洱茶有喉韻的表現。
3、喉韻有怎樣的價值體現呢?
喉韻一向都是深受愛茶人的青睞,尤其品茗高手極重視喉韻特色。因為,喉韻好的茶在品質方面也相對較高。
喉韻越深,茶質越強,茶的口感越甜,改變口腔味蕾的時間越長。通常這種情況商家會對這類茶提高價碼,因此,喉韻好的茶無疑給自身增添亮點外,也提高了價值!
好的普洱茶主要體現在喉韻方面,那不好的普洱茶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鎖喉嗎?
4、什么是鎖喉?
鎖喉就是品茶過后,咽喉間有過于干燥、吞咽困難、緊縮發(fā)癢、疼痛等不舒適感。
“鎖喉”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飲茶體驗,而且鎖喉和收斂性要有一個區(qū)分。
收斂性能很快消散,而“鎖喉”是一種痛感,它會對你的喉嚨、舌面造成一定的刺激,長久都難以消失。
5、普洱茶鎖喉感主要原因有六個方面,導致的鎖喉感覺各有差異,我們一起來看原由。
(1)、沖泡方法
如果沖泡茶品時,注水過急、過高、水柱過粗,這樣沖泡出來的普洱生茶容易出現滋味過濃的情況,此時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析出過多也會出現“鎖喉”的情況。
(2)、緊壓茶未醒
緊壓茶拆剝后,未經適當時間與環(huán)境醒茶,亦會產生鎖喉現象。
(3)、倉儲環(huán)境問題
高溫高濕亦或不通風的環(huán)境都可能導致。亦或者品茶沒有包裝與容器,放置于空氣中,快速氧化出現油耗味時,也會出現鎖喉現象。
(4)、制程高溫干燥
成品高溫干燥,或是刻意焙火加溫也會導致鎖喉。
(5)、成品日曬干燥
成品單株直接日曬干燥,亦或者未完全干燥前包裝整筒干燥,都會引起鎖喉癥狀。制生茶,待陳化數年后鎖喉感會消失。
(6)、不當拼配
因拼配茶區(qū)所導致茶質沖突,亦會導致鎖喉感。此種狀況較為少見,只發(fā)生在新制生茶,待陳化數年后鎖喉感會消失。
綜上所述: 飲茶時間和經驗越長久,我們的感官越敏感,越能察覺茶湯中的細節(jié),而品質好且內質豐富的普洱茶除了能夠把茶湯的香氣、滋味較長時間的留存于口腔,而且能夠讓喉嚨產生或清涼深邃、或甘甜寬闊、或甜涼寬闊之感,令人產生愉悅的飲茶體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34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名山縣老茶人楊天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