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圖卷》(南宋·劉松年)
我們通常所說的斗茶,是我國古代以競賽方式,評定茶葉質(zhì)量優(yōu)劣、沏茶技藝高下的一種方法,可謂是中國古代品茶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用今人的話來說,就是古人用戰(zhàn)斗的姿態(tài),進行品茶比賽,與當今的名茶評比大致相當。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斗茶乃是人們運用審美觀對茶葉進行鑒評和欣賞,是中華民族高潔清雅風尚的一種體現(xiàn),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追求。
在我國飲茶史上,斗茶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中期。據(jù)無名氏《梅妃傅》載:“開元年間,(唐)玄宗與妃斗茶。顧諸王戲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斗茶今又勝我點?!边@是斗茶的最早記錄。不過,在歷史上最講究、最熱衷于斗茶的則要算宋代了。由于宋代品茶之風大盛,于是唐代開始的斗茶之風在宋代達到高峰。
對如何斗茶,宋代唐庚的《斗茶記》寫得較為詳細: 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獻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到了南宋,不僅名茶產(chǎn)地及寺院有斗茶之舉,就連民間也普遍開展。南宋畫家劉松年的《斗茶圖卷》更是生動地展現(xiàn)了集市買賣茶葉民間斗茶的景象。這種斗茶,很有些現(xiàn)時評茶的味道,并與茶葉市場交易聯(lián)系在一起。
《斗茶圖卷》著錄于《石渠寶笈二編·重華宮藏》。此圖卷描繪的是民間斗茶情景:幾個茶販在買賣之余,巧遇或相約一起,息肩于樹蔭下,各自拿出絕招,斗試較量,個個神態(tài)專注,動作自如。河坊街上的飲茶風俗作為當時杭州市井生活典型代表,在畫作中得到了充分表現(xiàn)。圖卷右上方有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為明代杭州人俞和所書,顯系后來補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40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品鑒正宗正山小種紅茶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