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神農(nóng)時代就知道茶能解毒,到了唐代,茶葉生產(chǎn)就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民間飲茶逐漸普及。世界上第一部《茶經(jīng)》就是唐代陸羽寫成的。
飲茶有利于健康,已為世人所共知。我國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拾遺》等古籍中,都記述了茶有益思、明目、止渴、利尿、防病和除病等功能。它對防治感冒、痢疾、眼疾、咳喘、癤腫以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都有療效。飲茶,對人體無疑是相當(dāng)有益的。而“客家擂茶”更是陸河人每日必食一餐的佳肴?!翱图依薏琛笔俏覈?strong >茶藝園中,一枝獨秀的奇葩。千百年來流傳于民間,名聞遐邇。
如果到客屬家庭作客,主人接待你的首先是一缽“客家擂茶”。當(dāng)你接過一碗香氣襲人的擂茶后,主人便也陪著你邊飲邊聊,讓你慢慢品嘗擂茶的甘醇、清香。再飲幾口,令你神情怡悅,滿口生津、爽口無比。
客家擂茶制作也很講究,然客家婦女都有熟練的擂茶功夫,每個客屬家庭都有一套擂茶工具──擂缽和擂棍。擂缽為陶制圓形牙缽,直徑約1.5市尺,也有1市尺的小擂。內(nèi)四周為錯落有致的羅紋,外型拙秀兼容。擂茶棍長約2─3尺,多選用元樟木、山蒼樹或油茶樹,而其它雜木則不能作為擂棍,若使用了,擂出的茶含有異味,不堪入口。擂茶時,首先選用上好的茶葉連同炒熟了的芝麻放入缽內(nèi)慢慢擂成粉末,再入熟花生倒少許水慢慢地有節(jié)奏地旋轉(zhuǎn)擂棍至成糊狀,放適量食鹽,然后沖進滾水放數(shù)片薄荷入茶,便成了一缽香氣襲人的擂茶。聞上一聞清香撲鼻,喝上一口,令你滿口生津,齒頰留香,神清氣爽,五內(nèi)俱暢,慢慢品嘗,其味無窮。
擂茶不僅可以清飲,也可以配炒米而飲,客家人過春節(jié)期間則是用米米呈茶招待客人的。更為獨特的是,客家人每天中午餐食的飯茶,則是米放入鍋內(nèi)熬熟后連湯帶飯一齊倒入預(yù)先擂好的茶葉漿內(nèi),攪勻,再炒上芥蘭菜、蝦仁、魷魚、香菇等,此乃上等客家飯茶。
擂茶還有多種用途,如在茶中加入少許胡椒,便起溫中散寒之作用,對胃寒體弱、夜尿頻密者有神效。
時至今日,陸河人以擂茶招待客人仍是最隆重的禮節(jié),也是從古至今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擂茶,成了客家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飲料。
客家文化是正統(tǒng)漢族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而成的,客家有很多古漢文化保存下來,是古漢文化的活化石,客家人遍布整個東南亞,而在客家文化中客家茶文化中的擂茶是相當(dāng)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更加的了解擂茶,那么本期飲茶文化為你科普。
客家擂茶文化是漢族傳統(tǒng)飲食文化之一。史料記載,在宋朝時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味。而且其制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表現(xiàn)了客家人對中國漢族傳統(tǒng)文化之傳承??图胰说睦薏瑁栉都?,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yǎng)胃,滋補長壽之功能。
現(xiàn)今在大陸福建省將樂縣、寧化縣、泰寧縣,廣東省陸豐市、陸河縣、揭西縣,江西省,湖南省,及臺灣省新竹,桃園,臺北,花蓮,臺中縣東勢,高雄美濃...等地的客家莊仍然保留這種美味文化。
由其以新竹縣,湖口、竹東、北埔等地,于臺灣光復(fù)時期,隨政府由大陸遷臺的那群客家人更是到地的原味,當(dāng)年雖然隨著戰(zhàn)亂及貧窮,但那群客家人從大陸來臺時依然不忘每天必用之吃飯工具『擂缽』,至今仍有老一輩的仍寶貝著他的吃飯工具保存至今。
此為將樂傳統(tǒng)飲料。其做法是以白芝麻、茶梗為主料,置于刻有直紋的陶制擂缽中,以擂茶棍旋磨,研磨成漿狀后加開水沖泡、稀釋,用笊籬濾出渣再擂再沖。擂茶棍以茶樹或百花蛇藤做成,磨損的木質(zhì)溶入茶水可食,既是工具又是原料。擂茶時,可根據(jù)四時變化和人體狀況的不同需要,分別加入陳皮、甘草、白芍、艾葉、葛藤、雞腳草、金銀花等中草藥一起擂,制成防暑祛寒、清熱解毒、消食化積等功效不同的擂茶。
您也許還喜歡:
仙茶故鄉(xiāng):蒙頂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是什么
去湖州必點的湖州特色菜
吃貨必看:蘭州牛肉面文化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xiāng),種茶、制茶、飲茶有著悠久的歷史,說到制茶,擂茶很多人不了解,那么擂茶是哪個地方的特產(chǎn)?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擂茶是哪個地方的特產(chǎn)?
顧名思義,擂茶得用器具來“擂”。
它的主要器具就是擂持和擂缽。
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橘皮,有時也加些青草藥。
茶葉其實不全是茶葉,可充當(dāng)茶葉的品種很多,除采用老茶樹葉外,很多是采摘野生植物嫩葉,如山梨葉、大青葉等等,不下十余種。
經(jīng)洗凈、燜煮、發(fā)酵、曬干等工序制作而來,常年取用。
擂茶在中國華南六省都有分布,保留擂茶古樸習(xí)俗的地方有:湖南的桃源、臨澧、安化、桃江、益陽、鳳凰、常德等地;廣東省的揭西、清遠、英德、陸河、惠來、五華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于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臺灣的新竹、苗粟等地。
擂茶出名的地區(qū)特產(chǎn)
1、桃江擂茶
桃江擂茶是芝麻和花生為主,少量綠茶,一起放入碾缽里擂碎,后用白開水沖泡,加入少許白糖。
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氣撲鼻,入口滑溜柔潤、甜爽。
2、安化擂茶
風(fēng)味獨特的擂茶是安化山區(qū)聞名遐邇的土特產(chǎn),堪稱當(dāng)?shù)匾唤^。
安化擂茶制作用料很講究,農(nóng)家在制作擂茶時,都是選用自家產(chǎn)的上好茶葉,按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豆、花生、芝麻、甘草、菊花、艾葉等中草藥,放進陶制土缽(又叫擂缽),用茶枝做成的圓頭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許水細細地研碎,磨成泥狀后倒進茶缽里備用。
3、將樂擂茶
將樂擂茶是清水擂茶。
將樂人喝擂茶,屬于客家擂茶系列飲食習(xí)俗,已有超過1100年歷史。
在將樂,家家戶戶都有擂缽和擂棍。
將樂擂茶用茶葉、生姜、大米制成,制作講究,先將三種原料放在陶制擂缽,再用擂棍反復(fù)搗磨,再加入韭菜、陳皮、番薯粉絲、粳米粉干,以及適量的鹽,加水在大鍋里煮成稀粥狀。
食用時,再撒上一些香料,如油炸花生、炒大豆、炒芝麻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62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茶形狀術(shù)語
下一篇: 驕陽似火綠茶解暑去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