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又名三生湯,是用生葉(指從茶樹采下的新鮮茶葉)、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種生原料經(jīng)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湯,故而得名。相傳三國時,張飛帶兵進攻武陵壺頭山(今湖南省常德境內(nèi)),正值炎夏酷暑,當(dāng)?shù)卣梦烈呗?,張飛部下數(shù)百將士病倒,連張飛本人也不能幸免。正在危難之際,村中一位草醫(yī)郎中有感于張飛部屬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便獻出祖?zhèn)鞒撩胤嚼薏?,結(jié)果茶(藥)到病除。其實,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濕發(fā)汗;米仁能健脾潤肺,和胃止火,所以,說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藥,是有科學(xué)道理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古代相比,現(xiàn)今的擂茶,在原料的選配上已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今制作擂茶時,通常用的除茶葉外,再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等;另外,還要加些生姜、食鹽、胡椒粉之類。通常將茶和多種食品,以及佐料放在特制的陶制擂缽內(nèi),然后用硬木擂棍用力旋轉(zhuǎn),使各種原料相互混合,再取出一一傾入碗中,用沸水沖泡,用調(diào)匙輕輕攪動幾下,即調(diào)成擂茶。少數(shù)地方也有省去擂研,將多種原料放入碗內(nèi),直接用沸水沖泡的,但沖茶的水必須是現(xiàn)沸現(xiàn)泡的。
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貴客的一種茶點,擂茶之「擂」字為研磨之意,其基本材料有松子仁、南瓜仔、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綠茶菁及米仔。主原料米仔,是將米經(jīng)過浸、蒸、曬、炒的過程,變成易儲存,為客家人逃難中發(fā)展出的特殊飲食。擂茶制作過程為將傳統(tǒng)材料放入特制擂缽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過程中不斷加水,使材料變成漿狀,后沖入沸開水盛入杯中,嗜甜者可再加入些許黑糖,后放米仔共同食用;咸擂茶為正統(tǒng)客家擂茶,制作過程中除基本材料外再加入香菜或九層塔及些許鹽研磨,研磨好后在杯內(nèi)加入蝦米、四季豆末、仔等再沖沸水入杯即可,喝起來齒頰留香、風(fēng)味獨具,非一般加味茶可比擬。擂茶在擂的過程中須用點手勁,而擂菜配料也具有開胃健脾、明目清肝和五臟、降血壓、潤膚美容等功效,故也別名養(yǎng)生茶。喝茶過程中可配上客家米茲粑、米糕、發(fā)糕等茶點一起下肚,體會客家的舊風(fēng)情。
土家族兄弟都有喝擂茶的習(xí)慣。一般人們中午干活回家,在用餐前總以喝幾碗擂茶為快。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就會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爽,視喝擂茶如同吃飯一樣重要。不過,倘有親朋進門,那么,在喝擂茶的同時,還必須設(shè)有幾碟茶點。茶點以清淡、香脆食品為主,諸如花生、薯片、瓜子、米花糖、炸魚片之類,以平添喝擂茶的情趣。
土家族簡介: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人口570.42萬(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椑C藝術(shù)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tǒng)工藝。土家族的傳統(tǒng)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tǒng)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家伙”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jié)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里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1957年9月成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84年11月設(shè)立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包谷飯是以包谷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馓也是土家族季節(jié)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qū)一直被當(dāng)成主食,現(xiàn)仍是一些地區(qū)入冬后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肴,也是每餐不離的調(diào)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谷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nóng)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jié),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jù)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節(jié)慶、禮儀食俗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干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jié)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拋粑粑。節(jié)日里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成。有的戶臘肉存放兩三年。切成塊狀的臘肉,肉質(zhì)緊湊,呈殷紅色,噴香誘人。逢年過節(jié)或親朋臨門,滿桌的菜肴中,正上方必擺臘肉。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xí)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后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份老少,上菜先后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jié)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shù)不高,味道純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馓、粑粑、雞鴨和五谷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開始食用,農(nóng)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shè)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shè)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只大公雞。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jié)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谷燒酒一起上桌;團馓,土家族風(fēng)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dāng)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歷史由來】
土家族的先民與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淵源關(guān)系。但其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鳥蠻的一部;另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將湘鄂西一帶土家族稱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開始用“土家”名稱。
歷史上封建領(lǐng)主經(jīng)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fā)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時,逐漸過渡到地主經(jīng)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jīng)濟處于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后,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lián)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
2 0 0 0 多年前,他們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后,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后,根據(jù)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對于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來史學(xué)界存在許多爭議,但大多數(shù)學(xué)者認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他們普遍認為,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國土巴子國(今重慶市)最興旺的時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國卻被秦國所滅。巴子國滅亡前后的一段時期,巴人開始從重慶一帶往東遷移。從西元1300年開始,這一帶的居民逐漸被統(tǒng)稱為“土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6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毛峰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喝綠茶有減弱降壓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