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唐·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jié)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盧仝的這首詩被世人稱為茶的千古絕唱,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日高丈五睡正濃”到“何事便到山人家”,寫的是軍將受孟諫議之托來送書信與新茶,信中提到:最新的陽羨茶每年都要趕在清明節(jié)之前送到皇宮,以備宮中“清明宴”之用。 “摘鮮焙芳施封裹”,最好、最新、最嫩的茶葉制好封存之后,馬上送達皇宮, 剩余的才是王公貴族享用,而后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么時候才能到這些種茶的山人家呢?
第二部分從“柴門反關無俗客”到“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可以說是這首詩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宵云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大胸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寫出了茶之美妙。
第三部分從“山上群仙司下土”到“到頭還得蘇息否?”,寫蓬萊山上的仙人管著土地上的事物,那么他們是否知道百億萬的茶農(nóng),每日在山崖上辛勤地勞動,茶農(nóng)為獻貢茶所受的苦,有何人知曉呢? 作者在蓬萊仙境為孟諫議替這些茶農(nóng)問:這種辛苦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茶農(nóng)何時才得以歇息?
這首詩即有道家羽化成仙的浪漫主義情調(diào),又有儒家的治世精神。茶人即使在羽化成仙的意境里,也不忘為民請愿,想的是茶農(nóng)的辛苦和國家的興衰。 當時貢茶使用量之大,讓茶農(nóng)與督茶都身感疲備,“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所以又有了許多正直的督茶為民請愿,在送去貢茶的同時,也送去了規(guī)勸皇帝的詩文,減少了貢茶的數(shù)量,也減輕了茶農(nóng)的負擔。這就是茶人精神的偉大之處。
注: 江蘇宜興,古時稱陽羨縣。文中提到的陽羨茶即陽羨紫筍茶,此茶經(jīng)陸羽的發(fā)現(xiàn)和推薦,自唐肅宗時便正式列為貢品。 還有文中提到的諫議為古時的一個官職。
盧仝(約795-835) 唐代詩人,“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于河南濟源市武山鎮(zhèn)(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盧仝好茶成癖,詩風浪漫,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詩”之吟,最為膾炙人口;盧仝的《七碗茶詩》在日本也廣為傳頌,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圣”陸羽相提并論。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唐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jié)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不得也,徐徐兩腋輕風生。
盧仝好茶成癖,詩風浪漫,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詩"之吟,最為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 生?!? 茶的功效,和盧仝對茶飲的審美愉悅,在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茶的領悟,我們達到了何等層次,這首茶歌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在寄情于茶,融情于茶,忘情于茶中的層次。
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為“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為傳頌,并演變?yōu)椤昂砦菨?、破孤悶、搜枯腸、發(fā)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圣”陸羽相提并論。至今的九里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84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酒咖啡茶葉混喝的嚴重后果
下一篇: 茶詩:七舍千年古茶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