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
、特別愛睡覺的人喝這個(gè)減肥———
降壓減肥茶/ 30
·虛胖、愛出汗
、愛感冒
、腹部松軟
、腿常浮腫的人喝這個(gè)減肥———
補(bǔ)氣減肥飲/ 31
五家庭必備茶包
·孝養(yǎng)老人的經(jīng)典方———二子延壽茶/ 34
·調(diào)理老年便秘———蜂蜜香油水/ 35
·調(diào)理嚴(yán)重便秘———桃紅通便茶/ 36
·痘痘殺手———絲瓜皮飲/36
·調(diào)理痔瘡的茶包———耳芝飲/37
·允斌小妙招:怎樣清洗黑木耳/37
·孩子積食
、腹瀉怎么辦———山楂胡蘿卜茶/ 38
·四季保健茶·秋
秋季保健茶———山楂甘草茶/40
六日常保健茶包
·蘋果
止孕吐的妙方———蘋果皮炒米茶/ 44
緩解酒后腸胃不適———蘋果醒酒茶/ 44
排毒清腸———蘆薈蘋果飲/45
·棗
用眼過度———當(dāng)歸紅棗茶/47
溫養(yǎng)脾胃———蜂蜜紅棗茶/47
預(yù)防脂肪肝———雙紅保肝茶/48
允斌小妙招:怎樣快速去棗核/48
·枸杞
糖尿病保健茶———枸杞麥冬茶/50
預(yù)防白內(nèi)障———枸杞桂圓茶/50
·姜
風(fēng)寒感冒———感冒通鼻飲/52
立夏保健———姜棗紅糖飲/53
預(yù)防流感應(yīng)急方———姜醋抗病飲/ 53
祛除下焦寒濕———漢宮椒棗茶/54
·梨
積食咳嗽———二皮止咳飲/56
清涼護(hù)嗓———雙皮潤喉飲/57
慢性喉炎———利嗓開音茶/57
·檸檬
氣滯型黃褐斑———理氣祛斑茶/59
允斌小妙招:怎樣收集橘葉/59
美白養(yǎng)顏———檸檬紅糖茶/60
淡化曬斑———蜂蜜檸檬茶/60
·桂花
允斌小妙招:新鮮桂花采摘后如何處理/ 61
解酒毒———桂香醒酒湯/62
明亮雙眼———木樨暖香茶/62
預(yù)防牙齦腫痛———桂花蜜飲/63
允斌小妙招:新鮮桂花怎樣保存香氣/ 63
·山楂
化瘀通經(jīng)———山楂紅糖茶/65
保護(hù)心血管———山楂蜂蜜飲/65
·月季
跌打損傷———月季療傷茶/67
心血管保健———月季通脈茶/67
·玫瑰
經(jīng)期保養(yǎng)———玫瑰紅糖茶/69
消炎抗痘———三花陳皮茶/69
肝火擾心失眠———玫瑰檸檬茶/70
內(nèi)外兼修———美人茶/ 70
·葡萄干
抗衰老———補(bǔ)腎益生飲/72
補(bǔ)腎消腫———腎炎保健飲/72
女性經(jīng)前保健———葡萄消腫飲/73
·西瓜
慢性氣管炎———瓜子清肺飲/75
解暑退熱———天生白虎飲/75
清熱消腫———三瓜消腫飲/76
·香菜
水土不服———芫香行人飲/78
腸胃型感冒———芫香正氣水/78
風(fēng)寒感冒初起———芫香散寒飲/79
·絲瓜
咽喉痛———絲瓜蒂茶/ 81
痛風(fēng)———老絲瓜茶/ 82
亞健康保健———通絡(luò)保健茶/82
·蓮子心
舌尖長皰———蓮子清心茶/84
陰虛失眠———養(yǎng)陰安神茶/84
·芹菜根
允斌小妙招:怎樣使用芹菜根/85
慢性咳嗽———芹根陳皮茶/86
預(yù)防濕疹———芹根甘草茶/87
氣血虧虛型血壓高———芹棗降壓茶/ 87
·松針
允斌小妙招:松針的處理方法/88
慢性支氣管炎日常保健———松針甘草水/ 89
抗疲勞———檸檬鮮松汁/90
允斌小妙招:松針的貯存方法/90
祛風(fēng)濕———松針茶/ 91
預(yù)防腰腿痛———松針枸杞茶/91
·核桃
解經(jīng)痛的秘方———核桃紅糖茶/93
通血脈
,防氣喘———山楂核桃茶/ 93
活血補(bǔ)血———桂圓核桃茶/94
·桂圓
調(diào)理頭暈———桂圓殼茶/96
補(bǔ)血養(yǎng)心
,預(yù)防記憶力減退———全桂圓茶/ 97
補(bǔ)血安神,改善睡眠質(zhì)量———桂圓紅棗茶/ 97
預(yù)防眼睛干澀發(fā)紅———養(yǎng)肝明目茶/ 98
大補(bǔ)心血———代參飲/ 98
·黃芪
調(diào)理更年期貧血———補(bǔ)氣生血飲/ 100
調(diào)理氣虛出汗———芪棗補(bǔ)氣飲/101
三伏保健———消暑補(bǔ)氣飲/101
·冬瓜
減肥祛濕———冬瓜皮荷葉茶/103
預(yù)防動脈硬化———軟化血管茶/103
預(yù)防腳氣———瓜豆消腫飲/104
調(diào)理小便
、白帶發(fā)黃———冬瓜子茶/ 104
瘦臉———薏米瓜仁茶/105
美白消腫———冬瓜瓤茶/105
·魚腥草
萬能消炎藥———魚腥草茶/107
胃熱型青春痘———清痘消炎茶/107
肺熱咳嗽———魚腥草梨皮水/108
·醋
清血毒,降血脂———紫菜醋飲/110
清肝生津———醋梨解酒飲/111
·菊花
血壓高人群的保健茶———菊果降壓茶/ 113
調(diào)理輕度脂肪肝———清肝降脂茶/ 113
·羅漢果
化痰通便———羅漢清肺飲/115
排毒抗痘———羅漢抗炎飲/116
小兒長期咳嗽———羅漢鎮(zhèn)咳飲/116
·陳皮
允斌小妙招:怎樣清洗陳皮/117
如何在家自制陳皮/ 118
如何辨別陳皮的真?zhèn)? 118
預(yù)防胃潰瘍———三焦健胃茶/119
調(diào)理腹脹便秘———青陳通腑茶/120
調(diào)理喉炎———蜜炙陳皮山楂茶/121
·烏梅
調(diào)理大便時(shí)干時(shí)稀———甘草酸梅湯/ 123
調(diào)理睡覺出汗———養(yǎng)陰酸梅湯/124
潤膚止癢
、抗過敏———抗敏酸梅湯/ 125
·荷葉
調(diào)理痰濕型肥胖———陳皮荷葉茶/ 127
調(diào)理痰瘀型肥胖———荷葉山楂茶/ 128
調(diào)理濕熱型肥胖———陳皮荷菊茶/ 128
·桃仁
、李仁與杏仁
允斌小妙招:怎樣自制桃仁
、李仁/ 129
調(diào)理大便干結(jié)———桃李潤腸飲/130
祛除痘印———桃仁陳皮飲/131
預(yù)防夏季感冒———杏仁懷香飲/131
·竹茹
感冒發(fā)燒———感冒退燒茶/133
清熱化痰———竹茹陳皮水/134
全身困倦沒食欲———醒神健脾茶/ 134
·馬齒莧
帶狀皰疹家庭護(hù)理方———清毒利濕茶/ 136
調(diào)理牙齦腫痛出血———瓜菜健齒飲/ 137
預(yù)防手足口病———馬齒莧抗病飲/ 137
·牛蒡
允斌小妙招:怎樣挑選好的牛蒡/138
牛蒡怎么處理/ 138
預(yù)防膽結(jié)石———牛蒡茶/139
糖尿病人保健飲———牛蒡枸杞茶/ 140
降血壓———牛蒡薄荷茶/140
·小茴香
氣滯血淤型痛經(jīng)———紅果懷香茶/ 142
調(diào)理疝氣腹痛———紅果懷香橘米茶/ 143
吃生冷食物后腹瀉———映日懷香茶/ 143
·四季保健茶·冬
冬季保健茶———金絲焦棗茶/145
喝冬瓜茶有 什么功效
冬瓜(《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白瓜、水芝((本經(jīng))),蔬秬(《廣志》)
,白冬瓜(《別錄》)
,地芝(《神仙本草》)
,濮瓜(孟詵)
,蔬苽(《群芳譜》),東瓜(《羸涯勝覽》)
,枕瓜(《中國藥植志》)
。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果實(shí)
。 【植物形態(tài)】冬瓜一年生攀援草本
。 莖長大粗壯而略呈方形,密被黃褐色刺毛
,卷須分枝。 單葉互生
;具長柄,柄長達(dá)10余厘米
;葉片闊卵形或近于腎形,長15~30厘米
,寬與長幾相等,具5~7棱角或呈淺裂狀
,先端尖,基部心形
,邊緣具鋸齒,兩面均被粗毛
,葉脈網(wǎng)狀。 花單性
,雌雄同株
,單生于葉腋
;雄花花梗長5~15厘米,花萼管狀
,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
,邊緣具鋸齒,花冠黃色
,5裂幾至基部,直徑6~10厘米
,花瓣外展,長3~5厘米
,雄蕊5,聯(lián)生成3枚
,其中2枚較寬,花藥2室
,另外1枚較窄
,花藥1室
;雌花柄短
,長不及5厘米,子房下位
,長橢圓形
,密被柔毛
,柱頭3裂,略扭曲
。 瓠果肉質(zhì)
。 橢圓形或長方狀橢圓形、有時(shí)近圓形
,長30~60厘米
,直徑20~35厘米
;果皮淡綠色
,表面具-層白色蠟質(zhì)的粉末
,果肉白色肥厚:果梗圓柱形,具縱槽.種子多數(shù)
,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卵形
,邊緣通常具一棱邊,有的栽培品種邊緣平滑
。 花期5~6月。 果期6~8月
。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本植物的莖(冬瓜藤)
、葉(冬瓜葉)、果皮(冬瓜皮)、果瓤(冬瓜瓤)
、種子(冬瓜子)亦供藥用
,各詳專條。 【采集】夏末、秋初
,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摘
。 【化學(xué)成分】冬瓜每市斤含蛋白1.5克
、糖8克、粗纖維15克
、灰分1.1克
、鈣72毫克
、磷45毫克
,鐵1.1毫克
、胡蘿卜素0.04毫克
、硫胺素0.04毫克
、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1.1毫克
、維生素C61毫克
。 與雄花比較
,雌花含精氨酸、天門冬氨酸
,谷氨酸較多
;并含天門冬素
,雄花中無
。 【性味】甘淡,涼
。 ①《別錄》:味甘,微寒
。 ②陶弘景:性冷利。 ③《飲膳正要》:味甘
,平微寒,無毒
。 ④《滇南本草》:性子和,味甘淡
。 ⑤《玉楸藥解》:味酸甘,微寒
。 【歸經(jīng)】入肺
、大小腸
、膀胱經(jīng)。 ①《滇南本草》:入脾
、肺二經(jīng)
。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
、胃
、大、小腸四經(jīng)
。 ③《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
。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jīng)
。 【功用主治-冬瓜的功效】利水,消痰
,清熱,解毒
。 治水腫,脹滿
,腳氣
,淋病
,痰吼,咳喘
,暑熱煩悶,消渴
,瀉痢
,癰腫
,痔漏;并解魚毒
,酒毒。 ①《別錄》:主治小腹水脹
,利小便,止渴
。 ②陶弘景:解毒,消渴
,止煩悶
,直搗絞汁服之
。 ③孟詵:益氣耐老
,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 ④《日華子本草》:除煩
。 治胸膈熱
,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 ⑤《本草圖經(jīng)》:主三消渴疾,解積熱
,利大
、小腸
。 ⑥《本草衍義》:患發(fā)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
,熱則易之
,分散熱毒氣
。 ⑦《日用本草》:瘥五淋
。 ⑧《滇南本草》:治痰吼,氣喘
,姜湯下
。 又解遠(yuǎn)方瘴氣
,又治小兒驚風(fēng)。 潤肺消熱痰
,止咳嗽
,利小便
。 ⑨《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
,利濕去風(fēng)
,消腫止渴
,解暑化熱
。 ⑩《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yǎng)胃生津
,滌穢治煩
,消癰行水,治脹滿
,瀉痢霍亂,解魚
、酒等毒
。 亦治水腫
,消暑濕
。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
,2~4兩;煨熟或搗汁
。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 【宜忌】①孟詵: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 ②崔禹鎬《食經(jīng)》:冷人勿食
,益病
,又作胃反病。 ③《本草經(jīng)疏》:若虛寒腎冷
、久病滑泄者
,不得食
。 ④《醫(yī)林纂要》:羸者忌食
,善潰也。 【選方】①治水氣浮腫喘滿:大冬瓜一枚
,先于頭邊切一蓋子
,取出中間瓤不用
,赤小豆(水淘凈),填滿冬瓜中
,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簽簽定
,以麻線系
,紙筋黃泥通身固濟(jì)
,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
,埋冬瓜在內(nèi)
,以火著糠內(nèi)煨之
,侯火盡取出,去泥
,刮冬瓜令凈,薄切作片子
,并豆一處焙干
。 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 每服五十丸
,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小溲利為驗(yàn),(《楊氏家藏方》冬瓜丸) ②治消渴:冬瓜一枚
,削去皮,埋在濕地中
,一月將出,破開
,取清汁飲之。 (《圣濟(jì)總錄》) ③治消渴能飲水
,小便甜
,有如脂麩片
,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
,黃連十兩
。 上截瓜頭去瓤
,入黃連末.火中煨之,侯黃連熟
,布絞取汁。 一服-大盞
,日再服,但服兩
、三枚瓜
,以瘥為度
。 一方云,以瓜汁和黃連末
,和丸如梧子大
。 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
,日再服
,不差
,增丸數(shù)
。 忌豬肉
、冷水。 (《近效方》) ④治小兒生-個(gè)月至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