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即品茶之道,是日本人接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禮儀,也是日本的一種古典藝術。日本人通過品茶,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以加深感情。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除了因為它有交流的作用,還因為它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嚴格程序和規(guī)則,包括對點茶、獻茶、接茶、品茶、奉還,以及茶具的選擇與欣賞,茶室的建筑與室內(nèi)裝飾等等,都有許多講究。
茶道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其“道”中人約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cè)丝诘氖种弧?/p>
日本的茶道有繁瑣的規(guī)程,如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干凈,插花要根據(jù)季節(jié)和來賓的名望、地位、輩份、年齡和文化教養(yǎng)等來選擇。主持人的動作要規(guī)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節(jié)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凡此種種都表示對來賓的尊重,體現(xiàn)“和、敬”的精神。日本茶道,便以這“和、敬、清、寂”四字,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茶具
涼爐:主要是用來煮水的。為了沏茶首先要有開水。因此涼爐自然就成了茶具之首。煎茶道講究"活火熟湯"。按照這個要求涼爐也被不斷改良,發(fā)展至今。同時還為了滿足隨處可以作茶這一要求,涼爐也不斷趨向于輕便,而且隨處可以點火燒水。
在煎茶道最盛行的時期,曾大量進口過中國的涼爐,并視為珍品。傳說其興起人就是江戶時代初期人士――隱元禪師。其中主要是用白泥制成的白泥涼爐潔凈高雅被人們愛用至今。照片上介紹的這個涼爐還配有荷葉形的蓋子,這是為了防止風把爐灰吹起。這種帶蓋子的涼爐并不普及,但是一般都不是日本造的。
茶杯:在日本,談到茶具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茶杯。由此可見茶杯在茶具中所占的地位。人們第一次把欣賞煎茶道時首先為其茶杯之小和茶量之少而吃驚。追求小而精這一點在日本煎茶界早有共識。可以說,在當時是為了確立煎茶道的獨特的特征。為什么要使用小茶杯,各說不一。有人認為是使用了現(xiàn)成的酒杯,而有人則認為是受中國的工夫茶的影響。
茶食
對于日本人來說,喝茶則要備上點心。這似乎已成為習慣。相反如果誘人人的點心擺在眼前的話,則想沏上一杯濃茶。茶道的規(guī)矩是先品茶然后在吃點心。這是為了使劣帶甜味的茶不被點心的味道遮蓋。也正因此茶道用的點心比一般的點心稍小一點。有時也使用干果。
山藥豆沙點心 :山藥也叫山芋。這種點心是把山藥擦了以后,與面和在一起作皮。傳說, 點心傳自中國。在元朝林凈因到日本時, 帶來了制作技術。目前在日本有使用各種材料做的點心。但大部分都是里面放豆沙經(jīng)蒸制而成的圓型點心。
干糖果 :有平: 這是一種用白糖和糖稀熬成的糖果。 般制成花卉、水果的形狀、以襯托茶會的季節(jié)特征。摁模型: 這種點心是把細面粉、白糖等材料 拌好后放在模子里壓實后拿出。另外還有一種與摁模型差不多。也是用模子壓成、這種點心一般成大刀形。
茶花
在日本,花材的來源十分豐富,但有一些花是禁止用作茶花的,比如像丁香花那樣香氣很濃的花,以防花香沖淡燒香的香氣。顏色太紅的雞冠花也不采用,過于強調(diào)茶花的話會破壞整個茶室的藝術氣氛。
另外,四季不分或一年四季都有的花也不采用。還有一些莖部有刺的花也不能用。最有意思的是“金錢花”,由于它的名字有銅臭味,也被排斥在茶室門外。白色的山茶花可說是茶花之王。它的花形十分簡潔,葉的形狀也十分清爽,配上干枝很有野趣,給人一種嫻靜的感覺。山茶花有上千種,開放于冬季,是日本茶人最常用的茶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04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潛川置峰
下一篇: 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