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宜興人在太湖湖畔捏出了第一只紫砂壺不久,一個名叫時大彬的陶人的作品,就被裝進了旅人的行囊,帶到福建南部的漳浦,恰好在這個時期,閩南人正在探索著關于烏龍茶的加工技藝。
這兩個茶文化史上的事件,邂逅在一個極為相近的歷史時期里,耐人尋味。當烏龍茶遇上紫砂壺,簡短的磨合之后,它們便已經(jīng)如膠如漆,難分難舍了。
時至今日,紫砂壺成了閩南茶俗中不可或缺的器具,烏龍茶也已然是閩、粵、臺地區(qū)家家必備,人人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烏龍茶與紫砂壺聯(lián)手將閩南工夫茶打造成我國茶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愛茶者不會忘記,迄今已知年代最久遠的茶葉是明萬歷三十八年古茶樣,它和清代素心茶已成為中國茶葉博物館古茶樣群中最為知名的兩大茶樣。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點,中國茶葉博物館與福建漳浦縣博物館聯(lián)合推出《閩南工夫茶俗與紫砂壺展》。本次展覽,是兩大古茶樣與共同出土的兩把國家級一級名壺十年后的再度聚首。
本次展覽展出福建漳浦縣博物館藏明、清出土及傳世茶具 112件,以及明萬歷三十八年茶葉、清乾隆素心茶。其中一級品二件,二級品二件,三級品十四件。一級品包括明萬歷三十八年盧維楨墓出土的時大彬紫砂壺和清乾隆二十三年藍國威墓出土的陳鳴遠朱泥壺。
為讓更多民眾感受到閩南工夫茶俗的魅力,體會到烏龍茶、紫砂壺間水乳交融的密切關系,中國茶葉博物館特別推出“潮汕朱泥壺現(xiàn)場制作”、“工夫茶藝現(xiàn)場展示”、“工夫茶藝免費培訓”等互動環(huán)節(jié),并邀請廣大觀眾現(xiàn)場品茗。其中“工夫茶藝免費培訓”限額20名,培訓時間:12月15日上午9點、下午2點,培訓地點:學茶中心,預約電話:87969050。
此外,在2009年12月15日—2010年1月14日展覽期間,有興趣的市民還可享受工夫茶藝培訓的9折優(yōu)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10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喝茶知識有哪方面需注意
下一篇: 上善若水的意思上善若水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