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仙茶發(fā)源地
水仙茶發(fā)源于福建省甌寧縣禾義里小湖鄉(xiāng)(今天是在建陽市小湖鎮(zhèn))之大湖村,清道光年間發(fā)現(xiàn)。據《建甌縣志》卷二十五《實業(yè)篇》載:“查水仙茶出禾義里小湖鄉(xiāng)大湖村之巖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墘廠某甲業(yè)榮樵,采于山,偶至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園中。及長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為諸茶冠?!?。由此可知,水仙茶原產地是大湖村巖叉山祝桃仙洞前。小湖方言“祝仙”與“水仙”近,人們因稱之為“水仙”。也有人說,茶有一股幽柔的水仙花香,得名“水仙茶”。
二、水仙茶樹品種
中國國家級茶樹良種。無性系,小喬木型,大葉類,晚生種,三倍體。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張,主干顯,分支稀,葉片水平狀著生。葉長橢圓或橢圓形,葉色深綠,富光澤,葉面平,葉緣平,葉身平,葉尖漸尖,葉齒較銳且密,葉質厚硬脆。芽葉淡綠色,茸毛多,較肥壯,節(jié)間長。適制紅茶、烏龍茶、綠茶。制烏龍茶,春茶多在5月采制,條索肥壯,色澤烏綠,香氣高長,滋味醇厚,回味甘爽。
三、水仙茶類
1、閩北水仙
武夷水仙:巖上水仙如正巖、半巖、洲茶水仙;高山水仙如吳三地、竹坑、桐木關水仙等。
建陽水仙:小湖水仙、雙獅歷水仙、書坊水仙、樟墩水仙白茶。
建甌水仙:北苑水仙、南路水仙、小橋百丈巖水仙。
2、閩南水仙
永春水仙、漳平水仙
3、鳳凰水仙
潮州鳳凰水仙及鳳凰單叢。
四、閩北水仙
(一)武夷山風景區(qū)內正巖水仙
巖茶(巖上)水仙茶的最大特點是巖韻,或者巖骨花香,綿滑厚重,平和幽雅,甘爽清涼。因巖茶絕大部分分布在九曲溪兩岸,因此有“溪北”、“溪南”一說?!跋薄庇写蠹沂熘摹叭觾蓾尽?,分別是“大坑口、慧苑坑、牛欄坑”、“流香澗(俗稱倒水坑)和悟源澗”。這里的水仙茶價要比其它區(qū)域內的高上整倍或數(shù)倍,特別是內里的百年老叢水仙,自然難求。
1、慧苑坑一帶附近
這里有章堂澗、燕子峰、瑞泉巖、慧苑坑、鬼洞、鷹嘴巖、慧苑寺、慧苑巖、楓樹窠等,都會有水仙生長,尤其是楓樹窠更是老叢誘人。慧苑坑東北方是水簾洞,那里自然亦有老叢水仙?;墼房游鞅庇悬S卦巖、盧秀峰、中廠巖、劉官寨等地,水仙茶質量亦是很好。
2、牛欄坑附近
牛欄坑范圍很少,只有幾十畝,因這里肉桂茶出名,自然所謂茶友口中的“牛肉”就奢侈無比了。水仙茶樹不多。
3、大坑口附近
彌勒石居中,左有青龍巖、右有伏虎巖。過彌勒石就快到大紅袍景區(qū)口了,右是象鼻峰,半天妖母樹在這上面。左邊是古剎天心永樂禪寺。前行到達九龍窠,然后經過不見天,就看到大紅袍母樹了,這附近一帶亦有水仙茶樹。
再向前,過清涼峽,往西上到最高峰就是三仰峰,往南走是天游峰,往北是流香澗。
4、悟源澗附近
從大紅袍票口向南,爬過幾個坡,先看到馬頭巖,幾馬奔騰一般,站在這里人人都會拍好多張照片,這里的肉桂,俗稱“馬肉”,巖下也有不少水仙茶樹。向馬頭巖下看,一處“磊石精舍”,如有機緣,會看到只一位道士居住于此,甚是逍遙自在啊,羨慕。
再前行,有毛絲窠、弱絲窠等地,有老叢水仙。然后繼續(xù)走,只能沿狹窄石路過了,就到石壁上刻有“悟源澗”的三個字了,四周皆茶園。
5、流香澗附近
清涼峽與流香澗匯合處,從西往東,是流香澗源頭,俗稱倒水坑。古時這條溪是從西向東流,后來牛欄坑與大坑口處發(fā)生山崩,堵塞去路,溪水倒流,由東向西流入流香澗,再向北進入章堂澗,走一個大S彎,重新向東。有老叢掩蓋在山坳里。
6、竹窠附近
從流香澗向西翻過幾個山頭,會到竹窠巖,這里老叢水仙多。
7、蓮花峰佛國巖附近
九曲溪北最北面從西往東是白云巖、蓮花峰、彌陀巖、佛國巖。這里盛產水仙茶。歷史上佛國巖、彌陀巖是出口水仙茶的大宗地。青獅巖和水簾洞亦有老叢水仙。
8、雙獅戲球
九曲附近,溪水南北兩個石峰夾著溪流,相對望著中間一塊大石頭,人們形象稱為“雙獅戲球”。溪水南岸有不少水仙茶園。
9、虎嘯巖附近
四曲溪南岸有元代御茶園、再往南是虎嘯巖?;[巖再向南是九曲溪南岸最高峰馬枕峰。此峰與溪北的三仰峰對望。
10、獅子峰附近
沿九曲向下過了三曲,繞過玉女峰和大王峰,會來到一曲水處,一曲溪南岸是巖茶村和獅子峰。獅子峰附近不少茶園,水仙茶不少,有不少高叢水仙茶樹。
(二)洲邊丹巖水仙
我們不能因是丹巖及洲茶,就否定這里的茶不好,其實,即使是正巖內也不一定都是好茶,洲茶亦有好環(huán)境、好工藝制作出的好茶。這一點茶人應當有個基本的常識。
齊云峰周邊水仙、九曲上游的曹墩黃村水仙、赤石村鎮(zhèn)水仙、樟樹村小武夷水仙等地,這里亦不乏高叢、好叢水仙茶。有更多的茶友會選擇喜歡這里的茶,更多是性價比不錯吧。
(三)吳三地百年老叢水仙
吳三地是武夷山市洋莊鄉(xiāng)漿溪村的一個自然村,海拔1300米左右。這里的老叢水仙茶,在茶友們中間,已經是可遇不可求了,被炒的厲害。
五、閩南水仙
這里主要比較知名的有永春水仙、漳平水仙茶。
永春是閩南較早引進水仙茶的地區(qū)。永春水仙茶有直條型水仙、包揉型水仙,兩個不同外形的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外形就更為獨特了。用木模壓制成小方形餅茶,再烘焙干燥紙包好,稱“紙包茶”,工藝主要不同在于“造型壓?!?。
六、鳳凰水仙
鳳凰水仙與福建水仙,二者有著不少相似之處,都是小喬木型、中大葉種、又都制作烏龍茶,都具有蘭花香,兩地都有畬族居住,不同的是武夷水仙重水質香氣單一些,鳳凰水仙香氣復雜水稍苦澀,武夷水仙三倍體需無性繁殖,鳳凰水仙是二倍體有性繁殖。但,到底有著怎樣的淵源,只好留待大家查證研究了。
鳳凰水仙,有性系,大葉類,早生種,相傳在南宋時已有栽種。因茶樹葉型大,呈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多數(shù)平展或略向葉面卷,色澤綠,有油光,或淡綠欠油光,先端多突尖,葉尖下垂,略似鳥嘴,當?shù)剞r民稱“鳥嘴茶”,1956年正式定名為“鳳凰水仙”。采制成茶后,因選用原料優(yōu)次和制作精細程度不同,品質分為鳳凰單叢、鳳凰浪菜和鳳凰水仙三個品級。采用水仙群體中經過選育繁殖的單叢茶樹制作的優(yōu)質產品屬單叢級別。因此,鳳凰單叢茶就是從鳳凰水仙群體中選出的優(yōu)異單株,經數(shù)百年歷代茶農單株培育,單株采制而得名。
目前鳳凰單叢常有十大香型,黃枝香、芝蘭香、蜜蘭香、桂花香、玉蘭香、姜花香、茉莉香、杏仁香、肉桂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24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湖南黑茶的分類
下一篇: 簡單認識六大茶類之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