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lián):龍團雀舌香自幽谷
下聯(lián):鼎彝玉盞燦若煙霞
上聯(lián):欲把西湖比西子
下聯(lián):茶自峰生味更園
上聯(lián):如此湖山歸得去
下聯(lián):詩人不做做茶農(nóng)
上聯(lián):接洽從石出情宜冽
下聯(lián):從來佳期茗似佳人
上聯(lián):座畔花香留客飲
下聯(lián):壺中茶浪擬松濤
上聯(lián):得與天下同其東
下聯(lián):不可一日無此君
上聯(lián):認春軒內(nèi)一杯茶
下聯(lián):春在堂皇前笑語
上聯(lián):名茶之中是珍品
下聯(lián):祁門紅茶是英豪
上聯(lián):雪芽芳香孝勻生
下聯(lián):不亞龍井碧螺春
上聯(lián):溪邊奇茗冠天下
下聯(lián):武夷仙人從古栽
上聯(lián):詩寫梅花月
下聯(lián):茶煎谷雨春
上聯(lián):剪取吳淞半江水
下聯(lián):且盡盧仝七碗茶
上聯(lián):莫惜更長濁短
下聯(lián):一簾疏月茗濃
上聯(lián):一日無茶則滯
下聯(lián):三日無茶則病
上聯(lián):色到濃時方近苦
下聯(lián):味從回處有余甘
上聯(lián):半壁山房待明月
下聯(lián):一盞清茗酬知音
上聯(lián):待到春風(fēng)二三月
下聯(lián):石爐敲火試新茶
上聯(lián):臥云歌德
下聯(lián):對雨“茶經(jīng)”
上聯(lián):小橋小店沽灑
下聯(lián):初火新煙煮茶
上聯(lián):蠶熟新絲后
下聯(lián):茶香煮灑前
上聯(lián):花溝安釣艇
下聯(lián):蕉地著茶甌
上聯(lián):春風(fēng)修禊憶江南
下聯(lián):灑榼茶爐共一擔(dān)
上聯(lián):寒燈新茗月同煎
下聯(lián):淺甌吹雪試新茶
上聯(lián):草堂幽事許誰分
下聯(lián):石鼎茶煙隔戶聞
上聯(lián):平生于物之無取
下聯(lián):消受山中水一杯
上聯(lián):加起炊茶灶
下聯(lián):聲聞汲井甌
上聯(lián):幽人采摘日當(dāng)午
下聯(lián):黃鳥流歌聲正長
上聯(lián):竹灶煙輕香不變
下聯(lián):石泉水活味逾新
上聯(lián):冷然一啜煩襟滌
下聯(lián):欲御天風(fēng)弄紫霞
上聯(lián):濟入茶水行方便
下聯(lián):悟道庵門洗俗塵
上聯(lián):閑是閑非休要管
下聯(lián):渴飲清泉悶煮茶
上聯(lián):汲來江水煮新茗
下聯(lián):買盡青山留畫屏
上聯(lián):只緣清香成清趣
下聯(lián):全因濃釅有濃情
上聯(lián):美酒千杯難成知己
下聯(lián):清茶一盞也能醉人
上聯(lián):淡中有味茶偏好
下聯(lián):清茗一杯情更真
上聯(lián):茶亦醉人何必酒
下聯(lián):書能香我無須花
上聯(lián):御苑方內(nèi)乾坤大
下聯(lián):香茗壺中日月長
上聯(lián):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下聯(lián):陶侃惜寸夏禹惜分寸分無遺
茶學(xué)哲理關(guān)于茶的短句
茶學(xué)哲理關(guān)于茶的短句(一) 1. 在陽光充足的午后,一本雜志,一杯咖啡,聽著輕柔的音樂句子大全,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放空,都是一個完美的下午。
2. 不管等待是多么渺茫,水是多么滾燙,只要心中的理想不滅,就能送來清醇的茶香。
3. 勤儉姑娘,雞鳴起床,梳頭洗面,先煮茶湯。
4. 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帶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
5. 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鲿x·左思
6.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fēng)。
7. 杯是茶的皿,茶是杯的命。沒有杯的茶,再香也不能凝聚;沒有茶的杯,任你價值連城,也只是空杯。
8. 一杯清新的綠茶,一曲舒緩的音樂,一本優(yōu)美的文字,一個人,一個安靜的下午。
9.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10. 煙自抽,茶自酌,說長說短自由天。
11. 強弩之戰(zhàn),殘缺的人性,片刻的寧靜,唯美的下午茶,瞬間的愛情,構(gòu)筑了一曲曲悲壯的英雄歌。
12. 陪你一起逛街,喝奶茶,聽音樂。
13.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14. 品茗講的是一個心靜,當(dāng)它剛剛進入口中時,味道雖然澀,但當(dāng)它在緩緩滲入喉嚨時,你會感到一種清香的回味,甜甜的,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慢慢的你就會融入其中,但要切記,喝茶也是會喝醉的...
15. 世界如此浮躁,告訴自己要有心靈的寧靜,云淡風(fēng)輕的日子里,一簞食、一瓢飲足矣。享受清晨這一刻品茶,看書,感受簡單生活中的幸福!
16. 一壺好茶,是每一片茶葉共同創(chuàng)造的凈土。說珍惜世界,先學(xué)習(xí)在社會這壺茶里,做一片茶葉!當(dāng)我們這樣想時,喝茶的時候就特別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17. 茶湯一飲而入,非僅在喉頭回甘,而是直貫入心中的甜……感謝茶一路走來,對我的守護。
18. 沙漠阿拉伯人形容他們也必喝三道的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fēng)?!端湍阋黄ヱR》
19. 中國人有一個說法:茶如隱逸,酒如豪士;酒以結(jié)友,茶當(dāng)靜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喚友,而喝茶還真是一件清靜的事。
20. 春夏秋冬,讀書喝茶,只聞花香,不談喜悲。
茶學(xué)哲理關(guān)于茶的短句(二) 1.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2. 茶人等雪落天華,雪落天華素滿家。家滿素華天落雪,華天落雪等人茶。
3. 我想,一把茶壺,茶葉在茶壺里泡過一段時間,即使茶水被喝光了,即使茶葉被倒出來了,茶氣還是在的。北京是個大茶壺。太多性情中人象茶葉似的在北京泡過,即使性情被耗沒了,即使人可能也死掉了,但是人氣還在,仿佛茶氣。
4. 浮生不在,茶語清香,注一灣水,取一瓢茶,入壺出湯濃稠甜蜜。觀而賞其妙,聞而悅其香。
5. 在花茶中,茶葉滋味為茶湯的味本,花香為茶湯滋味之精神。
6. 父愛如茶,雖然苦澀,然細細品味卻是滿口芳香與甘甜;父愛如酒,雖然熾焰如火,但事后回味確實讓人感動而難忘。
7. 恬靜的午后,坐在藤椅上,慵懶的陽光擁抱著自己。那杯咖啡放在水晶般閃閃熠熠的桌面上,抬頭仰望著藍天,看著白云優(yōu)雅地踱著步,愜意的午后。
8.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拙右?/p>
9. 安安靜靜,倚坐在必勝客,望著玻璃窗外,閑散的人,讓下午茶,清空一下亂緒。生活繼續(xù),日子照舊。平平淡淡,踏踏實實,簡簡單單,世間的浮華,過眼煙云。一塊抹茶蛋糕,一杯紅茶,就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10. 即便你忙得很是不可開交,也應(yīng)該約上朋友、愛人,或是自己在陽光下享受下午茶的時光,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而是能讓你享受到生命的質(zhì)感。
11. 喝一杯茶是一種茶緣,在不同的地點品飲守候著不同的緣分。結(jié)緣,無論是結(jié)人緣,結(jié)茶緣,還是結(jié)佛緣,結(jié)法緣,都體現(xiàn)在一個“善”字上。
12. 轉(zhuǎn)角的白色咖啡店,下午三點的曼特寧,還有你溫暖的笑臉。
13.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啤り懯啃?/p>
14. 平地人不離糍粑,高山人不離苦茶。
15. 一個人平日里散淡恬靜,與世無爭,輕聲細語,拈花微笑,就可以說是有“吃茶的心境”了。在冬天,在雪朝,風(fēng)風(fēng)雨雨,能吃上一杯紅茶,我想,是有福的。紅茶之色,如丹楓趵夢痕。紅茶的味道,對我而言,像是往事的味道。
16. 個人品茶,于平淡里清歡四溢,于無華中回味綿長。
17.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18. 捧杯沏茶,開水向杯里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xiàn)了一只白鶴。這只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
19. 初戀象嫩嫩的茶葉,含在嘴里苦了舌頭,泡在壺里忘了綻放,只有飄浮在碗里,花了眼,香了鼻,甘了心…
20. 茶道講究五境之美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
茶學(xué)哲理關(guān)于茶的短句(三) 1.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2. 午后的陽光,手中的熱奶茶,你的微笑和擁抱,都是這個冬天最溫暖的存在。
3. 手中有茶,便是幸福。
4. 我種花、養(yǎng)狗,不屑和算命先生聊過好幾個時辰,以至于錯過了喝下午茶以及和靈魂約會的時間。
5. 總有一天你經(jīng)歷過的坎坷,會成就你人生的精彩,茶經(jīng)過幾次沖泡后,顏色逐漸褪淺,恰如被歲月漂洗過一樣真實、樸素、清新。
6. 佛能洗心,茶能滌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生活禪,幸福茶,禪洱茯茶,一生幸福。
7. 閑下來樂意做個素心的人,煮水,洗盞,不慌不忙得為自己泡上一壺綠靜葉嫩的花茶。
8.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9. 啊!登山如品茶,讓你陶醉在其中;登山似看書,讓你從中更多的知識;登山若輕風(fēng),讓你心緒平靜。其實,在登山中可以受益無窮。在一次登山中,我認為登山對膽小者困難無比,對勇敢者無比簡單。而我認為登山可以對人有很多的益處。
10. 我愿意跨越千里,只為來見你一面,臨別時,我要告訴你,噓,不要說再見,我們等會見,也許還能一起喝杯下午茶。
11.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躺在樹蔭下,泡一壺清茶。抱著自己喜歡的書慢慢品味這美好的生活。
12. 人生沉浮,走過了一道道坎,登上了一座座山,正如茶泡了一道又一道,從青澀到成熟,最后到無味。
13. 茶之味,先苦后甜,也是人生——一個人總是“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dāng)你苦的時候,熬過去,就是人生的“柳暗花明”。
14. 布施,猶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壺茶里,少了我這一片,看似不影響茶的味道;其實不然,丟進我這一片,整壺茶就有了我的芳香。雖然我施的很小,也會充滿每一滴水。
15.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16. 一葉見方寸,一茶現(xiàn)萬千。
17. 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游走。欣賞著茶的舞姿,傾聽著懷舊的音樂,過去的時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18. 喝一杯茶是一種茶緣,在不同的地點品飲守候著不同的緣分。結(jié)緣,無論是結(jié)人緣,結(jié)茶緣,還是結(jié)佛緣,結(jié)法緣,都體現(xiàn)在一個善字上。
19. 我愿意跨越千里,只為來見你一面,臨別時,我要告訴你,噓,不要說再見,我們等會見,也許還能一起喝下午茶。
20. 人生簡單得就像自己手中那杯茶,生活就是那杯中的水,而每一個人就是那枚泡于水中的茶葉,不同的人生,就如不同的茶水。
關(guān)于茶的文章,關(guān)于茶的句子語錄
1、“真正的安靜,來自于內(nèi)心。一顆躁動的心,無論幽居于深山,還是隱沒在古剎,都無法安靜下來。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搖的枝柯,而是靜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為塵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簡單和豐富。”——茶香中,一顆心慢慢沉靜下來。浮躁世界紅塵滾滾,惟愿內(nèi)心清風(fēng)朗月。
2、開始入門,覺得喝茶舒服、有品味、愛屋及烏喜歡茶具;成高手,感受香、醇、韻、滑等等,看出品種、產(chǎn)地、制程等;后來,從茶湯看見春天、看見人生,進而看見宇宙甚至無極;最終,茶湯,還是茶湯,是真水無香,是無味之味。
3、月很圓,花更香,保重身體要健康;魚在游,鳥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書,杯中酒,祝你好運天天有!歡樂多,憂愁少,預(yù)祝中秋節(jié)快樂!
4、濃茶解烈酒,淡茶養(yǎng)精神,花茶和腸胃,清茶濾心塵,茶之德也;烏龍大紅袍,黃山素毛峰,南生鐵觀音,北長齊山云,東有龍井綠,西多黃鑲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評,牛飲可解燥,慢品能娛情,茶之趣也。
5、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匚兑幌拢侍鹎逑?。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甜是它的饋贈。
6、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靜心,過得從容。奮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贏得坦蕩。愛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凈心,愛得真潔。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盡心,活得純粹。
7、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長。
8、佛能洗心,茶能滌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生活禪,幸福茶,禪洱茯茶,一生幸福。
9、燙茶傷人,糖茶和胃,姜茶治??;飯后茶消食,空腹茶心慌;午茶提神,晚茶失眠;隔夜茶傷脾,過量茶消瘦;淡茶溫飲,清香養(yǎng)人?!讹嫴韪柙E》
10、年有四季,天有四時,喝茶有益,喝茶有異。一年春喝綠茶,夏飲紅茶,秋冬黑茶;一天當(dāng)中上午綠茶,下午紅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隨。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1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輩子,但要苦一陣子。
12、日出日落,春種秋收,該來則來,該去則取,生活其實很簡單。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如飲禪洱,隨心,隨性,平淡而醇厚,簡單而真實。丑別寅來,虎年運。
13、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進入世俗社會,行于官場,染幾分官氣。行于江湖,染幾分江湖氣;行于商場,染幾分銅臭;行于清湯,雜幾分脂粉氣;行于社區(qū),染幾分市儈氣;行于家庭,染幾分小家子氣。熏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這便是生發(fā)于”茶之味“以”享樂人生“為宗旨的。
14、人生就像一杯茶,所不一樣的是,它是用沸水沖沏,還是用溫水沖沏,兩種截然不同了:溫水沖沏的茶,平平靜靜,沒有激烈,沒有動感,更看不到舒展的茶葉,也聞不到清雅的幽香,平淡無奇。而沸水沖沏的茶,卻在一遍又一遍的翻騰、踴躍下,溢出陣陣撲鼻而來的清香。
15、陳年普洱,認清自己,做獨特個性的女人最美。鐵觀音,尋求內(nèi)心的平衡,做最真實的自己。武夷大紅袍,超越短暫流行,做最有品味的女人。白毫銀針,勾起浪漫小奢情懷。舒耐職場后援團教你如何掌握這四杯茶的秘密。
16、喝茶:當(dāng)飲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講究水質(zhì)茶具茶境,喝時能細細品味,精神需求。茶藝:講究環(huán)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guān)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以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
17、茶為嘉“木”;以“鍋炒殺青”,屬“金”;煮茶用“火”;沖泡用“水”;以陶或瓷盛之,屬“土”。一茶中“金木水火土”盡得,博取兼容陰陽五行的精華靈氣,難怪茶葉有諸多養(yǎng)生養(yǎng)心之功效。
18、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
19、只喝金駿眉,不是領(lǐng)導(dǎo)就是裝大款的;只喝綠茶,不是小資就是裝高雅的;只喝普洱,不是晚上睡不著就是裝收藏家的;只喝紅茶,不是海歸就是胃不好;只喝鐵觀音,不是天天坐單位就是開車的;只喝巖茶的,不是口味重就是天天不回家的;什么都喝的,不是茶人就是賣茶的!你喝哪種?
20、祝虎年愛情如綠茶般的新鮮,身體像紅茶樣的年輕,事業(yè)似黑茶,成熟穩(wěn)定!
21、一個人在露臺蕩秋千,突然很感慨,機會像泉水一樣涌出,卻無人分享,無人述說,如果夢想一定要忍受寂寞,我情愿放棄,也只能和你,述說,遠方的朋友。
22、君問歸期未有期,安溪競說鐵觀音;天若有情天亦老,碧螺春生忘不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寧折不彎太平猴;安得廣廈千萬間,香高持久愛毛尖;天長地久有時盡,回味無窮飲苦??;衣帶漸寬終不悔,茉莉花香惹人醉。
關(guān)于茶的經(jīng)典語句,關(guān)于茶的優(yōu)美詩句
關(guān)于茶的經(jīng)典語句:
1、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lǐng)悟到生活的本質(zhì)和哲理。
2、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3、把茶冷眼看紅塵,借茶靜心度春秋。
4、茶道講究五境之美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
5、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fēng)輕云淡的人生。
6、茶好客自來。
7、茶事,人生事。
8、茶是草,客是寶,得罪茶商不得了。
9、煙酒是親家,煙茶是冤家。
10、茶為萬病之藥。
11、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12、吃茶吃味道,看戲看成套。
13、大抵,茶的妙處,抑或可以從中品出一種人生的滋味!
14、二兩茶葉一斤鹽,斤半茶葉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葉十斤鋼,四斤茶葉百斤糧,建設(shè)祖國富雙強。
15、高山茶葉,低山茶子。
16、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華。
17、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18、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19、客從遠方來,多以茶相待。
20、忙里偷閑,且和一杯茶去,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
21、平地人不離糍粑,高山人不離苦茶。
22、清茶一杯,親密無間。
23、文人的靈感都是飯后茶余發(fā)生的。
關(guān)于茶的唯美詩句
1. 竹雨松風(fēng)琴韻,茶煙梧月書聲。關(guān)于茶的唯美詩句
2.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fēng)幾欲仙。
3. 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無須花。
4.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5.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關(guān)于茶的唯美詩句
6.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7.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8.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9. 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
10.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11. 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dāng)畫屏。
12. 花箋茗碗香千載,云影波光活一樓。
13.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
14. 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
15. 十載許句留,與西湖有緣,乃嘗此水。關(guān)于茶的唯美詩句
16.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紅閑評坡老詩。
17. 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18.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19. 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
20. 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郁金香。
21. 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fēng)入鼎更清新。
22.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23. 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24. 秋夜涼風(fēng)夏時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25. 竹蔭遮幾琴易韻,茶煙透窗魂生香。
26. 松濤烹雪醒詩夢,竹院浮煙蕩俗塵。
27.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龍團。
28. 雀舌未經(jīng)三月雨,龍芽新占一枝春。
29. 翠葉煙騰冰碗碧,綠芽光照玉甌青。
30. 吸煙有害,花錢買病;飲茶有益,醒腦提神。關(guān)于茶的唯美詩句
31.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圓。
32.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33. 茶敬客來茶當(dāng)酒,云山云去云作車。
34. 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
35. 田田詩客句,閑傾荷露試烹茶。
36.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37. 短僮應(yīng)捧杖。稚女學(xué)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38. 煙自抽,茶自酌,說長說短自由天。
39. 儂家真?zhèn)€去。公定隨儂否。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40. 陸羽搖頭去,盧仝拍手來。
41.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42. 開壇千里醉,上桌十里香。
43. 胸中有幾千年歷史,憑盧仝七碗茶引來。
44.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來交易所,所易交來人。
45. 紅透夕陽,如趁余輝停馬足;茶烹活水,須從前路汲龍泉。
46.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47. 竹雨松風(fēng)蕉葉影,茶煙琴韻讀書聲。
48. 一簾春影云拖地,半夜茶聲月在天。
49. 石鼎煎香俗物盡洗,松濤烹雪詩夢初靈。
50. 山好好,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幾杯各西東。
51. 山靜無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52.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為客嘗。
53. 煮沸三江水,同飲五岳茶。
54. 識得此中滋味,覓得無上清涼。
55.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56. 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57. 小天地,大場事,讓我一席;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
58. 龍井茶香飄宇高,虎跑水溢滿寰瀛。
59. 四方來客坐一陣無分你我,兩頭有路喝二杯各自東西。
60. 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來時。
61.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62.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63. 見月連宵坐。聞風(fēng)盡日眠。室香羅藥氣?;\暖焙茶煙。
64.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65. 山僧后檐茶數(shù)從,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66. 最宜茶夢同圓,海上壺天容小隱;休得酒家借問,座中春色亦常留。
67. 為人忙,為己忙,忙里偷閑,吃杯茶去;謀食苦,謀衣苦,苦中取樂,拿壺酒來。
古代的“公案”是什么意思?
舊時指審理案件時用的桌子。2)指案件;事件。如:他了結(jié)一樁公案。3)指話本小說的分類之一。詞語釋義:本義為官府中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將歷代高僧的言行記錄下來,作為坐禪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為一種思考的對象,或修行坐禪者的座右銘??涤①t案件事其最好的典范 此種言行錄一如 *** 的正式布告,尊嚴不可侵犯,又可啟發(fā)思想,供人研究,并且作為后代依憑的法式,故稱公案。此一風(fēng)氣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為興盛。 公案有五種重要的涵義:作悟禪的工具;作考驗的方法;作權(quán)威的法范;作印證的符信;作究竟的指點
請問什么是詩經(jīng)四大公案
孔子刪詩問題;
《毛詩序》的作者和尊廢問題;
《商頌》的時代問題;《國風(fēng)》作者與民歌的問題。
公案三生白骨禪 是什么意思
“公案三生白骨禪”出自:
倀倀詞
唐寅
倀倀莫怪少年時,百丈游絲易惹牽。
何歲逢春不惆悵,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
老后思量應(yīng)不悔,衲衣持盞院門前。
公案:本義為官府中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將歷代高僧的言行記錄下來,作為坐禪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為一種思考的對象,或修行坐禪者的座右銘。
三生:前生,今世,來生。
白骨禪:一種佛家的修練法門—白骨觀
翻譯:
不要怪少年時悵恍失意。
思慮萬千容易沾惹牽掛。
杜曲梨花,潮陵芳草,應(yīng)該指的的是紅塵繁華。就像那杯子上的雪,夢中的煙,虛幻不可得。
功名利祿一場辛酸,人生一世參透了,不過一堆白骨。前生,今世,來生,把它當(dāng)禪門公案一樣看破了,不過是白骨。
老了以后思量一下,應(yīng)該沒有什么值得后悔的,穿著僧衣拿著缽盂在寺院門前。
這是一首風(fēng)神飄逸、真情流注的率性之作。
全詩開篇六句充分肯定少年那真誠、美麗而又迷惘的情懷。詩人以濃情之筆,描繪了少年情懷的濃濃情戀與淡淡傷感。短暫的春光令人牽掛,那邂逅的情絲惹人心碎。那一切是那么憂傷而美麗:宴飲時的萬種風(fēng)情,離別時的幽夢如煙……
后四句陡然筆鋒驟轉(zhuǎn):富貴前程因世事多舛轉(zhuǎn)為空幻,而那有關(guān)今生、前世、來世的禪機令人曉悟人生本自空幻。既然如此,也就心滿意足了。
唐寅(1470—1524),字伯虎,自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屬江蘇)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xué)家,自稱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晚年居蘇州桃花塢,篤信佛教。在畫壇上為明代四大家之一;在詩壇上,與祝允明(1460—1526)、文征明、徐禎卿(1479—1511)并稱“吳中四才子”。其詩直抒性靈,不計工拙。
唐寅又自號“六如居士”,取自《金剛經(jīng)》中的人生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之說,由此亦可見他對佛性的了悟,對人生苦難的脫達。有《七十詞》為證:“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間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br>
唐寅又自稱桃花庵主,自謂“但愿老死釘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桃花庵歌 》)“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祝允明《新春日》)其《感懷》一詩道:“不煉金丹不坐禪,饑來吃飯倦來眠。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鏡里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閑人地上仙?!笨芍^一氣流貫、酣暢之至。
詩經(jīng)中的四大公案是什么?為什么是公案
這是四大公案
包公案 包拯
狄公案 狄仁杰
海公案 海瑞
施公案 施世綸
公案小說是中國小說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曾產(chǎn)生了一大批影響深遠,讓人們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之作,它是現(xiàn)在法制、公安、行政、刑偵等題材作品的先河,是整個小說百花園中綻放的一朵奇葩。
公案小說的出現(xiàn)與歷史上的法律文獻和史傳文學(xué)中獄訟案件及官吏執(zhí)法等文字記述離不開。
參考資料:tynews/...69
中國古代文學(xué)三大公案是什么
包公案,施公案,狄公案
請注解蘇軾的詩"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我這即將離任的蘇軾送點什么東西給你這剛上任的老友林希呢?恐怕也只有沈括借詩句誣陷中傷我這件事了。(意譯,非直譯)
查到一個背景:
據(jù)孔《譜》,元佑四年四月,蘇軾自京赴杭州知州任,五月過南都,六月過揚州、潤州、常州、蘇州、秀州,七月三日到杭州,蘇軾與潤守林希相逢,則在是年六月;離潤之際,蘇軾作“昨日扁舟京口”一首相別。其中所詠“只有湖山公案”、“下語千難”、“與把新詩判斷”,指沈括蜚語中傷而言。傅干注:“公倅杭日作詩,后下獄,令供詩帳。此言‘湖山公案’,亦謂詩也。禪宗以言語為公案?!笨荚S二年沈括等人檢舉蘇軾詩句,羅織成罪,炮制“烏臺詩案”,可知蘇軾所詠弗句如此,實出有因,并非無的放矢。元佑六年二月,林希由潤州轉(zhuǎn)知杭州,以代蘇軾,而蘇軾則離杭赴京任職。當(dāng)此之際,蘇軾改寫元佑四年六月所作《西江月》“昨日扁舟京口”之舊詞,以贈林希,即曾慥《東坡詞拾遺》所錄《西江月》之詞。此詞開篇二句“舊譽靄聞京口,先聲已過長安”,指林希知潤州之“舊譽”及為后來轉(zhuǎn)遷官階之先聲而言;第七句“錢塘門外涌濤瀾”,為蘇軾自 離杭州任而言?!对娂肪砣小逗土肿又写啤?,亦作于是時,詩有“兩翁留滯各皤然,人笑迂 老更堅”,“江邊遺愛啼斑白,海上先聲入管弦”諸句。林希后來加入傾陷蘇軾之行列,但據(jù)此詩,卻足見當(dāng)時蘇軾與林希之舊友故誼,所詠“遺愛”亦與詞中首句意合;而“先聲”又與詞次句“先聲已過長安”意合;“湖山公案”亦當(dāng)待林希“判斷”清楚,雖與老友作此戲語,卻尤不忘以前離湖州任時被沈括等檢舉詩篇、羅織罪狀之余痛。
無為是什么意思?
無為就是:一切順應(yīng)自然,按照客觀規(guī)律運行,任憑潮起潮落、花開花落、寒來署往、陰晴圓缺,無憂無慮,無思無想,“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礙。”遠離顛倒夢想,心無掛礙,心無恐怖,心無所住,隨遇而安,隨緣而化,隨性而動,隨機而作。與其相反的有為就是:充分發(fā)揮和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和所求,用自己的意志來影響、促進和改變周圍的一切,使之按照自己的意愿變化轉(zhuǎn)移。無為是海洋,有為是浪花。
茶禪一味是什么意思?
茶禪一味
關(guān)于“茶禪一味”一詞的解釋,度娘給的答案是:“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閑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飲茶因能清心寡欲、養(yǎng)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xiàn)。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fēng)論雅;蕓蕓眾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為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后茶漸為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么,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里是因為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制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chǎn)生了一系列規(guī)則、制度、習(xí)慣、風(fēng)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為表里,融和成為綜合性的文化現(xiàn)象。
茶文化內(nèi)伸層面,又謂--茶道。《周易.系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nèi)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xué)、哲學(xué)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陸羽的《茶經(jīng)》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xiàn)為:「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古代的文人墨客記錄了茶所演繹的一幕幕世相,而畫家則用畫筆,描繪了品茶之趣。
初唐有「丹青神化」的閻立本,曾畫《蕭翼賺蘭亭圖》,此本現(xiàn)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妒捯碣嵦m亭圖》一畫是根據(jù)唐何延之《蘭亭記》而作。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臺御史蕭翼往會稽(浙江紹興)向僧人辯才智取晉代書圣--王羲之所書《蘭亭集序》的故事。
明代畫家顧炳所摹繪唐代閻立本所繪《斗茶圖》中,真實地反映了當(dāng)時民間的飲茶習(xí)俗,畫中將諸人端壺、沖茶、觀茶、品茶。其中提桶站立斗茶者極有個性,頭裹巾、上身半袒、束腰、著芒鞋,右手提桶,左手正作品茶狀。
以煮茶人畫常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雅致情趣。
明代畫家王紱作有《茅齋煮茶圖》,其詩云:「小結(jié)茅齋四五椽,蕭蕭竹樹帶秋?。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三泉」。題詩與畫面相配,給人一種清寂的氛圍,主人在山野林下,幽然自得,遠離了喧鬧,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清鄭板橋亦有「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芬蘭,啜苦茗,時有微風(fēng)細雨,潤澤于蔬林窄徑之間」之雅事也。
古代畫家的「茶味沖淡平和,心悟自省,茶性與禪性相近」之追求,多少也表達出一些不得志者的無奈。
在當(dāng)代畫家中展現(xiàn)同樣的題材,而別然不同。青年畫家馬海方先生所創(chuàng)作《納涼圖》畫面中描繪一位老者,心寬體胖,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其無拘無束,獨賞鶯哥的鳥啼,一個紫砂壺,概括了老者吃穿不愁,退休后的美好生活,似神仙一般,馬海方先生的畫作簡括,以生動繪畫語言表現(xiàn)了富足的百姓生活中的一角。其作品圖簡意豐,令人回味。
自古茶與文學(xué)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有關(guān)茶的文學(xué)數(shù)不勝舉。當(dāng)代的趙樸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七碗受至味,一壸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br>
「七碗」的典故出自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見《全唐詩》卷388)。
「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個著名公案。唐末趙州從諗禪師,用「吃茶去」接引后人的一種方便。禪師們認為平常心是......
人類最早飲茶起因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后來有人償食之發(fā)現(xiàn)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薄渡褶r(nóng)百草經(jīng)》中寫到:“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guī)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中國飲茶的歷史大約有兩千年,始于西漢
中國飲茶始于西漢有史可據(jù),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
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chǎn),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并逐漸向當(dāng)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北方地區(qū)傳播;
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fēng)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
擴展資料:
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guān)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xí)慣轉(zhuǎn)變?yōu)榧宸?。即鮮葉洗凈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澀,然而滋味濃郁,風(fēng)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yǎng)成煮煎品飲的習(xí)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藥用發(fā)展為日常飲料,經(jīng)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dāng)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后,與飯菜調(diào)和一起食用。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yǎng),一是作為食物解毒。
《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爾雅》中,“苦荼”一詞注釋云“葉可炙作羹飲”;
《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dāng)時的烹煮技術(shù),并已注意到茶湯的調(diào)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飲茶百度百科-中國飲茶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32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貝斯有感
下一篇: 無比風(fēng)雅的喝茶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