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股[lndianlettuce]亦稱“羊奶奶草”。茶園中多年生雜草。學(xué)名:LactucaindicaL.。菊科。分布于華東、華南各茶區(qū)。是蚜蟲和葉螨的中間寄主。大多生長在樹叢邊與根部爭奪肥水。莖匍匐,白色,線狀,節(jié)間明顯,節(jié)上萌發(fā)新芽分枝。基都葉附地生長,排列成蓮座狀。葉質(zhì)薄,長圓形,披針形或倒卵形,葉全緣,無柄。頭狀花序,黃色,花莖直立,白色,內(nèi)含乳白汁。江南一帶8月~9月出苗,10月為生長高峰,越冬停長,翌年春地上莖長新芽、枝,夏、秋季開花結(jié)實后地上部死亡。防治方法參照“蒲公英”。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剪刀草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剪刀草的別名 2.4 來源 2.5 原形態(tài) 2.6 生境分布 2.7 性狀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剪刀草的用法用量 2.11 附方 2.12 剪刀草的臨床應(yīng)用 2.13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剪刀草的方劑 2 用到中藥剪刀草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剪刀草 1 拼音 jiǎn dāo cǎo
2 《*辭典》:剪刀草
多年生草本,高7~25厘米。莖方形,光滑或有微柔毛。葉對生;葉片菱形至卵形,長0.8~2厘米,寬6~1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鋸齒,兩面光滑,有柄?;?0余朵排成輪傘花序,對生于葉腋或頂生于枝端;花萼管狀,紫色,外面無毛,5齒裂,下唇齒緣有羽狀緣毛;花冠紫紅色,2唇形,上唇很短,下唇3裂,稍長;能育雄蕊2,退化雄蕊2。小堅果倒卵形,淡黃色,光滑?;ㄆ?~6月。果期7~8月。
生于路邊、山腳下、荒地。分布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②瘦風(fēng)輪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形態(tài)與上種近似,惟莖細而柔軟,單一,稀分枝,無顯著的四棱。萼外面脈上有短毛?;ㄆ?~4月。果期5~6月。
生長于荒地、路邊及山坡等處。分布山東、江蘇、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臺灣等地。
①《飲片新參》:"苦,平。"
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苦辛,涼。"
①《飲片新參》:"消瘡腫丹毒,蟲咬傷。"
②《蘇州本產(chǎn)藥材》:"止血。治乳癰,疔瘡。"
③《泉州青草藥》:"祛風(fēng),止血,消癰,止痢。"
④《泉州本草》:"清熱解毒,祛風(fēng)止痛,消癰止痢。治婦人血崩,乳癰,赤白痢。外敷癰疽腫毒。"
⑤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fēng)散熱。治腸炎,白喉,咽喉腫痛,癰疽瘡癤,蕁麻疹,過敏性皮炎。"
⑥《江西草藥》:"散瘀解毒。治跌打損傷,感冒頭痛,中暑腹痛。"
⑦《湖南藥物志》:"行氣,散血,消積。"
②治中暑腹痛:光風(fēng)輪五錢,青木香根二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③治痢疾:鮮瘦風(fēng)輪菜一兩,水煎內(nèi)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
④治乳癰:鮮瘦風(fēng)輪菜一兩,紅糖一兩,酌加開水燉服。另用鮮葉一握,加紅糖搗爛外敷。
⑤治跌打損傷,積瘀疼痛:一鮮瘦風(fēng)輪菜絞汁泡酒服。(③方以下出《泉州青草藥》);二鮮瘦風(fēng)轱菜,用甜酒釀糟搗爛,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⑥治婦人血崩(屬血熱者):瘦風(fēng)輪菜一兩,生地黃、側(cè)柏葉各五錢,入冰糖少許。水煎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⑦治小兒食積:瘦風(fēng)輪、公母草各二錢,隔山消一錢半,檳榔、甘草各一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湖南藥物志》)
⑧治蕁麻疹、過敏性皮炎:光風(fēng)輪菜適量,煎汁洗。(《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用到中藥剪刀草的方劑 八寶膏 三一五處方杜牛膝1把,馬鞭草1把,血見愁1把,剪刀草1把,稀薟草1把,燈籠草1把,醋漿草1把,螺面...
萬靈膏 兩,白膠香1兩,沒藥1兩,乳香1兩,黃丹1兩,剪刀草末1兩。主治:癰疽瘡癤。用法用量:先以蔥鹽湯洗...
剪刀股丸 治:小兒急驚,涎盛,搐搦。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剪刀股研破,濃煎薄荷水化下;如口噤,即斡開灌之。摘錄...
吊藥 :《傷科方書》《喉科秘訣》卷上:組成:鵝腿草(即剪刀鉸根)、山大黃(即水推沙根)、野南星(即石蒜頭)...
金粟黃芽丹 沉香水浴。一載后,丹成如谷芽樣,或如花果樣。用銀剪刀剪下,入大蘿卜內(nèi)蒸一伏時,以蘿卜深黑為度。取出用...
更多用到中藥剪刀草的方劑
用到中藥剪刀草的中成藥 腹膜透析 脫落。3、在進行外露導(dǎo)管及連接管道維護時不可接觸剪刀等銳利物品。4、連接短管使用超過6個月必須更換,...
更多用到中藥剪刀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剪刀草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六]慈菇 【校正】原混烏芋下,今分出。仍并入《圖經(jīng)》外類剪刀草?!踞屆拷韫茫ā秳e錄》)、水萍(《別錄》)、...
《普濟方》:[卷二百八十九癰疽門]治發(fā)背貼淋拓法 (方見麥門冬湯)治發(fā)背及疽。一切毒腫內(nèi)消方。用剪刀草不限多少。凈洗切搗。絞取汁一小盞。溫暖頻服之。...
《是齋百一選方》:[卷之十第十五門]治痱子 高司法方。用剪刀草汁調(diào)蛤粉敷之(剪刀草即慈菇葉也)?!妒驱S百一選方》宋王璆原公元9601279年...
《普濟方》:[卷三百十三膏藥門]總論 香(一兩)沒藥(一兩)黃丹(一兩)乳香(一兩)剪刀草末(一兩野慈菇也)上用凈鐺下清油、亂發(fā)。炭火熬...
《普濟方》:[卷二百七十五諸瘡腫門]一切惡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44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紫砂假名人現(xiàn)象
下一篇: 五大名窯|宋代五大名窯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