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紫砂洋桶壺(上)
紫砂洋桶壺是紫砂茗壺名種里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亦是一種
茶壺款式的專用名稱。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chuàng)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于提攜,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為大多數(shù)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jīng)典傳統(tǒng)作品之一。
紫砂洋桶壺以其古樸大方,典雅素淡的面目與風格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魅力。它以其簡練的造型,順暢的線條,精巧的塊面,融合藝與日用為一體,獲得海內(nèi)外客商的青睞,并吸引眾多的制壺名家、好手參加到制作紫砂洋桶壺的行列中,各顯其能,各展其藝。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何道洪等等藝人,無不為紫砂洋桶壺的流行發(fā)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紫砂洋桶壺隨著人們的
飲茶習俗,飲茶習慣的改變而興盛、衰落。在特定年代中,它曾以高檔藝術(shù)壺的姿態(tài)為愛壺者、收藏家所高價求購。在流行紫砂洋桶壺的風氣轉(zhuǎn)變之后,它又以一般商品壺而不為「高檔藝術(shù)」所容納。因此,紫砂洋桶壺既是一個大眾普及的日用器皿,又是一個普及提高的工藝品。同時,它又為制壺名家所喜愛,所制作,所衡量藝人技藝高低的樣板之作,楷模之作。可以這樣說,在特定的年代中,曾出現(xiàn)以制作資紫砂洋桶壺來評論一個藝人的技藝高低和功底渾厚,并一度在好壺者中形成共識,在壺界形成共識。
紫砂洋桶壺在清末民初至1970年這段年限內(nèi),它在壺界、茶館、好壺者、藏家眼中,既是首選日用佳品,又是鑒賞藝術(shù)珍品。紫砂洋桶壺一直以日用藝術(shù)為主導(dǎo),深受人們喜愛。名家、好手制作的紫砂洋桶壺一直成為人們追逐、使用、收藏的目標。有好壺者甚至以購到一把上好的紫砂洋桶壺而自豪驕傲。因此紫砂洋桶壺影響之廣、之深、之大,在特定年代里是為壺界所承認的歷史事實》也是紫砂歷史上應(yīng)該書寫,而不應(yīng)遺忘的一頁篇章。
紫砂洋桶壺探源
紫砂洋桶壺是一個以「洋」為名,以「洋」為題,卻又是道道地地的宜興紫砂茶壺品種。它為何冠以「洋」名,筆者將就紫砂洋桶壺創(chuàng)制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歷史原因,做一探源,權(quán)作拋磚引玉,以其引起壺界同仁的重視和交流。據(jù)筆者所知,紫砂洋桶壺起源有三種較為代表性的說法。
其一南洋外銷說。
這是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據(jù)史籍記載,光緒七年至十六年(1881-1890)。國內(nèi)外興起紫砂收藏熱。宜興紫砂以較大規(guī)模的增長態(tài)勢大幅增產(chǎn)。紫砂產(chǎn)品除滿足國內(nèi)需要外,還遠銷國外,遠銷日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英國、法國、秘魯.智利、意大利、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qū)。為適應(yīng)外銷的需要,宜興紫砂業(yè)界經(jīng)營者跟紫砂藝人想方設(shè)法迎合海外客商的需要,創(chuàng)制各式各樣的新款茶壺,工外商訂貨收購?!丢氣o洋桶》即是為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客商看中訂購,并正式定為《獨鈕洋桶》品名的。據(jù)宜興工商界前輩鮑增澤、華蔭堂先生介紹︰《獨鈕洋桶》茶壺首先為宜興蜀山清末最大的茶壺店號「錦堂發(fā)記」所雇用的紫砂藝人創(chuàng)制,創(chuàng)制成功后,由「錦堂發(fā)記」老板至南洋同泰國、馬來西亞等客商最先訂貨。初期用紫泥或紅泥生產(chǎn),后應(yīng)泰國客商的要求,適合當?shù)氐拿耖g風俗習慣,采用段泥材質(zhì),制成后運至泰國,經(jīng)加工打磨,表面磨光。流部、鈕部、口沿部、肩部、腳圈部均用銅片或金皮片包裹嵌裝飾?!丢氣o洋桶》銷南洋最早,銷泰國最多,故取「洋」名,稱其為紫砂洋桶壺。
其二東洋外銷說。
這亦是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清末期間,宜興窯場均陶產(chǎn)品以「宜興釉」聞名于世,遠銷海外,特別是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睞。日本客商訂購宜均產(chǎn)品的同時,亦喜愛紫砂產(chǎn)品?!杜Iw洋桶》即是為日本客商看中訂購,并正式定為《牛蓋洋桶》品名的,據(jù)宜興工商界經(jīng)營「洋裝生意」(亦稱「東洋生意」)的老前輩鮑澤勛、談金榮先生介紹︰《牛蓋洋桶》的創(chuàng)制是根據(jù)宜均產(chǎn)品《小洋壇》改制成功的。設(shè)計者為清末紫砂藝人何士為。宜均《小洋壇》亦稱《子洋壇》,出口日本、南洋各國,稍比茶壺大一些。紫砂藝人何士為當時看中《子洋壇》的牛鼻孔蓋,認為很實用,方便又好看,便將《子洋壇》的身筒改成直形《子洋壇》的短流改成長流,借鑒《子洋壇》的牛鼻孔蓋,做成最早的嵌蓋款式《牛蓋洋桶》。新品一出,引起轟動,并為日本客商包銷。故日本客商取了《東洋名堂》謂《牛蓋洋桶》。
其三北洋外銷說。
這是另外一種紫砂洋桶壺起源中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清末期間,最為流行的紫砂茶壺品種為《蛋包》和《壽星》,這兩款茶壺均以大肚圓形、平蓋彎流,日用功能顯著,為世人所愛,且產(chǎn)量最多,銷路最廣,很早就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東南亞各國。因此,運用《蛋包》、《壽星》平蓋模式而創(chuàng)制的紫砂《平蓋洋桶》,經(jīng)煙臺、青島、營口、威海衛(wèi)等地為日本客商看中訂購,并正式定為《平蓋洋桶》品名的。據(jù)紫砂界前輩藝人徐祖純先生介紹︰在清末,「豫豐陶器店」開業(yè)前,「豫豐」的老板吳啟南就在家中大量生產(chǎn)《平蓋洋桶》。并經(jīng)北洋口岸銷往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吳啟南創(chuàng)制《平蓋洋桶》,是以明代的《直筒壺》為基本造型,把《直筒壺》中的四系耳改成二系耳,并對稱協(xié)調(diào)。平蓋取《壽星》壺中的淺蓋為藍本,流一直順彎?!镀缴w洋桶》一面世,在煙臺、青島、營口、威海衛(wèi)等北洋口岸即為日本客商看中,并取了洋名,謂《平蓋洋桶》。
這三種款式的紫砂洋桶壺,盡管有三種說法,但面世應(yīng)該都在清末期間,亦應(yīng)該有先有后。根據(jù)史料的分析,最早出現(xiàn)的字眼是《獨鈕洋桶》?!兑伺d陶瓷簡史》、《江蘇省志.陶瓷工業(yè)志》、《宜興縣志》記載中,均于清光緒年間外銷出口壺類記述中出現(xiàn)《獨鈕洋桶》,卻均不見于上述記載。而傳世品中最早外銷的《獨鈕洋桶》亦符合史書的載述,這是應(yīng)該肯定的。緊追其后出現(xiàn)的紫砂洋桶壺壺式,筆者認為應(yīng)該是嵌蓋《牛蓋洋桶》。牛蓋猶如宜均產(chǎn)品中的《子洋壇》蓋,蓋無明顯口沿,內(nèi)口沿處用整塊泥片封住,牛鼻眼尖而酷似牛眼睛,不像現(xiàn)代《牛蓋洋桶》那么圓潤,流長且圓渾,肩深而有勢,是清末紫砂的造型風格。筆者也多次與壺界收藏鑒賞人士分析其壺,一致認定應(yīng)該式清末早期出品的紫砂洋桶壺品種之一,也證實有關(guān)《牛蓋洋桶》的創(chuàng)制的口碑是有根據(jù)的。緊隨《牛蓋洋桶》面世的,才是《平蓋洋桶》。理由是《牛蓋洋桶》是根據(jù)《壽星》茶壺平蓋變化而來,而《壽星》與《獨鈕洋桶》的記載均同時出現(xiàn)在《宜興陶瓷簡史》、《江蘇省志.陶瓷工業(yè)志》、《宜興縣志》中,出品也該在同一期間。既然《平蓋洋桶》參照了《壽星》平蓋而創(chuàng)制,因此筆者大膽猜測︰《獨鈕洋桶》為先,嵌蓋《牛蓋洋桶》緊隨面世,其后才出現(xiàn)《平蓋洋桶》。
民風風俗與紫砂洋桶壺的關(guān)系
清末時起,紫砂洋桶壺作為一種暢銷品種,行銷海內(nèi)外。外銷以打磨拋光,鑲銅飾邊為主流,以《獨鈕洋桶》占主導(dǎo)地位。內(nèi)銷以不打磨拋光,不鑲銅飾邊,以素面裸胎為紫砂本質(zhì)的《牛蓋洋桶》、《平蓋洋桶》占主導(dǎo)地位。無論外銷或內(nèi)銷,紫砂洋桶壺都以適應(yīng)民俗民風進行調(diào)整、改制,并一度頗為流行。
外銷《獨鈕洋桶》打磨拋光,鑲銅飾邊,過去有人認為主要是為了對茶壺起掩飾、保護作用。掩飾是有毛病遮蓋,保護是不使茶壺受損。這種觀點用現(xiàn)代人為解釋,似乎是行得通的。打磨拋光,無非是增加美感,鑲銅飾邊,無非是掩蓋缺點,起一種保護作用?!丢氣o洋桶》的鑲銅飾邊,部位不外乎流口,鈕與壺口。這些重點部位,有了缺損,除了影響美觀之外,實用上也受到損害,這是不可彌補的損失和缺憾。為不使《獨鈕洋桶》在碰撞中受損,唯一的保護措施就是鑲銅飾邊。筆者在探索外銷紫砂壺鑲銅飾邊問題上,采訪過許多壺界的前輩,也采訪過許多做南洋生意或過去曾在南洋開過店的老板。他們解釋《獨鈕洋桶》打磨拋光,鑲銅飾邊這一現(xiàn)象除了保護掩飾的功用之外,還有一點新的內(nèi)容,那就是民俗民風。現(xiàn)在把這一觀點如實寫下,以供壺界人士探討。
《獨鈕洋桶》主要外銷地是泰國。而泰國人是特別講究打扮的民族,尤其是衣食用具。他們除了美感,還特別講究光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珠光寶氣」,這會給他們帶來吉祥幸福。一件物品如果符合他們眼中的「珠光寶氣」的要求,他們就會爭相搶購,爭相競爭,爭相比個高低。這種「珠光寶氣」一旦為人們所接受,成為共識,那就會把「珠光寶氣」的吉祥對象當成心愛之物,贈獻于心愛的人和最親近的人。如宜興出產(chǎn)的均陶產(chǎn)品──龍缸、龍壇在泰國行銷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龍缸、龍壇產(chǎn)品滿身光彩,一副「珠光寶氣」,所以泰國姑娘在出嫁時備置嫁妝,非要配上一對宜興出產(chǎn)的均陶龍缸和龍壇不可,這逐漸形成了不成規(guī)矩的鄉(xiāng)風民俗。
那么,《獨鈕洋桶》的性質(zhì)亦是如此。泰國姑娘為了將純潔和吉祥如意帶給心愛的人或長輩,將「珠光寶氣」帶給心愛的人或長輩,在出嫁時也要選購一對經(jīng)打磨拋光,鑲銅飾邊的《獨鈕洋桶》作為嫁妝,一給愛人,獻上愛心,二給老人,盡子女的一片孝心。這是清末民初時期流行在泰國城鄉(xiāng)的鄉(xiāng)風民俗,也是宜興紫砂《獨鈕洋桶》行銷泰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內(nèi)銷《牛蓋洋桶》、《平蓋洋桶》,以其紫砂的素胎不加任何裝飾,不打磨拋光,行銷海內(nèi)。《牛蓋洋桶》和《平蓋洋桶》的主要區(qū)分在于適應(yīng)不同層次人的需要。高檔的《牛蓋洋桶》為大先生用,《牛蓋洋桶》把一般用講究的金絲、銀條,經(jīng)銀匠、銅匠精制加工而成?!杜Iw洋桶》的外裝,一般用較講究的漆箱、木箱、藤箱,包箱封包,外面用銀鎖上鎖,用時開鎖取出洋桶壺,專壺專用,配置茶杯,用完后放進套箱上鎖,日用《牛蓋洋桶》一般為高薪層次人員所用,如窯場上的燒、裝、開技術(shù)工人,店號的掌柜、帳房、職員等。日用《牛蓋洋桶》把較講究的用銅把、錫把,較一般的用鉛絲、繩線之類,《平蓋洋桶》大多為低薪工人、農(nóng)民所用,《平蓋洋桶》的把亦不講究。
以宜興地區(qū)為例,無論《牛蓋洋桶》、《平蓋洋桶》,一直是人們最為喜愛、最受歡迎的品
如何判斷紫砂壺?
鑒定紫砂壺優(yōu)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藝術(shù)標準,后一字為功用標準,分述如下:
1、泥
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yōu)劣,首先是泥的優(yōu)劣。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觀感的不同,與功用、手感無濟。而紫砂壺是實用功能很強的藝術(shù)品,尤其由于使用的習慣,紫砂壺需要不斷摸索,讓手感舒服,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所以紫砂質(zhì)表的感覺比泥色更重要。
2、形
紫砂壺之形,古拙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yīng)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
3、工
點、線、面,是構(gòu)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待的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zhuǎn)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須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
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jié)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
4、款
紫砂壺的裝飾藝術(shù)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詩、書、畫、印”四為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一把紫砂壺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還有文學(xué)、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能給賞壺人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5、功
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紫砂壺與別的藝術(shù)品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shù)品,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fù)存在。所以,不能忽視壺的功能美。
擴展資料
樣式:一把紫砂壺準確地說共有鈕、壺蓋、壺腹、壺把、流嘴、足、氣孔等七個部位。而從制作的工藝上細分,足有圈足、釘足、方足、平足之分;鈕有珠鈕、橋式、物象鈕等三種。壺蓋有嵌蓋、壓蓋、截蓋;把有單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謂紛繁多樣。
歷代流傳的紫砂壺型制都有一定名稱,至今還有數(shù)十種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龍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魚兒龍、壽星等,仍普受歡迎。
如何選購紫砂壺?紫砂壺泡什么茶最好?
其實喝茶是一件非常復(fù)雜的事情,因為喝茶很有講究的,一是茶的品種,二是泡茶的時間,三是泡茶的器具,四是泡茶的方式。大多數(shù)人泡茶用的是玻璃杯,這也是最常見的器具,要說泡茶用什么泡最好,就非得說說紫砂壺了。紫砂壺的品質(zhì)不一,在購買紫砂壺器具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鑒別,因為好的紫砂壺會讓茶更香,那么如何選購紫砂壺呢?紫砂壺泡什么茶最好?
1、怎么挑選紫砂壺
(1)三點一水平
紫砂壺蓋取下,倒扣桌面上,壺嘴、壺口、壺把三點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壺,曾經(jīng)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專家”如是傳授經(jīng)驗。按這個標準來選紫砂壺,大師都不敢小瞧你。
(2)三點一直線
紫砂壺放平整在桌子上,壺嘴、壺把、壺蓋上的滴子必須是一直線。
(3)嘴不流涎
倒茶時茶水順著壺嘴流涎是不允許的,但過于偏激就有點鉆牛角尖了,很多壺因為整把壺的造型而決定了壺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要綜合而論,不要因為一丁點的流涎而槍斃掉,那樣的話做紫砂壺師傅都得改行。
(4)口不流涎
是指倒茶時茶湯不能從壺口流出,實際上很多紫砂壺都做不到這點,符合這個標準的不等于就是一把好壺,稍有流涎的也不等于是劣壺,這里除了跟個人使用習慣有關(guān)外,還與壺型不同有相當關(guān)系。
(5)蓋密無縫
有些朋友相當在意子口與紫砂壺口的間隙,選紫砂壺的時候總要左右晃一下壺蓋,要是能晃動的距離大一丁點馬上否定這把壺的價值,總希望壺蓋蓋上是紋絲不動的。子口與壺口要是一點間隙都沒有,想想看會不會好用?只要有一丁點的茶葉擋在壺口,壺蓋就合不上了,要取下蓋子也是惱人的事情哦。
(6)滴水不漏
通過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流出與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是很多壺友所追求的,實際使用當中卻很少有人以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收放,使用起來是相當?shù)牟蛔匀?,而有相當?shù)膲厥前磯翰坏綒饪椎?,比如石瓢?br>(7)全手工紫砂壺比半手工壺好
全手工和半手工都是手工工藝,不過全手工制作非??简炞髡吖α?,其實,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壺也精品不斷,不能以片言只語而論。
2、紫砂壺泡什么茶好
(1)紫砂壺泡茶,一般是壺音頻率較高者,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壺音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烏龍、鐵觀音。
(2)容量在200ml以下的平矮紫砂壺最適合喝鐵觀音,因為茶壺可以在瞬間達到高溫,正好滿足了鐵觀音的沖泡要求。
(3)普洱茶、紅茶要求保溫時間長,用較高深、窄長的250ml左右的紫砂壺飲普洱茶、紅茶的最佳。
(4)250ml左右的廣口紫砂壺是泡綠茶的較好選擇,因為綠茶不適宜長時間的高溫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須盡快散熱。
3、紫砂壺泡茶喝的好處
(一)紫砂壺中還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紫砂是多種礦物質(zhì)共存、耐酸耐堿含鐵的粘土質(zhì)粉砂巖,含有水云母、高嶺土、石英、云母屑、鐵質(zhì)等成分,主要化學(xué)成分包括氧化鐵、氧化硅、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錳、氧化鉀、氧化鈉等,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且不含任何有害金屬物質(zhì)。同時,紫砂特殊的雙氣孔結(jié)構(gòu),比其他任何茶具更能釋放茶葉的芬芳,紫砂壺在高溫泡茶的情況下還會釋放出人體需要的鐵、鈣、鈉等微量礦物質(zhì),通過茶水一起被人體吸收。
(二)紫砂壺能改善人體健康紫砂壺首先是沏茶的茶具,沏茶最講究水的溫度,一般用90度-100度的水沖泡會更好地使茶中有益成分浸出,所以紫砂壺的表面溫度達到50度-80度之間,適合開張血管達到舒經(jīng)活血的作用。加之紫砂壺表面有許多凹凸不平的砂礫,用手揉搓,有如中醫(yī)針灸的功效,較之其它揉手(玉,核桃等)更妙。宜興紫砂壺中的紫砂泥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由于MnO2、Cr2O3、CaO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存在,不僅使得紫砂泥以紫紅色調(diào)為主,而且在泡茶的同時,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有益健康。紫砂壺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準的制壺技藝,所以成品口蓋嚴密,縫隙極少,減少了含霉菌的空氣流向壺內(nèi)的管首,相對延長了茶湯變質(zhì)的時間,有益人體健康。
4、紫砂壺壺型有幾種
紫砂壺基本上分三種造型:幾何型、自然型、筋紋型。
幾何型,俗稱為光貨,光貨的設(shè)計制作是最能鑒別功力的,光貨是指整個造型中不同形體部位,要求是每個過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勻,都要有自己的特質(zhì)、性格和規(guī)范,這些明確要求就要看簡單的線形,比較豐富的內(nèi)容,供人們審視功力優(yōu)劣,審美風趣因人而異,如傳統(tǒng)的掇球壺、竹鼓壺、漢君壺、合盤壺、四方壺、提壁壺、洋桶壺等等。
自然型的茶具比較直接模擬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來作為造型的基本形態(tài),行話稱為“花貨”。在這類作品中模擬客觀形象時,又分為二種:一種是直接將某一種對象的典型物,演變成壺的形狀如南瓜壺、柿扁壺、梅段壺;另一種是幾何型類,在壺身筒上,選擇恰當?shù)牟课唬醚b飾的手法以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一種典型的形象附貼上,如常青壺、報春壺、梅型壺、竹節(jié)壺等等。
筋紋型是紫砂藝人在長期生產(chǎn)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壺式。筋紋與筋紋之間的處理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花型,第二種是菊花或瓜果式紋樣制作的壺,第三種是第二種的失常,筋紋與筋紋之間呈凹進的線條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49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申城四月茶情濃
下一篇:
記憶的光影(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