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茶立德徽派茶道
徽州茶道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huán)境、氣氛,以求湯清、氣清、心清,境雅、人雅、器雅。近年來黃山有關部門把古代飲茶的禮規(guī)編成一套程序,進行“茶道表演”,深得游客的青睞。這種表演有四個或八個姑娘進行,大致分以下幾道程序:
1、靜氣,即排除雜念,靜下心來,營造一種安詳?shù)臍夥眨?/P>
2、烹湯,即取泉水(或河水)燒沸烹氣一般用瓦器、錫壺,要潔凈無異味,火須旺熾無煙,文武相宜;
3、焚香,敬茶圣陸羽,
4、滌器,洗滌茶盞,茶盞要用白瓷,潔凈無瑕,洗后用干布擦干;
5、燙盞,用開水湯一遍盞,以蕩祛寒氣;
6、賞茶,察茶色,觀察形,聞茶香;
7、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盞中,一般每盞以3-5克為宜;
8、洗茶,用一沸水少許浸潤茶葉,而后將頭湯倒去,使茶葉濕潤漲發(fā);
9、注湯,用三沸水,提壺急水下沖,但茶湯要均勻,水至七分,加蓋少頃;
10、敬茶,舉案齊眉,以茶敬客,以茶會友;
11、聞香,約三分鐘,將茶蓋輕輕揭開一縫,使香氣溢出,沁人心脾;
12、觀色,綠茶已青翠為勝,觀之湯清葉綠為上品,渾黃者次之;
13、品味,輕啜一口于齒頰間灌漱,再徐飲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
以上"茶道"即可配樂表演,亦可親身試驗,必定會從中得到樂趣,以益身心健康。
安徽宏村有很多好玩的旅游景點,各種美景都值得朋友們?nèi)ネ嫒ゴ蚩?!強烈建議大家都去玩。接下來給朋友們詳細介紹一下。安徽宏村有哪些必玩的旅游景點?來看看吧!
一、安徽黃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原名 黟山 , 唐朝 時更名為黃山,取自“ 黃帝 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 世界地質(zhì)公園 ,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國家5A級 旅游 景區(qū)。
黃山風景區(qū)面積160.6平方千米,東起黃獅 ,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zhèn),分為溫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釣橋、浮溪、洋湖、福固九個管理區(qū),包括200多個大小景點。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拔逶罋w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是對黃山最好的評價。
二、九華山
又名陵陽山、九子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nèi),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因山峰奇秀,峰巒異狀,遠望好像并肩站立的9個兄弟,因而又稱“九子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而更名為“九華山”。相傳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佛教認為地藏菩薩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
三、宏村
宏村位于 安徽省 徽州六縣之一的 黟縣 東北部,地理坐標:東經(jīng)117 38′,北緯30 11′,村落面積19.11公頃,整個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 山洪 暴發(fā)沖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樣的靈性,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 魅力 的原因。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宏村被譽為"畫中的村莊"。
四、天堂寨
天堂寨(國家AAAAA級 旅游 景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是大別山第二高峰,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先生題字。位于安徽省金寨縣與湖北省羅田縣交界的地區(qū),有"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國、花的海洋"的美稱。
天堂寨所處的大別山,是中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長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頂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巍巍群山盡收眼底。海拔1729米的天堂頂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稱"瑤池"。
景區(qū)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境內(nèi)千米以上的高峰25座,天堂寨最高峰為大別山主峰之一,系江淮分水嶺,常年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濕度85%,年均氣溫12.6度,水質(zhì)為地表一級衛(wèi)生飲用水。其間,雄關漫道,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龍?zhí)讹w瀑,奇松怪石頗多,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氣勢雄偉壯觀。
五、皇藏峪
皇藏峪原名黃桑峪,因漢高祖劉邦隱藏于此,故更名皇藏峪,位于安徽省蕭縣東南部,宿州北部,總面積31平方千米。
皇藏峪屬喀斯特地形的石灰?guī)r山地,多溶洞、流泉和山石景觀,為山東古老丘陵向南的延伸,統(tǒng)稱龍崗山。最高峰為平頂山,海拔389米,一般山峰高度在100-300米之間 ?;什赜?、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天然氧吧"之稱?;什赜谢什囟?、三仙洞、拔劍泉、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六合塔、玻璃隧道等72處景點。截至2014年,景區(qū)內(nèi)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10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00多棵,中草藥700多種,鳥類58種。
皇藏峪是中國 歷史 文化遺產(chǎn)、中國最大古樹群落、國家AAAA級 旅游 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
六、 天柱山
安慶市潛山市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余脈)。一般指潛山縣境內(nèi)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有時也指其主峰。據(jù)1980年航空測定,主峰海拔為1488.4米,規(guī)劃保護區(qū)面積為333平方公里,風景區(qū)面積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標東經(jīng)116 27′,北緯30 43′。
天柱山因獨特的自然景觀,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岳",歷代都有人文活動。建國后開發(fā)為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于2011年獲AAAAA級 旅游 景區(qū)稱號。 2011年9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成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
七、瑯琊山
瑯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qū)瑯琊古道30號,主峰小豐山,海拔317米,總面積240平方公里。
瑯琊山享有“蓬萊之后無別山”“皖東明珠”之美譽。因盛產(chǎn)多種中藥材,而被人們譽為“天然藥圃”。境內(nèi)有醉翁亭、瑯琊閣、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點。自宋代以來,瑯琊山一直是皖東有名的 歷史 勝境。
1988年8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01年1月11日瑯琊山森林公園成為首批獲得國家AAAA級 旅游 景區(qū)的景區(qū)。
八、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壽縣古城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介于北緯31 54′-31 40′,東經(jīng)116 27′-117 40′之間,壽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里,現(xiàn)城內(nèi)總面積3.65平方公里。
淮南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于此,曾10次為郡,并屢為州郡治所。明清以來,按照防御戰(zhàn)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是中國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墻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早100年。
九、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于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zhèn),總占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nèi),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fā)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徽州古城分內(nèi)城、外廓,有東西南北4個門。此外還保留著甕城、城門、古街、古巷等。
城內(nèi)景區(qū)包含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太白樓等七處。覆蓋了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y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qū)古徽州文化 旅游 區(qū)的組成部分。
十、三河古鎮(zhèn)
三河鎮(zhèn)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位于肥西縣南端,介于東經(jīng)117 14′-117 16′、北緯31 30′-31 32′之間,地處肥西縣、廬江縣、舒城縣三縣交界處,與西南的舒城杭埠鎮(zhèn)、南面的廬江同大鎮(zhèn)、肥西豐樂鎮(zhèn)和嚴店鄉(xiāng)毗鄰接壤,鎮(zhèn)域面積72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末,三河鎮(zhèn)轄14個社區(qū)、12個村,人口近8萬人。三河鎮(zhèn)有景點三河大捷遺跡、鄭善甫故居、古民街等等景點。2014年,三河鎮(zhèn)實現(xiàn)規(guī)上工業(yè)產(chǎn)值34.5億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2元,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13426元。
三河鎮(zhèn)是中國 歷史 文化名鎮(zhèn)、全國文明村鎮(zhèn)、中國 美食 文化古鎮(zhèn)、中國最美鄉(xiāng)村(小鎮(zhèn))100佳、全國首批美麗宜居小鎮(zhèn)、中國特色景觀 旅游 名鎮(zhèn),2015年10月榮膺國家AAAAA級 旅游 風景區(qū)。 2017年7月28日,三河鎮(zhèn)入選為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zhèn)名單。
如果喜歡就點個關注
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53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界名人陸堯的故事:苦去甜來得余韻
下一篇: 白囊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