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行修德總是茶》 錢家榮
中國茶、中國茶道以及中國茶道精神,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是現(xiàn)代教育極其重要的道德教育資源。茶文化蘊涵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歷代文人名士早已作了很多精辟的論述。唐《喜園中茶生》曰:“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得與幽人言?!北彼畏吨傺驮凇抖凡韪琛分姓f:“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薄吧躺秸扇诵萑阒?,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狈吨傺唾澝?strong >武夷巖茶為仙茶,系神仙所栽,為天下第一。滋味,勝過甘美無比的醍醐;香氣,勝過馥郁馨香的蘭芷,并以茶的儉樸清淡自比,由此而引用屈原《漁父》詞:“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以申明自己一生為官清正廉明。宋徽宗在《大觀茶論》序中寫道:“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澹閑潔,韻高致靜?!彼J為茶具有“清、和、澹、靜”的美德。并以此引申為社會倫理美學。他接著說:“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天下之士,勵志清白,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以不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p>總之,茶作為大自然的產(chǎn)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鐘靈毓秀,造就優(yōu)良茶德。茶性儉,苦而后甘,它的儉樸、清淡、和靜、健身的秉性,恰與中國人崇尚先苦后甜,溫和謙遜,寧靜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們的喜愛。而且,由于中國茶道的演化,茶德早已超出了自然的范疇。南宋詩人楊萬里詩云:“故人氣味茶樣清,故人風骨茶樣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直截了當?shù)卣f:“從來佳茗似佳人”。將茶人格化、神秘化,把飲茶從解渴的日常層面,上升至精神寄托的高度。茶成了高尚情操的象征,超越了茶葉的經(jīng)濟的物質(zhì)的范疇,與中國的哲學、政治、文學、藝術(shù)、倫理等領域聯(lián)系起來。人們在品茶的同時也品察了人生的趣味,培養(yǎng)了高尚的情操。
由此,挖掘茶德,以此育人,為眾多有識之士所推崇。唐茶圣陸羽在中國第一部講茶葉的《茶經(jīng)》中說,飲茶“最宜精行修德”,把品茶當作勵志、雅志的一種手段?!耙圆杩裳判摹?,“以茶可行道”,把茶視為凡間純潔的象征,把飲茶視為心之體驗,品茶即是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以此怡情養(yǎng)性。清癯如茶的鄭板橋“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梢娝嵌嗝粗匾暡柙谒茉烊诵蜗蠓矫娴淖饔?。茶性儉,茶味清香,茶品高雅,茶中寓“靜”,茶中蘊“和”,中國茶文化貫穿著以和為貴的和合文化。因而品茶不僅可以獲得有益于身體健康的滋潤,而且還會受到以茶為溶劑的文化源泉潛移默化的熏陶,對人們起到提高修養(yǎng),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此外,茶還有智化功能。品茶出詩文,詩文豐富茶文化。這已綿延了我國古代數(shù)千年歷史。在現(xiàn)代,茶葉專家莊晚芳教授不僅把中國茶德概括為:廉、美、和、敬(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而且他還特別提倡,要通過飲茶方式(茶道茶藝),對人們進行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54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芒康印象
下一篇: 茶余飯后聽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