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為新來的茶藝師做崗前培訓的時候,我往往會說這樣一句話:身為茶藝師,我們最大的使命,是讓客人感受到茶的美好與茶的藝術。正是因為有了茶的存在,才有了我們這個職業(yè)存在的必要。在我們的工作中,茶,是永恒的主角。
作為茶藝師,我們要做到的,是懂得跟茶交流,按照它提出的要求,來用心地沖泡。在泡茶之前,我們要跟茶對話。我們分辨著它的類別,發(fā)酵程度,香氣,揣測著造成它現(xiàn)在每種外形特征的環(huán)節(jié)因素。我們鑒賞著它,如同初見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端詳著它現(xiàn)在的樣貌,揣測著它曾經經歷的風霜,和今后的交往方式??雌饋項l索緊結,發(fā)酵較重的烏龍茶,應該選用紫砂壺,用滾水沖泡,才能悶出稠厚的茶汁;芽葉較嫩,葉型勻整的綠茶,應該選擇玻璃容器,用80度溫水來沖泡,這樣才能更好地釋放茶香,欣賞茶舞。干茶若身骨緊結重實,便應減小投茶量,而輕飄疏松,條索舒展的茶,則應多投一點。略帶異味的茶,可用大口的壺或蓋碗來沖泡才有利于異味的散去;香高濃郁,外形細碎的重發(fā)酵茶類就要用身高而圓的茶壺,留下足夠的空間,以便在懸壺高沖時能讓水流帶著茶葉在充足的空間中舞蹈激蕩……這種種判斷心思,都是要以茶為主。如果不能學會聽懂茶的語言,聽從茶的要求,那么從業(yè)務技術上來說,就不能算作一個合格的茶藝師。
在泡茶的時候,我們很期待與客人的交流,是為了傳達我們跟茶交流來的心得。干茶,有干茶的質感和色澤,而沖泡后的葉底,被今生唯一一次賦予了新生,重回舒展鮮嫩,盡顯百態(tài)千姿。干茶有著收斂的幽香,而泡開后,杯蓋,杯底,以及那氤氳于水面的茶香,會隨茶種類的不同,跟著溫度的改變,而發(fā)生層次豐富的變化。湯色,從洗茶開始,每一道都會在那濃紅淺碧,鵝黃柳綠的清澈剔透中,來向你傳達它向你放開的程度。如果不能敏銳地感受,由衷地欣賞茶對你展現(xiàn)出的美好,并能引導客人去欣賞茶的美好,那么,作為茶藝師的我們,無異于舞臺上那些去爭搶主角戲分的配角,在這場茶事活動中,安排錯了自己的位置。
我們還要按照茶性以及茶禮的規(guī)則,來安排自己存在的姿態(tài)。安靜,微笑,謙退,雅致,素樸,內斂,端莊……因為這些,都是茶所蘊涵的氣息對我們的客觀要求。我們不用耀目的首飾,華麗的服裝,因為茶是素樸安靜的。我們不用香水,不涂指甲,因為茶性至潔,香氣幽雅。我們強調對每位客人的平等尊敬,因為茶禮要求人人平等,禮敬為先。我們樂于為客人提供周到而細致的服務,因為茶道最講究一顆全心全意的待客之心。
在每天的茶事活動中,在身為茶藝師每天的工作中,我始終覺得,茶,是一個永恒的主角。我們,因為茶而存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69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情如絲雨淡若茶境
下一篇: 吳裕泰百年的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