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甘美--蟲茶
此茶是黑色顆粒,宛似菜籽。取一點(diǎn)投入已沖有開水的玻璃杯中,初時有些顆粒浮于水面,繼而釋放出一根根褐絲,漸漸暈染開來,猶如晨煙,彌漫于杯中。茶水變成了琥珀色,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啜上一口,醇厚甘美。
蟲茶是化香夜蛾的幼蟲之屎,經(jīng)干制而成,產(chǎn)于兩廣及川、湘等地,其中以湖南城步所產(chǎn)品質(zhì)最佳,可供出口。采來茶葉或化香樹葉放在簍中,澆上淘米水,發(fā)酵后散出的香氣,可誘來化香夜蛾。蛾交尾產(chǎn)卵,兩周后孵出幼蟲,其屎曬干即為蟲茶。
蟲茶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份和活性物質(zhì),可降暑消食,提神解渴,對痔瘡及牙齦出血也有一定療效。
身心爽快--“糯米香”
糯米香是在云南大葉茶內(nèi)摻入一種野生植物“糯米香”的葉子精制而成。取一點(diǎn)沏了,湯色金黃,喝一口,滋味甘醇。
書上說,“糯米香”產(chǎn)于西雙版納,是一種森林覆蓋下的草本植物,高約30厘米,枝丫上長著像薄荷一樣的綠葉,葉如指甲蓋大小,具有濃郁的糯米香。傣族人采下曬干貯于家中,喝時抓幾片放入茶碗,喝后感到身心爽快。傣族人喜歡此茶,于是種于竹樓四周,以便隨時采摘。
在非茶之茶中,還有一種杜仲茶,它用秦巴山區(qū)的杜仲葉,配合有防癌抗衰之功的陜西紫陽富硒茶,可補(bǔ)肝腎、壯筋骨、降血壓。杜仲茶為矯正口味才摻入茶葉,“糯米香”摻茶同樣有這一功效。
先苦后甜--雪茶
雪茶呈絲瓜絡(luò),灰白色。沏上一杯,稍頃,水色成明黃色,微啜一口,味似中藥胖大海,也與夏枯草茶相似,醇而可口,無絲毫青草氣。雪茶在非茶之茶中屬好喝的一類。
雪茶在納西族語中為“閣楞”,意即“長在巖石上的茶”,是一種地衣,屬松蘿科。其得名既由于其色如雪,也由于它長于雪山——在海拔4000-4200米雪線附近的陰濕巖石和苔地上,是麗江珍貴土產(chǎn)。陜西太白山也有此類的茶。
還有種鐵銹色的“紅雪茶”,沏后茶色淡紅,口味與白雪茶相似,只是味微苦,稍后即回甘。
雪茶可作藥用,有清熱生津、清心及清肝明目的功效,能治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炎咳嗽、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糖尿病等。一次服用2-4克??蓡为?dú)泡,也可加茶葉。
杯中奇趣--琴魚茶
琴魚茶是在配有調(diào)料的沸湯里燙熟,再鋪于竹器中烘烤而制成。
琴魚干大小如海蜒,只是稍胖。它鰭窄身曲,貌不驚人,可鮮活時虎頭鳳尾,重唇腮,一身美麗的銀白細(xì)鱗。琴魚僅產(chǎn)于涇縣之北的琴溪,平時深匿于石隙,在清明前后十余天才露面,自唐代起一直被奉為貢品。據(jù)考證,琴魚屬櫛蝦虎魚,與廬山石魚同屬一類。
琴魚茶沒什么茶味,有的只是腥味、咸味與鮮味,倒是小魚在杯中的姿態(tài)頗具觀賞性。看來,琴魚作為茶食較合適,也可制肴湯。不過食品店中那些琳瑯滿目的休閑小食(小魚干),不但色澤比它艷麗,味道也更勝一籌。
1、火山巖苦丁茶,產(chǎn)于海南省澄邁縣,樹齡可達(dá)千年,其枝繁葉茂,華蓋四蔽,葉面蠟味苦味淡而回甘濃;
2、蘭貴人茶,今在我國海南省可以見到,它的學(xué)名叫做人參烏龍,色味清香且回味悠長,喝后口舌之中產(chǎn)生一種莫名其妙的香味,故稱為“蘭貴人”;
3、辣木茶,產(chǎn)于我國海南省,是把辣木的枝葉和辣木籽,按照一定的比例科學(xué)調(diào)配出來的保健食品,辣木源自天竺之國印度,是一種高營養(yǎng)且多功效的神奇茶品;
4、水滿茶,海南名茶之一,用五指山野生大葉茶,按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制作而成。因產(chǎn)于海南水滿鄉(xiāng)水滿村而得名,水滿自古產(chǎn)野生茶,制成綠茶后,人稱“水滿茶”,極負(fù)盛名;
5、檳榔果茶,采用海南生產(chǎn)的檳榔和名茶為原料而生產(chǎn)的天然保健飲料,含有人體多種氨基酸,也是海南島黎族與 苗族自治州民間喜慶之禮物。
1.有關(guān)冬天茶的詩句 平生于物之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明-孫一元
譯文:指對物質(zhì)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平淡的過就好了。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譯文: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 清 ·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
譯文: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曾經(jīng)美好快樂的記憶,當(dāng)時只覺得最尋常不過,而今卻物是人非。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譯文:路途遙遠(yuǎn),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太陽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于是敲開野外村民家,問可否給碗茶?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xì)乳戲分茶 —— 宋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譯文: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xì)細(xì)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宋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譯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diǎn)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冷然一啜煩襟滌,欲御天風(fēng)弄紫霞。 明-潘允哲《謝人惠茶》
譯文:輕盈起舞間滴淚沾濕了衣襟,想要駕馭天上的風(fēng)造出那紫色的煙霞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宋 · 杜耒《寒夜》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dāng)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2.描寫冬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fèi),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fēng)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hù)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有關(guān)冬天茶的詩句 平生于物之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明-孫一元譯文:指對物質(zhì)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平淡的過就好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譯文: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 清 ·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 譯文: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曾經(jīng)美好快樂的記憶,當(dāng)時只覺得最尋常不過,而今卻物是人非。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譯文:路途遙遠(yuǎn),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太陽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于是敲開野外村民家,問可否給碗茶?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xì)乳戲分茶 —— 宋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譯文: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xì)細(xì)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宋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譯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diǎn)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冷然一啜煩襟滌,欲御天風(fēng)弄紫霞。
明-潘允哲《謝人惠茶》譯文:輕盈起舞間滴淚沾濕了衣襟,想要駕馭天上的風(fēng)造出那紫色的煙霞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宋 · 杜耒《寒夜》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dāng)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4.冬天喝杯熱茶寫詩句冬天喝杯熱茶寫詩句 1、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2、朔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崔道融《梅花》3、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
——王安石《梅花 / 梅》4、江南幾度梅花發(fā),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趺帷栋酌贰?、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8、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9、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
——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 除夜有懷》10、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感受冬日之美,一杯熱茶,一份溫暖,隨詩人一起在詩詞中徜徉11、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1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鸥Α督^句》13、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二首》1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1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其一》1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醪g《從軍行七首·其四》17、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
——關(guān)漢卿《大德歌·冬》18、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9、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黃景仁《別老母》2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感受冬日之美,一杯熱茶,一份溫暖,隨詩人一起在詩詞中徜徉21、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曹組《驀山溪·梅》22、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獜堉^《早梅》23、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24、細(xì)雨斜風(fēng)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K軾《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25、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祖詠《終南望余雪》26、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27、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28、煙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獏鞘缂А堕L相思令·煙霏霏》2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fēng)行》30、遙知獨(dú)聽燈前雨,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蘭性德《于中好》。
5.關(guān)于茶的古詩20首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xì)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后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于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fèi)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fā)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jiān)
鳳舞團(tuán)團(tuán)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fēng),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xiāng)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诓荒苎裕南驴旎钭允?。
譯文: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tuán)團(tuán)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xì)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fēng)過松林,已經(jīng)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dú)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jiān)
北苑春風(fēng),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guān)。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fēng)流戰(zhàn)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fēng)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jìn)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這茶又能戰(zhàn)勝酒醉風(fēng)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fēng)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并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fù)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fā)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這珍奇的細(xì)嫩茶芽。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采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zhì)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yuǎn)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nèi)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6.關(guān)于冬天煮茶的詩詞 一、《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唐代:杜荀鶴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jié)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譯文: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fā)出沙沙響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面上。
嶺頭的梅花已經(jīng)凋謝,現(xiàn)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卻又結(jié)成寒冰。 要把馴養(yǎng)的小鹿栓牢,嚴(yán)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
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后,松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二、《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 冬夜有客來訪,一杯熱茶當(dāng)美酒,圍坐爐前,火爐炭火剛紅,水便在壺里沸騰。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 三、《暮雪》 清代:大須 日夕北風(fēng)緊,寒林噤暮鴉。
是誰談佛法,真?zhèn)€墜天花。 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
禪關(guān)堪早閉,應(yīng)少客停車。 譯文: 黃昏日暮之際降雪,顯得格外寒冷。
此時有長老高僧講經(jīng)說法,經(jīng)堂墜天花,寺外墜雪花,豈不相映成趣。大須公寫自己臨帖,烹茶,卻是自得其樂。
這樣的時候,自然愿意早點(diǎn)關(guān)上廟門,免得客來打擾。 四、《和翁靈舒冬日書事》 宋代:徐照 石縫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遲思閏月,梅遠(yuǎn)誤春花。 貧喜田新長,吟令鬢已華。
城中尋小屋,歲晚欲移家。 譯文: 我在石縫間敲開堅(jiān)冰汲取泉水,冒著寒冷烹煮著香茶。
梅花遲遲未開,使人想起今年是閏臘月;遠(yuǎn)處的楓葉,紅紅火火,讓人誤認(rèn)是迎春的鮮花。生活貧寒,見了新苗自然地產(chǎn)生了欣喜;吟著詩句,感嘆雙鬢已都是白發(fā)。
我想到城中去尋間小屋,在這歲暮搬去住下。 五、《晚起》 唐代白居易 融雪煎香茗,調(diào)酥煮乳糜。
譯文: 用融化的雪水煮茶,調(diào)和酥油用來煮粥。
7.冬日煮茶 詩詞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fèi),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東坡茶
除了茶詩、茶詞外,歷史上還流傳幾則蘇東坡地許多茶事典故,傳為美談。
典故一:據(jù)說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癥,醫(yī)生告訴他用陽羨茶可治愈,但須用長江中峽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時東坡服父喪期滿,正將返京復(fù)職,王安石捎信給東坡,要他出川時順道帶一甕中峽的江水進(jìn)京。東坡因貪看沿途的風(fēng)景而忘記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時,船已到了下峽,遂取下峽的水交差,卻被王安石發(fā)現(xiàn)了,王安石解釋說:「上峽水性太急,下峽水性太緩,惟有中峽的水,緩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方才見茶色遲遲未現(xiàn),故知必為下峽水。
典故二:
東坡謫居宜興蜀山講學(xué)時,非常講究飲茶,有所謂「飲茶三絕」之說,即茶美、水美、壺美,惟宜興兼?zhèn)淙摺K自捳f:“水為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蘇東坡對烹茶用具很講究,他認(rèn)為銅腥鐵澀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燒水。據(jù)說,蘇軾在宜興時,還親自設(shè)計(jì)了一種提梁式紫砂壺,烹茶審味,怡然自得,題有「松風(fēng)竹爐,提壺相呼?!沟脑娋?。后人為了紀(jì)念他,把這種壺式命名為東坡壺。
典故三:
東坡烹茶,獨(dú)鐘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僮仆不堪往返勞頓,遂取其它河水代之,但為蘇東坡識破。后來蘇東坡準(zhǔn)備兩種不同顏色的桃符,分別交給僮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須和寺僧交換桃符,如此僮仆就無法偷懶了。
典故四:
一天,蘇東坡、司馬光等一批墨人騷客斗茶取樂,蘇東坡的白茶取勝,免不了樂滋滋的。當(dāng)時茶湯尚白。司馬光便有意難為他,笑著說: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君何以同時愛此二物?蘇東坡想了想,從容回答說:奇茶妙墨俱香,公以為然否?
司馬光問得妙,蘇東坡答得巧,眾皆稱善。
典故五:東坡與茶聯(lián)
蘇東坡平素不講究衣著,一日,他穿一件普通的長衫,到一個寺院里,寺院的主持大和尚并不認(rèn)識他,僅說了一句:“坐?!闭泻羰陶撸骸安琛!睎|坡沒有理他,集中精力欣賞寺內(nèi)的字畫去了,主持和尚見此位來客舉止不凡,不由得肅然起敬忙又道:“請坐!”忙吩咐侍者:“敬茶!”那主持和尚請教客人的姓名,方知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時,滿臉堆起笑容,恭請客人:“請上坐!”連呼侍者:“敬香茶?!碑?dāng)和尚請他寫一對聯(lián)時,東坡觸景生情揮就一聯(lián):“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贝寺?lián)將勢利鬼的姿態(tài)刻劃得淋漓盡致。
小時候,每當(dāng)有幾聲咳嗽或者喉嚨痛,阿媽都會煲一大碗涼茶讓我喝。記憶里黑黑苦苦的涼茶,每次都喝得呲牙皺眉直搖頭。而阿媽卻在旁邊念著“良藥苦口、苦盡甘來”,邊給我遞上一顆小小水果糖,呀那一大碗涼茶,吃什么糖都依然是苦得要命!
出外工作以后,經(jīng)常吃煎炸燒烤的食物、熬夜上火、氣躁頭赤,懶得去醫(yī)院開藥,經(jīng)過涼茶鋪了就學(xué)會了自覺地喝上一碗。微暖的藥湯到了肚子里仿佛立刻有了受保護(hù)的安穩(wěn)感覺。
廣東,位于低緯度及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之中,又濕又熱的一片土地。
廣東人,是常常把“濕熱”掛在嘴邊的一種人類。在廣東人眼里,很多時大家就有兩種常規(guī)?。阂环N叫“濕氣重”,一種叫“熱氣多”。喉嚨痛、牙齦腫、皮膚癢,都是這兩種病惹的禍。
據(jù)說,嶺南有三寶,荔枝、燒鵝和涼茶。有趣的是前二者的攝入增加,都會引起一種名為濕熱的生理反應(yīng),直接導(dǎo)致涼茶的銷量攀升。所以說,具有“濕熱克星”身份的涼茶,才是廣東大地上的終極寶物,是廣東人的普遍信仰,是廣東人的續(xù)命神仙水。
關(guān)于涼茶的歷史,民間有許多傳說。有種說法是,涼茶溯源于三皇五帝,單方甚至能追溯到伏羲時代,和“羲皇故里”有關(guān)。
傳說中,軒轅黃帝認(rèn)為,喝了涼茶后,“眼睛更明亮,耳朵聽得更清楚”,何樂而不為?還有說法認(rèn)為,多喝涼茶能“預(yù)防疾病、延年益壽”。
東晉時期,藥學(xué)家葛洪來到嶺南后,感覺此地濕熱,“瘴氣盛行”。他總結(jié)了嶺南勞動人民防治疾病的經(jīng)驗(yàn),寫出醫(yī)學(xué)專著《肘后備急方》。
書中說:可以用藥性寒涼、解暑消毒的中草藥熬水來喝。嶺南人民理論聯(lián)系實(shí)際,創(chuàng)造了最早的涼茶雛形。
東晉之后,涼茶更是廣泛流傳于世,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的慢慢改進(jìn)和代代相傳,涼茶的底蘊(yùn)也是越來越深厚。而涼茶涼茶,其實(shí)本質(zhì)上并不是涼的也不是茶。外地人不知道的都以為是在炎炎太陽下,喝上一兩口涼茶就十分清涼了。然而在廣東,真正的涼茶其實(shí)是用寒涼性的中草藥熬制而成,多以夏枯草、魚腥草、金銀花、板藍(lán)根等去濕熱的中草藥為主,不一樣的中草藥做出來的涼茶功效也是大有不同的。有的清熱解毒,有的潤喉下火,還有的生津止渴,大家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來選擇不同的涼茶。
除了苦澀的廿四味,涼茶店里還有甘甜的茅根水、銀菊茶、五花茶,一苦一甜,忽而百年。
在廣東人看來,一年四季,涼茶鋪的阿叔阿婆,就像老中醫(yī)一樣,不管你是感冒了還是嗓子痛、或是沒有睡好,過來倒出一杯涼茶,喝下包治百病。對廣東人來說,王老吉、加多寶頂多能算喝著玩的飲料,要喝正宗的,一定是在廣東本地,喝最苦的癍痧涼茶,苦到頭皮發(fā)麻,卻是治感冒絕佳。
感冒頭痛,有去風(fēng)熱的涼茶;口干口苦,有生津止渴的涼茶;便秘,有通腸的涼茶;腫痛,有散結(jié)的涼茶—小病小痛有多少種,涼茶就有多少種。說不出哪里不舒服?更好辦,來杯鎮(zhèn)店之寶—二十四味涼茶吧。
嶺南秋冬短,春夏長,炎熱、潮濕、多雨。無論雨天還是暑天,廣東人民都在用神奇的涼茶,全力抵御“全方位入侵的濕熱”,一碗涼茶下肚,立刻抖擻出一身正氣。
周身不舒服?飲涼茶啦!
附錄:
正宗二十四味涼茶含24種藥材:冬桑葉、銀花藤、鬼針草、魚腥草、土牛膝、枇杷葉、五指甘、路邊菊、白紙扇、金沙藤、鴨腳木、田基王、布楂葉、三丫苦、金錢草、淡竹葉、余甘子、崗梅片、黃牛茶、木槵片、山芝麻、葫蘆茶、土公英、火炭母。
五花茶:主要成份為金銀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濕、健胃消滯等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7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香茶相伴情意濃
下一篇: 煮土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