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的時候,看到村口,開了一家紅茶坊,小小的門面,擠在一堆商店之中,但因為當門那個大大的紅色茶”字,很耀眼,所以紅茶坊雖小,倒也引人注目。
不用多打聽,就有人告訴我,紅茶坊是土根大伯開的。土根大伯今年六十歲,是新中國的同齡人。據說,在城里工作的女兒女婿,想給土根好好地慶一下六十歲生日,土根便提了個要求,要女兒女婿幫他在村里開家紅茶坊,算作生日禮物”。其實憑著土根自己多年的積蓄,租個店面,開家紅茶坊也足夠了,只是如何打理茶坊的日常事務,他不懂,需要女兒女婿幫襯著。
一個六十歲,在泥土里滾爬了大半輩子的鄉(xiāng)下老人,開出一家紅茶坊,村里人總覺得有些滑稽”。我也沒來由地覺得,開紅茶坊最合適的應該是體態(tài)豐滿的中年女子,著一身紅衣,在有些曖昧”的燈光里搖曳。喝紅茶的人,也該以年輕的女性為主,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像喝咖啡似的,喝出的是一種很精致的情調”。六十歲的鄉(xiāng)下老人,適宜開的是大眾茶館,那種大口喝茶大聲聊天的茶館。只是這樣的茶館,早年有過,不知不覺中,已退出鄉(xiāng)村的生活舞臺了。
現(xiàn)在土根開紅茶坊的地方,很多年以前也是一家茶館,那是當年小村唯一的茶館,每天都很熱鬧。土根的老爹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茶客,每天清早起來,都要去喝上一大碗茶。大大的瓷碗,大片的粗劣茶葉,茶汁很濃,滾開水沖泡的,土根爹卻喝得有滋有味。那年月,鄉(xiāng)下人喝茶不講究茶葉,也沒有條件講究茶葉,或者以為喝茶原本就是這個樣子的,大把的茶,大口地吞。土根也跟著爹去過很多次茶館,但土根很少喝,那時土根還很小,覺得爹喝的茶葉好苦。
土根愛上喝茶,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那些年,土根家住著一位城里下鄉(xiāng)來的知青:蘭。有一次,蘭從自己的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小袋茶葉。蘭說,這個茶葉叫紅茶”,很好喝的。蘭自己泡了一杯,也給土根泡上一杯,紅紅的汁,漾在水里,挺好看的,讓土根想到了小時候喝的古巴糖水。蘭慢慢地品著紅茶,每次只喝一小口,很陶醉的樣子。土根嫌麻煩,一口氣將一杯紅茶倒進肚里,惹得蘭格格”地笑了半天,說他不會喝茶,叫牛飲”,白白浪費了好茶。土根沒還嘴,心中卻嫌她嬌氣,貧下中農喝茶,都是土根這個樣子的。
后來,蘭給過土根家?guī)仔〈t茶。土根爹嫌茶湯太淡,不過他承認紅茶很好喝。土根在蘭手把手地指導”下,學會了泡紅茶、品紅茶,知道了世上有一種好茶叫紅茶。蘭說,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對紅茶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可是,那些年月里,蘭能找到的紅茶也很少很少,她常常省著喝,有時,幾片茶葉要泡上好幾次。
不知是因了好看的蘭,還是好喝的紅茶,從此土根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紅茶情結。后來,知青蘭回城了,回城后的蘭,常常會給土根家寄來紅茶。土根也自然地成了紅茶茶客了,連在田間地頭干活時,也常常備著一壺紅茶。再后來,農家的日子日益富裕了,鎮(zhèn)上的商店里,擺滿了各式品種的紅茶。土根有了喝不完的紅茶,農閑時,土根就捧著他的茶杯,在村頭村尾轉悠,聊紅茶的好喝,喝他的紅茶。
開一家紅茶坊,是土根年輕時就有的夢想。六十歲了,土根終于圓夢了。村里人說,沖著土根對紅茶的熱愛這一點,土根開家紅茶館,倒也很合適。紅茶坊的土根,對紅茶如數(shù)家珍,他能夠把各樣紅茶的產地、特點、功用等,說得清清楚楚?,F(xiàn)在,土根還學起了茶藝表演,粗糙的老手,笨拙地姿態(tài),讓人忍不住大笑。
土根的紅茶很便宜,喝多少隨意,茶坊的茶客中,有很多與土根年紀相仿的人,正如土根說的,日子好過了,農村人也會講究起生活品質的,喝紅茶,是講究生活品質的表現(xiàn)”。
我知道的一些土根與紅茶”的故事,是土根在紅茶坊里講的。趁老伴走開的時候,土根還會聊起年輕時住在他家的知青蘭,土根沉醉在往事里,仿佛蘭,就和他一起,坐在紅茶坊里,品著紅茶。其實蘭那年回城后,土根再也沒有見過她。
想來,現(xiàn)在的蘭,也該是個老太太了。”土根略帶惆悵地說。人家喝紅茶,保養(yǎng)得好呢!”茶客們說。
土根即刻應道:喝紅茶是好,養(yǎng)身?!?/p>
這幾天,土根在小茶坊門口掛上了喜迎國慶六十周年”的橫幅,笑說自己是新中國的同齡人,六十年的變化太大了。接著,土根自言自語:喝紅茶,往后的日子,要更紅火呢!”
我看到土根大伯滄桑的臉上,漾滿了陽光。
小村的上空升起裊裊炊煙,好像一個身穿白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陽的照耀下婀娜多姿。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1 田園風光
輕輕的我來到你的身旁
吸取你無私的給養(yǎng)
我在你的身旁成長
時刻品嘗你美味的食糧
一望無際的原野之上
是你用汗水澆灌作物的生長
待到成熟之時
用雙手奉給廣大的人群品嘗
輕輕的我來到你的身旁
感悟你淳樸的思想
我在你的身旁成長
眼中充滿你高大的模樣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
是你用真誠創(chuàng)作的完美篇章
讓信任的聲響回蕩
讓幸福的生活地久天長
輕輕的我來到你的身旁
探尋你榮耀的戰(zhàn)場
我在你的身旁成長
見證你仁勇的舉世無雙
飽經歲月滄桑激情依舊高昂
聲響層層回蕩堅強走向遠方
用胸膛挺起責任與擔當
美麗如你田園風光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2 田園風光
走進田園,
禾苗在向我問好,
河流在和小鳥唱和,
禾苗,河,
在山的組合下,
成了一幅美麗的油畫。
禾苗啊,
盡你一切茁壯成長,
長出美好的稻谷,
河水啊,
盡你一切力量去滋潤萬物,
讓田園充滿生機。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3 【金色的秋天】辛笛
紅透了的果子香滿園
農家曬場上高高的稻堆堆成片
拉個滿網笑開了漁戶的臉
寒衣溫暖了戰(zhàn)士的心在天邊
斜陽外,撿起薄簿的石片
投向蘆葦?shù)乃?/p>
管它那兒深,這兒淺
看一行大雁馱起金色的秋天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4 【鄉(xiāng)村里的音籟】徐志摩
小舟在垂柳蔭間緩泛——
一陣陣初秋的涼風,
吹生了水面的漪絨,
吹來兩岸鄉(xiāng)村里的音籟。
我獨自憑著船窗閑憩,
靜看著一河的波幻,
靜聽著遠近的音籟,——
又一度與童年的情景默契!
這是清脆的稚兒的呼喚,
田場上工作紛紜,
竹籬邊犬吠雞鳴:
但這無端的悲感與凄惋!
白云在藍天里飛行:
我欲把惱人的年歲,
我欲把惱人的情愛,
托付與無涯的空靈——消泯;
回復我純樸的,美麗的童心:
像山谷里的冷泉一勺,
像曉風里的白頭乳鵲,
像池畔的草花,自然的鮮明。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5 鄉(xiāng)村之戀
在寂靜早晨是誰打破寂靜,
這是一個鄉(xiāng)村黎明的早晨。
在這破曉時分鄉(xiāng)村在成長,
近清脆雞鳴遠山谷的鳥啼。
我獨自漫步欣欣向榮村落,
紅紅桃花已在漸失去顏色,
顫抖嫩葉寫滿春天的謊言,
燕子在空中飛翔狂恕風暴,
河水的漪絨環(huán)繞整個村莊,
仿佛又托付著童年的呼喚。
柳樹破芽芬芳的草滿天涯,
淡淡花香沉醉嬌艷的粉蝶,
細柔的青草正呼喚著牛羊,
好象喚醒著太陽快快早起。
這時農家大院正炊煙四起,
鄉(xiāng)村小道飄滿了亮麗笑聲,
連村邊小溪也與鴨鵝嬉戲,
我深吸著獨特的鄉(xiāng)村空氣,
啊,這是多么自然的清新。
眼前一片欣欣向榮的顏色,
忘記寂靜世界心漸漸安寧。
腳踏菜園蛀蟲在輕輕叫喚,
看到幾棵小草在破土發(fā)芽,
遠處的田蛙正一個勁呱叫,
啊我的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的音籟,
這一切顯得那么自然親切。
盡管晨霧環(huán)繞著鄉(xiāng)村小道,
讓人們在一時間難以分辨,
這一切不正好是自然景象。
高貴琴弦終于向人間彈奏,
清晨的迷霧終于眼前消失,
農民紛紛扛鋤頭奔向田野,
只見天空晴朗鴿子在飛翔。
看見一座座高樓大廈聳立,
看見崎嶇小徑變筆直平滑,
看見時代步伐奏和平樂章。
正以激昂的斗志向前邁進。
這正是鄉(xiāng)村的呼喚和期盼,
一切讓鄉(xiāng)村增添無限光彩!
我深呼吸獨特的鄉(xiāng)村空氣,
心靈深處充滿別樣的愛意。
這一切給人朦朧之美同時,
也給人帶來一種希望醉意!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6 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
春天的山路上
布滿芳香
清新的空氣
陶醉了歸途的你
你從山路那邊走來
潔白的衣服
恬謐的慈祥
銀亮的藥箱
鮮紅的十字
猶如游歷凡塵的天使
百鳥為你歡呼
鮮花為你綻放
歡迎凱旋的勇士
又一次戰(zhàn)勝了病魔
你就是最美
每天的忙碌
過度的勞累
白了雙鬢
辛酸誰人懂?
你也很無奈
父母蒼老
你會心疼
因為缺少照顧
子女叛逆
你會難過
因為疏于管教
愛人誤解
你會沉默
因為沒能陪伴
病人疾痛
你會心焦
因為知識有限
挑燈夜讀
是為了充實
集中精神
是為了迎戰(zhàn)
雖然很苦
但也無怨
你就是最美
你不富有
甚至有點貧窮
你不高大
甚至有點瘦弱
你不光鮮
甚至有點卑微
但你卻用羸弱的身軀
守護著一方平安
你就是最美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7 鄉(xiāng)村夏月夜
端一杯紅茶,倚在窗前,
伸手去抓頭頂?shù)脑铝粒?/p>
驀然發(fā)現(xiàn)
她早已逃遠;
俯身,
試圖掬起
腳下潺潺的水聲,
她依然在更深處呼喚。
躲在棉被里,
出現(xiàn)了迷人的夢幻:
貼著月亮的窗欞,
捂著玉兔的嘴,
窺視著嫦娥的新歡;
踏著清涼的溪水,
在青草石塊間嘻嘻靜觀,
品讀著魚蝦的纏綿繾綣;
追逐著柳永酒醒時分的殘月,
牢牢地把她栓在院落的梧桐樹下,
直至她答應長久滾圓……
稻花香里的那群蛙,
穿梭在我的床沿,
揉碎了精神的花卷。
咂摸著酒中的寂寞,
聽取那一片蛙鳴,
心一陣痙攣:
靜謐與喧囂是夜的臉,
他們永不消停地更換,
演繹成人生的兩端。
在夜的拉長的模糊的影子里,
水泥路上出現(xiàn)了幾個孩子,
他們的書包里藏著我童年的夢:
走出家園
構建城市的佳苑……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8 手掌里的鄉(xiāng)村
我的手掌,我的手掌心
捧著一束冬日里來臨的梅花
與白雪一樣美麗純潔的梅花
白色中點綴有紅色的斑點
那是幸福的光暈留下的記憶
我們都是冬天的孩子
老人說冬日里的孩子是精靈
藏于寒假里的新年,鞭炮聲中
孩子的歡聲笑語是最好的煙花
濃濃的親情里是滿滿的愛
炊煙里,我的手掌里藏有鄉(xiāng)村
鄰家的燈壞了,父親去幫忙修修
我家的鹽不夠了,鄰家送了來
鄉(xiāng)村不言謝,土地里是自然與質樸
一瓶酒,幾碟小菜,卻是青磚白瓦
簡單的招待,手掌里的.鄉(xiāng)情知道
門口的土路換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車輪依然是不變的車輪
我們都是乘客,又都記得回家的路
把青春換成滄桑,時代在變化
手掌里也有了老樹皮般的干癟皺紋
老樹皮送走了窮苦的窩頭與糠粑
從沒想過再看一眼離別的樹影
朦朧里是清涼又甘甜的故鄉(xiāng)
我覺得自己離不開莊稼地
離不開歡樂的鞭炮,那是春節(jié)
手掌里摩挲著犁,梅花在含苞
鄉(xiāng)村在手掌里播種,靜靜的等待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9 鄉(xiāng)村的記憶
兒時的記憶
總是在美麗的鄉(xiāng)間
依然沒有稀釋的畫面
卻模糊了誰天真的笑臉
跳皮筋的女孩
總是扎著高高的馬尾辮
仿佛穿著連衣裙的蝴蝶
在花叢中飛舞翩翩
不遠處的淺洞
那是男孩的樂園
細數(shù)著手里的彈珠
怎么又輸了好幾塊錢
女孩們的心愿
都寄托在手腕里的紅線
纏著夢中的情緣
竟早已把真心埋藏在里面
嬌羞的心情
要如何走進男孩的心田
就在發(fā)育的那個夏天
他們卻一直和龍蝦相戀
多嘴的麻雀
喚醒了每一個晴天
這一曲曲最無章的音樂
勝過樂譜里的萬語千言
池塘邊的炊煙
迷離清閑
是誰杜撰了裊裊
歌頌了兩千年
那時節(jié)的故事
是最美的詩篇
不知你有沒有想起
那一年的那一天
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現(xiàn)代詩10 我的鄉(xiāng)村,在無雪的冬日
烏鴉,在禿樹上哀叫
寒風,在嘶嘶地狂笑
可惡的灰暗,這死亡之色
在莊屋上飄
偏野的鄉(xiāng)村
死一樣寂靜而凄涼
一枝枝光禿的樹叉
從灰色的莊屋上伸出
遠看,真如荒墳冢上的
一根根枯死的雜草
坎坷彎曲的鄉(xiāng)路
就像沒有鉆進墳墓的死蛇
歪扭彎曲的那樣難看
日已西墜了,才看到幾個
像螞蟻般微小的生命出進
這就是無雪冬日的鄉(xiāng)村
在萬變中,保守著一塵不變
我這淚眼中的鄉(xiāng)村呵
同我的熱淚冷固在一起
結成一顆碩大的幻鏡
幻鏡中,我看到了
我母親在年青時候的樣子
端莊賢淑的她
被一群瘋狂簇擁著的蟻命
用花轎抬進這座古老的墳
歲月,無情地流失了母親的血肉
最后被蝕變成一把枯骨
又被幾個衰敗的蟻命吃力的
抬進另一座新墳
我眼中的幻鏡在飛快的旋轉
我又清楚地看到了我自己的尸體
被草草的擲進了母親的墓墳
我,和我的母親,和這古老的墳
這就是我無雪冬日的鄉(xiāng)村
荒涼、可怕、郁悶、寒冷
怪不得這些蟻命只出不進
總要勿忙的闖關東、走西口
一定要離開這自己的鄉(xiāng)村
我望眼欲穿看蒼天
不知啥時能有一些用改變
春天,我的春天
還有多遠的路程
春生啊,春綠啊
這鄉(xiāng)村的凍土何時蘇醒
我抓一把風,細聞
我拽一把電,細看
這風和電,難道也不能撼動這座古墳
如果說真是這樣的話
倒不如來一場經久不息的暴風雪吧
用潔白而純凈的雪
蓋滿這遼闊的原野
也蓋滿這一座座古墳
把這無雪的冬日埋盡
到處白茫茫,
大地上一片空明潔靜
真干凈
臺灣著名網絡小說家
痞子蔡 介紹
真名:蔡智恒
年齡:30
性別:男
身高:1.71米
體重:64公斤
自認的星座:天蝎座
身份:臺灣臺南成功大學水利博士班研究生
最常見的性格:外冷內熱最崇的特質:真誠
喜歡參加的運動:棒球
喜歡看的書:金庸小說
人物的真實性:何必在網絡這虛幻的地方來討論真實
對自己作品的推介:就把它當小說看吧!
對網絡的看法:讓虛幻的歸虛幻,現(xiàn)實的歸現(xiàn)實吧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網上最出名的網絡愛情小說,《雨衣》是痞子蔡的另一篇大作,值得一看。
痞子蔡專訪
臺南漁村是我家
我出生在臺南市北邊的嘉義縣布袋鎮(zhèn),是一個靠海的漁村,不過我們家并不打漁,小的時候,爸媽開一間雜貨店,但是后來由于經濟上的原因,這間雜貨店也沒開多久,爸媽都去臺北了。爸爸讀過中學,在他們那樣的年代已經很了不起了,去一家貿易公司做了個小職員,現(xiàn)在因為心臟病回了嘉義老家。媽媽還在臺北做工,因為她只念到小學,所以真的是去做工了。
《水中的孤墳》不是一篇小說,那全部是真的,慧珊是我的二妹,大概在四五歲的時候走了。她是我兒時最要好的玩伴,所以特別的懷念,時間太長了我已經記不起她的模樣。那年清明我去看她,墳就是被水淹的那個樣子,因為抽地下水養(yǎng)魚,地面下沉了。今年脫不開身,明年一定會去看看。也好奇怪,慧珊走的那年我也懂得用功念書了,我們把這叫“開竅”,這以后從國小到大學從沒下過第二名。本科畢業(yè)我是第一名,所以念研究生是保送的。《阿妹》說的是我大妹,也不是小說。
我現(xiàn)在還沒有訂婚,只是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她是大家在一起玩的時候認識的,念的是文科。我其實沒有一點玩世不恭,我和她之間沒有鮮花,沒有電子賀卡,只有靜靜地坐在一起吃一頓飯,比買花省錢,買花還會買出習慣來。
我的小說是寫生活
寫《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時候是處于匿名狀態(tài),比較沒有顧忌,如果你已經成名的話再寫身邊的人,人家當然會對號入座。但因為我是剛開始寫作,虛構的成分少一些,真實的自然要多一些。
“痞子蔡”還是蠻像我的,但肯定會有很大的主觀性,有不少的美化,不像我寫別人那么不留情了。
“阿泰”是我的一個本科同學,在我住學校宿舍的時候我們在一起,一個屋里四個人。我認為他就是那樣的一種人,但他自己肯定是不承認。
“輕舞飛揚”有兩個原型,最后的結局靈感來自我一個朋友的筆友,那個女孩在和我那個朋友見面的前一天出了車禍,被一輛裝砂石的工地車撞了,最終還是沒有見上一面。
“輕舞飛揚”的前半是我在網絡上認識的一個網友,網名也是“輕舞飛揚”。那個“假如我有一千萬”的PLAN就是我在BBS上的PLAN,不過那時候的網名不固定,到寫小說的時候就懶得改了。我和她之間就是那樣的關系,但后來就斷了,我想她肯定知道《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但一直沒有和我聯(lián)系。
《雨衣》中的板倉雨子是成大的日本留學生,我教她中文,作為交換她教我學日文,不過絕對沒有小說里寫的那種曖昧關系,后來她嫁到了馬來西亞。我去馬來西亞簽名售書,她在報上看到了我,于是就和丈夫一起來找我。
家庭書籍塑造了我
我的性格應該比較像我媽,她是臺灣小村里的農民,淳樸厚道。我性格里的軟弱、保守應該來自于她。我的待人處世、個性,沒有進攻性、在愛情上守株待兔。我還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自己的名字,這是我最初學寫字,是媽媽牽著我的手。自從大二,僅有的兩個女生也不堪重負改讀別的專業(yè)了以后,接下來的幾年,我都是在沒有女孩的學生生涯中度過的,我其實不了解女孩子,可因為不了解,總是想揣摩她們心里怎么想,再說在網上也有掩蓋自己性別的欲望,所以好幾篇用了女性的口吻,反正網絡寫作也沒有什么既定規(guī)則。
從我小的時候就很喜歡歷史,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書,不過由于經濟原因一般是去圖書館借,我念大學的費用主要是靠自己做家教。唯一的一本書是《三國演義》,大學時放在我的床頭,每天晚上睡覺前總會讀個一兩回,享受高潮迭起的故事。我特別愛看以歷史人物為主的小說,像是刺客列傳、成吉思汗、薛仁貴等。西方的看得不多,也許是中文作品比較接近。除了歷史小說以外我看的書還是大眾化的。小時候愛看童話和民間故事,日本漫畫也迷過一陣子。比較特殊的閱讀體驗是國小第一次看報紙就看到了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覺得非常精彩,每天都讀,都是在書店租來讀,對小孩子來說租金也是個壓力,所以總是很努力的看,希望多看幾本。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他原先和我是大學同班同學,非常喜歡心理學,后來就考到另外一所學校的心理學研究所了,因為接觸他我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的觀點。
網絡讓我輕舞飛揚
創(chuàng)作本質就是要自由,限制束縛越少越好,而網絡就提供了這樣的自由,加上匿名的性質,寫的時候會少一點顧慮。網絡小說像是電視直播節(jié)目,觀眾會清楚地看到你出丑,寫網絡小說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一但你的作品在網絡上發(fā)表,讀者的反應可能在一分鐘之內就會出現(xiàn),而且由于網絡的匿名性,他們的發(fā)言可能會很直接,甚至是劈頭蓋臉就罵,當網絡小說家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事,作者的心臟要更堅強,我曾經說過寫網絡小說就像是綁了鉛塊在練功。不過也有一些熱心的讀者會提供作者編劇的靈感,有些會提供專業(yè)知識供作者參考,但是也要區(qū)別意見的好壞,不然到最后小說就不是你自己的了,甚至寫不出結局,《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寫到快結束的時候很多網友發(fā)E-mail給我,向我求情,不要讓輕舞飛揚死去。
我以前看小說最討厭看沉重的故事,因為對于我們每天都要接觸沉重的專業(yè)科目的研究生來說,看書只是希望得到很好的調劑,來放松心情。所以我認為不是任何的大道理都必須由小說家告訴你,而是從小說中去心領神會。未來的創(chuàng)作方向還是會以愛情故事為主,畢竟愛情在年輕人的生活中還是占很大部分,我認為愛情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fā)生的,可能只需要一個眼神。但老實說,我也很想寫推理小說,那是以后的事了。
成名之后我還是我
成名對我的影響并不大,我每天在成大校園里晃來晃去,也沒有人認得我就是“痞子蔡”,這就是在網絡上成名和在傳統(tǒng)媒體上成名的不同,要是在傳統(tǒng)媒體上走紅,日子就不會有這么太平了。我家里的人一點也不認為這有什么,只是不斷地勸誡我,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忘記自己的本行,要心存感激。我得到的版稅除了給家人的之外都放著,因為我沒有什么物質欲望,對錢的需求不多。
我是29歲才開始創(chuàng)作的,當我開始被人罵的時候,我才有點意識到自己的作品好像真的很不錯。我的信念是,寧愿被仇恨,但是不要被輕視。在未成名之前,我只是糊里糊涂走進網絡這塊大餅,如今因為我的成功,似乎告訴了別人,這里有一塊大餅,大家可以一起進來,從事網絡的文學創(chuàng)作。
成名之后我考慮創(chuàng)作的事會多一點,目前已經寫完了一部16000字的新中篇小說《愛爾蘭咖啡》,這也是一部愛情小說,但已經不那么純粹了,這次回去之后可能就要在網絡上發(fā)表,等到幾篇小說完成的時候,我會考慮再出一本書。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好奇怪,小說在網絡上都能看到,為什么還會有人去買我的書呢,其實網絡的讀者和買書的人還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話兩者都可以兼顧。
一、 傳統(tǒng)路線(沿著古代帝王封禪的腳步去領略泰山,感受其歷史厚重感)
1、 岱廟部分:從東岳大街的雙龍池開始、遙參廳、泰山第一行宮、岱廟坊、岱廟主題院落建筑(門票20元);
二、 從厚載門出來直直往北,岱宗坊、紅門、關帝廟、天下第一山、孔子登臨出、風月無邊等一直到萬仙樓收費處,中間的殿宇樓閣、宗祠寺廟、宮殿碑記、摩崖石刻、塑像浮雕、奇石怪樹、飛禽花草,自己慢慢品味,到了中天門算是走了一半。經過十八盤到了南天門,你馬上就到了天上人間,因為你已經在天街走了。西邊日觀峰,東邊觀日出的瞻魯臺,孔子廟、碧霞祠、望吳勝跡等體會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
三、 下山及東、西麓景區(q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后就要下山了。主要有三條路線,原路返回肯定是沒問題,另外有三條索道:
1、中天門索道,從南天門南側往西去坐乘;然后從中天門停車場坐車到天外村廣場;
2、桃花峪索道,從天街牌坊往東去;此為西路直通天外天景區(qū)桃花峪,然后坐公交車到市里;
3、后石塢索道,從桃花峪索道售票處繼續(xù)往東,此路通往山外山——天燭峰景區(qū)。
山上有租大衣的的10元一件,到了山頂你租吧,從山底下帶到山頂太累。山上盡量少買東西,旅游區(qū)內盡量少買東西,車站周圍盡量少買東西,就不會多花錢?,F(xiàn)在商品都超市化了,超市應有盡有。不要太相信旅游區(qū)的特產。
1、西部的天外天景區(qū)——桃花峪:溪流潺潺雨習習,清澈見底魚兒肥;沿河谷而上,險峰林立,鳥叫空山靜。直到桃花峪纜車收費處。
2、東部的山外山景區(qū)——天燭峰:沿車少路寬的泰明路,一駕往北。有東御道兩側的私家別墅掩映在苗圃奇樹之間;有艾洼村的柿子樹掛滿枝頭;有大津口的核桃、栗子香飄飄,有黃前水庫南岸的泰山女兒紅茶種植基地,黃前水庫東山下的漁家飯店,沿黃前水庫蜿蜒再北是馬蹄峪民俗文化村,繼而北往是麻塔(念da)的泰山石基地,又北上是古齊長城遺址。給你提供幾個關鍵詞供你搜索:泰山啤酒廠、黃前水庫、方特歡樂世界、漢明堂,山東省電力學校、麻塔、大津口、上港(泰安人念jiang)鄉(xiāng)……
1、從火車站坐16路車到西部的天外天景區(qū)----桃花源看看;
2、坐游2到東部的山外山景觀區(qū)-----天柱峰轉轉,從天柱峰接著坐車到一個小村叫麻塔(da)黃前水庫東北的位置,是很多畫家野外寫生的理想去處;
3、3路車,沿歷史文化中軸線從岱廟的厚載門開始經過岱宗坊、一天門、紅門等一直到第一個收費處萬仙樓,大約需要走1.5個小時。
4、3路車,從天外村廣場溜達溜達,繞黑龍?zhí)侗鄙希g或小橋流水,青山倒映,鳥鳴蝶飛,直至收費處。大約1個小時。
5、環(huán)山路上的普照寺門票也不貴可能是10元?,松竹搖曳、晨鐘暮鼓、廟宇亭閣、名人石刻,別有文化氣息,讓心靈為之一靜。建議去拜祭瞻仰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7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內心的寧靜
下一篇: 韓國茶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