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鐵壺用什么茶葉最好?其實鐵壺用什么茶葉好,主要看茶葉的品質(zhì),如果是綠茶,可以用鐵壺煮綠茶,如果是紅茶,可以用鐵壺煮紅茶。但是不管用什么茶葉煮茶茶葉,一定要注意水溫,因為鐵壺煮茶葉的時候,溫度過高,會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所以最好用100度左右的水煮茶葉。另外,鐵壺煮茶葉的時候,一定要蓋上蓋子,這樣可以防止水蒸氣進入壺內(nèi),影響茶湯的口感。
水為茶之父,器為茶之母。
用不一樣的茶具泡不一樣的茶,
茶味質(zhì)感發(fā)揮出來,也是一種情味。
你會挑選哪種茶壺與你為伴呢?
其實對于茶具的使用好壞,不能一概而論,每一種茶具都有其不同的價值所在。不同的茶具所適合配對的茶類不同,我們就來說說幾種茶具的特點和適合的茶類。
一、鑄鐵壺
鐵壺文化是首先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距今有數(shù)百年歷史,從2012年開始回潮。市面可以買到的鑄鐵壺,未必都是來自日本,大部分是臺灣或者內(nèi)地制造,手工打制與模具制作的,價格也相當迥異,因此市面上的鑄鐵壺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都有。
市面上的鑄鐵壺,紋路樣式多數(shù)沿用日本南部鐵器的小格、龍甲、線紋、櫻花等傳統(tǒng)紋路,著色純樸,紋樣細膩古樸。鑄鐵壺之所以回潮,還有茶友們對它養(yǎng)生價值肯定的因素——鐵壺在煮茶時由于火焰的灼燒,會釋放人體易吸收的二價鐵離子,起到一定的補鐵作用。有茶友反映,鐵成分會讓水更具柔性,還原茶香。因此,在茶友的心目中,鑄鐵壺兼具了實用和收藏的價值。
保養(yǎng)方式:就是經(jīng)常使用。在壺尚有余溫的時候用茶巾擦拭,時間長了壺身外部就會散發(fā)天然光澤。
配對茶類:茶友們一般不會把茶葉直接放到鐵壺泡,而是用來提高水質(zhì)再泡茶。
二、銀壺
純銀手工銀壺不僅工藝精湛無可挑剔,而且亮澤流光溢彩、質(zhì)感也是奢華大氣,盡顯高貴典雅、豪華亮麗,是既能呈現(xiàn)金銀富貴華麗的本色又具高尚藝術(shù)鑒賞價值的純銀茶具工藝品。手工銀壺以其稀有貴金屬材質(zhì)的特征多為皇室定制珍品,工藝精湛而無可挑剔,流光溢彩的亮澤、奢華大氣的質(zhì)感盡顯無與倫比的尊貴,也顯示出擁有者的生活品質(zhì)與藝術(shù)品位。手工銀壺擁有銀千年的手工工藝,也將銀精湛的手工工藝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銀的手工工藝傳承千年,銀壺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銀壺還會釋放銀離子,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一升水中只要有五百億份之一的銀離子,就足以使細菌無法生存。用銀壺盛放過的飲水,可以保持幾個月不腐敗。銀離子不僅能殺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六十余種有害病菌,還能促進人體排毒養(yǎng)生,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對疾病的抵御能力。銀離子還能平衡人體中樞神經(jīng),而達到清思安神的效果。而且利用銀的導電、導熱功能可以快速疏通人體血脈和生物電路,迅速減輕局部疼痛,治療腦部、關(guān)節(jié)、臟腑等人體電、熱集中區(qū)的各種疾病。
銀壺煮水,能使水質(zhì)變軟變薄,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zhì)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另外,本身潔凈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銹,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銀的熱傳導性在所有的金屬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夠迅速散發(fā)血管的熱量,因此可以有效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
保養(yǎng)方式:每次使用完后,擦干水分,用柔軟的干布輕輕擦拭。銀茶具長時間使用會發(fā)黑,這是銀純度高的表現(xiàn),不影響正常使用。如遇變色或使用過程中有污垢,使用擦銀布獲知拭銀粉輕輕打磨。由于銀硬度軟,若擠壓或硬物的撞擊,會變形或留下劃痕,請小心呵護!盛水位保持在整壺容量的80-90%為最佳,否則沸水外溢會將加熱爐的電熱絲徹底損壞,也會導致其它不必要的危險。銀壺不得在無水狀態(tài)下加熱,避免部分焊接處受高溫而損壞。
配對茶類:適合沖泡各種類茶,包括普洱、烏龍、鐵觀音、金駿眉、龍井、益陽黑茶等。
三、紫砂壺
紫砂壺是陶器茶具的佼佼者,早在北宋初期就已“成名”造型簡練大方,色調(diào)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結(jié)、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明代大為流行。
由于成陶火溫在1000-1200攝氏度,質(zhì)地致密,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長時間使用,紫砂壺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而在壺內(nèi)泡著的茶會滲進壺體內(nèi),使壺蘊含茶味。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紫砂,主要來自福建、宜興、臺灣三地。福建紫砂其實使用的也是宜興的砂,只不過是在福建加工而已。其中臺灣紫砂壺砂質(zhì)比較細膩,不同于其它兩地產(chǎn)的紫砂,相比之下更適合泡烏龍茶。壺的價格從百元至幾千元不等。
保養(yǎng)方式:雖然紫砂怕油、怕臟、更怕摔,但如果買來紫砂放著不用,將嚴重影響其色澤,更不利于其保值增值。圈子里行家說“紫砂的生命在茶海里,不能侍茶,紫砂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可見“養(yǎng)”壺才是紫砂收藏的正道。
配對茶類:一般認為用來泡臺灣的烏龍茶、鐵觀音等半發(fā)酵茶最能展現(xiàn)茶味特色。
鐵壺煮出來的水能吸收水里的氯離子,釋放二價鐵,軟化水質(zhì),而且鐵壺燒的水沸點高,泡出來的普洱茶特別甘甜。
鐵壺沖泡普洱有2種方法,一種是普洱茶不經(jīng)過蓋碗或者壺先沖泡放入鐵壺中,第一道茶先洗,然后再用高溫燒鐵壺煮。能把普洱茶最好的藥性成分泡出,口感不同于一般蓋碗或者紫砂壺。
第二種是先用蓋碗或者紫砂壺沖泡品飲之后再放入鐵壺中煮,鐵壺煮出來的水能吸收水里的氯離子,釋放二價鐵,軟化水質(zhì),而且鐵壺燒的水沸點高,泡出來的普洱茶特別甘甜。
個人還是推薦第二種.因為先使用蓋碗或者紫砂壺沖泡后在放入鐵壺中煮可節(jié)約茶葉,一般需要煮的普洱茶都是老茶,老茶難求,喝一泡少一泡,能節(jié)約,就節(jié)約。
好。
鑄鐵壺泡茶的好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用鑄鐵壺煮水泡茶更芳香,鐵壺燒水沸點溫度較高,比一般不銹鋼或陶制煮水器等高出約2—3度。
2、保溫時間更長,利用鑄鐵壺煮水沖泡茶葉可激發(fā)和提升茶葉的香氣,尤其是熟普洱茶或老普洱茶,必須水溫較高才能完美的把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釋放出來。
3、鑄鐵壺燒水能使水質(zhì)更軟、更甘甜,鐵壺燒水既能釋放微量鐵離子和極少的氯化物,使水質(zhì)變甘甜,鐵壺煮出來的水和山泉水有異曲同工之處。
4、鐵壺能提升水的沸點,一泡好茶若沸水來回煮太多次,水質(zhì)就容易變“老”了,茶葉的鮮美老韻不容易被激發(fā)。鐵壺煮水導熱更均勻,沸點容易一次到位,茶香湯韻俱佳。
5、成人每天需要1——1.5毫克的鐵(鐵是造血元素),鐵壺燒水泡茶會釋放出豐富的二價鐵離子,平常人們從食物攝取的叁價鐵,人體只能吸收4%—5%,二價鐵離子人體可以吸收15%左右,可以有效預防貧血癥狀。
6、觀賞收藏,有道是“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優(yōu)質(zhì)美好器皿構(gòu)成中國茶道美學,茶道美學包含了茶美、水美、器美、境美、人美、藝美等六元素。一把(或一套)優(yōu)質(zhì)古老的鑄鐵壺,別具使用價值與收藏意義。
·鑄鐵壺的特點:
1、鑄鐵壺可以使用炭爐、煤火爐、電陶爐加熱。鑄鐵壺不可使用電磁爐、微波爐加熱。
2、鑄鐵壺很重,裝水后重量加倍,建議只裝2/3滿,同時小心執(zhí)壺。
3、喝鑄鐵壺燒的水,能有效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鐵質(zhì),對貧血者更有效。
4、鑄鐵易生銹,每次用過之后,一定將壺內(nèi)的剩水倒完,揭開壺蓋,利用鐵壺余溫蒸干剩余水分,用干布擦拭壺外面使其保持干燥。壺內(nèi)壁要蒸干,壺外部要擦干凈。壺內(nèi)有水不能過夜。
5、鑄鐵壺還熱時,請勿快速冷卻或用涼水沖澆熱壺。
6、鐵壺與古董一樣,老壺兼具實用和收藏價值。
7、以木炭爐養(yǎng)鑄鐵壺最佳,不僅能養(yǎng)成美麗外表,木炭中的遠紅外線更能達到殺菌的效果。
8、切忌空燒鑄鐵壺,空燒會縮短鐵壺的使用壽命甚至導致鐵壺破裂。
9、鑄鐵壺的保存,如果長期不使用,請在壺內(nèi)放入防潮劑,然后置于陰涼干燥處。
·鐵壺泡茶的好處:
鑄鐵壺的鐵含碳量較高,具有堅硬、耐磨、鑄造性好、導熱性優(yōu)良的特質(zhì)。更不可比擬的是,它壺壁厚實,因此保溫效果明顯,使用鐵壺后水溫可提高至96——97度左右。
用鑄鐵壺煮水,能去除水中的氯,釋放出有利健康的二價鐵為人體所吸收,因此可以預防貧血,又能軟化水質(zhì)。鑄鐵壺煮出來的水不僅帶有微甜,更比普通水顯得柔滑,泡出來的茶也就別有風味。
鐵壺開壺可以用溫火煮水(最佳是山泉水)。新壺洗凈后,接連煮水3-5次,直到煮出來的水無雜質(zhì)無異味即可。也可以將普洱生茶放入鐵壺內(nèi)加水煮約10分鐘。燒開后將壺內(nèi)的水倒掉,重復上述3-5次,直至水質(zhì)通明即可。
如何開壺
用溫火煮水(最佳是山泉水)。新壺洗凈后,接連煮水3-5次,直到煮出來的水無雜質(zhì)無異味即可。
也可以把普洱生茶加入壺中,加水煮約10分鐘。燒開后,把壺里的水倒掉,如此重復3-5次。這樣茶中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的鐵會形成一層丹寧鐵,對鐵壺起到保護作用。
還可以交替燒水,煉壺開壺。這種方法有些復雜,但易于日后對鐵壺的打理。第一遍,用清水煮,等到沸騰后,把水倒掉即可。第二遍,加入茶葉煮水,沸騰后依然倒掉。第三遍,加入檸檬水,加熱至沸騰后倒掉。第四遍,加入米湯,沸騰后倒掉。最后一遍,再用清水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0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野茶是什么茶種
下一篇: 花茶屬于綠茶還是紅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