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紅袍茶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之一,因其獨特的品質和產(chǎn)地而備受喜愛。然而,許多茶友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春茶好還是秋茶好?春茶通常被贊譽為新鮮、嫩滑且香氣濃郁,而秋茶則被視為成熟、厚實且回甘持久。春茶有著清新的氣息,讓人仿佛置身在春日的花海中;而秋茶則帶來一種深沉的感覺,像是站在秋日的楓葉堆中。兩者各有千秋,無法簡單地比較哪個更好。然而,不管是春茶還是秋茶,都能為我們帶來獨特的茶香和口感體驗,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美好享受。
眾所周知,不同的巖茶品種,具有不同的品種特征。表現(xiàn)在茶香上,就是品種香的不同。水仙的品種是蘭花香,也稱“蘭底”;而肉桂則是獨一無二的桂皮香;北斗是木質香;鐵羅漢是沉沉的當歸藥香;梅占是清雅的梅花香……一茶一味,一茶一香,個性分明,這是巖茶的特色所在。
不過和朋友喝茶時,他順著我們的討論,往下拋出了一個新問題:“水仙的品種香是蘭花香,肉桂是桂皮香,那大紅袍呢?”
一時間,我覺得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在弄清大紅袍的品種香之前,我們得先弄清,大紅袍究竟是不是一個品種?
武夷山大紅袍在武夷巖茶中最負盛名,被譽為“茶中之王”,母樹生長在九龍窠內的一座陡峭的巖壁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陳德華教授經(jīng)過無性繁殖成功,使得原來的“朝堂貢茶”現(xiàn)在也能飛入平常百姓家。
2006年5月20日,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項目編號為:Ⅷ-63)。
2019年11月,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武夷巖茶大紅袍,素以“茶中之王”被世人知曉,是我國名茶中的奇葩,堪稱國寶。說起大紅袍,人們不單是嘖嘖稱奇它的湯色滋味,也對大紅袍蘊藏的傳奇故事津津有道。陳德華與大紅袍有什么故事?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商品大紅袍又是什么關系?咱們邊喝茶邊講:
問起武夷山的茶農,沒有人不知道“陳德華”三個字。他不善言辭,周圍很多人都親切地稱他“德華叔”。
▲陳德華與廣袤茶田
他對大紅袍的貢獻,遠遠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
第一個無性繁殖培育成功“正本”大紅袍茶樹;第一個研制成功大紅袍商品茶;第一個恢復傳統(tǒng)武夷龍團鳳餅緊壓茶,制成大紅袍茶磚;也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大紅袍傳統(tǒng)工藝技能代表性傳承人……
由他焙制的特級大紅袍多次以10萬元以上的價格拍出,其親自制的一款60克重的“大紅袍”更拍出56萬元的高價。他開啟了大紅袍一個全新的時代,成為現(xiàn)代大紅袍價值紀錄的開創(chuàng)者與引領者。
大紅袍是烏龍茶類,屬于半發(fā)酵茶,產(chǎn)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縣級市),以當?shù)厮a(chǎn)大紅袍品種茶樹之青葉,用武夷巖茶制作工藝制作而成,為武夷山特產(chǎn),也是福建省名茶和中國傳統(tǒng)名茶。
大紅袍按區(qū)域分可分為:正巖茶,半巖茶和洲茶。
01正巖茶
生長于武夷山風景區(qū)內的,即為正巖茶,其中包括三坑、兩窠、兩澗以及內外鬼洞等。
▲三坑兩澗
【慧苑坑】地理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處海拔高度:262米茶樹品種代表:鐵羅漢。
【牛欄坑】地理位置:天心寺東北邊,北斗峰與曼陀峰的南麓海拔高度:米238茶樹品種代表:肉桂、水金龜。
【大坑口】地理位置:天心寺的東南邊海拔高度:243米茶樹品種代表:水仙、肉桂、名樅。
【流香澗】地理位置:玉柱峰與飛來峰的西麓,毗鄰慧苑坑海拔高度:米280茶樹品種代表:水仙。
【悟源澗】地理位置:武夷山風景區(qū)內馬頭巖南麓海拔高度:342米茶樹品種代表:肉桂、水仙。
▲大紅袍母樹
“古有名茶樹,生于絕壁間”說的就是生長于武夷山風景區(qū)九龍窠陡峭絕壁上的大紅袍母樹。由于產(chǎn)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大紅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為奇丹,兩株為北斗。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訪華,毛主席將200g大紅袍母茶茶葉作為贈送給美國總統(tǒng)禮物。這200g茶葉已是當年大紅袍母茶產(chǎn)量的半壁江山,可見大紅袍母茶之珍貴。自2006年5月起,武夷山市政府決定停采、留養(yǎng)母樹大紅袍,實行特殊保護和管理,故大紅袍母樹茶葉已成絕品。
02半巖茶
半巖茶指位于武夷山風景區(qū)之外,但仍處于武夷山境內的大面積栽種的大紅袍。半巖茶區(qū)盛產(chǎn)名樅“肉桂”和“水仙”也出產(chǎn)“水金龜”、“鐵羅漢”、“白雞冠”等名樅。
各類名樅,由于精心選種栽種,用心炒制烘烤,品質名優(yōu)以致歷來愛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購。然而,名樅茶的產(chǎn)量很少,品質各具特色,加上神話傳說,名樅茶更為珍貴,常有難以品嘗之福。
03洲茶
武夷山境外以及周邊平原茶園大面積栽種的即為洲茶。
宋代范仲淹譜歌道:“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笨傊?,武夷巖茶大紅袍與武夷風光一樣享譽天下,正所謂“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
國家標準從品種角度對大紅袍進行的分類:
最新的國家標準GB18745-2006只定義了一種分類標準,即產(chǎn)品標準,武夷巖茶產(chǎn)品分為大紅袍、名樅、肉桂、水仙、奇種這五種。
而在較早之前的GB18745-2002標準里,則從品種、名樅、產(chǎn)品三個方面來進行區(qū)分,品種分類包含: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腳烏龍等;名樅分類包含: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腰、北斗等;產(chǎn)品分類同樣包含大紅袍、名樅、肉桂、水仙、奇種這五種。
大紅袍按品質劃分可分為:特級大紅袍、一級大紅袍、二級大紅袍
01特級大紅袍
春季采制的大紅袍為級別最好的。春茶期間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污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葉品質最佳的。所以眾多頂級名茶均出自春茶前期。
▲特級大紅袍
02一級大紅袍
夏季采制的大紅袍由于采制時正逢炎熱季節(jié),雖然茶樹新梢生長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說,很容易老化。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使得夏茶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及春茶濃烈。夏茶中花青素、咖啡堿、茶多酚含量的增加,從而使滋味稍微苦澀,品質稍遜于特級大紅袍。
03二級大紅袍
秋季氣候介于春夏之間,在秋茶后期,氣候雖較為溫和,但雨量往往不足,會使采制的大紅袍茶葉顯得較為枯老。特別是茶樹歷經(jīng)春茶和夏茶的采收,體內營養(yǎng)有所虧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葉,內含物質顯得貧乏,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茶葉滋味淡薄,而且香氣欠高,葉色較黃。所謂“要好吃,秋白露”,其實,說的是茶葉“味道和淡”罷了。
根據(jù)茶香不同劃分
01清香型
其特點:清鮮,花香中帶綠茶的清高鮮爽。滋味甘爽,但帶青澀。品種特征明顯易鑒別,但巖韻不夠突出。湯水橙黃至黃綠色,較淡。葉底鮮活,賞心悅目,但香氣不耐儲藏,品質易變。該類型適合于剛接觸武夷巖茶的新消費者。
02熟香型
其香氣濃沉厚重(不顯清高),杯底香(掛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巖韻強而耐泡,但常帶雜味(如悶味、陳味等)而欠清純。湯色深濃、久泡不易退。葉底無看相,品種特征淡化。茶性更溫和、不傷胃。該類型適合于“老茶鬼”。
01商品大紅袍
主要包含“純料茶”和“拼配茶”。這里的“純料茶”不等同“純種大紅袍”,系指單一品種的茶葉制成的成品茶即“純料茶”,純料茶最完整的保留了原始品種的特性,是茶葉品種研究、培育和推廣最鮮活的標本參照物。而“拼配茶”是在多種“純料茶”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茶葉品種之間的優(yōu)勢進行互補的原理,以及根據(jù)商品銷售需求和口感要求對多個單一品種的茶葉進行的拼配,市面上統(tǒng)稱為“拼配大紅袍”。
02純種大紅袍
指用從大紅袍品種茶樹上采摘下來的綠葉原料經(jīng)武夷巖茶的制作工藝加工而成的茶葉,人們?yōu)榱撕蜕唐反蠹t袍區(qū)分開則冠以“純種”二字。
大紅袍茶樹的無性繁育技術研究早就在二十世紀年代即已開始,武夷茶區(qū)則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才開始推廣、種植。由于栽種的時間短,人們對它的制作工藝尚處于認知階段以致現(xiàn)在的“純種大紅袍”賣點并不多。
03母樹大紅袍
全世界僅有6株,位于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石壁上,母樹大紅袍已于2006年停止采摘,并且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所以現(xiàn)在市面上是不可能再飲用到由“母樹大紅袍”采制制成的茶了。
最后八叔說:曾經(jīng),提起拼配大紅袍,介紹詞是“大紅袍母樹的復刻品!”現(xiàn)在站在更精準的角度看,拼配大紅袍是巖茶拼配魅力的呈現(xiàn)者。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制茶師,能做出一千款不同的大紅袍!參差百態(tài),不盡相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83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滁菊是什么樣子?,滁菊產(chǎn)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