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茶葉可以泡多少次?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茶友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茶葉的泡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茶葉,茶葉是一種植物,它的葉子經過發(fā)酵之后形成的茶葉。在中國有很多種茶葉,比如綠茶、紅茶、白茶等等。那么茶葉的泡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綠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茶葉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直接沖泡也可以用開水泡。
1、茶葉第一次泡1~3次合適。
2、我國的茶葉種類較多,以市場上常見的綠茶、紅茶、烏龍茶為主。茶葉沖泡一般建議1~3次為宜,這樣可以將茶葉本身的營養(yǎng)成分得到最大化的釋放,如茶多酚、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物質。
3、但是,沖泡的次數(shù)也要根據個人口味以及茶葉年份而定。如果喜歡比較淡的口味,也可以適當增加沖泡次數(shù);茶葉年份越久,則沖泡的次數(shù)可以有所增加,茶葉沖泡并不存在相對固定的沖泡次數(shù)。
4、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飲用茶葉水,但要避免大量飲用,以免導致牙釉質的損壞,出現(xiàn)口腔問題。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茶具,可根據茶葉的種類、人數(shù)及飲用的方式而定花茶、綠茶及較注重香氣的青茶類,可用瓷壺、蓋杯(蓋碗)或玻璃杯來沖泡;部分發(fā)酵的烏龍茶、鐵觀音、水仙等宜用紫砂茶具,工夫紅茶和碎紅茶,一般也用瓷壺或紫砂壺沖泡。品飲綠茶或其他細嫩的茶類,不論用何種茶具均宜小不宜大,因用大杯則水量多、熱度高,易使茶湯有「熟湯」味。
若蓋杯的容量為150時,單次飲用,可放3克茶量,沖泡五分鐘后可飲用。在時間較長之會議或多次飲用時,可放置5克茶量,沖泡兩分鐘就可飲用。蓋杯的蓋子可用來撥動茶葉,使茶湯均勻后,判斷濃度是否恰當;也可在倒茶湯時,做為過濾茶葉之用。倒完茶湯后,除了享用茶湯,也可以聞茶葉及碗蓋的香氣。若將蓋杯當作沖泡器或茶壺使用時,置茶量可依個人的喜好、飲用習慣作適當增減,沖泡好的茶湯可由蓋碗倒入茶海中,使茶湯濃度混合均勻,再倒入杯中飲用。蓋杯的質材大都為瓷器,所以沖泡茶葉時香氣很容易表現(xiàn)出來,且茶湯的滋味及香氣不會受到干擾,最適合沖泡香片、高香氣的包種茶類、龍井、碧螺春等綠茶類。
宜興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味,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在沖泡時可視茶葉的不同特性,選擇不同的壺具搭配運用,以求達到最理想的沖泡效果。使用的器具包含有煮水器、茶壺、茶杯、茶海、茶盅、茶荷、茶匙、水盂等,其沖泡方法如下:
(一)溫壺、溫茶海。溫壺可提升茶壺的溫度,避免在泡茶時已控制好的水溫受到影響,溫茶海也是相同道理。
(二)備茶、賞茶。取茶時,藉著欣賞茶荷中的茶乾外形,以了解茶性并決定置茶份量與沖泡水溫。
(三)溫潤泡。注入適當溫度的水入壺后,短時間便將壺內的水倒出,使茶葉在吸收溫度與濕度后,呈含苞待放的狀況,有利於沖泡第一道茶湯時香氣與滋味的展現(xiàn)。
(四)溫杯。先將茶杯預熱,有助於茶湯香氣之散發(fā)。
(五)沖泡。每一泡茶沖泡后倒出的時間,應視茶葉的特性與置茶量調整。
(六)倒茶。倒茶時有二種方式:
(1)平均分茶法(點兵方式),將茶湯平均倒入杯中,其優(yōu)點是可使香氣不致散失太多。
(2)直接倒入茶海內,除了可使茶湯的濃度平均外,亦可沉淀茶末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shù),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shù)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系,不可一概而論。
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后,便可飲用。
這種泡法的缺點是:如水溫過高,容易燙熟茶葉(主要指綠茶);
水溫較低,則難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時喝不完,浸泡過久,茶湯變冷,色、香、味均受影響。
改良沖泡法是:將茶葉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
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
當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后茶湯濃度比較均勻。
據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其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則所剩無幾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有沸水沖泡3—5分鐘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飲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沖泡法。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約半壺)的情況下,第一泡1分鐘就要例出來,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要逐漸增加沖泡時間,這樣前后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
泡茶水溫的高低和用茶數(shù)量的多少,也影響沖泡時間的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宜短;水溫低,用茶少,沖泡時間宜長。沖泡時間究竟多長?以茶湯濃度適合飲用者的口味為標準。
據研究,綠茶經一次沖泡后,各種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葉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一次沖泡的浸出率高達80%以上;其次是咖啡堿,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較低,約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紅茶在加工過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綠茶充分,尤其是紅碎茶,顆粒小,細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沖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綠茶高得多。發(fā)展后,國內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飲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質的浸出量,提高茶湯濃度。據比較,袋泡茶比散裝茶沖泡浸出量高20%左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92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茶湯澆茶壺的壺叫什么名稱,用茶壺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