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表面出現(xiàn)黃斑點是茶葉貯存過程中的常見現(xiàn)象之一。這些黃斑點通常出現(xiàn)在茶葉表面,特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貯存后。茶葉中的天然物質在長期的貯存和氧化過程中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這些黃斑點。雖然這些黃斑點不能影響茶葉的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但是對于茶葉的外觀美觀度有所降低。因此,保管黑茶時應注意避免潮濕和高溫環(huán)境,同時要及時消費新鮮的茶葉,以避免黃斑點的出現(xiàn)。
文丨沈沐
圖丨網絡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拿了一餅表面出現(xiàn)黃色物質的普洱茶讓沈沐鑒別,看是不是出現(xiàn)了傳說中的金花,要是真的,那無異于中了頭獎。
茶友讓我鑒別的茶餅
我拿在手里端詳了一會,立馬給出了意見:這不是金花,是發(fā)霉了。
我是怎么斷定這不是出現(xiàn)金花而是發(fā)霉了呢?
賣個關子,后面會說。
是金花菌,學名“冠突散囊菌”,一般存在于黑茶中,金花普遍、茂盛、顆粒大、色澤鮮艷、呈金黃色,不含雜菌,是黑茶金花茶的重要品質要求,“金花”生長好的茶滋味醇和,沒有苦澀味或少有苦澀味,更能去油膩,利消化。
這個是黃曲霉
冠突散囊菌與黃曲霉菌,二者都屬真菌類的曲霉菌屬??梢哉f二者都是靠孢子繁殖存續(xù),它們在生理特征上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在利用碳源、氮源方面,一般無明顯差異。二者最大不同是冠突散囊菌對人體健康有益、黃曲霉菌有害。冠突散囊菌在自然條件下目前只在茶葉、靈芝和名貴中草藥材上偶爾發(fā)現(xiàn)。它生長發(fā)育要有特定環(huán)境和特定物質基礎條件,需要獨特的加工工藝(或是培養(yǎng)條件)才能生長發(fā)育。
黃曲霉菌相對外界條件要求較低,分布性廣泛,濕熱環(huán)境中大多動植物制品中都易發(fā)生。濕倉情況就可造成茶葉黃曲霉霉變發(fā)生。
首先,打開茶封觀之。冠突散囊菌一般常存在茯磚茶磚體的內部,為星點狀顆粒分布,呈金黃色,茶面即使有,也是個體清晰、間界清楚的顆粒狀同處分布。黃曲霉菌孢子顆粒極細微,且附著不緊,用口吹氣即可吹散落。而冠突散囊菌閉囊殼附著緊實,不易掉落。用手搓磨,受黃曲霉菌霉變之茶有發(fā)膩的感覺。完好茯茶則沒有此感,并且有一定強度和彈性。受黃曲霉污染的茶,茶葉一般凝成塊,沖泡時不易散開,葉子極易碎。而有冠突散囊菌的茶品,條索清楚,自然舒展,久存不易分拆,沖泡后葉形完整。沖泡時,受黃曲霉菌霉變的茶湯色灰暗或棕黑,渾濁黏膩,味道發(fā)澀,霉變氣味嗆人。數泡后,湯色很快變淡且依然混濁。而有冠突散囊菌的茶品,湯色橙黃或深紅,且較普通茶更加清澈透亮,口感醇和圓順滑爽,有股清馨的菌花香甜氣味,極耐沖泡,沖泡六七次也色味如故,喝后有心曠神怡之感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15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檸檬蜂蜜紅茶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正山小種適合什么樣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