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怎么泡才好喝
鐵觀音烏龍茶是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茶葉,這種茶的產(chǎn)地位于福建武夷山。盡管鐵觀音的口感和香氣一直備受贊譽
,但是要將它泡好卻需要下一番功夫
。當你掌握了泡鐵觀音的正確技巧,你就可以充分體驗其醇厚的香氣和口感
。因此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技巧,教你如何泡出一杯完美的鐵觀音烏龍茶
。
出身多彩茶鄉(xiāng)
,從小諳熟茶事,胸懷對故土鄉(xiāng)情執(zhí)著守望
,樂享關乎茶與生活點滴感悟
。茶類微信公眾號643715379,微信:643715379 期待與您相遇
!
泡好鐵觀音是指通過提高泡茶的技藝
,泡好每一泡的茶湯
,盡里使每一泡的茶湯都可以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泡好鐵觀音的意義:泡不好茶
,會把300元的鐵觀音泡出100元的香氣和口感
;而通過提高技藝可以把300元的鐵觀音泡出500元或者是更高的香氣和口感。
在泡鐵觀音的過程中有以下因素需要考慮:
天
氣
一般天氣晴朗的天氣會比陰天
、雨天泡出來的鐵觀音更好喝
,和制作鐵觀音的天氣是一樣的(晴朗的天氣比陰天、雨天制作的鐵觀音品質(zhì)更好)
。
氣溫高的天氣會比氣溫低的天氣泡出來的鐵觀音更好喝
,主要有以下原因1
氣溫較低,蓋碗冷的快
,100度的沸水沖泡下去
,因為蓋碗會吸收熱量,實際的水溫只有90度左右
,蓋碗里的茶水溫度下降也較快
。因為水溫較低,鐵觀音的香氣和滋味不能得到效的釋放
。
2氣溫較低
,茶杯里面的茶水溫度下降也較快,喝起來可能就會覺得不夠香氣溫低的時候泡茶的解決辦法1
燙茶具
,在泡之前
,用熱水燙洗蓋碗或溫壺,洗燙茶杯等茶具
;
2
第一泡一定要洗茶
,一方面可以讓茶舒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茶具的溫度
;
3
每一泡的間隔時間不要太長
,如果間隔時間比較長,可以用秒出的方式再洗(醒)一次茶
;
4
用隨手泡(電熱水壺)
,確保每一泡的水都是沸水。
泡茶環(huán)境
營造一個好的泡茶環(huán)境
,塑造一個喝茶的氛圍
,會更容易泡出好茶。一方面在好的環(huán)境下
,更容易靜下心來泡茶品茶
;另一方面,在相對封閉的小茶室
,香氣不會很快飄散
,整個茶室都充滿了茶香
。
泡茶的水
水 質(zhì)
泡茶的水,個人認為山泉水最佳
,還有就是自來水
,自來水一般都含有氯氣,要放入水桶存放一個晚上讓氯氣揮發(fā)
,或者自來水燒開后
,打開水壺壺蓋讓氯氣揮發(fā)。自來水中經(jīng)常還有其他雜味
,最好是安裝凈水機進行過過濾
,以免影響茶湯質(zhì)里和茶葉香氣。
水 溫
泡鐵觀音要100度的沸水
,用隨手泡(電熱水壺)
,保證每一泡的水都是燒開的
。但每一泡都燒開的話
,一滾再滾的水,水中的含氧里會少很多
,茶水就不活
。而水溫越高,茶的香氣也越高
,茶中的滋味(可溶物)也越容易泡出來
。香氣是有沸點,鐵觀音中就含有很多高沸點香氣物質(zhì)成份
,只有沸水才能把這部份香氣釋放出來
。
茶具
泡茶的茶具主要有白瓷蓋碗、紫砂壺
、快客杯
、飄逸杯、玻璃杯
、保溫杯
。從泡鐵觀音效果來看,白瓷蓋碗
、紫砂壺效果較好
,保溫杯的效果最差。泡鐵觀音是功夫茶
,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茶水分離。也就是在茶葉注入水后
,浸泡一會兒
,然后倒出來喝
,不能把茶葉一直浸在水里。從這點來說
,不推薦直接用玻璃杯
、保溫杯泡鐵觀音。
紫砂壺:優(yōu)點
1茶水分離
;2
紫砂壺為陶器
,保溫性強,泡茶較香(但要注意
,由于溫度較高
,可以在泡茶過程中掀開壺蓋,避免茶葉悶熟
;
3
和蓋碗相比
,容易操作不燙手;
4滋養(yǎng)一段時間
,積增茶銹
,壺面生成光潤的顏色,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壺1
紫砂壺透氣性好
,會吸香味,特別是剛買的紫砂壺(養(yǎng)一段時間
,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一個壺只泡一種茶,免得串味)
;
2
和蓋碗相比
,不能真實的還原茶葉原本的味道;
3
和蓋碗相比
,蓋碗更便于聞香
。
蓋碗優(yōu)點
1茶水分離;2一般為瓷器
,保溫性能較好
;3能較真實的還原茶葉原本的味道;4
便于聞蓋香觀葉底
;
蓋碗缺點1有一定操作難度
;2容易燙手(特別是新手)
蓋碗建議選擇白瓷蓋碗,除了瓷器蓋碗外
,還有陶器蓋碗和玻璃蓋碗
,陶器蓋碗由于透氣的原因,效果不理想
。玻璃蓋碗保溫性較差
,效果也差強人意
。清香型鐵觀音比較適臺用蓋碗,香氣高揚
,清甜鮮爽
,濃香型鐵觀音蓋碗和紫砂壺都可以,用紫砂壺口感會更醇厚
,回甘也好
。由于蓋碗可以較真實的還原鐵觀音原本的味道。
蓋碗泡鐵觀音以下幾個要注意的地方:1
投茶量和蓋碗大?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ú杷壤?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一般7.5克的鐵觀音,用120ML左右的蓋碗
,根據(jù)蓋碗大小
,適當?shù)脑鰷p投茶量。
2
一定要洗茶
,一方面可以讓茶舒醒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茶具的溫度
3浸泡時間(坐杯時間)
首先沒有絕對的浸泡時間,浸泡時間要根據(jù)個人情況(有些茶友喜歡濃一點的
,有些茶友喜歡淡一點的
,甚至有些茶友喜歡秒出湯;茶葉的情況(茶的品質(zhì)
、老嫩、大小
、緊結
、焙火輕重)、茶具的情況等
。對于茶友來說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試,依自己的口感來調(diào)整浸泡時間
。
第一泡和第二泡的浸泡時間應該是差不多的
,甚至可以比第一泡的浸泡時間短。因為鐵觀音的形狀是緊結的
,雖然已經(jīng)有洗茶了
,但香氣和滋味的釋放還是比較慢的。還有一點
,浸泡時間到后面是成倍數(shù)延長的
。比如第一泡是10秒,第六泡是3分鐘
。而不是簡單的相加
。
蓋碗往公道杯倒茶湯時
,快倒完時,應手拿蓋碗
,回復往下甩
,使蓋碗里的茶湯倒盡,以免影響下一道茶湯
。每一泡的間隔時間不要太長
,如果間隔時間比較長,可以用秒出的方式再洗(醒)一次茶
。
泡好茶
,和泡茶者的心態(tài)、用心程度
、泡茶技藝及茶葉的品質(zhì)
、老嫩、大小
、緊結
、焙火輕重等有關系。
總而言之
,如果掌握好一定的技巧
,用心泡茶,泡出來的鐵觀音也會更加迷人
。
怎樣泡鐵觀音茶比較好?
鐵觀音泡法
我看明代的許次疏在《茶疏》中說:“茶滋于水蘊于器
,湯成于火
,四者相連,缺一不可”
。茶
、水、器
、火四者
,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和我們談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應
。
泡茶看似容易
,將茶置于壺內(nèi),注熱水
,待片刻
,再倒出來,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來
,鐵觀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動作
,就可得好茶湯!然而
,靜心觀茶
、識茶,鉆研茶的特質(zhì)
,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
!我個人鉆研品茗泡茶,在上述文字記載之外
,實際泡茶過程中
,以及面對不同茶葉和茶器時更仔細分辨,才得好茶湯滋味
。
福建安溪鐵觀音和臺灣木柵鐵觀音在制茶過程中
,所呈現(xiàn)的條索外觀,成茶后的烘焙度不同
,在茶湯表現(xiàn)上也互見特色
,表現(xiàn)在泡法上更見功夫。現(xiàn)分述如后:
安溪鐵觀音:
安溪茶在制茶過程中
,其條索不似臺灣木柵鐵觀音經(jīng)過“團揉”
,茶葉外觀,葉葉分明
,又由于安溪制鐵觀音亦將輕度焙火
,到了香港茶莊或外銷品會利用焙茶改變鐵觀音的茶葉韻味。因此若想泡出安溪鐵觀音的花香
,或泡出鐵觀音的“官韻”
,也得考慮焙火程度。
表現(xiàn)茶香特質(zhì)
,宜用燒結溫度較高的朱泥壺。壺形外觀
,宜用扁圓形
,不宜選用高統(tǒng)直壺。這是為了讓條索狀的安溪鐵觀音茶
,可以充分浸潤在水湯里
,更能平順釋放出鐵觀音的茶韻和花香!
為何不用高統(tǒng)壺
?我的經(jīng)驗是
,倒茶時若無法倒到不漏殘留,那么殘留在高統(tǒng)壺里的茶水,就會釋放出茶單寧
,造成下泡茶倒出時
,沾惹一身苦澀的困境。
我想
,任何人飲鐵觀音
,可以接受強勁單寧、咖啡因釋出的韻味
;卻很難接受過度浸泡所產(chǎn)生的苦澀
!
扁壺,很容易讓條索形的安溪鐵觀音舒舒服服容身其內(nèi)
,并不會有任何壓力或擠迫
。有了好的壺型,茶就會愉悅地將全身上下的香氣釋放出來
,也會散盡一身的韻骨
!
以上所說的適用于保有清香的輕焙火鐵觀音,若遇到中焙火的鐵觀音
,如何才可以避免泡出“焦味”呢
?
選用燒結溫度較低的紫砂壺,要是遇到陳年鐵觀音
,那么泡茶時切記要茶入壺裝滿些
,出水時要快,才不會釋出焦味
!
用高密度置茶入壺
,又用快速出水的品茗手法,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擠”出焙火內(nèi)的鐵觀音韻
,就好似單品的意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的感覺:入口極濃
,入喉極甘。
想要泡出濃香的焙火安溪鐵觀音茶
,壺形不拘
,卻要適量而為之。
茶量如何
?置茶入壺內(nèi)
,以六分滿為度,又因茶焙火后較破碎
,出水孔之處要注意不要被阻塞
,應采取快沖快取,才得真味
!
每一泡茶在壺內(nèi)的停滯時間不宜過長
,連續(xù)沖泡四五次就結束
。這種品茗法,大抵是內(nèi)行茶友
,一次泡完再連續(xù)沖泡四到五次
,茶湯放在茶海內(nèi),再慢慢倒分送茶友分享
,又稱為“精華泡”法
。
這是一種“萃取”的精華泡法,特色是一次將茶泡畢
,不留下余味
。
想研究茶藝的有心人,可拿起經(jīng)由萃取泡后的鐵觀音茶渣仔細端詳:要是茶葉本身柔軟
,不被焙火焙走了樣
,只剩下一身“枯骨”,那表示烘焙茶師用了心
,用了慢火慢“燉”(以慢火焙茶)
,而非企圖用焙火掩蓋劣茶,就等于把茶焙焦了
,只留下炭味
,就非好茶呀!
兩岸開放前
,市場出現(xiàn)四兩包的內(nèi)地茶
。這種茶包常用劣質(zhì)茶混淆,并將茶焙到炭化以掩人耳目
。品茗者泡來喝只能喝到一壺已經(jīng)焦焦有炭味的茶水
。蘊藏烘焙茶藝術的焙火制茶,原本的立意是為了焙好后能久藏
,哪知卻成了改造低級茶的元兇
。
香港或東南亞茶莊賣的安溪鐵觀音,大抵為了運送保存
,難以保留原本鐵觀音的清香而持了焙火的自創(chuàng)風味
!
然而,想泡出焙火里的真味
,兼得焙茶后產(chǎn)生特殊的“焙茶口味”
,非得用心選茶具、注水量
,掌握倒茶時間不可!
焙火茶若置于瓷甕
,任憑氧化褪去火味后
,自然產(chǎn)生果酸味,此時若能拿捏適中,想要減低焙火茶的“利口”缺點
,反而可得滿口果酸滋潤和滿口生風的回甘
,若泡飲時換上磚胎造的壺器,增加壺身吸取燥味的可能性
,就能為茶湯帶來柔順與滑口
。
焙火是為了延長茶的生命,如何分辨焙火功力
,并辨別茶葉是好是壞
?檢驗茶底的軟或硬。要檢驗泡茶人是否泡出焙火真味
,只要猛聞茶湯
,若出現(xiàn)“炭味”久久不去,則屬劣品
。等到喝盡茶湯后
,杯底出現(xiàn)令人口頰生津的果酸味,則是佳品
!若木炭燒焦留下的灰燼臭味撲鼻
,這才是令人頓失茶趣。
懂得賞析焙茶口味之人
,可借焙味見真章
。
“焙”出真味,也得泡出真味
,才知鐵觀音真味
!要泡出真味,首先要放對茶的量
。
木柵鐵觀音:
安溪和木柵的鐵觀音置茶量
,明顯大不相同。置茶量
,實際上就是與泡茶器具大小的一種互動關系
。由于木柵鐵觀音的揉捻造成茶型緊結,置茶時就要想到給她留下舒展空間
,才能讓她可以盡情散發(fā)茶的真香味
!
因此,選壺泡木柵鐵觀音時
,宜寬不宜窄
。我的經(jīng)驗是:圓壺優(yōu)于方形壺,高統(tǒng)壺優(yōu)于扁形壺
;在燒結溫度上宜高
,同時以吸水性強的泥料為佳
,朱泥與紫砂均佳,這類壺保溫性佳
,壺中茶湯不易降溫
,所以出水要適中,不宜久浸
。又朱泥傳導性強
,更應掌握倒茶湯時機。切記:第一泡茶湯倒出后
,務必將殘留壺底的茶湯倒盡
,才可免去鐵觀音茶堿的釋出,影響茶湯的甘美滋味
,反惹上咬舌釘住牙齦的麻煩
!
對于茶農(nóng)來說,用公道杯
,三克浸三分鐘的泡法
,最能泡出真實味道。要是現(xiàn)在你喝得好喝
,回去用壺泡會更好喝
。事實上,此說法值得商榷
。臺灣木柵鐵觀音茶的卷曲狀
,加上慢火焙出來的特質(zhì),若沒有優(yōu)良適度的泡茶空間
,反而會“壓死”湯味
,讓好茶失去特質(zhì),甚至白白浪費了鐵觀音的“官韻”
,換來一口“苦不堪言”
!其間用水是關鍵,只用家中不過濾的自來水
,再厲害的茶人也難扭轉劣勢
!
因此,想要泡好木柵鐵觀音難度高
,不可拿一款通則行諸四海
。例如有人說,沖泡鐵觀音溫潤泡九十五攝氏度
,放置10-20秒即可
。這種說法必須弄清楚其選用茶壺的形制為何?用的水是何處取得
?又用何種方式燒水
?
我的經(jīng)驗是
,用滾水一百攝氏度泡茶最正確,尤以鐵觀音茶
,高溫才能釋出茶真味!而關鍵在于必須同時掌握適量茶葉
,一般應低于烏龍茶用量
,并減低浸泡時間,加快倒出茶湯的時間
!
總之
,泡安溪鐵觀音應注意其焙火程度
,隨之增減茶量
,壺型宜扁,高溫燒結佳
,可浸泡出“官韻”
;而泡木柵鐵觀音,茶葉用量宜減
,選用圓壺寬身,留給葉底發(fā)揮空間
,而倒茶時間需更快于安溪鐵觀音所需時間
。
鐵觀音怎么泡才好喝 這些步驟才是對的
泡鐵觀音很簡單,但是想把鐵觀音泡的好喝卻一點都不簡單
,很多人其實都不太了解泡鐵觀音的技巧,下面介紹鐵觀音怎么泡才好喝 這些步驟才是對的
。
鐵觀音怎么泡才好喝
泡茶里的講究學問可不少
,要想泡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鐵觀音還真不是易事。很多人都表示在茶店試茶的味道和買回家后自己沖泡的口感相差甚遠
,懷疑是否被店家中途調(diào)包
。
實際上
,是因為即使是同樣的茶葉
,不當?shù)臎_泡方式對口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甚至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味道
。在這里
,就教你幾招鐵觀音的正確沖泡方式
,希望各位茶友都能品上一杯鮮香四溢的鐵觀音
。
沖泡一壺鐵觀音中有個非常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視的事項
,就是水的選擇。好茶需要好水來泡
,畢竟這是一杯茶最主要的部分,水的選擇尤為重要
。
泡茶的水最好的是山泉水
,再來是井水,最后是礦泉水
,自來水不再考慮之列
。主要是自來水中漂白粉的味道很很大程度上影響茶的口感
,一般情況下
,山泉水和井水比較難得,那么中高檔的茶用桶裝礦泉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
說到溫度對鐵觀音的影響
,雖然很多書上都說泡茶水溫80℃為宜
,不要過高
。但實際上如果想喝一杯口感不錯的鐵觀音,就要配以不低于95℃的水溫
。這也是水為何一直不斷燒的原因
。
沖泡的時間對鐵觀音來說也很重要
,泡鐵觀音最好的茶具
,蓋碗,應當在放入茶葉之前就用開水沖燙一遍
,讓茶具保持一定溫度更能讓茶葉出味
。茶葉放入蓋碗中后
,快沖快出
,停留時間不能過長,這是洗茶過程
,可以清除茶水里漂浮的泡沫
。接下來第二沖尤為關鍵
,需要足夠的時間讓茶葉出味
,才能夠成好茶。一杯鐵觀音可以沖泡四五次,越到后面沖泡時間應越長才能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味道
,不至于太淡
。
一蓋碗要放多少茶葉
,這也是個關鍵的問題
。多大的蓋碗就放多少的茶葉,多了少了都會影響茶的味道
,在泡茶之前應當先了解清楚所用茶具的容量
,這樣更容易把握
。
只要我們多加嘗試,仔細按照正宗的鐵觀音泡法來泡
,稍加注意
,準保能泡出一杯屬于你自己的美味的鐵觀音。
陳香型鐵觀音怎么樣
陳香型又稱老茶或熟茶
,由濃香型或清香型鐵觀音經(jīng)長時間儲存,并反復再加工而成
,亦屬半發(fā)酵茶葉
。陳香型鐵觀音具有“厚、醇
、潤、軟”等特點
,表現(xiàn)為色澤烏黑
,湯水濃郁,綿甜甘醇
,沉香凝韻
。其特質(zhì)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紅茶
、黑茶
,且有沉重的歷史與文化沉淀。
教你聞鐵觀音的香味
1
、上等的鐵觀音,沖泡后香味四溢
。
2、泡好時輕輕的聞鐵觀音的味道,具有獨特的香氣撲鼻而來,且馥郁持久,令人心曠神怡
。
喝鐵觀音的壞處
喝天觀音的壞處有哪些呢?其實正確喝鐵觀音的話是沒有什么壞處的,但若觸犯了鐵觀音的禁忌
,就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壞處
,如下:
1
、用保溫杯泡鐵觀音
,會使茶味苦澀
很多人喜歡用保溫杯泡鐵觀音
,認為這樣茶水可以長時間保溫,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如果用保溫杯泡鐵觀音
,長時間浸泡在高溫
、恒溫的水中
,茶葉中的茶多酚、單寧等物質(zhì)會大量浸出
,使茶水顏色濃重
、味道苦澀。因此
,茶具應選擇透氣性較好的陶瓷類,如用紫砂茶壺泡茶
,不失茶之原味
。
2、空腹飲用鐵觀音
, 易引起胃粘膜炎
最好不要早晨空腹喝鐵觀音,因為鐵觀音的成分較為濃郁
,空腹會沖淡胃酸
,還會抑制胃液的正常分泌,不利于消化
,嚴重的還會引起頭部不適
、心悸
、心煩
、胃部不適、等癥狀
,也不利于人體對蛋白質(zhì)的吸收
,還會引起胃粘膜炎等疾病。
3
、貧血患者飲用鐵觀音,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貧血不宜喝鐵觀音,因為鐵觀音中含有大量的鞣酸
,鞣酸可與人體內(nèi)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結合物
,使體內(nèi)得不到足夠鐵的來源,尤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女性在來月經(jīng)期間,更不適合
,在那段時間飲茶尤其是飲用鐵觀音等濃茶極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
4、酒后飲用鐵觀音
,不醒神反而傷身
酒后不宜喝鐵觀音
,一般都認為喝完酒
,喝點茶能夠醒酒
,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喝濃茶更是錯誤
,因為本身茶葉能夠興奮人的神經(jīng)中樞,酒后喝濃茶會加重對人心臟負擔;其次
,雖然茶葉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但是酒后喝茶會使酒精中有毒的物質(zhì)醛尚未全面分解就從腎臟排出
,對腎臟具有很大的刺激性
。
鐵觀音茶怎么泡才好喝?
最好用紫砂壺沖泡
,采用功夫茶泡法~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1 白鶴沐浴 (洗 杯):用開水洗凈茶具
2 觀音入宮 (落 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
,放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
3 懸壺高沖 (沖 茶):把滾開的水提高沖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
4 春風拂面 (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
,使其清新潔凈
;
5 關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
,二分鐘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 韓信點兵 (點 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里
;
7 鑒嘗湯色 (看 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熱細綴
,先聞其香,后嘗其味
,邊啜邊聞
,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
,但能齒頰留香
,喉底回甘,心曠神怡
,別有情趣。
如何正確泡鐵觀音
鐵觀音作為我國十大名茶之一
,備受廣大茶客喜愛
。但是要想品嘗到鐵觀音獨有的香氣與韻味,掌握鐵觀音的泡法很重要
,今天我們從鐵觀音沖泡的四個注意事項來說說鐵觀音怎么泡才好喝。
一
、鐵觀音適合什么茶具
好多茶友認為鐵觀音與朱泥紫砂壺是絕配
,這種認知是非常片面的。大家都知道鐵觀音可以分為濃香型鐵觀音與清香型鐵觀音
,為了充分體現(xiàn)鐵觀音的相應韻味
,建議大家用紫砂壺沖泡濃香型鐵觀音
,而用蓋碗沖泡清香型鐵觀音
。
二、鐵觀音的投茶量是多少
其實關于投茶量的問題
,真的是需要根據(jù)個人的口味來自行掌握的
。一般來說每泡鐵觀音投放8克茶葉。
三
、鐵觀音的沖泡溫度是多少
鐵觀音的新、老
,原料的粗
、細,都決定著其適合用多少度的水進行沖泡
。一般來說我們用沸水沖泡老鐵
;用95度以上的水沖泡茶葉原料相對較粗老的新茶
;而用90度的水沖泡原料相對較細嫩的新茶
。
四、鐵觀音的沖泡時間怎么掌握
1
、第一泡最好控制在1分半鐘左右
,此時茶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有50%左右的析出
,茶湯香氣高強
,滋味醇厚
,口感好
。
2、第二泡不應超過2分鐘
,此時茶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有70%~80%的析出
,茶湯的香氣較佳,滋味亦強
,口感最好。
3
、第三泡可稍微長一點
,不應超過2分半鐘。此時茶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浸出率將超過95%
,茶湯的香氣
、滋味與口感與第二次沖泡相差不多
。
4
、第四泡以后不宜超過3分鐘,此時茶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已經(jīng)全部析出
,茶湯的香氣低沉,滋味稍淡
,口感較差。
沖泡一壺鐵觀音中有個非常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視的事項
,就是水的選擇
。好茶需要好水來泡,畢竟這是一杯茶最主要的部分
,水的選擇尤為重要
。
泡茶的水最好的是山泉水,再來是井水
,最后是礦泉水,自來水不再考慮之列
。主要是自來水中漂白粉的味道很很大程度上影響茶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