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會導致嘴巴發(fā)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普洱茶中含有較高的單寧酸和咖啡因等成分,這些成分會對口腔黏膜產生刺激,引起麻木感。此外,普洱茶還可能存在制作不當、陳化不充分等情況,導致茶葉中的異物或微生物等成分增加,刺激口腔黏膜產生不適感。如果嘴巴發(fā)麻不嚴重,可以減少飲用普洱茶的濃度或量,換種口味的茶來代替。如果嘴巴發(fā)麻過于明顯或長時間不退,建議及時就醫(yī)。
一些愛喝茶的人有時會出現兩種品茶情況,一是“麻舌”,二是“鎖喉”,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來解答這兩個問題。
第一個,關于茶葉麻舌的現象。
首先提醒大家,不要把所有的麻舌現象,全都歸結于農藥殘留超標和工藝問題。
?
坊間一直流傳說,當你喝茶的時候,舌尖出現麻感一定是農藥超標了。這種說法從來沒有得到過證實,現在可以告訴大家,這種說法基本上不正確。
之前我也說過,在2013年和2014兩年,我在布朗山的老曼峨和易武的麻黑,做過同樣的試驗,就是為了防止個例現象的出現。選擇同一鍋殺青的茶葉,一半按照正常的揉捻,另一半加長一到兩倍的時間揉捻,曬干之后,在品飲的過程中發(fā)現,加倍時間揉捻的毛茶有麻舌現象。
這是因為過度揉捻后,茶葉表面的蠟質層破裂,里面細胞壁破裂,茶葉的內含物質溶出太快,茶湯的刺激性比較大,造成了麻舌現象。這和市場的不正確引導有一定關系,是為了讓人們盡快地喝到茶的口感。
?
后來也有我的茶友來問:”為什么一款挺好的茶葉,有時候也會出現麻舌現象呢?”
這款茶葉,生態(tài)沒有問題,工藝也絕對沒有問題,因為是按照正常的工藝要求來做的。
?
得知他是在早上品飲,我就問他,是不是在洗漱完畢之后沒有吃早餐的情況下,直接品飲的?他說是的。
大家可能都有這種體驗,早上刷完牙之后來吃東西,口腔里還殘留著牙膏的刺激性,食物在嘴巴里的味道會稍微地受到一些影響。茶葉的澀感和刺激性可能會加重,就產生了類似麻舌的現象。
?
那么第二個問題呢,那就是大家說的“鎖喉”。
很多茶友習慣性地把“燥口”說成是“鎖喉”,“喉”就是你的喉結。當你的喉結不舒服的時候,就會一直想喝水,但越喝越渴,很多人就會把這種情況判斷為“鎖喉”,其實這并不一定是鎖喉,有可能是燥,也就是干。
鎖喉更有一種像是被人掐住脖子,不能呼吸的感覺,就是喉嚨發(fā)緊不舒服。
對于普洱茶來說,它屬于后發(fā)酵的茶葉,也就是說它在存放過程中是需要呼吸的,但是有那么幾種因素,會讓茶葉缺少呼吸,喝起有鎖喉或是燥口的現象。
?
第一,放在密閉不透風的環(huán)境中儲存。
其實我們常見的自封袋就是密布不透風的,如果您在自封袋里放上很長一段時間,茶是不能呼吸的,所以偶爾也要打開透透氣。
?
第二,放在高溫高濕密閉不透風的環(huán)境中儲存。
就是我們說的“入倉茶”,這種環(huán)境加速茶葉轉化,然后還不透風,有可能會出燥感,或是鎖喉。
第三,就是緊壓茶,特別是沒有醒過的茶。
尤其是新茶,撬開就喝的話,也會出現躁感或鎖喉。
第四,就是在沖泡時高沖的情況下。
茶葉在茶碗里不停的翻滾,也可能造成鎖喉或燥口。
?
第五,就是存放的環(huán)境太干燥。
很多店面里面喜歡把茶葉擺在玻璃窗內,方便外面的客人從店面上走過時,看到店里的茶葉,如果是因此被太陽曬到的茶葉,在喝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酸、薄、燥口的現象。
第六,是重發(fā)酵。
發(fā)酵的程度如果過重,在品飲的時候也會出現燥口。
第七,茶菁制成全程綠茶化。
全程綠茶化就是指我們在制作的時候,殺青時鮮葉溫度超過了80度。在精制成型的時候,采用了高溫干燥,就是烘房溫度達到了60度以上,這樣就造成了茶葉綠茶化。那么這種茶喝起來,也就會燥口和鎖喉。
?
當我們喝茶遇到問題時,先不要急于去找茶葉的原因,可以先從自己泡茶的習性、用水習慣等方面來找原因。如果這些原因都排除掉了,再來找茶葉本質上的問題也不遲。
品茶的路子很重要,不妨從歲月流芳開始品飲了解,真實的山頭原料,正確的工藝,讓喝茶變得更簡單。
本文分享自東家匠人:守興昌號 普洱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53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湖北宜昌有什么茶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