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陸游一首詩2000年價格為1萬元,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了10萬元
,這樣的漲幅讓人瞠目結(jié)舌。不過也有人認(rèn)為
,大益陸游的詩詞作品是真正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每個人人去欣賞
。那么
,大益陸游的詩詞究竟有多厲害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作者:王培軍
《尺牘新鈔》卷一有周亮工的弟子一札云:“吾師生平著述之多
,同三藏法師講論筆受草本
,可滿一屋
。謙欲買紙一百車
,系筆一千管
,盡抄師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币灾龆喽鵀楹笫浪@贊的
,唐三藏是最有名的
。《陔馀叢考》卷四十有一則歷數(shù)古來著書多的人
,其中過了一千卷的
,為梁武帝和宋李燾
。其次如作《楊太真外傳》的樂史
,也有八百多卷
。這都表現(xiàn)了他們學(xué)問上的雄心
。在學(xué)問上,雄心不是壞事
。但從讀書而言,一般我們易偏喜小書
,而對于卷帙浩繁之作,是多數(shù)不肯且憚于細(xì)讀的
。像司馬光的那部二百九十四卷的《資治通鑒》,他自己就抱怨過:“惟王勝之借一讀
,他人讀未盡一紙
,已欠伸思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ㄒ姾 缎伦①Y治通鑒序》
。此語見于多處
,姑據(jù)胡序)可見事情之一斑了
。所以,那些卷數(shù)嚇人的大書
,此處就略過不講
,而專談我所喜讀的“雖小卻好,雖好卻小”(劉熙載語)的小書
。
《義山雜纂》
。義山就是李商隱
。這書在《宋史·藝文志》中著錄了兩次,一次作“李商隱《雜纂》”
,一次作“李義山《雜藁》”,根據(jù)錢大昕的意見
,《雜藁》即《雜纂》(見《廿二史考異》),為著錄之誤
。無論如何
,義山即是商隱,是沒有問題的
。從來我們對于李商隱的印象,就是他是好獺祭典故作感傷的無題詩的詩人
,或者因為他的“樊南四六”,而知曉他是一位卓越的駢文家
,而不知他有另一面,那就是《雜纂》中他所表現(xiàn)的對于世態(tài)的通曉
,以及置身事外的波俏的態(tài)度
。毋寧說,他于那些他所觀察到的人情世故
,是不掩飾地嘲謔了的,但同時又抱著一種玩賞的心理
。這比起他的美麗的詩
,更顯出他的智力。以前人都說他是“想少情多”
,其實不盡然。比如《雜纂》有“隔壁聞?wù)Z”
,其中說:“新娶婦卻道是前緣
,必是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樣的一語揭破,真是太沒人情了
。又說:“說屋住得恰好,必是小狹
。”這也是無以反駁的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罢f太公八十遇文王
,必是不達(dá)”
,那尤其是在古文人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同樣的
,若看見有人大段背誦孟子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那篇激昂慷慨的文章時,你就該留神
,那個人在現(xiàn)實中一定是多么的不稱意了
。其他的事
,皆可以隅反
。有時,《雜纂》甚至是極為刻薄的
,與詩人的“溫柔纏綿”
,處于兩極
,例如舉“虛度”之事的:“閹官有美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迸e“不相稱”之事的:“肥大新婦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蹦隳芟氲玫剑瑢憽按饲榭纱勺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的李義山,竟也這樣的毒舌
?而同時你必須要承認(rèn)他說的極對而又忍不住笑
。所以
,我愛讀《義山雜纂》,有時覺得它里面有一種頑童的氣質(zhì)
,使你讀時只有愉悅
,而無負(fù)擔(dān)
。只可惜他寫得太少
,宋以后仿作的那幾位
,包括蘇東坡
,全都不及他的雋妙,這真是一件憾事
。
李商隱另著有《金籥》二卷,是一本類書
,假如它傳世了,我們就可以方便研究他的用典的功夫了
。可惜它早失傳了
。古詩人能著書
,不甚為人知曉的,如曹植《
黃帝寶藏經(jīng)》
,王勃《醫(yī)語纂要》
,劉禹錫《傳信方》
,溫庭筠《學(xu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王令《孟子講義》,陳師道《后山理究》
,陸游《陸氏續(xù)集驗方》
,等等
。像杜牧、梅堯臣都有《孫子注》
,現(xiàn)在還在《孫子十一家注》中,那是無人不知的了
。所以《義山雜纂》,是不必如近人疑為非商隱書的
。
明人編的四卷《劍俠傳》。我年輕時有一冊中國書店影印的《任渭長畫傳四種》,是用半價買的
,其中的最后一種,就是畫此《劍俠傳》的
。任渭長是大畫家,他的畫當(dāng)然極好
,極耐看
,而《劍俠傳》的文字
,就是用或行草或隸書寫在畫上的空白處的
。我那時字不能全識
,就邊猜邊讀
,時時翻看它,對于其中的人物故事
,充滿了神往之情
,實在是喜歡極了。后來又買到一本《劍俠圖傳全集》
,多了四卷《續(xù)劍俠傳》
,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的點校本
,也配有任君的畫,印制不甚佳
,但得以暢快地通讀了
。有一陣子,我甚至很想替這本書做個精校注本
。我當(dāng)然知道這些文字
,多是從《太平廣記》中輯出的
,只不過那時我買不起《太平廣記》,我所有并讀過的
,也只是一本《太平廣記選》。唐人的小說之佳
,我認(rèn)為是較之《聊齋志異》更好的,它的筆意是更古的,無一毫俗筆
,《聊齋志異》另有它的好處
,但在唐小說好的地方
,它是遠(yuǎn)不能及的
。而此四卷的《劍俠傳》,尤為唐人小說的佳中之佳,可以百讀不厭
。我還聽說
,查良鏞寫過一個《越女劍》,就是據(jù)其中的一篇作的
,但我沒讀過那本書。
董若雨的《西游補》
。我之喜歡《西游補》
,是大勝于喜歡《西游記》的
。在中國古小說中,這也許是我所最喜歡的一本了
。我讀《西游補》
,最近的一次
,是十年前有人做了一本《西游補校注》剛出時
,前后加起來
,應(yīng)該有六七遍,也許它是我讀得遍數(shù)最多的小說
,因為它畢竟很短
,不過十六回,半日可以讀完
。我第一次買到這本書,是在三十三年前
,第一次讀時
,它所給予我的快樂
,是從來沒有過的
,后來每次重讀,也都仍舊很開心
。同樣的,我也可惜它太短
,我希望它再長些再多些
,不要這么快就結(jié)束
。而世間大部分的書
,我只希望它們快點完,不要再那么長那么沒完沒了
。我覺得《西游補》的作者的才情,在某種方面
,和寫《圍城》的錢鍾書頗有神似處,但到底是哪里似
,我說不清楚
,我所能說的
,是他們之為文學(xué)史中的罕見稀有之才
,是可以無疑的。
劉繼莊的《廣陽雜記》
。錢鍾書的《說笑》引過它的兩句:“驢鳴似哭
,馬嘶如笑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蔽乙蛔x之下
,就立刻猜想繼莊也許是大怪人,不然寫不出這樣的句子
。果然,后來我又看到曹聚仁的竭力推崇
,他說一冊《廣陽雜記》
,可以抵一大部《魯迅全集》,并且更好
。曹聚仁是尊魯?sh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他的話自?dāng)引起重視
。所以
,當(dāng)1997年中華書局第三次重印這本書時,我就買了一冊
。我翻到了錢鍾書引的那兩句,是卷一的一條
,此條只此八字
,而且是作“馬嘶如笑
,驢鳴似哭”
,錢鍾書記倒了
,——也許是為了做文章,故意那么倒引的
。我前后讀了此書兩遍
,確定是深喜的,在古雜記小書中
,應(yīng)該沒有比它更喜歡的了
。它的內(nèi)容之博雜無所不究
,意態(tài)之睥睨一世,文字之放筆而多奇語
,都足以使你讀了激動。宋代的辛稼軒
,曾因為“夜讀《李廣傳》
,不能寐”
,我之讀《廣陽雜記》,有時亦有之
。劉繼莊是一位磊落的奇人
,但奇不失正,正亦帶奇
,就仿佛“歸奇顧怪”
,合于一手
,你只要一讀他的文字,便立刻可以見出其為人的
。他并不表現(xiàn)自己
,但你只要看他的“精神之所注射”(其本人用語
,見《廣陽雜記》142頁)
,自能感覺到他那絕俗的性情,那是可以如酒氣拂拂于紙上的
。
《冰鑒七篇》
。這是一本相術(shù)書
,很短,相傳是曾國藩所著
,但其實并不足信。我認(rèn)為以曾氏的手筆
,也許還著不出它。它的作者
,必是一位處世有深識的人
,從其對人的深刻觀察中,是不難推知的
。相人仿佛相馬,主要是從觀察和經(jīng)驗得來
,其中是有合乎科學(xué)的
。呂思勉也認(rèn)為古之相人術(shù)是可信的
,不比子平
、風(fēng)角之類
。我之喜讀此書
,倒也不是因為據(jù)之可以相人,而是它的論人
,大有值得節(jié)取之處
。而且它的文字好
,“議論微妙,宛似子家”(方濬師語)
,“行文如《尉繚》
,立篇如《素書》”(張元祜語)。如開篇第一論“神骨”云:“語云:‘脫谷為糠
,其髓斯存’
,神之謂也
。‘山騫不崩
,惟石為鎮(zhèn)’
,骨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