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新綠茶,以清香爽口、口感鮮活、香氣濃郁為主要特點。這一年新茶采摘時間較早,制作過程中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保證茶葉的養(yǎng)分不喪失,從而形成細嫩、勻整的茶芽。品嘗時,可以感受到清新的芳香,口感柔滑,茶湯清澈明亮,回甘持久。與往年相比,2021年的新綠茶更加偏重于清新自然的口感和香氣,是一款非常適合清茶、冰茶和茶飲制作的好茶。
文/王珊 周佳 胡云鈴 張旭 饒佩
9月26-29日,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啟幕。來自烏干達、坦桑尼亞等近40個非洲國家、國內26個省區(qū)市的特色產品齊聚一堂,競相綻放。在這場高規(guī)格盛會上,長沙綠茶被選定為指定茶品牌,作為國禮茶迎接四海賓朋,致敬中非友誼!
長沙綠茶,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來,在政府、行業(yè)組織、茶企等共同努力下快速崛起,成為高端綠茶的杰出代表。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yè)博覽會上,被授予“袁隆平特別獎”;2020年被省氣象局、省農業(yè)農村廳認定為“2020首屆湖南氣候好產品”。
在湖南“五彩湘茶”發(fā)展格局中,長沙綠茶是綠茶板塊名副其實的“核心”之一:截至2019年底,長沙市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茶園面積在全省排名第六位,實現農業(yè)產值和農業(yè)畝產值排名第二位,綜合產值排第六位,特別是綠茶產量為3.61萬噸,全省綠茶產量為10.8579萬噸,占比為33.25%,名列全省綠茶產量第1位,長沙綠茶農業(yè)產值105578萬元,全省綠茶農業(yè)產值為782160萬元,占比為13.5%,位列全省綠茶產值第2位,逐步又在引領湖南千億茶產業(yè),特別是主版綠茶產業(yè),已經實際成為湖南綠茶產業(yè)的核心區(qū)域。
湖南打造“千億茶產業(yè)”,長沙綠茶引領湖南綠茶產業(yè)發(fā)展,一直處在發(fā)展前列!
發(fā)掘品牌“基礎力”,打造產業(yè)新“明珠”
長沙,全國人氣最高的新晉網紅城市、最具幸福感省會城市之一。它是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也是著名的娛樂之都、消費之都、美食之都、文化之都。在這座魅力值滿分的“千年古城”,誕生了一個古樸而年輕的品牌——長沙綠茶。
它底蘊深厚——
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茶與茶具,到唐代潭州(長沙古稱)刺史張渭的“飲茶勝飲酒,聊以送將歸”,從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的“湖南之白露、長沙之鐵色”,再到明清時期“高橋48家茶莊”,長沙茶葉早已蜚聲天下。
70年代的岳麓山茶園
它底色出彩——
位于北緯28°附近黃金產茶帶,長沙綠茶具有明顯的品種、地域和工藝特點,為我國卷曲型名優(yōu)綠茶的代表性產品,其外形條索緊細,色澤翠綠顯毫,干茶勻整度好且勻凈,內質嫩香持久,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鮮活勻齊,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劉仲華曾點贊長沙綠茶:多喝綠茶有助延緩衰老,并題詞:品長沙綠茶,享美好生活。歷代長沙綠茶名品輩出,如高橋銀峰、金井毛尖、湘波綠等都是長沙綠茶的名品。
湖南瀏陽河茶業(yè)有限公司產品
它底氣十足——
其原產地長沙,茶園良種率達到82%以上,是全省茶園良種化率最高的區(qū)域之一;全市良種茶苗繁育量超過1億株,是全國茶苗繁育量最大的市。金井茶廠茶園基地是湖南省首個獲得農業(yè)部有機認證的基地。
長沙聚集了中南大學、湖南農業(yè)大學、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省茶葉技術體系首席研究員包小村等茶業(yè)界專家,是全國茶葉科研與教學力量最強、技術人才最多的地區(qū)之一。
近年來,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沙綠茶的發(fā)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配套資金。2019年,下發(fā)一號文件,明確以長沙縣為主體,用5年時間,將長沙綠茶打造成為品牌產業(yè)、高效產業(yè)、富民產業(yè),建成標準化優(yōu)質茶園10萬畝以上,實現綜合產值100億元。
長沙綠茶加速快跑。截至2020年底,長沙市茶園總面積23.96萬畝,農業(yè)部認定的有機基地1個(1100畝),有機認證產品4個,綠色認證基地3個(3430畝),綠色認證產品7個。
“一廊三片”以長沙縣百里茶廊為核心,與寧鄉(xiāng)溈山、瀏陽淳口、望城烏山格塘,形成了“長沙綠茶”主產區(qū)。2020年,長沙綠茶產量達到8.18萬噸,占全市茶葉總產量的88.53%,實現茶葉產值15.6852億元,占全市茶葉總產值為的60.46%。長沙綠茶綜合產值47.126億元,占全市茶業(yè)綜合產值的60.72%。
長沙縣百里茶廊的金井茶園
望城格塘-烏山片區(qū)的云游茶園
寧鄉(xiāng)溈山片區(qū)的溈山茶園
瀏陽淳口片區(qū)的銀峰茶園
全市涌現出規(guī)模以上茶葉生產企業(yè)23家,其中,國家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2家(湘豐、金井),省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7家(怡清源、溈山、湘茗、金洲、炎羽、云游、烏山貢),國家級示范合作社5家(長沙縣福泰茶葉專業(yè)合作社、長沙市望城區(qū)千龍茶葉科技專業(yè)合作社、寧鄉(xiāng)楚留香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寧鄉(xiāng)溈山和諧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寧鄉(xiāng)溈山振興茶葉專業(yè)合作社),產值過億元的茶葉企業(yè)3家(金井茶業(yè)、湘豐茶業(yè),怡清源茶業(yè))。
不過短短幾年,占據省會城市獨特優(yōu)勢資源的長沙綠茶,已成為“五彩湘茶”產業(yè)皇冠上一顆亮眼的明珠。
強化品牌“發(fā)展力”,激發(fā)產業(yè)新動能
從挖掘區(qū)域文化切入,以系統(tǒng)化、整體化的規(guī)劃設計角度,通過品牌開發(fā)、推廣到最終形成區(qū)域品牌產品的全產業(yè)鏈思維,是長沙茶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路徑。
2018年,國家農業(yè)農村部正式批準對“長沙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長沙市政府成立了長沙綠茶區(qū)域公共品牌管理領導小組,市茶業(yè)協(xié)會成立了長沙綠茶區(qū)域公共品牌管理運營中心。
品控上“精益求精”——制定《“長沙綠茶”團體標準》、《長沙綠茶有機茶生產技術規(guī)程》《長沙綠茶加工技術規(guī)程》,并邀請中國工程院劉仲華院士領銜的專家組開展“長沙綠茶”名優(yōu)茶品質評價工作,全面提升長沙綠茶品質。
品質評價活動現場
品推上“多管齊下”——借力主流媒體、專業(yè)媒體、戶外媒介推廣,“走出去”抱團參展集中亮相,舉辦重大茶事節(jié)會,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湖南·長沙國際茶文化旅游節(jié)已連續(xù)舉辦七屆,成為擴大長沙綠茶影響力、宣傳長沙茶文化、茶旅游的一張名片。2019湖南茶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長沙綠茶”公共品牌推介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全面推介“長沙綠茶”,更是在行業(yè)內外掀起了一股“綠色旋風”。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教授推介長沙綠茶
“長沙綠茶”旗下品牌“全面開花”。截止2020年底,長沙綠茶產業(yè)共有金井、湘豐、怡清源、湘茗4個茶葉“中國馳名商標”,金井、湘豐、怡清源、鴻大、湘茗、溈山、云游、烏山貢、銀峰、淳峰、溈峰、密印寺、湘溈、金洲等17個湖南省著名商標,長沙綠茶加工工藝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長沙綠茶全力推進“科技興茶”。實施《長沙綠茶科技人才萬人計劃》,建立全省茶葉人才資源庫,組建湖南省茶葉人才服務中心;建立科技特派員服務咨詢機制,建立了“長沙綠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以湖南農業(yè)大學劉仲華院士為首席專家的15人專家團隊組建“長沙綠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進駐到長沙綠茶區(qū)域公共品牌管理運營中心,按照“12345”選派模式(即:1個品牌運營中心、2個國家級龍頭企業(yè)、3個茶葉專業(yè)示范村、4個重點項目單位、5個新擴茶園)派駐科技特派員,全流程各環(huán)節(jié)幫扶,形成了從茶產業(yè)研發(fā)、品牌打造、品種改良、加工銷售,到茶生態(tài)旅游和研學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服務鏈條,為茶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科技特派員在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2020年,“長沙綠茶”名優(yōu)茶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掛牌成立,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教授為首席專家,湖南農業(yè)大學、長沙市人民政府、長沙縣人民政府為建設單位,共同推動長沙綠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長沙綠茶”名優(yōu)茶創(chuàng)新中心揭牌
2021年,湖南農業(yè)大學和望城區(qū)人民政府簽訂茶業(yè)產學研基地合作項目,并設立“湖南農業(yè)大學——望城區(qū)茶樹種業(yè)聯合創(chuàng)新中心”,為提升育種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高科技茶產業(yè)夯實基礎。
湖南農業(yè)大學和望城區(qū)政府簽訂茶葉產學研基地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
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國家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湘豐茶業(yè)成立了“湘豐創(chuàng)新研究院”。同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工作站也定點于湘豐茶業(yè)莊園的中科院有機茶示范基地。近年來,公司開展多茶類共性關鍵技術研發(fā)和攻關。主持制定了1項地方標準,獲得省級科技成果3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自主擁有發(fā)明專利16個,實用新型40余項。
湘豐茶業(yè)中科院亞熱帶農業(yè)環(huán)境觀測站
科技賦能,長沙綠茶乘勢而上,推動一、二、三產有機融合、跨界發(fā)展。
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打造全國茶樹育繁推一體化育苗中心。2019年新建良種繁育基地778畝,出苗超過1.5億株,產值達到4062.5萬元。
長沙縣高橋鎮(zhèn)騰輝茶苗繁育基地
發(fā)揮智造優(yōu)勢,建設全國智能茶機研發(fā)制造中心。長沙湘豐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建起國家茶葉加工裝備研發(fā)專業(yè)中心、湖南省茶葉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茶葉加工裝備智能化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被列入長沙市智能制造示范企業(yè)。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兩項、湖南省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兩項和長沙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等重要國家科研課題,獲得省部級二等獎2項,擁有省級成果鑒定7項,獲得茶葉裝備相關發(fā)明專利30余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0項。
湘豐智能裝備研發(fā)的智能化紅茶生產線
發(fā)揮科技優(yōu)勢,開發(fā)茶葉深加工產品。湘豐茶業(yè)、金井茶業(yè)、湖南省山水悠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康寶萊、尚木蘭亭、金龍生物等企業(yè),整合科技資源,發(fā)展精深加工,開發(fā)特色產品,實現茶從簡單的生活飲品向食用、藥用、美容等多領域拓展。尚木蘭亭以創(chuàng)新型的時尚茶飲使“長沙綠茶”成功對接年輕消費群體,2020年營業(yè)收入突破3000萬元。
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實現茶-文化、茶-旅游的有機融合。長沙“百里茶廊”旅游、長沙茶亭旅游、寧鄉(xiāng)溈山-密印寺、瀏陽道吾山-大圍山……一條條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生態(tài)茶園為基,以茶葉加工為本,以茶旅融合為形的精品線路,煥發(fā)勃勃生機。2020年,長沙縣實現茶旅營業(yè)收入8.61億元,增長18%,在推動茶旅融合發(fā)展、打造茶旅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上發(fā)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彰顯品牌“帶動力”,共筑幸福新景象
一片茶葉,能帶來什么?
能給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一年帶來14億元的產值,給一個產茶大村農民帶來人均32000元的年收入;能把普通農村打造成綠色生態(tài)大觀園、休閑養(yǎng)生大樂園,吸引一年近百萬的游客慕名前來“打卡”;能讓曾經以工業(yè)著稱的中西部第一縣形成“工農”比翼雙飛,農文旅并駕齊驅的高質量發(fā)展局面,讓鄉(xiāng)村產業(yè)更興旺、生態(tài)更宜居、鄉(xiāng)風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
行走在湖南省特色農業(yè)小鎮(zhèn)——長沙縣金井鎮(zhèn),這是我們找到的答案。
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之一——金井茶園
近年來,金井綠茶小鎮(zhèn)以茶葉產業(yè)為主導,推動一二三產業(yè)深度融合,農文旅一體化發(fā)展,讓鎮(zhèn)村居民、外地游客實現生產、生活、生態(tài)的“三生有幸”。
在湘豐村,有近5000人“靠茶吃飯”,茶產業(yè)為全村70%勞動力提供了就業(yè)崗位,還吸引了200多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由脫甲茶街、三珍虎園、生態(tài)稻田、獼猴桃果園、茶博園、農家花園組成的“一街帶五園”發(fā)展模式,讓湘豐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30多萬元。湘豐村先后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科技示范村。
湘豐茶業(yè)莊園
在金龍村,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之一的金井茶園吸引了八方游客,每年來茶園及周邊觀光、體驗的游客超過20萬人次/年,旅游綜合收入超過600萬元/年。金井茶業(yè)與金龍村探索村企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打造“美麗宜居村莊”,村容村貌變美了,鄉(xiāng)村治理更有效了,老百姓生活越過越紅火!
游客在烏山貢茶園體驗采茶
溪清茶園“拍大片”
“過去長沙綠茶是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yè),現在挑起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大梁。”長沙市茶業(yè)協(xié)會會長周長樹感嘆。
圍繞“茶園變公園,作坊似畫坊”“千層茶樹翻碧浪,新型業(yè)態(tài)富農家”,長沙著力保護好自然環(huán)境,積極發(fā)展“鄉(xiāng)村游、研學游、農耕游、體驗游”茶旅產業(yè)鏈,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演繹成鮮活的圖騰。
茶葉企業(yè)與農戶、與當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結成緊密的利益聯結體,推動了鄉(xiāng)村組織振興、人才振興,促進了農民致富、集體經濟增收。茶文化蘊含的人文美,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獨特資源,推動了鄉(xiāng)風文明。長沙綠茶,成為廣袤鄉(xiāng)村的迷人風景,成為強村富民的重要載體。
“作為后起之秀,長沙綠茶力爭用3-5年時間,全市茶園面積突破并穩(wěn)定在23萬畝以上,茶葉產量達到10萬噸,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做全國知名公共區(qū)域品牌,真正實現茶園開一片、綠一片、夯實一片、帶動一片?!敝荛L樹信心滿懷。
如今,這股來自星城的“綠旋風”正茗動三湘、茶香九洲,成為助力湖南茶葉產業(yè)騰飛的一股勁風!是美麗家鄉(xiāng)生態(tài)美、鄉(xiāng)村富的陣陣春風!
(本文圖片由湖南省茶業(yè)協(xié)會、長沙市茶業(yè)協(xié)會、長沙縣茶業(yè)協(xié)會提供)
[責編:周聽聽]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綠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碧螺春、日照綠茶、安吉白茶,信陽毛尖等都屬于綠茶品類,也深受茶友們的喜歡。那么在選購綠茶時,應該如何識別新舊綠茶呢?
新舊綠茶的品質差別較大,一般可以根據綠茶外形和泡出來的茶湯、葉底進行鑒別。
1、新綠茶的外觀色澤鮮綠、有光澤,聞有濃味茶香;泡出的茶湯色澤碧綠,有清香、蘭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葉底鮮綠明亮。
2、舊綠茶的外觀色黃暗晦、無光澤,香氣低沉,假如對茶葉用口吹熱氣,濕潤的地方葉色黃且干澀,聞有冷感;泡出的茶湯色澤深黃,味雖醇厚但不爽口,葉底陳黃欠明亮。
3、新綠茶是剛炒制出來的,一般比較干燥。
4、舊綠茶因為放置時間長而多少出現返潮現象,用手摩擦沒有清脆的摩擦聲。
5、新綠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濃烈持久,湯色綠中透黃,茶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
6、舊綠茶沖泡起來香氣不及新茶持久,滋味也不及新茶飽滿。
綠茶被分為:烘青綠茶、炒青綠茶、蒸青綠茶以及曬青綠茶,四種工藝。
而綠茶是一款零發(fā)酵的茶品,需要在冷藏條件下儲存。
新茶具有一定的鮮爽度,一般新茶條索完整且油亮,具有一定的光澤度,不會灰暗
同時香氣清正,茶湯清透。
而隔年茶香氣飄忽,茶湯略有一定渾濁感,這是從外形和一定觀感上的初步判斷。
也是大部分茶友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了解一下綠茶的屬性吧。
綠茶的前世今生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最為 歷史 悠久的一款茶品,也是其他五類茶品被發(fā)明的基礎。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采集一種神奇的樹葉進行晾曬制作,以入藥、以為飲。
公元七百年左右,蒸青工藝被發(fā)現。
公元一千一百年左右,炒青工藝被發(fā)明,炒青工藝也是迄今為止應用最廣泛的綠茶技術,同時炒青技術的被發(fā)明也標志這綠茶制作技藝的被完善和成熟。
而后出現的烘青、曬青更是豐富了綠茶的制作技藝。
由于綠茶工藝的被完善,同時互市的交流,綠茶成為了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之一。
它的足跡更是遍布了中國各大省份自治區(qū),其中最優(yōu)代表性的綠茶應數:西湖龍井、碧螺春、恩施玉露、云南曬青綠毛茶等。
綠茶 綠茶是一款未經過發(fā)酵制作,所以鮮葉中保留了較多的天然物質,例如:兒茶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等。
綠茶的加工工藝相對比其他茶品較為簡單,被分為:殺青、揉捻、干燥三個步驟。
是采取茶樹的嫩芽或新葉,未經過發(fā)酵而制作完成的茶葉,具有綠葉、綠湯、綠底的特色,故而得名綠茶。
中國綠茶中名品甚多,不僅香高味長且造型獨特,吸引了眾多茶客的青睞。
而綠茶也因為其干燥和殺青的方式不同被分為了:炒青、烘青、曬青、蒸青四種工藝類型的茶品。
炒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yōu)茶有:西湖龍井、碧螺春、都勻毛尖、信陽毛尖等等。
烘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yōu)茶有:黃山毛峰、六安瓜片、顧渚紫筍、敬亭綠茶等等。
蒸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yōu)茶有:恩施玉露、水云玉謠、陽羨茶等等。(目前蒸青綠茶茶品較少,是綠茶類中占比最小的一類制作方法。)
曬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yōu)茶有: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等。
小結 對于綠茶這種和時間賽跑的茶葉,可以說是越新鮮滋味越鮮爽。
實驗表明在常溫光照儲存條件下,葉綠素會分解成茶黃素等。
使得綠茶葉片呈黃褐色,這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辨別綠茶是否當年的一個小標識(不適用于炒青綠茶) ,所以建議大家把新茶的綠茶進行低溫、避光且隔絕氧氣的小環(huán)境中儲存。
這樣會增加綠茶的保存期限。
希望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讓你更好的了解中國茶。
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云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峰茶、華頂云霧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綠茶有哪幾種,怎么區(qū)分好的綠茶以及新茶? 在六大茶中,綠茶有著讓人嫉妒的名氣與地位,首先綠茶最先被發(fā)明出來的,而后才有其他茶類,或者說很多類茶是借鑒了綠茶的工藝。綠茶出現的時間早,并且產量也是最大的,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制造綠茶的產區(qū),也難怪喝綠茶的人那么多,不僅是因為綠茶香高味好,更因為綠茶產區(qū)多,產量大,品類多。
那么綠茶品類有多少,到底分幾種呢?如果根據綠茶的加工工藝去劃分,那么分為炒青綠茶、蒸青綠茶、曬青綠茶、烘青綠茶。我們從字面就可以理解,炒青綠茶便是用到了滾筒或鍋來炒的殺青方式,而蒸青綠茶就是利用蒸汽來殺青,曬青綠茶就是利用太陽光干燥茶葉,烘青綠茶就是利用加溫設備的熱風烘干茶葉,所以說,以上4種綠茶是根據它們不同的殺青方式與干燥方式進行劃分。
若是按照茶葉的形態(tài)來分,那么可以分為扁平形、單芽形、直條形、曲條形、曲螺形、圓珠形、蘭花形、片形、團塊形、花束形等等綠茶。如果按照季節(jié)來分,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
綠茶特點鮮明,容易將它從眾多茶葉中辨認出來。首先因為綠茶的殺青工藝緣故,所以保留了很多葉綠素,所以綠茶的特點是清湯綠葉,香氣清新持久,滋味鮮醇爽口。綠茶品類多,名茶也多,比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廬山云霧,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等等。綠茶號稱有四絕,形美、色綠、香郁、味醇。
就像前面所說的,綠茶有很多種,當我們了解了綠茶的大致外形與內質特點,那么就能很好地辨別,就比如說綠茶中的代表茶“西湖龍井”,它是扁平形的,挺直的、有光滑,龍井的色澤是綠潤的,有清香,滋味鮮醇且爽口,具有典型的綠茶四絕特點。
綠茶是喝新不喝舊,隔了一年的綠茶叫做陳茶,而綠茶的陳茶狀態(tài)是不受歡迎的,不僅香氣不顯,滋味也不鮮爽,不鮮醇,總之就是不好喝。
那么我們該怎么辨別新綠茶與陳綠茶?第一,看外形,沒有色澤的或者偏黃的有可能是陳茶。第二,聞香氣,沒有聞到清香,香氣很低沉,或者有陳氣等讓人不愉快的氣味,則有可能是陳茶。第三,沖泡,喝喝看,看滋味是否有新茶那股鮮爽味,如果沒有則可能是陳茶。
以上就是小詹的淺見,歡迎大家指正。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產于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是中國名茶中的珍品,常被作為高級禮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聞名于中外。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采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后的干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后沖泡后,茶湯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清香襲人,飲時爽口、飲后有回甜感覺。不管用滾水或溫水沖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沖了水后再放茶葉,茶葉也會全部下沉,展葉吐翠。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于中國安徽秀麗的黃山之中,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yōu)越,茶樹得云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成茶外形細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澤油潤光滑;沖泡杯中,霧氣輕繞,滋味醇甜,鮮香持久。據《徽州府志》記載,黃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許次紓所著《茶疏》即將其與錢塘龍井相提并論。清光緒年間,歙縣湯口謝裕泰茶莊試制少量黃山特級毛峰茶成功,更加蜚聲全國。黃山毛峰茶外形美觀,每片長約半寸,尖芽緊偎在嫩葉之中,狀若雀舌。尖芽上布滿絨細的白毫,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出微黃。沖泡后,霧氣結頂,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黃,香氣持久,猶若蘭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涼之后,香味猶存,故人稱“幸有冷香”。一芽一葉泡開以后變成“一槍一旗”,光亮鮮活,有“輕如蟬翼,嫩似蓮須”之說。特級黃山毛峰一般都在清明至谷雨間采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于安徽六安地區(qū)的齊云山等地,屬于西部大別山茶區(qū),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是著名綠茶片茶品種。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片茶即全由葉片制成,不帶嫩芽和嫩莖的茶葉品種。它最先源于金寨縣的齊云山,而且也以齊云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云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也有“齊山云霧瓜片”之稱。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聞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譽。明代以前已為貢茶。六安瓜片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鮮甘,并且十分耐泡。
廬山云霧茶
廬山云霧茶產于江西省游覽勝地廬山,因廬山多云霧,故取名“云霧茶”。廬山云霧茶古稱“聞林茶”,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之一。它始于晉代,唐朝時已聞名于世。相傳廬山云霧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后由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馴化而成。他曾以自種自制的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詩,通宵達旦。宋代,廬山名茶已成“貢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倚鄱陽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蒸騰。在這種氛圍中種植熏制的“廬山云霧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廬山云霧茶樹葉生長期長,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堿、維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葉。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于世。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于河南信陽境內的大別山區(qū),主要產地在河南信陽縣醅深山區(qū)的“四云”(車云山、集云山、云霧山、天云山)和“兩潭”(黑龍?zhí)?、白龍?zhí)叮?,是名貴綠茶品種。其芽葉細嫩有峰梢,精制后緊細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產地在信陽,故名“信陽毛尖”。據古籍記載,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陽一帶就已生產名茶。唐代時,信陽毛尖已成為貢茶。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記載,唐代時全國有8大茶區(qū),其中淮南茶區(qū)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盛贊“淮南茶,信陽第一”。
主要的品種有碧螺春、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峨眉山茶、安吉白茶、太平猴魁、信陽毛尖。
1,碧螺春
碧螺春,產于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創(chuàng)制于明朝。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是我國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而聞名天下。
2,峨眉山茶
產地是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茶史3000余年。
代表是竹葉青,產于四川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區(qū);峨眉雪芽,產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處??诟星宕嫉牛~底嫩綠均勻。
3,西湖龍井
產地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塢,云棲,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 歷史 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
4,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屬于烘青綠茶,產自浙江安吉縣。安吉白茶,是用綠茶加工工藝制成,屬綠茶類。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
5,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于安徽省黃山,始創(chuàng)于清代光緒年間。特級黃山毛峰堪稱我國毛峰之極品,香氣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明亮?!包S金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峰的兩大特征。
6,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于六安市金安、裕安兩區(qū)以及金寨、霍山兩縣之毗鄰山區(qū)和低山丘陵,分為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個產區(qū)。無芽、無梗是六安瓜片的特征之一。
7,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于安徽省太平縣猴坑村,為尖茶之極品,始創(chuàng)于清朝末年。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湯色清綠明凈,葉底嫩綠勻亮。
8,信陽毛尖
產于河南信陽市西部海拔600米的車云山一帶。素以“色翠,味鮮,香高”著稱,茶葉香氣屬清香型,內含有機物質豐富,高長而耐泡。
綠茶是中國的傳統(tǒng)茶葉,工藝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不發(fā)酵,也是最廣范被大家所熟悉的茶。在電視劇里也經常出現,茶商們也很喜歡賣綠茶,原因是綠茶只能泡一泡,而且最多一年就壞了,第二年客戶還要重復購買,不像普洱茶,買回去也許幾十年都不會再來買了,因為不會壞。
還有我們常說的“雨前茶”“明前茶"指的都是綠茶。
按采茶時間區(qū)分中國綠茶的種類 一、明前茶,清明節(jié)前采的茶,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在2017-04-04
二、雨前茶,谷雨前采的,今年的谷雨是2017-04-20
按工藝區(qū)分的綠茶 1、烘青綠茶
2、蒸青綠茶,日本的綠茶常用。
3、炒青綠茶,中國常用
關于綠茶的34個小技巧 1、泡茶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80~90度
2、不要泡的太久了,幾十秒就可以,泡久了太濃不好喝。
3、綠茶的湯色是淡淡的,如果看到湯色特別綠,可能是加了色素。
4、飯店里的袋泡綠茶不好喝,是因為用料都是淘汰的茶葉沫。
5、云南綠茶是可以泡3~4泡的。
6、新茶,嫩茶越是不耐泡。
8、揉捻少的茶耐泡(但是不香)
9、好的綠茶茶一定能喝到清香甘甜,也許會有微微的苦,但是最終還是能體會到茶葉的甜才行,不能只有苦澀沒有苦盡甘來。
10,綠茶:特別適合夏季飲用。
11、綠茶性寒,少喝點。
12、綠茶:一般是綠色的,也有白色,青色。
13、新綠茶火氣大,幾個月喝更好
14、蓋碗喝綠茶也可以,用蓋子把表面的茶葉篦開
15、古樹茶是不適合做綠茶的太老了,做綠茶嫩一些的臺地茶更適合。
16、胃寒或者胃潰瘍不宜喝綠茶
17、不要空腹喝情寒的茶(綠茶,普洱生茶),吃完飯以后半小時喝
18、綠茶保質期是一年,密封包裝的茶葉保質期是12 24個月
19、晚上少喝綠茶,小心睡不著
20、綠茶放久了是不會變成普洱生茶的。
21、綠茶不能轉化的原因是加工過程(炒青、烘青、蒸青)的溫度太高了,破壞了茶葉里的微生物
22、兒童也可以喝綠茶,每天100毫升左右。
23、留根泡的意思是每一泡的茶湯都不完全出干凈,就加水泡第二泡。
24、男人適合喝綠茶,因為男人火氣大。女人適合的是紅茶。
25、過期的綠茶也能喝,只是味道不好而已。
26、喝綠茶的時候如果頭暈,多半是低血糖了,配一點士力架吧。
27、嫩度高的綠茶放冰箱凍起來,可以存放更久。
28、勿忘我(一種花)性寒不能和綠茶一塊兒喝,其它性寒的物質也是一樣不能和綠茶一起喝。
29、綠茶也可以常溫保存,只是放冰箱的保存時間更長而已。
30、綠茶如果用蓋碗泡,注意不要悶。更不要一把綠茶泡一天。
31、泡綠茶用玻璃杯,主要是為了方便欣賞綠茶的美麗,其實用其它材質也可以。
32、日本綠茶分為十個等級,主要是因為日本物質短缺,為了物久其用,中國沒有分的這么細致。
33、日本泡茶用的抹茶,在中國宋朝也很流行,叫點茶法。
34、普洱茶的原料也可以做綠茶,叫滇綠,的確有這種做法。
綠茶三泡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什么意思?
我是安徽人,我老家金寨抱兒山村,我們這里產黃芽(黃芽有黃茶綠茶之分,悶黃工藝和不悶黃)純手工高山六安瓜片!這里做茶比較傳統(tǒng),高海拔地區(qū),產量低,出茶晚,一般四月十號左右開采黃芽,瓜片四月二十號開采!
安徽茶分為六安地區(qū),徽州地區(qū)二大產區(qū)。六安地區(qū)代表有,六安瓜片,霍山黃芽,皖西白茶(安吉白茶引進品種),舒城小蘭花,金寨翠眉(現在已經末路了),六安大黃茶! 徽州地區(qū)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高香紅茶),其次還有安慶岳西翠蘭!
綠茶有很多鐘,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陽毛尖等,如果說分類的話,要依據綠茶殺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炒青、烘青、蒸青綠茶三大類。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主要是以炒為主,在炒青綠茶中由于機械和手法的不同也分為四個小類: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和特種炒青。每一類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和品質形狀
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主要實在初步加工的過程中,其干燥方式主要是以烘為主,其滋味較鮮爽,香氣不如炒青的濃郁。
還有一個是烘炒結合,在加工過程中干燥程序有炒有烘,是目前新創(chuàng)制作名優(yōu)綠茶多采用這種方式。
國內主要的方式就是這幾種,當然還有一個是蒸青綠茶,這個是日本的用的比較多
這個是正宗的西湖龍井嗎?
我是王三哥手揉茶,我在日照綠茶核心產區(qū)。
綠茶是六大茶類最大的品類。
好的綠茶還是參考名優(yōu)茶評審標準,從評外形、觀湯色、嘗滋味、聞香氣、看葉底,這是評茶五因子。無論扁平型還是卷曲型茶,都有響應的標準,這沒法展開說。
新茶和陳茶還是比較好區(qū)分的,新茶的綠度和潤度都比較明顯,特別是放在一起對比看。陳茶喝起來有種晦澀感,沒有新茶的鮮爽,甘甜。陳茶香氣低沉,新茶香氣高昂,新茶入口順滑,飽滿度高。
我是王三哥,喝茶盡管說。
2008年,開青年旅舍的王勤松在杭州開了第一家店,融合全國各地菜系、高性價比讓綠茶餐廳大獲成功,次年被大眾點評網評為“2009年度最受歡迎餐廳TOP50”,2010、2011年北京、上海、蘇州、寧波等地分店開業(yè),2015年進入西南市場……
入場14年,這位“初代網紅”混得怎么樣?4月11日,綠茶集團通過港交所聆訊,花旗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或將于4月末或5月初正式掛牌上市——這已是它的第三次遞表。
面對綠茶集團的不懈努力,有人說它是“帶病上市”,有人認為它被低估。毋庸置疑的是,在一眾或被資本加持,或正網紅的餐廳品牌相比,綠茶已“過氣”,不復昔日榮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綠茶曾經的助力,如今成了痛點。
01 失效的“低價魔法”
綠茶餐廳,源于一場“半路出家”的買賣。
起初,王勤松夫婦在西湖邊做旅舍生意,面對南來北往客人的不同飲食習慣,夫婦二人嗅到了融合菜的商機。或許因為面向的都是“窮游”年輕人,綠茶一開始就將高性價比作為標簽。據浙商證券統(tǒng)計,截至2022年Q1,綠茶的人均消費為60.5元,在頭部中式餐廳里偏低。
?
凡事都有兩面性,低價讓綠茶“網紅”,也讓它盈利難。王勤松也曾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價換取客流,所以必須重視翻臺率?!痹谒磥?,高性價比意味著綠茶和其他餐廳不同,必須有高翻臺率才能賺錢,“一天翻臺率4次是保本”。
所謂翻臺率,指的是餐桌重復使用率,是衡量餐廳盈利能力的一大重要指標。據悉,綠茶2013年的平均翻臺率在6-8次。
事實上,王勤松為綠茶規(guī)劃的“低價魔法”是低價翻臺率門店數量,但疫情的到來讓這個魔法不再奏效。昔日的翻臺下限,如今卻成了綠茶難以觸及的天花板,招股書顯示,綠茶2019年至2021年的翻臺率分別為3.34次、2.62次、3.23次,一直在保本的4次之下。
低客單價、低翻臺率帶來的是營收和門店業(yè)績的下滑。數據顯示,2019-2021年間,綠茶每間餐廳的平均同店銷售額從1481.1萬下降為1168.6萬。
?
餐飲業(yè)被疫情重創(chuàng),大到海底撈,小到街邊夫妻店,都受到影響,綠茶當然也不例外。與海底撈、呷哺呷哺相比,綠茶的翻臺率受疫情影響較小,2021年恢復也很快,但與眾不同的模式需要綠茶更快恢復。
?
九毛九集團(太二所屬)、海底撈、呷哺呷哺這些餐飲品牌,或中高端定價,或直營、加盟混合運營。與之不同的是,綠茶的模式一低價,二重運營,讓它的抗風險能力更低。
自一開始,或許是運營青旅的經驗讓王勤松就對門店非常重視。第一,是在門店裝修上非常有想法,中式風格、江南風韻這幾乎是綠茶每一家店的精髓,但每一家店又各有不同,王勤松曾說,綠茶是50元的人均消費,500萬元的裝修費用。
第二,綠茶餐廳至今仍未開放加盟,全部直營,走重資產模式。這讓它的開店成本頗高,320萬-370萬的單店投資成本高于同業(yè)(撈王300萬-350萬),單店投資回報期(17.5個月)也高于同業(yè)(外婆家7.4個月,太二7個月)。
2019-2021年,在受疫情影響門店銷售、翻臺率下滑的同時,綠茶仍然在快速擴張,本已不富裕的“家底”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21年年末,綠茶餐廳的門店數量由2019年的163家增長為236家,其中44家(18%)經營虧損。
?
2019年上半年,有企業(yè)信心百倍地喊出“門店擴張”,疫情影響下優(yōu)勝劣汰加速,有的品牌門店收縮和地租漲幅放緩,讓他們以為自己能夠趁這個時機占領更多的線下入口。但第一波之后的零星爆發(fā),讓很多人想趁此擴張的愿望落了空。
2019年加速擴張的海底撈,2021年懸崖勒馬進行收縮。而綠茶卻仍打算一條道走到底,招股書顯示,繼兩年開了73家門店后,綠茶2022年至2024年計劃每年開設75-100家新店。
低價、翻臺率降低,導向的是低收入;門店擴張,導向的是高成本:對綠茶來說,必然的是盈利難。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綠茶營收分別為17.36億元、15.69億元和22.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虧損5526.2萬元和1.14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11%、-3.52%和4.97%,調整后的凈利潤率分別為6.1%、-0.7%和6.0%,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8%-10%)。
?
在失效的“低價魔法”面前,綠茶還能做什么?
02 受阻的自救
繼西餐品牌“Playing”與燉菜品牌“關東造”相繼“撲街”后,綠茶餐廳成為了綠茶集團唯一的指望。通過新品開發(fā)、市場下沉、上市,綠茶餐廳和綠茶集團在試圖自救,但阻力重重。
一、“爆款”變“老款”,新品不是“爆款”。
除了低價之外,王勤松做綠茶自傲的還有一點,好吃。曾經夫婦倆開的青旅,因為烤雞、火焰蝦等菜品好吃,吸引了一些慕名而來、不住宿只為了吃飯的人,這也是他開始做綠茶的主要契機。
綠茶的興起,源于乘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它的快速擴張開始于2010、2011年,于2015、2016年爆紅,與互聯網的高速擴張同步。
或許是這種經歷,讓王勤松很看重網絡和口碑傳播:“我覺得互聯網時代,好的產品、好的模式、好的體驗本身就會自傳播,做餐飲尤其是這樣,好的口味、好的體驗,顧客就會主動幫你做口碑傳播,這比任何外部的營銷都管用?!?br>
曾經的綠茶菜品是新穎的,也是好吃的,由它帶火的面包誘惑,已入選很多餐廳的菜單。但人們想嘗試的永遠是更新、更好吃的東西,而不是曾經新穎、好吃的。
從俄式廚房、半秋山等西餐廳,再到外婆家、綠茶等中餐廳,在大眾點評內,“面包誘惑”
已成為數十家餐廳都在售賣的“老面孔”,同時在網絡上搜索“面包誘惑”,也可查到詳細的居家做法,可以說,綠茶昔日獨領風騷的招牌已然泯然眾人。
隨著文和友、喜茶、鮑師傅等新一批的網紅餐飲品牌上場,市場的風向在變,產品創(chuàng)意的吸睛度成了能否破壁的關鍵。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目前餐飲消費者中“Z世代”占比提升至39.3%,他們更愿為興趣買單,這部分消費者將為餐飲需求端帶來新的變化。
在“圖新鮮”愈發(fā)普遍的今天,一個網紅品牌的生命周期在3-5年,而今年14歲的綠茶,正在與“面包誘惑”、“綠茶烤雞”等招牌菜一同進入第四個周期,在熱銷了十余年后,這些爆款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王勤松和綠茶餐廳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他們從沒有放棄新品開發(fā)。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綠茶餐廳推出新菜品的數量分別為120個、147個和178個,約合每年更新20%左右,平均2-3天推出一款新品。
可惜的是,消費者的脈并不好摸,摸準一次的可能有很多,摸準兩次、三次的很少很少,盡管更新頻繁、品類龐雜,但綠茶并沒有新的爆款出現。在舊爆款吸引力減弱,新爆款沒有出現的情況下,王勤松想用好產品自然吸引消費者的路走不通了。
二、下沉市場開新店,但一線的低價不是三四線的低價。
門店是綠茶餐廳的一大利器,截至2021年,它覆蓋了所有一線城市、12個新一線城市、26個二線城市和26個三線及以下城市。
根據綠茶餐廳的規(guī)劃,此次計劃募資1.5億美元用于門店擴張,2022年-2024年計劃每年新開75-100家門店。這些新門店近八成將開設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與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以小型餐廳門店為主不同,綠茶餐廳在低線城市的布局以大型餐廳為主。
?
過去十幾年,綠茶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可復制的商業(yè)模型“低價+高翻臺率+精裝修門店+預制產品+部分特色/高頻更新菜品”,建立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基礎之上。對于一線/新一線來說,綠茶的“低價”十分具有吸引力,對于下沉市場來說,這個“低價”還有魅力嗎?
而且下沉市場雖然是一片藍海,但競爭也相當激烈;下沉市場消費需求零散,與一線、新一線的偏好也不盡相同,綠茶能否把準脈也是問題。
三、提升標準化,但預制的魅力在減弱。
在王勤松的觀念里,占領市場離不開“標準化”。這是一條王勤松摸索多年后總結的商業(yè)理論:通過中央廚房實現標準化經營,在壓縮成本的同時快速搶占市場。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為了提高經營效率,越來越多的中餐連鎖品牌舉起了標準化的大旗?!?021中國餐飲業(yè)年度報告》顯示,在門店數超10家的連鎖餐飲品牌中,采用中央廚房集中配送的占比約7成。
憑借著由中央廚房統(tǒng)一制作的半成品,門店僅需簡單的加工即可出餐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對廚師人員的依賴,綠茶的規(guī)模也因中央廚房的存在得以快速壯大。
環(huán)視同業(yè),海底撈、呷哺呷哺等中餐品牌自建食材供應體系的做法更易控制成本,其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2020年,綠茶建立了供應鏈管理公司浙江綠勤,并在招股書中透露了自營中央食品工廠的計劃。
不可置否的是,中央廚房的高效率為綠茶的發(fā)展提速,但越來越多料理包、預制菜的出現,讓消費者越來越懷念中餐的鍋氣。
03 結語
也曾網紅的綠茶餐廳,缺乏新爆品、抗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相繼暴露,上市找錢是它翻盤的機會。而對資本市場來說,低價與快速擴張的老套路聽的多了,綠茶玩轉這一套不是沒有可能,但疫情疊加中低線消費降級,現在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61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四大茶葉
下一篇: 為什么茶會有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