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蓋碗的使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準(zhǔn)備一個玻璃杯,然后倒入適量的開水,接著將蓋碗放入杯中,用熱水沖泡即可。這樣泡出來的茶湯清澈透亮,口口感非常好。如果家里沒有玻璃杯,也可以用保溫杯代替,效果也是一樣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沖泡的時候一定要用沸水,不能用涼水。否則則茶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流失,口感也會大打折扣。另外,在沖泡綠茶的時候,最好不要放糖,因為糖分會影響茶葉的味道。
正確的蓋碗泡茶方法
蓋碗是一種瓷質(zhì)的碗,是我國古老的器具。又簡稱三才碗。由蓋、碗、托組合而成,“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瓷質(zhì)表面光滑,可以繪畫各種圖案,使蓋碗美觀大方。蓋碗作為茶具,用蓋碗泡茶可以很方便直接的就可以看到茶湯色、葉底情況。很多人喜歡用蓋碗泡茶。
用蓋碗泡茶也是工夫茶的一種,要經(jīng)過清潔茶具,洗茶,投茶,沖水,刮杯,出湯等步驟,這種工夫茶可以成為表演,具有觀賞性。蓋碗是我國的一種知名器具。它能泡幾乎所有的茶類,而且不會有一只蓋碗只能泡一種茶的情況。
蓋碗泡綠茶和烏龍茶的性質(zhì)區(qū)別較大,泡茶用的茶具也應(yīng)當(dāng)有所不容。綠茶葉質(zhì)嬌嫩,適合用玻璃杯沖泡;而烏龍茶葉片較大,用紫砂壺泡才能揮發(fā)出它的.香氣和滋味。但這兩種茶遇到蓋碗,產(chǎn)生了奇妙的一致性,綠茶可以用蓋碗泡,烏龍茶也可以,紅茶、黃茶、白茶也都可以。
泡綠茶不宜時間過長,水過燙,因為會破壞綠茶的嫩葉,茶葉被燙熟,香氣散掉,味道也老而苦澀。蓋碗是瓷做的,保溫性一般,也能散熱,所以用蓋碗泡綠茶,只要水溫不高,出湯快,一樣能品嘗到滋味鮮美的茶湯。烏龍茶比較耐泡,蓋碗內(nèi)放入茶,然后沖入沸水,再加上蓋子,熱氣保留在蓋碗里,烏龍茶的香味在里面慢慢散發(fā),堆積,一開蓋,只覺蘭花香撲鼻,瓷蓋上也沾上了鐵觀音的香氣。
【蓋碗泡茶禮節(jié)】
1、在泡茶前先說出準(zhǔn)備好的茶葉種類,并詢問客人要喝什么茶。隨之簡要介紹要沖泡的茶葉的名稱、產(chǎn)地、品質(zhì)。
2、切忌當(dāng)著客人的面潑茶水,因為這個動作很不禮貌,代表送客、趕對方走的意思。
3、小指不指人,小指要自然輕松,不能指著別人。永遠(yuǎn)記住,用手指指向別人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除了一些必要的蓋碗禮儀外,用蓋碗泡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燙手!如何解決呢?
1、一只不燙手的蓋碗是基礎(chǔ),選擇蓋碗碗沿比較外撇,注水的最高位置,離蓋碗邊緣有一段較大的距離。這樣器型的蓋碗,即使注滿水,捏著邊緣也不會太燙。
2、注水量,注水不能過多,以在碗壁的七、八分處為宜。沖水太滿,碗沿受熱面積大,倒茶時會非常容易燙到手。
3、三點一線要注意,拿起蓋碗時,要使大拇指、食指、中指盡量在一條直線上,蓋碗要拿穩(wěn),倒茶時用拇指和中指拿住蓋碗兩側(cè)口沿上,食指按在蓋紐上,壓住茶蓋,不偏不歪。拿蓋碗時,手勢控制好蓋碗,垂直向下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倒進杯內(nèi)。
蓋碗它不僅是茶具,同時也具有收藏價值。
;
蓋碗茶,四川等地回族人民傳統(tǒng)的飲茶風(fēng)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而蓋碗茶有何使用方法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guān)于蓋碗茶正確的用法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蓋碗茶正確的用法 配料:
茶葉、枸杞、紅棗、桂圓、冰糖、胖大海、杏干、菊花、葡萄干、山楂、月見草花按季配裝。
將各種茶料放入碗中,加沸水沖之,第一次加水用茶蓋濾去,曰之流茶,二次加水便可飲用,即沖即飲,其茶具選用陶瓷制品為佳。八寶茶是寧夏回族上百年傳統(tǒng)飲品,全部由天然原料配制,有多種營養(yǎng)元素,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劑和防腐劑??诟屑冋逄穑逑愦己?,是一種理想的四季飲品。
茶有茶道,器亦當(dāng)體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愛品茗,好茶道,也極重茶器,無意或有意中體現(xiàn)和完成了茶器道與實用并重之目的。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魯迅先生為什么單單贊賞蓋碗呢,在眾多的碗、盞、壺、杯之中?其中,自有道理。
中國的茶具據(jù)《茶經(jīng)》?四之器?載,有二十五種,一般可按其選型分為碗、盞、壺、杯等幾類。選擇何種茶具為佳,可根據(jù)各自生活習(xí)慣、飲食起居、審美觀念、所處環(huán)境,從方便適用著眼而各取所需。不過若從休閑鑒賞、品茗論道角度而言,卻頗有區(qū)別,自有高下之分。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xì)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飲?;北方盛行的大壺泡茶,茶溫易冷卻,香氣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卻趣味。
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杯、壺泡茶,不利于察色、觀形,亦不利于茶湯濃淡之調(diào)節(jié)。此外,茶泡久了,品質(zhì)會下降而色敗香散。無論從品茗鑒賞,或是從養(yǎng)生保健角度而論,杯、壺泡茶的不足均顯而易見。
而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nèi),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托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wěn)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
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nèi),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zhuǎn),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蓋碗茶的簡介 在漢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喝蓋碗茶的習(xí)俗,而以中國的西南地區(qū)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為流行。蓋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為當(dāng)?shù)夭铇?、茶館等飲茶場所的一種傳統(tǒng)飲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飲茶。
?蓋碗茶?,是成都最先發(fā)明并獨具特色。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jié)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fā)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于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fā)明了木盤子來承托茶杯。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她又設(shè)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huán)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來茶船改用漆環(huán)來代替蠟環(huán),人人稱便。到后世環(huán)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tài),有如環(huán)底杯。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qū)誕生了。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點巴蜀向四周地區(qū)浸潤發(fā)展,后世就遍及于整個南方。
川人使用茶蓋還有其特殊的講究:品茶之時,茶蓋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會很快過來將水續(xù)滿;茶客臨時離去,將茶蓋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遠(yuǎn),少時即歸,自然不會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會將茶具、小吃代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樓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水柱臨空而降,瀉入茶碗,翻騰有聲;須臾之間,嘎然而止,茶水恰與碗口平齊,碗外無一滴水珠,既是一門絕技,又是藝術(shù)的享受。
川人飲蓋碗茶一般說來,有五道程序:
一是凈具:用溫水將茶碗、碗蓋、碗托清洗干凈。
二是置茶:用蓋碗茶飲茶,攝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見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紅、綠茶等,用量通常為3-5克。
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開水沖茶沖水至茶碗口沿時,蓋好碗蓋,以待品飲。
四是聞香:待沖泡5分鐘左右,茶汁浸潤茶湯時,則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蓋,隨即聞香舒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65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景德鎮(zhèn)茶具的底款茶具下面印有景德鎮(zhèn)彩···
下一篇: 大益普洱生茶哪個系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