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六君子包含茶筒、茶夾、茶匙、茶勺、茶漏、茶針,茶筒的作用類似筆筒,起到收納其他茶具的作用;茶夾主要用來夾洗茶杯,防止燙手;茶匙主要用來將茶葉撥入泡茶器具之中;茶勺主要用來量取茶葉;茶針的作用為疏通茶壺;查漏用來固定茶具。
茶道六君子的名稱以及用途
《1》茶筒
茶筒,它不是用來盛放茶葉的,而是用來盛放茶藝用品的,像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等都可以攏入茶筒中,方便整理。
而儲存茶葉的則是另外的器具,通常帶有蓋子,用于密封。
《2》茶匙
又稱“茶撥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為茶匙。
從外形來看,茶匙狀如湯匙,容易讓人誤解是用來舀茶湯的,殊不知走了“想當然”的誤區(qū)。
茶匙,主要用來將茶葉從茶則或者茶荷撥入茶壺中,所以也被稱為茶撥;或者在沖泡了茶葉之后,變得肥大的茶葉堵塞壺口時,用手挖茶不方便不衛(wèi)生,也用茶匙將廢茶葉挖取出來,所以也有人稱其為渣匙。
《3》茶則(茶勺)
茶則一般用來盛放干茶之外,小一些的用來支撐勺子一樣的器具,稱之為茶勺,用來取茶、量茶,也就是衡量茶葉的用量,確保投茶量。
比如用110毫升的白瓷蓋碗泡白茶,投茶量5克足以,這時候就需要用茶則,而鐵觀音等顆粒狀的茶葉,可以使用茶勺來量取。
而六君子中,往往指的是茶勺,我們只要記住兩者的功用是差不多就好。
《4》茶漏
茶漏與茶濾也是容易讓人產(chǎn)生誤會的兩個茶藝用品。特別是剛接觸茶具的人,常常容易將二者搞混。茶漏主要是置茶時放在壺口上,擴大壺口面積,以方便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所用。它沒有濾網(wǎng)。
茶濾則帶有濾網(wǎng),一般是架在公道杯上,用來在沖泡中濾去茶渣,分離茶與茶湯。
《5》茶針
茶針有兩個用途
一是借助茶針撬開一些緊壓茶,一般撬餅的茶針是金屬材質。
二是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故又名茶通。
《6》茶夾
又稱茶筷,主要有兩個功用,一是將茶渣從茶壺中挾出,二是用來挾著茶杯洗杯,防止將手燙傷又清潔衛(wèi)生。
結語
六君子出自于蘇東坡的詩《送周朝義守漢州》。詩中寫道:茶為西南病,氓俗記二李。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這里的“六君子”指的:師道、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六人。
而茶具中的六君子,在泡茶的過程之中,也不免起到文雅的作用,且每一件茶具都有自己的實際用途,所以不可小覷,人亦如此。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
下面具體的介紹一下茶道六君子的各自用途
↓↓↓
人生如茶,靜心以對。茶中有大道,悟茶通人生。細細品茶,神清氣爽,返璞歸真,超凡脫俗,漸入佳境,可以通神,而窮宇宙之理。
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組合,簡稱茶道組,也被稱為茶道六君子。茶道六君子,增添茶中滋味,營造優(yōu)雅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一抬手一低頭,帶動一片片茶葉的靈魂在水中游走。
如此,茶道六君子的正確使用顯得尤為重要,稍有差錯,便會鬧出笑話。接下來茶小逸就帶你詳細了解。
茶道六君子是什么 怎么使用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
茶則:將茶從茶罐中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壺。
茶針:用于疏通壺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暢。
茶漏(茶斗):放在壺口上,漏取干茶,防止茶葉外漏。
茶夾:夾取葉片、欣賞葉底、夾洗杯子。
茶匙:從茶則當中把適量的茶葉撥入茶壺、從壺中挖取泡過的茶葉。
茶筒:盛放茶藝用品。
今天茶小逸重點要跟大家聊一下爭議最大的“茶則與茶匙”、“茶漏與茶濾”。
茶漏與茶濾
現(xiàn)代人們口中常常茶漏和茶濾不分,茶漏也稱茶斗,是放在壺口上,漏取干茶,防止茶葉外漏的,底部是通的,沒有濾網(wǎng);而茶濾是在沖泡過程中,放在公道杯上用來過濾茶渣的。
茶則與茶匙
茶則的說法,在陸羽的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不過當時的茶則造型也不是固定的,也有的茶則就和茶匙的形狀差不多。
而茶匙的正式出現(xiàn),是在唐未宋初,茶匙從茶則中分離,是點茶法的出現(xiàn)造成的?!恫桎洝分羞€特意指出:“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者輕,建茶不取。"所以茶匙的作用不是用來取茶葉,而是攪拌茶湯,因此需要用質量更重的金屬制,而不是茶則一樣的竹制。后又在茶匙之外發(fā)明了另一種攪拌茶湯的茶具——茶筅。
【《茶錄》中所記點茶時先放入茶末,再加少量的水調和,“又添注入環(huán)回擊拂, 湯上盞可四分則止。"這一步是斗茶的關鍵,“環(huán)回擊拂” 正是要用茶匙不斷的調和茶湯,直到盞中茶湯“面色鮮白著盞(咬盞)無水痕", 這樣的茶在斗茶中為上品?!?/p>
由于中國人制茶工藝、飲茶方式的轉變,從宋代抹茶變成了直接沖泡,因此茶匙失去了使用空間,如今人們的喝茶習慣中,茶則和茶匙的用法幾乎大同小異,都可以作為從茶荷舀取茶葉的一種茶具,只不過茶則大而茶匙小,取多的茶葉可以用茶則,取少量茶葉可以用茶匙。還有更規(guī)范講究的一種用法,先用茶則從茶罐中取多量的茶葉,再用茶匙從茶則當中把適量的茶葉撥入茶杯或茶壺當中。
今天的知識就介紹到這,大家有什么疑問或者不解都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探討,茶小逸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在茶藝中所指的“茶道六君子”是:茶筒、茶漏、茶夾、茶匙、茶針、茶則。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香茗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一起來看看。
香茗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茶筒:是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nèi)茶葉,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茶漏則于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勺:茶勺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茶夾: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wèi)生。
茶針: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后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道六君子的介紹 1、茶筒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中的其余五件茶具。一般為圓筒狀,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異的精美茶筒,如曲線形、葫蘆形。茶筒筒身一般有雕刻圖案、鏤空等類型。制作材料一般為竹子、木頭。茶友們在選購茶筒時,以筒身光滑平整、線條流暢自然、雕刻精美雅致為佳。一般需特別注意有無加工不當產(chǎn)生的毛刺。
2、茶漏
顧名思義,茶漏的形狀像漏斗,因此又稱茶斗。若將干茶倒入壺口較小的壺具中時,為避免茶葉不慎掉落在壺外,把茶漏置于壺口,則可將干茶順利的倒入壺中。茶漏制作材料一般為竹子、木材,也可以用瓷或陶制成。
3、茶夾
茶夾外形如同鑷子,有些茶友也稱其為“茶鑷”。茶夾是我們在泡茶過程中用得最多的,如潔具、分茶時使用,其具有防燙的功能,也能讓品茶者感覺干凈衛(wèi)生。有時,茶夾也用于夾取壺內(nèi)或蓋碗內(nèi)的茶葉(但不是用其取干茶喲)。其制作材料多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金、和銀制成的茶夾。
4、茶匙
其形狀如湯匙,所以稱為“茶匙”,很多茶友也將其稱為“茶勺”。主要用途是取出儲茶器皿中的茶葉,并將其放入茶荷或茶壺中。在喝茶過程中,也有人用其攪動壺中茶葉,幫助茶葉受泡均勻。此外,茶匙還具有清理壺內(nèi)或蓋碗內(nèi)的茶渣的功能。其制作材料多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瓷和金銀制成。
5、茶則
茶則,也稱“茶撥”。在取茶時與茶匙配合使用,將茶匙里的茶葉撥入茶荷或茶壺,撥茶的過程其實也是事茶者衡量茶葉量的一個過程,所以在事茶者眼里,茶則也是一種量器。茶則和“茶匙”有相似之處,茶則有時候也可以用來攪拌茶葉使得茶壺內(nèi)茶葉受泡均勻。另外,在正規(guī)的品鑒現(xiàn)場,茶則可以用來將葉底挑出,供在坐者觀察茶葉。中國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認為,茶則的制作材料可以是貝類、牡蠣類,也可以是銅、鐵、竹、木等材料,現(xiàn)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類的。
6、茶針
也稱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壺的蜂巢,以保持茶壺的壺嘴出水流暢。有時候,事茶者將干茶倒入壺或蓋碗之后,可以用茶針調整壺內(nèi)、蓋碗內(nèi)的茶葉,使得碎茶在下,整茶在上。有些茶友指出,“茶針”還可以用來撬普洱茶熟餅,在此,筆者申明此“茶針”非彼“茶針”,本文說的“茶針”是茶道組中通用的器具。茶針的制作材料很多,除了常見到的金銀、竹木,還有一些比較珍貴材料,如象牙、牛角、羚羊角等。
關于“六君子”的使用方法,既是茶具,那建立在事茶者需求的情況下,只有茶具發(fā)揮其作用,解決了事茶者的問題,那這件茶具方能體現(xiàn)其使用價值,所以,茶友們并不用拘泥于每件茶具的正確使用方式,只要使用得當,保持干凈整潔,能造就和諧自然的品茶氛圍就是最好的使用方法。
至于“茶道六君子”的制作材料,并不是說材料越貴越好,筆者認為,既是茶具,那還是講求實用性,再者,茶道講求的就是自然寧靜、平和釋然的環(huán)境。因此,建議使用竹木材料的“茶道組”,一更顯大氣自然之美,二能營造出更好的品茶氛圍。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用法如下:
1.茶筒:是用來盛放茶葉的。和我們說的茶盒是一個,最為常見的君子之一了。
2.茶匙:茶匙就是為了方便衛(wèi)生的取茶葉的一個小勺子,用來把茶葉從茶荷中撥到泡茶的用具里(壺或杯子);好象大家不講究時候都是用手抓茶葉的。
3.茶漏:是放到壺口便于把茶從茶荷中放入壺中;這個基本沒多大用,就和我們倒汽油到車里需要用個漏斗一樣。
4.茶則:是用來盛放茶葉,展示給品茶者看的;這個不多說了,就是裝茶葉的同時讓大家欣賞茶葉外觀的器具。
5.茶夾:是用來夾品茗杯;方便且衛(wèi)生,因為一般品茗杯需要用開水消毒顯示衛(wèi)生的,正好用茶夾取出來,衛(wèi)生也好看。
6.茶針:是一個細長的針狀物體,當茶壺被茶葉堵塞是用來疏浚壺嘴;方便茶水流出。
茶道六君子是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六種茶具。
茶道六君子材質通常為竹木,竹制品氣質清雅,木制品質感純?nèi)?,與茶香墨香相得益彰。茶道,是漢族民間采造煮飲茶的技藝和方法。
作用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則:又稱「茶勺」為盛茶入壺之用,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適量。
3、茶漏:茶漏則于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匙:又稱茶撥、茶扒。一種細長的小把子,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nèi)茶葉。也可將茶葉由茶荷(茶則)撥入壺中,故名茶撥。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故皆使用茶匙。又名渣匙,因為可以用來去除茶渣而得名。
5、茶夾:又稱「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則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wèi)生。
6、茶針(茶通):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后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針有時和茶匙一體,即一端為茶針,另一端為渣匙,用竹、木制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29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具十二件都有什么
下一篇: 保溫杯能泡茶喝嗎(保溫杯可以泡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