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意味著進入了寒冷的冬季,人們食用溫補的食物來驅(qū)寒。南北方有不同的習(xí)俗,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在廣東的潮汕地區(qū),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
在汕頭,人們立冬吃用蓮子、香菇、板栗、蝦仁、紅蘿卜等做成的香飯,這些也都是溫?zé)岬氖澄铩T诒狈?,立冬的?guī)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rèn)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寒冬來了,吃和補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以外,還可以喝一些養(yǎng)生茶,有利于身心健康。此時喝茶,需要喝溫、順、潤的茶。
那么哪幾種茶值得我們喝呢,一起來看看吧。
1、紅 茶
紅茶為冬季必備茶品。紅茶葉紅湯紅,醇厚干溫。
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口感,加奶、糖,芳香不改。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鈣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具有促進代謝、預(yù)防流感和骨質(zhì)疏松、暖胃養(yǎng)生等功效。
此外,冬季人們的食欲增進,難免會多吃些油膩食品,飲用紅茶可去油開胃,使人體更好地順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
2、烏 龍 茶
烏龍茶屬半發(fā)酵茶,介于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
在味道上,烏龍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zé)徇m中,因此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nèi)積熱的作用,它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在日本更是被稱為“美容茶”。
冬天里室內(nèi)大多空氣干燥,人們?nèi)菀卓诟缮嘣铩⒆齑礁闪?,這時泡上一杯烏龍茶,可以緩解干燥的苦惱。
此外,烏龍茶對蛋白質(zhì)及脂肪有較好的分解作用,能防止肝臟脂肪堆積,對于怕冬季里貼膘的人來說,青茶也有一定的減肥功效。
3、黑茶或老白茶
黑茶有涇陽茯茶、安化黑茶(三尖和三磚)、六堡茶、雅安藏茶、老青磚等;
白茶有壽眉、貢眉、白牡丹等;
黑茶有著豐富的內(nèi)含物質(zhì),且經(jīng)過成熟的發(fā)酵,屬性溫和,適合秋冬飲用,不僅暖身,而且還能增強身體的抵抗能量。
而白茶滋味甜爽,老白茶則可以煮著喝,暖暖的茶香,不僅解決冬季的干燥,同時也能幫助抵御寒冷,促進睡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對預(yù)防流感效果亦佳。
《晚起》
唐代 白居易
融雪煎香茗,調(diào)酥煮乳糜。
譯文:用融化的雪水煮茶,調(diào)和酥油用來煮粥。
立冬,品茶,修身,養(yǎng)性。
品茶講究審茶、觀茶、品茶三道程序。審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審看茶葉,內(nèi)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綠茶、紅茶、花茶、 品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種類來。更講究的還可以分出“明前”、“雨前”、“龍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溫度的水,沏、沖、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葉一經(jīng)沖泡后,形狀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幾乎會恢復(fù)茶葉原來的自然狀態(tài),特別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葉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則是芽頭肥壯,芽葉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猶如旗槍林立。茶湯此時也會隨著茶葉的運動而徐徐展色,逐漸由淺入深,由于茶的種類不同而形成綠色、黃色、紅色……此時此刻觀茶形賞茶色甚為賞心悅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湯味還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經(jīng)沖泡的干茶葉。茶香可分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葉一經(jīng)沖泡之后,其香味便會隨之從水中散溢出來,此時便可以聞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壺、茶海、茶盤、茶托、茶荷、茶針、茶匙、茶撥、茶夾、茶漏、過濾網(wǎng)、養(yǎng)壺筆、品茗杯、聞香杯等20余種,其中的聞香杯乃專供聞香用的。聞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著杯底,分三次將茶水細(xì)細(xì)品啜,這便是“品茗”了。茶葉的功效與季節(jié)變化有密切關(guān)系,不同的季節(jié)飲不同品種的茶,對人體更有益。故品茶之道是四季有別。春,雪化冰消,風(fēng)和日暖,萬物復(fù)蘇。此時,以飲香馥濃郁的茉莉花茶為好,用以散發(fā)冬天積聚在體內(nèi)的寒邪,促使人體陽氣生發(fā),使“精”、“氣”、“神”為之一振。夏季,氣候炎熱,佳木繁蔭,盛暑逼人,人體的津液大量耗損。此時,以飲用性味苦寒的綠茶為宜,清湯綠葉,給人以清涼之感,用以消暑解熱。綠茶內(nèi)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等含量較多,有刺激口腔粘膜、促進消化腺分泌的作用,利于生津,實為盛夏消暑止渴之佳品。秋季,天氣涼爽,風(fēng)霜高潔,氣候干燥,余熱未消,人體津液未完全恢復(fù)平衡。此時,以飲用烏龍茶一類的青茶為好,此茶性味介于紅、綠之間,不寒不熱,既能消除余熱,又能恢復(fù)津液。在秋季,也可紅、綠茶混用,取其兩種功效;也可綠茶和花茶混用,以取綠茶清熱解暑之功、花茶化痰開竅之效。冬季,北風(fēng)凜冽,寒氣襲人,人體陽氣易損。此時,以選用味甘性溫的紅茶為好,以溫育人體的陽氣,尤其適用于婦女。紅茶紅葉紅湯,給人以溫暖的感覺;紅茶可加奶及糖,故有生熱暖胃之功;紅茶有助消化去油膩之功,于冬季進補肥膩時有利。品茶-品茶之道 品茶詩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yǎng)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胺傧愠睢本褪峭ㄟ^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第二道:冰心去凡塵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邊本來就干凈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第三道:玉壺養(yǎng)太和綠茶屬于芽茶類,因為茶葉細(xì)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并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的開水?!坝駢仞B(yǎng)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yù)先倒入瓷壺中養(yǎng)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左右。第四道:清宮迎佳人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第五道:甘露潤蓮心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案事稘櫳徯摹本褪窃匍_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第六道:鳳凰三點頭沖破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jié)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第七道:碧玉沉清江沖入熱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為“碧玉沉清江”第八道:觀音捧玉瓶佛教故事是中傳說觀音菩薩場捧著一個白玉凈瓶,凈瓶中的甘露可消災(zāi)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為“觀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們一生平安。第九道:春波展旗槍這道程序是綠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為旗槍,一芽兩葉的稱為“雀舌”。在品綠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凈的茶水中,千姿百態(tài)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第十道:慧心悟茶香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后,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yuǎn)、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艷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綠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第十二道:自斟樂無窮 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二曰:對品得趣。兩個知心朋友相對品茗,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眾品得慧??鬃釉唬骸叭诵杏形?guī)煛北娙讼嗑燮凡?,互相溝通,相互啟迪,可以學(xué)到許多書本上學(xué)不道德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在品了頭道茶后,請嘉賓自己泡茶,以便通過實踐,從茶事活動中去感受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的無窮樂趣。
習(xí)慣也有很多講究,不管是吃飯還是在喝茶方面等等都是有非常多的講究,這樣會讓客人有一個好的心情,給對方一個舒適的感覺,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待客之道;但是我們在別人家中招待者一直遲遲不換茶葉,他可能是對你不喜歡,不喜歡你的到來,更是一種逐客令,希望你趕緊離開。
在喝茶方面有很多傳統(tǒng),在喝茶的時候招待者在倒茶的時候首先要以長幼順序來,到最后才是自己,其次在喝茶時候不能發(fā)出太大的聲音,在喝茶的時候不能把杯子碰出聲音,應(yīng)該慢慢的,喝茶也是對我們自己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在喝茶的時候要慢條斯理的,慢慢的品茶。
我們在參加別人的宴會或者是別人的邀請的時候,就像我們常說的,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如果對方對你非常的不熱情非常冷淡,那就表示對方不歡迎你的到來,希望你早點走;在我們喝茶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主人一直遲遲不換茶葉,就是對你的到來不喜歡,希望你趕快走。
品茶對于我們自己本身也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事情,在制作茶水中,整個過程都是慢條斯理的,所以同樣也會讓我們本上變得非常沉穩(wěn),安靜,遠(yuǎn)離浮躁;在品茶的時候,如果主人一直遲遲不換茶葉,一直使用舊的茶葉,那就是對你的到來不歡迎,以上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28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從志書、古詩文中尋找福鼎茶業(yè)的歷史發(fā)···
下一篇: 常常聊起茶藝,那么茶藝到底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