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錯,七泡有余香,一泡水指的是茶湯清淡、無味;二泡茶初始茶味,有滋味、香氣;第三至四泡,茶葉的香氣、滋味達(dá)到最佳,是茶葉的精華所在;五泡六泡雖稍微遜色,但是滋味也還不錯;而第七泡茶味清淡,但香氣仍舊不減。
茶圈有一句話這樣的順口溜:“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差,七泡有余香。”有不少茶友平時品茶論道,便引用這句話為泡茶的口訣。
結(jié)果,有茶友發(fā)現(xiàn),這句話是無法套在綠茶、白茶、黑茶的身上。因為綠茶一般僅限于3泡左右,3泡之后再無茶香、茶味可言。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知道。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币话阒傅氖菫觚埐瑁绕涫氰F觀音,使得其名。
一泡為潤茶之水,清淡,尚未蘇醒,是理想中的一碗水。
二泡烏龍茶,初始茶味,芳香至始,茶味初現(xiàn)。
三泡、四泡,經(jīng)過前2泡的鋪墊,溫度、水分與茶葉的內(nèi)含物質(zhì)充分碰撞,從而產(chǎn)生處茶葉本該有的蘭花香、果香,飲其滋味,醇爽,明朗,香而不膩,身心舒爽。
五泡、六泡與三四泡均等,或略有遜色,但絲毫不減英姿颯爽。
而七泡,再無年少時的激烈慷慨,茶色、滋味開始褪去,但即便如此,茶香卻依舊經(jīng)久不衰。
但是,我們喝茶也知道,根據(jù)泡的方式,以及茶葉質(zhì)量,都會影響每一泡茶湯的濃度、鮮爽度,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再如,綠茶一般為三泡,用玻璃杯或蓋碗,每一泡都是精彩的。
而紅茶雖然也能5~7泡,但每一泡都是濃郁,香甜的樣子,每一泡的茶具也不是特別大。
而黑茶則更為不同,黑茶質(zhì)地粗老,且越陳越香,醒茶1~2次,沖泡次數(shù)可達(dá)15余泡左右,所以自然與“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差,七泡有余香”格格不入。
因此,喝茶是自己的一番歷程,適口為珍,自己喝著好才是真的好。
泡茶一泡二泡三泡是有這么一說法的,據(jù)說這樣會讓茶口感會更好,懂茶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剛接觸茶藝,不太懂茶藝文化的話,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泡茶一泡二泡三泡時間。
黃茶第一泡15秒內(nèi)出湯為宜,這種茶屬于微發(fā)酵茶,不需要沖泡太久,只需比綠茶延長兩三秒鐘即可。
紅茶第一泡10秒鐘內(nèi)出湯為宜,這種茶屬于發(fā)酵茶,出湯的時間比較快。
白茶和紅茶差不多,第一泡10秒內(nèi)出湯為宜,如果是新白茶,1——3泡10秒左右即可出湯。第4泡開始,需要100℃水溫,浸泡20秒出湯。
沖泡老白茶時間不要太久,也不適合宜悶泡的時間過長。沖泡老白茶餅,可以在新白茶的基礎(chǔ)上,從第2泡起,每泡延長3-5秒出湯。
青茶第一泡也是十秒左右出湯,2——4泡,10秒出湯→5——7泡,20秒出湯→8——9泡,40秒出湯。
1、一泡茶
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nóng)藥等污染,茶葉表面總殘留一些農(nóng)藥,相應(yīng)的頭遍茶農(nóng)藥等有害物質(zhì)濃度也高。所以應(yīng)讓頭遍茶水發(fā)揮“洗茶”的作用,棄之不飲。
2、二泡茶
二泡茶湯含茶堿、茶多酚最多,茶湯中或多或少略帶雜味,有些青澀,口感不是很好,但是茶葉浸出的成分很多。
3、三泡四泡
三泡四泡的茶,這時候茶湯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韻味的。
一泡茶,指的就是茶葉在水中浸泡出的第一道茶湯。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茶葉中大部分氟離子在第一次沖泡時就被浸出了,二泡茶湯含氟量明顯下降,而到了三泡茶湯中含氟量就和白開水相近了。
假如需要增加氟的攝入量就應(yīng)該多飲用一泡茶湯,高氟地區(qū)的居民為避免氟攝入過多,可飲用二泡或三泡茶湯。
但是跟氟元素的流失相仿,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微量元素Mg、Zn、Ca、Fe、Mn等,也將隨著浸泡次數(shù)的增加而銳減,所以也不建議高氟地區(qū)將茶葉沖泡多次再飲用。
擴(kuò)展資料:
除了沖泡次數(shù),對于泡茶時間的長短李博士的研究也給出了參考答案。茶泡時間越長,茶湯里含氟量越高。
在浸泡15分鐘的茶湯中測得的含氟量占全部可浸泡出的水溶性氟的絕大部分。15分鐘后即茶葉中氟浸出速度就放慢,同時茶水溫度會迅速下降,因此如果利用飲茶來增加氟攝入,建議浸泡15分鐘即可。
各類茶葉的情況也不相同,如果喝的是苦丁茶就不要等那么久,因為在浸泡1分鐘里它大部分氟就跑出來了。由此可見,多次沖泡會造成茶葉里氟等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從健康角度看還是喝第一泡茶好。
人民網(wǎng)——第一泡茶是否可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36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