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可貴,皆因彼時眼望一切皆為真,心內(nèi)心外,不為世情所牽絆。及長,生萬念,有所愿,有所不愿,意之常不可得,避之亦不可夠,守之不能久,揮之散不去。愈經(jīng)滄桑,愈生悲涼。登高風(fēng)倍冷,潛走雨驚瀾。一路行走,人情冷暖不定,緣際忽來驟散,不知人生何去,只在原地,兜兜轉(zhuǎn)轉(zhuǎn)。
隨順人生,如童年時。樂則樂,不貪其短,愁則愁,不憂其久。歡笑不藏隱憂,疲憊不強歡顏。隨順于心,一花一草,亦是斑斕世界,皆能生妙趣,狂風(fēng)暴雨,偏得天地一色,亦不疲于心。童真如初心,不著色而自清艷,不拂拭而自澄明,不生嗔怨,不縱歡欲。隨順,則重回童真。
將心置于洪流之中,染塵則拭,浸墨則洗,人情世故,歡喜憂苦,隨之如無常,順之如有定。如風(fēng)不問自來,閑坐,拂塵,聞香。
秋
微涼
觀禪舞
歲月寧靜
賞翩躚身姿
聽聞大師論道
解禪茶一味真諦
在寶華寺遇見美好
世事忙碌,我們可能已經(jīng)很久沒有平靜下來審視內(nèi)心,看看自己究竟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去感悟美好了,而8月18日在寶華寺,我們又與純凈的美好不期而遇。由如意老師帶領(lǐng)的來自曼殊·妙院的禪舞修習(xí)者們,舞姿柔美靈動,婉轉(zhuǎn)悠緩,讓我們在欣賞她們翩躚身姿的同時,竟然也能感受到內(nèi)心的寧靜。
或許是我們終日的忙碌操勞,對生活中的細(xì)微美好已逐漸麻木,而在觀看禪舞的同時,我們內(nèi)心的柔軟,也似乎在隨著舞蹈慢慢生發(fā)。這天下午,在場的每一個人,似乎都透過禪舞,學(xué)會了專注于當(dāng)下,并且讓自己從紛繁復(fù)雜的生活情境中解脫出來,不被外在事物干擾,保持內(nèi)心的安詳與平靜。
而后,禪舞修習(xí)者們又來到了大雄寶殿前,換上了更為莊嚴(yán)肅穆的紅紗,天際云層高聳,金色陽光傾瀉,再就著輕柔如絲的細(xì)雨,大家在佛法莊嚴(yán)的樂聲中也仿佛被從頭到腳凈化了一遍。一曲舞畢,大家隨著禪舞修習(xí)者們,沿著順時針方向,圍繞著大雄寶殿,虔誠而肅穆的,繞走了一圈。
之后,回到禮堂,便是崇化大和尚親講的禪茶一味的心得體會,崇化大師從佛教的發(fā)源、傳承,講到在中國慢慢的生根發(fā)芽,讓我們了解到了何為菩提樹下悟道,讓我們也明白了為何中國第一座寺廟叫做白馬寺,是因為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夜晚夢見一個金人飛至宮殿,博士傅毅解釋道這就是西方的神,名為佛,神通廣大。然后后續(xù)便是天竺高僧?dāng)z摩騰和竺法蘭來到中國宣講佛法,漢明帝為他們興建的寺院也用了白馬馱經(jīng)的典故取名為白馬寺。
講解完了佛教的由來后,崇化大師又為大家科普了茶的發(fā)展之路,從一開始的神農(nóng)嘗百草到唐代的煎茶再到宋代的點茶,直至現(xiàn)在廣泛被運用的清飲法,使得大家對茶葉的來歷有了整體的認(rèn)識。
崇化大師還講解了佛家極為著名的一個公案就是唐代趙州從諗禪師的“吃茶去”公案。
公案如是說:1000多年以前,有兩位僧人從遠(yuǎn)方來到趙州,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壁w州禪師說:“吃茶去!”趙州禪師轉(zhuǎn)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我曾經(jīng)來過?!壁w州禪師說:“吃茶去!”這時,引領(lǐng)那兩個僧人到趙州禪師身邊來的監(jiān)院就好奇地問:“禪師,怎么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呢?”趙州禪師稱呼了監(jiān)院的名字,監(jiān)院答應(yīng)了一聲,趙州禪師說:“吃茶去!”對“吃茶去”這三個字歷來也是見仁見智的,這三字禪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也從而奠定了趙州柏林禪寺是“禪茶一味”的故鄉(xiāng)的基礎(chǔ)。
崇化大師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嚴(yán)謹(jǐn)有趣而不失生動的講述,讓在場的聽眾們興致愈發(fā)濃烈,之后大師在分享了茶圣陸羽的故事后,又跟在場的觀眾進(jìn)行了提問互動,最后大家在歡樂的氛圍下,結(jié)束了與崇化大和尚的愉快交流。
正如崇化大師所說,禪茶一味,為何是禪要在前,茶要在后?是因為我們的修行就是在每天日復(fù)一日的生活當(dāng)中進(jìn)行的,表面上看,喝茶只是一種生活習(xí)慣,而修行卻是貫通生活的。在寶華寺雖然只待了今日一日,但卻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修行,內(nèi)悟身心,外悟世界,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為我們觀省內(nèi)心的阻礙。8月8日—9月8日的寶華寺書畫藝術(shù)展,豐富活動仍在繼續(xù),隨時歡迎您的光臨。
千秋大業(yè)一壺茶的上一句是萬丈紅塵三杯酒 1、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的意思:紅塵中紛紛擾擾的事情,在三杯兩盞淡酒里談過,世上任何的霸業(yè)雄圖,午后一壺茶里消磨。
2、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萬丈紅塵抵不上三杯兩盞淡酒,千秋大業(yè)比不當(dāng)悠閑的午后一壺清茶。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寫照,萬丈紅塵,千秋大業(yè)與三杯酒,一壺茶,人生在世苦苦追求名利,追求霸業(yè)雄圖,與喝酒品茶相比。表現(xiàn)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品質(zhì)。
詞語解讀 1、紅塵,這是漢語中常見的一個形容詞,來源于東漢文史學(xué)家班固的《西都賦》,西都指的是古長安。賦中有“紅塵四合,煙云相連”一句。紅塵形容的是土石路上車馬過后揚起的塵土,后來指人世間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以及鬧市的繁華,在這里借喻名利之路。
2、“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這句話的本來意思。我的理解是:人世間名利場上紛紛擾擾的事情,盡可以用三杯淡酒一飲而過;世界上雄圖千年的霸業(yè),也盡可以在一壺茶里淡化消磨。換言之,名利如酒三杯過,霸業(yè)似茶一壺清,又何必那么癡迷的苦苦追求所謂的霸業(yè)與名利呢。
3、“三杯酒”和“一壺茶”。三杯酒很有講究,因為有一句民間諺語說得好:“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fēng),世有三寶天地人,人有三寶精氣神”。由此可見,三杯酒是用來敬三寶的,并不是為了萬丈紅塵。
4、一壺茶,也有講究,因為禪茶一味。人生不必去追求所謂的榮華富貴,只要有禪的靜定和茶的清淡足矣!曾子在《大學(xué)》中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笨梢姟办o”和“定”多么重要。
雨中笠翁
閱0轉(zhuǎn)02013-03-03 分享收藏
禪茶詩
燕拽春光度柳池,
云邀竹影賦閑詩.
清風(fēng)有意傳書信,
又恐相思裊娜遲.
禪茶詩:
獨守空庵醉品禪茶
千年的寂寞風(fēng)干成一陀古茶
誰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
或許心有靈犀的您
能參透他
可是心有靈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風(fēng)干成一陀古茶
泡開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
或許萬種柔情能泡開她
這萬種柔情出自誰家
不泡也罷不泡也罷
泡得開唐詩宋詞
泡不開秦磚漢瓦
泡得開晨鐘瞢鼓
泡不開驛路風(fēng)沙
心有靈犀的您在哪
這萬種柔情出自誰家
不泡也罷不泡也罷
獨在天涯醉品禪茶
禪茶一味
1
乞火燒蘭葸,臨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盞,先供我佛嘗。
2
香溪醍醐嫩,蓮峰蘊真香。
一入靈山路,便覺眼生光。
3
初嘗冷香烈,再啜火生涼。
飄若對傾城,醉比沐天香。
4
雪霽春泉碧,雨潤百草芳。
月下煮松風(fēng),甘露其君嘗。
清煙久消歇,紫云時飛揚。
至今潭中水,猶作笑語香。
5
名山蘊紫氣,瑤草凝清輝。
寒泉不混世,積雪入精微。
采采需及時,莫待嫩綠肥。
禪茶清供
1
山風(fēng)吹雪灑空門,活火當(dāng)爐輾玉塵。
香從靈巖壟上發(fā),味自冰谷寒溪生。
2
昆侖山下白頭人,玉杵夜敲萬年冰。
金鐺晨掃千歲雪,石鼎意出天下春。
醉花陰(問好大家)
打開電腦游故地,
恭問眾友安。
臨屏來學(xué)習(xí),
詩友新作,
偷回細(xì)品觀。
舉杯豪情惹人醉,
香茶余味綿。
偷閑上網(wǎng)來,
滿目高論,
賞激情佳篇。
3
杖竹芒鞋覓靈芽,妙峰山畔得瓊葩。
紅爐石鼎和雪煮,玉碗和香吸紫霞。
4
清寂禪齋午夢回,荷風(fēng)送爽到柴扉。
跌坐安禪意自得,茶煙初透龍團美。
5
茶
禪茶,清供。
黃金縷,蜜云龍。
斗贏一水,功敵千鐘。
瓶泄萬壑濤,涼生兩袖風(fēng)。
座下寒光瀲滟,風(fēng)流何處歸鴻。
活火新泉共詩話,禪窗梅雨浥空濛。
玉蕊一槍
1
紫蓮峰下掇龍芽,玉蕊一槍帶露華。
活火新泉和月煮,異香先入野僧家。
2
金童采得靈芝草,玉女收將閬苑芽。
燒取蓮花峰下水,初試桃源雨后茶。
3
新采龍芽綠滿籃,上山新汲云間泉
七碗能除高土渴,更無塵夢到茅庵。
4
玉甌神水奌朱砂,妙手煮成般若花。
紅爐石鼎烹團月,茶煙香暈滿袈裟。
5
閱罷茶經(jīng)坐石苔,風(fēng)吹寒花入慈懷。
自敲寒水歸石鼎,正好紫氣滿詩齋。
6
萬樹寒花隱梅庵,汲井敲冰煮月團。
香浮石鼎瓊瑤化,春入詩懷冰谷寬。
靈芽出土春雷動,活火當(dāng)爐夜雪殘。
烹罷不知魂何處,醒來一夢到靈山。
梅庵烹雪
1
明心一輪月,見性萬樹花。
空持偈千首,不如去吃茶。
2
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
當(dāng)下得真趣,禪茶一味香。
3
一甌香茗一句詩,詩成壺干醉真如。
抬頭不覺滿月上,疏影橫窗人不知。
4
午睡醒來魂未醒,夢落靈巖棲紫云。
紅袍化作滿山綠,慈心一片入香花。
5
寶爐香篆裊煙寒,禪茶清供雪奌干。
薦盡一樹梅花雪,再煮萬松岑下泉。
6
積雪尤封蒙頂樹,驚雷未發(fā)建溪春。
睡起禪窗修茗供,月圓香細(xì)石泉新。
7
東坡野梅天香遠(yuǎn),山谷松濤味正溫。
慧公蘭若知何處,古詩靈泉流到今。
8
芙蓉峰下野梅香,湖海歸夢到石床。
齋燈明滅茶煙里,細(xì)聽飛雪沐香光。
9
煮雪茗山供佛旁,凈瓶灑露法界香。
莫夸李白仙人掌,建溪凝雪勝蘭芳
10
香溪碎月水見沙,岸邊茅屋野僧家。
玉蕊始試禪悅味,龍團初碾般若花。
紅爐石鼎烹團月,碧玉甌中煮靈芽。
精神爽逸無余事,臥看殘陽補斷霞。
靈草雪中春
1
蓮峰映紫霞,石窟是僧家。
獨啜無人至,寒梅一樹花。
2
蓮峰近瑤臺,空庵映紫云。
異花天上墮,靈草雪中春。
3
空鼎香筿裊黃昏,月上蓮峰梅弄影。
萬花齊向雪后發(fā),一縷寒香潤琴聲。
4
庵前疊嶂鎖煙霞,洞底寒泉泛落花。
金剛獨能烹玉蕊,龍鳳新團出仙家。
5
法相證得身處身,道眼看來卻來真。
廓爾雪峰千萬重,譫然云水一孤僧。
昆侖山上風(fēng)霜飽,黃龍庵前水石清。
不妨詩硯作佛事,已用茗甌傳祖燈。
靈泉香雪
1
御品天下絕,冠蓋始無倫。
地占靈山秀,時先百卉春。
試將梁苑雪,煎勛建溪云。
余香引雀噪,清味醒詩魂。
2
白鶴溪清水見沙,溪頭茅屋野僧家。
禪窗虛明寒月上,竹簾清夢入梅花。
3
一縷茶煙出竹林,幾樹寒花潤琴聲。
手拂白云超物處,飲到無聲味更真。
4
曹溪一滴靈源水,法乳潺潺法王家。
金沙寒泉味甘露,紫泥溫玉浮香花。
服久有時輕俗骨,味新不須擷靈芽。
滌盡凡塵窺三昧,云誦詩思般若話。
5
茶
佛,仙。
爐火,茶煙。
趙州偈,陸羽篇。
香雪輕飛,靈泉新蕊。
幽姿絕媚嫵,著齒得暝眩。
乳汲云腴釅白,瓊花細(xì)浮甌面。
滌塵襟靜盡無余,開心月清涼一片
火中生蓮
1
琴有古聲耳目清,鶴緣仙骨近白云。
冰沁寒香冷更潔,天降瑤草雪中春。
2
一花始發(fā)佛國香,萬德莊嚴(yán)沐慈光。
水里才生并蒂蓮,火中浴出冰鳳凰。
3
一入空門到死閑,漫將詩句品佛言。
聲聞俱寂萬緣盡,甘露一滴灑大干。
4
硯月寫梅潤琴聲,乞火烹茗夜敲冰。
為伏詩魔歸凈域,幾多綺思付瑤琴。
5
金風(fēng)送來極樂香,火中生蓮甘露涼。
三生念佛求凈土,一念彌陀生安養(yǎng)。
香塵迷霧
1
乞火焚蘭蕙,敲冰煮松煙。
寒氣銷三夏,香光照九天。
壺里得真趣,坐中響瀑泉。
此是清涼味,一甌通神仙。
2
一輪皓魄映窗紗,檻處疏梅弄影斜。
自拾墮巢供石鼎,花上掃雪煮靈芽。
3
扎根幽巖云霧間,自有清香出九天。
清泉玉露潤肌骨,日月精華凝碧尖。
4
碧玉寒泉出金沙,法乳潺潺梵王家。
若人欲識甘露味,活火新泉趙州茶。
5
茶。
禪,佛。
瓊?cè)铮瘛?br>
烹香茗,煮花乳。
素濤翻雪,香塵迷霧。
精明絕隱匿,潔白無暇污。
夜靜禪窗獨醉,月明空庵共語。
茶煙初透龍團美,跌坐安禪意自如。
煮月茗山
1
寒燈映古佛,空山清夜永。
靈巖寂無聲,冰谷正凄冷。
無物助禪味,汲泉自煎茗。
歸來月滿庵,惜踏梅仙影。
2
月下經(jīng)行兩袖香,冰谷醉臥不覺涼。
坐中唯有煙霞侶,醒來一夢到西方。
3
春風(fēng)傾倒在靈芽,雨潤江南百草花。
摘得嫩玉和雪煮,異香先入野僧家。
4
布谷春山處處聞,誰采靈源片片云。
乳泉未瀉香先到,洗卻詩腸數(shù)斗塵。
5
茶
茶,禪。
煮月,茗山。
云液碎,泉聲寒。
香生玉塵,雪濺甌圓。
馨云舞雙鳳,妙手破龍團。
喚起金仙醉倒,引出佛祖逃禪。
心源奌透禪中詩,昏塵滌盡清凈觀。
慧露法乳
1
初試仙人掌,石鼎沸玉泉。
慧露灑天臺,法乳潤心蓮。
真茶泛云液,一啜可延年。
2
竹窗風(fēng)月晚來明,桂子香中鶴夢清。
紫菊西籬散天香,玉泉呤鼎煮月輪。
3
耕得靈源不種花,引來雪水灌煙霞。
天降瓊枝滿冰谷,擷得香光一寸芽。
4
睡起禪堂修茗供,月團香細(xì)乳泉新。
煙生石鼎飛青靄,香滿金盤起綠塵。
詩成禪榻香風(fēng)起,夢破空庵瑞雪深。
透出老禪三昧眼,喚醒客塵身處身。
5
茶。
禪,茶。
錫乳,靈芽。
吃茶去,到仙家。
分開道眼,識破浮華。
妙手分云布露,奌出茶甌雨花。
散蓬萊兩腋清風(fēng),引靈鷲滿窟煙霞。
妙音天女
1
雪乳分來陽春,夜窗幻出香云。
硯月參禪誦經(jīng),觀雨聽花撫琴。
2
對月爐香供瑤琴,閉塵和覺撫心音。
聲隨香篆裊法界,韻如甘露灑太清。
3
妙音宣流悟佛心,萬簌俱寂樂空明。
神女只應(yīng)夢中見,仙音能得幾回聞。
4
弦音化露潤芙蓉,風(fēng)送荷香入畫中。
水里撈月悟真性,火中生蓮色即空。
5
山高海眼蟠龍脈,流出如來八功德。
瓶缽煮出松風(fēng)香,當(dāng)下即是清涼國。
煮茗敲冰
1
明心一輪月,見性萬樹花。
空涌偈干首,不如去吃茶。
2
芙蓉峰下野僧家,敲冰乞火自煮茶。
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靈芽。
3
庵貧無火奌星燈,腹肌野果自養(yǎng)神。
乞得白雪補破衲,飛來紫云封洞門。
4
寒香消盡懶撫琴,但從茗事度芳辰。
剪霞硯月畫仙骨,潑墨醮冰寫汝神。
5
茶
品,茗。
乞火,敲冰。
洗卻塵,滌凡心。
木魚黃卷,古佛青燈。
雪罷寒星出,山泉夜煮冰。
枯木人忘獨坐,白蓮竟可相尋。
空暗憶鳳餅龍團,伴高齋瀟灑琴樽。
七律《與君同醉》
良辰美景夜生輝,
豪飲恣然三百杯。
高舉金樽情義重,
手執(zhí)觥盞赤心推。
酌霞佳釀撩人醉,
玉液瓊漿歡盡歸。
遙望迢迢天遠(yuǎn)路,
思懷相伴緒紛飛。
佳詞一貼網(wǎng)生輝,
茶樓領(lǐng)班捧香杯。
詩友茶客情義重,
耳語切切赤心推。
茶不醉人心自醉,
各抱新詩盡興歸。
你來我去網(wǎng)為路,
思懷相伴緒紛飛。
茶文化(外二首).趙月明
茶 文 化
蘇東坡愛喝茶
為了讓一個和尚
給他請上座?敬香茶
在杭州的莫干山
高談闊論? ? 大展才華
王安石愛品茶
是一位超級高手
知道煮茶用的江水
來自哪段峽谷
并能分出上中下
陸羽愛寫茶
一生與茶相伴
獻(xiàn)出青春年華
用了27年時間
寫出《茶經(jīng)》
聞名天下
茶中有許多知識
茶中有歷史文化
茶中有名人軼事
茶中有唐宋盛世
茶中有秦磚漢瓦
其實 茶與名人一樣
一路風(fēng)風(fēng)雨雨
走過幾千年的歷史
飄香萬戶千家
芬芳古老中華
采茶姑娘
采茶姑娘真漂亮
披星戴月上山岡
露珠踮腳把影攝
紅日躍起來采訪
采茶姑娘迎朝輝
笑語伴著彩霞飛
引來蜂蝶跳歌舞
雙手采下綠翡翠
采茶姑娘背竹簍
翻山越嶺云中走
紅紗綠巾飄茶山
捧著山泉放歌喉
采茶姑娘唱山歌
開口就是一大籮
唱的花兒展笑容
唱的群山更巍峨
采茶姑娘采茶忙
萬里山河播春光
辛勤勞動貢獻(xiàn)大
太陽為她發(fā)獎?wù)?br>
采茶姑娘意更濃
簍簍茶香送北京
獻(xiàn)給祖國千樽愛
獻(xiàn)給人民萬杯情
意濃抒情
雅座溫情
細(xì)品人生
在意濃的單間里
在咖啡雨茶的杯子中
有多少靚男靚女
就有多少甜蜜愛情
有多少風(fēng)帆揚起
就有多少航船起程
音樂動聽
蜜語笑聲
在意濃的大廳里
在中西文化的話題中
人人都有一段故事
那樣神奇無比動聽
個個都是一道風(fēng)景
絢麗燦爛勝過彩虹
1.佛茶的唯美句子佛茶的來唯美句子
佛與茶的結(jié)緣,像源是與生俱來的。只因bai上天注定的本性契du合,故前zhi人有“禪茶一味”的說法。dao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以來,距今大約2000多年歷史。兩千年的風(fēng)云際會,佛教精神已深刻影響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世道輪回中,佛家以慈悲心懷關(guān)照現(xiàn)世疾苦、超脫過去苦難、照見美好未來,一切善惡、美丑都在“吃茶去”的淡定中,找到內(nèi)心的真正平衡。
佛能洗心,茶能滌性??嘀杏刑穑鹬惺强?,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生活禪,幸福茶,禪洱茯茶,一生幸福。
茶是草,客是寶,得罪茶商不得了。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lǐng)悟到生活的本質(zhì)和哲理。
此地千古茶國,滿城都是君子。尋味君子知味來,伴香雅士攜香去。
吾年向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佛茶一般分為十道程序,如:蓮花入場、普施甘露等,取“功德圓滿”之意,讓人感受到莊嚴(yán)肅穆的佛家格局。
2.關(guān)于茶的古詩20首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xì)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后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于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fā)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fēng),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xiāng)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诓荒苎裕南驴旎钭允?。
譯文: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xì)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fēng)過松林,已經(jīng)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fēng),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guān)。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fēng)流戰(zhàn)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fēng)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jìn)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這茶又能戰(zhàn)勝酒醉風(fēng)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fēng)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并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fù)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fā)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這珍奇的細(xì)嫩茶芽。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采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zhì)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yuǎn)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nèi)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3.關(guān)于茶禪的詩句1、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錢起·唐《與趙莒茶宴》譯文:翠竹下之下舉行茶宴,一道飲紫筍茶,并一致認(rèn)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還好。俗念雖全消,茶興卻更濃,直到夕陽西下才盡興而散。
2、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宋《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譯文: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3、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唐《山泉煎茶有懷》譯文: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4、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張繼·唐《山家》譯文:全家正忙著趁晴焙茶、曬谷。
屋子里因為焙茶燒柴充滿煙霧,屋外曬場上的谷子又時時需要翻曬。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辛棄疾·宋《定風(fēng)波·暮春漫興》譯文: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4.描寫禪茶的詩詞禪茶詩
燕拽春光度柳池,
云邀竹影賦閑詩.
清風(fēng)有意傳書信,
又恐相思裊娜遲.
禪茶詩:
獨守空庵醉品禪茶
千年的寂寞風(fēng)干成一陀古茶
誰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
或許心有靈犀的您
能參透他
可是心有靈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風(fēng)干成一陀古茶
泡開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
或許萬種柔情能泡開她
這萬種柔情出自誰家
不泡也罷不泡也罷
泡得開唐詩宋詞
泡不開秦磚漢瓦
泡得開晨鐘瞢鼓
泡不開驛路風(fēng)沙
心有靈犀的您在哪
這萬種柔情出自誰家
不泡也罷不泡也罷
獨在天涯醉品禪茶
禪茶一味
1
乞火燒蘭葸,臨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盞,先供我佛嘗。
2
香溪醍醐嫩,蓮峰蘊真香。
一入靈山路,便覺眼生光。
3
初嘗冷香烈,再啜火生涼。
飄若對傾城,醉比沐天香。
4
雪霽春泉碧,雨潤百草芳。
月下煮松風(fēng),甘露其君嘗。
清煙久消歇,紫云時飛揚。
至今潭中水,猶作笑語香。
5
名山蘊紫氣,瑤草凝清輝。
寒泉不混世,積雪入精微。
采采需及時,莫待嫩綠肥。
5.求幾首關(guān)于茶,蓮和寺的帶有佛教韻味的五律詩,要平仄幫你找過啦,五律,有平仄,佛韻嘛。
順便找了點五言的,因為寺的詩句有點少。希望沒有多此一舉、本人才學(xué)膚淺恐怕你要篩選一下了:茶:1、茶 [宋]梅堯臣 山寺碧溪頭,幽人綠巖畔。
夜火竹聲乾,春甌茗花亂。 茲無雅趣兼,薪桂煩燃爨。
2、茶 [宋]秦觀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
侵尋發(fā)美鬯,猗狔生乳粟。 經(jīng)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zhí)m續(xù)。 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
3、茶磨二首 [宋]梅堯臣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為轉(zhuǎn)臍。 乾坤人力內(nèi),日月蟻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 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4、茶爽添詩句 茶爽添詩句,天清瑩道心。 只留鶴一只,此外是空林。
5、茶灶 楊萬里 茶灶本笠澤,飛來摘茶國。 墮在武夷山,溪心化為石。
6、山寺喜道者至 佚名 閏年春過后,山寺始花開。 還有無心者,閑尋此境來。
鳥幽聲忽斷,茶好味重回。 知住南巖久,冥心坐綠苔。
7、夏日閑居 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睛來地,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yuǎn),不覺到山邊。
蓮:1、青陽渡 晉·樂府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2、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微風(fēng)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3、采蓮 南朝·梁·吳均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4、采蓮曲 隋·殷英童蕩舟無數(shù)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fēng)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jìn)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5、古風(fēng)(其二十六) 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6、采蓮曲 南朝梁·劉孝威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fēng)莖乍拂鈿。
7、折荷有贈 唐·李白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yuǎn)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
寺:1、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2、遺愛寺 白居易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3、云居寺孤桐 白居易一株青玉立,千葉綠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猶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自云手種時,一棵青桐子。
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當(dāng)如此。4、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fēng)。
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5、游天竺寺 崔顥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陽曉。澗泉爭噴薄,江岫相縈繞。
直上孤頂高,平看眾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滿寒山,藤蘿覆冬沼?;惼俨紓?cè),青壁石林杪。
鳴鐘集人天,施飯聚猿鳥。洗意歸清凈,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萬物一何擾。自己整理的。
如果還想要我繼續(xù)找。
6.關(guān)于佛祖的詩句贈琴僧
太古清音發(fā)指端,月當(dāng)松頂夜堂寒,
悲風(fēng)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 --雪竇重顯
送僧之金陵
勝游生末跡,杳自狎時群。卷衲消寒木,揚帆寄斷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邊聞。別后石城月,依依遠(yuǎn)共分。 --雪竇重顯
·送寶月禪者之天臺
春風(fēng)吹斷海山云,別夜寥寥絕四鄰,
月在石橋更無月,不知誰是月邊人。 --雪竇重顯
忘惶
方春不覺來朱夏,秋色蟬鳴翠影斜。
夜來風(fēng)急柴扉破,滿地霜鋪落葉花。 --投子義青
頌投子答月圓未圓
圓缺曾伸問老翁,石龜銜子引清風(fēng)。
咋朝木馬潭中過,踏出金烏半夜紅。 --投子義青
白云與我最相知
白云與我最相知,我住山時它亦隨,
侵早和風(fēng)辭嶂外,晚來依舊護柴扉。 --湛然圓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
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沖開。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個蒲團一個僧,
盤膝坐來中夜后,飛蛾撲滅佛前燈。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須向外問窮通。
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
頌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無門慧開
寒 山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云閑。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好鳥關(guān)關(guān)知我意
午窗定起書沉沉,觸目虛擬一片心,
好鳥關(guān)關(guān)知我意,盡情啼破綠楊陰。 --大歇仲謙
行看流水坐看云
閑居無事可評論,一炷清香自得聞,
睡起有茶饑有飯,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結(jié)茅屋,澹然稱所居。松風(fēng)驚破夢,澗水靜涵虛。
春老花猶媚,秋殘葉未疏。良宵無限意,東嶺月初生。 --丹霞子淳
統(tǒng)一
聶魯達(dá)(智利)
所有的葉是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這一朵
繁多是個謊言
因為一切果實并無差異
所有的樹木無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謁
身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
時時勤掃佛,何處惹塵埃
六祖的佛謁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過崆峒山
鑿破云根一徑通。禪棲遠(yuǎn)在碧霞中。巖穿雪竅千峰冷。月到禪心五蘊空。
頑石封煙還太古。斜陽入雨灑崆峒。山僧不記人間事。聞?wù)f廣成有道風(fēng)。
五臺山
名山勝概自天開。一萬菩薩住五臺。積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涼界。樂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師行腳不徒來。
夜泊洱海
數(shù)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風(fēng)一泛舟。似箭靈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鐘鳴斷續(xù)隋唐寺。漁唱滄浪蘆荻洲。欲問前朝爭戰(zhàn)事。恐驚波底老龍愁。
寄妙巖同參
歲使人歸說大名。始知駐錫在杭城。廿年契闊音書杳。兩地想思感概增。
禪友同參皆老大。離群索處費經(jīng)營。何時再集東林寺。重把詩文仔細(xì)評。
梅開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環(huán)豈數(shù)哉。一陽初復(fù)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間信。葭管時飛琴上灰。
按候應(yīng)知陰已往。占云可決泰將來。這般默露天心處。獨有禪翁預(yù)解懷
廈門虎溪與會泉上人夜話
溪連海氣逼虛空。一道懸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圖畫里。人家隱隱霧煙中。
鷺江水靜月鋪白。雪嶺楓高霜染紅。更感會公多雅意。烹茶相對話無窮。
7.從唐詩看唐代茶與佛教的關(guān)系唐代以前的詩中,談茶的非常少。
從《茶經(jīng)》例舉的左思的《嬌女詩》以及張孟陽(張載)的《登成都樓詩》以及查閱《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等輯佚書來看,晉代以來詠茶的詩實際上只有上述的兩個例子。如從《洛陽伽蘭記》看到的,在南北朝時期,茶(茗飲)是南朝人代表性的飲料,而南朝的詩人們對茶竟然無所表示,不能不令人感到意外。
其原因只好推測,或許唐以前的茶僅僅只是作為飲食物的作料或作為藥用,無法引起詩人們的興趣吧!左思的《嬌女詩》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金+歷]”之句,描寫茶沸騰的樣子。接下來如果看“脂膩漫自袖,煙薰染阿錫”之句,出“茶荈”不過是做飯的一部分,何況主人公是作者的女兒。
這與唐代的茶詩帶著隱逸的風(fēng)格完全不同。另一首是張載的詩,因為是在成都白菟樓這種場合,因而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qū)?!?/p>
上句“鼎食隨時進(jìn),為和妙且殊”,不過是描述成都食物豐富的文句。在繁華之都飲茶的情形,唐詩中就極少見。
總之,《茶經(jīng)》引述的這二例詩句,其氛圍與唐代的茶沒有聯(lián)系,以后詠茶的詩作幾乎沒有,只是到了唐代,才誕生了面目一新的茶。唐詩所詠之茶,如下面看到的那樣,基本上是《茶經(jīng)》一類的煎茶。
而晉代如何飲茶就不大清楚了,或許一般象“羹飲”的情形也未可知。如果那樣,晉詩的茶和唐詩的茶就更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關(guān)系了。
從南北朝到隋朝以及唐朝初期,沒有詠茶的詩。我想茶詩的首次出現(xiàn)是在進(jìn)入八世紀(jì)王維所處的時代。
如前所述,開元年間飲茶之風(fēng)由于泰山降魔師的影響而在中國全土迅速、廣泛地開展起來。因此在詩的領(lǐng)域里同時出現(xiàn)茶就不是偶然的了。
而且唐詩中所詠之茶一開始即與佛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例如,開元初活動的葵希寂的詩《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禪室》有“晚來恣偃俯,茶果仍留歡”詩句,記述了作者訪福先寺僧然公的禪室受款待之際,以茶果作為夜食招待的情形。
這是唐代詠茶最早的一例。這里的“茶果”與古代有所不同,是作為當(dāng)然的夜食來描述的,一點也不奇怪。
因為它和《封氏聞見記》的“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的記載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窺知當(dāng)時禪院的日常情形。無論如何,在這個階段,茶還不至于成為禪院代表性的招待品。
作為初期茶的用例,尚有儲光儀的《吃茗粥作》:“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之句。這大概是訪茅山的隱者時作的,主人可能是道士。
“茶粥”一詞很早就有了,而“蕨薇”同樣敘述的是隱者的糧食。如后面論及的那樣,在關(guān)系道教、道士的詩中,詠茶的極少。
不過象這里以隱逸生活為重點的場合言及茶的詩也是有的,只是這個例子說的畢竟是“茶粥”,與唐代流行的煎茶應(yīng)該劃上一道界線吧!八世紀(jì)初活躍的詩人留下幾首詠茶詩的唯一例子就是王維了。而稍后岑參、李嘉祐、韋應(yīng)物、杜甫等的茶詩就多了。
但若對《全唐詩》留傳下來的詩作粗略的統(tǒng)計,一些作家詠茶的次數(shù)多半只有幾次,連留下茶詩最多的白居易也不過三十幾次,這與他的全部詩作相比就微不足道了。本論特以茶作為主題進(jìn)行研究,而令人注意的是把飲茶作為極重要的生活追求的詩人一個也沒有。
王維有三首涉及茶的詩傳世。《贈吳官》有“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靡難御暑”之詠,《酬嚴(yán)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有“君但傾茶椀,無妨騎馬歸”,贊揚茶有御暑之功,無醉人之弊。
王維另一詩《河南嚴(yán)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中有“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絲”,這也是以茶款待友人以應(yīng)付醥(清酒)的詩句。從以上三個例子可知,當(dāng)時作為常用飲料的茶已經(jīng)較普遍了。
大家都知道,王維與佛教有著深厚的關(guān)系,而他的茶詩竟然沒有佛教色彩,令人感到意外,或許茶與佛教形象上的結(jié)合還不夠充分吧。在盛唐時期最能表示茶剛剛開始普及的是李白,他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中介紹了他從親戚(僧人)那里得到的荊州玉泉寺的“仙人掌茶”,是研究茶制造史的有名的資料。
序中謂其茶“拳然重疊,其狀如手”,描述了偏平且有一定重量的塊體茶的情形。詩中有“曝成仙人掌”,可知它是通過日曬來干燥的。
李白總結(jié)作序“后之高僧大隱,知仙掌茶發(fā)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由中孚禪子和自己擔(dān)當(dāng)起發(fā)明此茶的名譽。在山中,特別是與仙人有關(guān)的名山中修行的禪僧自己制造的名茶最能說明茶與佛教、禪關(guān)系密切的原因。
李白唯在這首詩中對茶進(jìn)行了贊美。李華的《云母泉寺》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澤藥滋畦茂,氣染茶甌馨,飲液盡眉壽,餐和皆體平?!?/p>
描述在岳陽的山寺中,經(jīng)名水云母泉滋潤過的藥或茶有長生之效。在這里,茶已不單單是茶,而是某種土地上的特殊產(chǎn)物。
李白和李華的詩都暗示了茶與仙藥的關(guān)系。若認(rèn)真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給予仙人掌茶活力的,從序中明顯可看出是“玉泉”,云母泉寺的茶則是“云母泉”,玉和云母都是不老長生的藥品,茶受其“仙氣”之后而有了功效,因此認(rèn)為一般的茶沒有那樣的活力。
這一點是不能忽視的。茶如已看到的那樣最初是與佛教(禪僧)和隱遁(隱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表現(xiàn)為脫俗性的飲料。
如韋應(yīng)物《喜園中茶生》詩有“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
8.和茶葉有關(guān)的詩在我國數(shù)以千計的茶詩、茶詞中,各種詩詞體裁一應(yīng)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絕、六絕、七絕,還有不少在詩海中所見甚少的體裁,在茶詩中同樣可以找到。
數(shù)千年來,茶成為中華民族的國飲,且與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茶為詩人所品,被剪裁融鑄于詩,古謂詠茶詩、茶詩。茶有詩更高雅,詩有茶更清新。下面擷取一些詠茶詩妙品,與讀者共賞析。
詠茶詩浩如煙海,歷朝歷代而不衰。唐朝,詩歌創(chuàng)作空前繁榮,杰出詩人輩出,詠茶詩亦妙品迭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詠茶詩傳世。
李白的《贈玉泉仙人掌茶》一詩,寫得浪漫飄逸,別有韻味。詩曰:“嘗聞玉泉山,山澗多乳窟。仙氣白如鶴,倒懸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描寫品茶題詩的樂趣,非同凡響。詩曰:“落日平臺上,春風(fēng)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
白居易的詠茶詩多達(dá)70多首,最為后人推崇的當(dāng)是《茶山境會亭歡宴》詩,把文人墨客品茶斗勝的盛況描寫得淋漓盡致。詩曰:“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遞舞應(yīng)爭妙,紫筍(茶名)齊嘗各斗新?!?
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吟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青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輕,六碗通神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詩,道出了飄飄欲仙的感受,生動又傳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詩》是一首風(fēng)格獨特的詠茶詩,又稱七級浮屠詩,俗稱寶塔詩,詩曰:
茶
香味,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前黃蕊色,碗轉(zhuǎn)典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前豈堪夸。
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說:“名茶還須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與水密不可分。詠茶詩中對水多有吟詠。洪希文詩曰:“平生三味試茶功,起看水火自爭雄?!蔽恼髅髟娫唬骸爸穹{(diào)水沙泉活,瓦鼎燒松翠鬣香?!薄都t樓夢》中賈寶玉詩曰:“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古人對茶對水都有研究,入詩也妙語連珠。
蘇東坡的詠茶詩,說出個美人喻來:“仙山靈草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fēng)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真?zhèn)€是語出驚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無的美好感受,從氤氳之氣中品出佳人來了。茶詩一體,人茶一體,妙不可分。
千百年來,還有茶禪一味之說,亦有詠茶詩詠之。詩人陸容的《僧茶詩》曰:“江南風(fēng)致說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煙茶暈滿袈裟。”茶與佛有緣,佛與茶不分,茶佛一體。
古籍載,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們把茶視作養(yǎng)生延年益壽的神草,詠茶詩尤加贊美。蘇軾詩曰:“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辈鑴龠^了靈丹妙藥。范成大詩曰:“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茶蓋過了美酒佳釀。杜來詩曰:“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茶替代了美味佳肴。陸游詩曰:“嫩白半甌嘗日鑄(茶名),硬黃三卷學(xué)蘭亭。”他有切身體會,一生得益于茶,壽享86歲。
此外,詠茶詩還贊美茶是有品位、有靈性的。韋應(yīng)物《喜園中茶生》詩曰:“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性靈味,得與幽人言?!编嵃鍢蛟娫唬骸爸缓透呷巳胲??!辈杵?、人品相提并論,進(jìn)入了“天人一氣,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9.關(guān)于茶和水的詩句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53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禪茶一味|幽幽竹意冉冉茶香
下一篇: 茶道中的虛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