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入門
一、茶量

茶葉種類繁多
,茶葉用量也不盡相同
。沖泡綠茶、花茶
、黃茶
、白茶時,每杯約置3克茶葉
,注入150~200毫升沸水;品飲普洱茶時
,5~10克茶葉加150~200毫升水。在所有茶葉中
,投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
,茶葉體積約占壺容量的2/3左右。
二、水溫
泡茶水溫的掌握
,主要是因茶而異。細嫩的高級綠茶或黃茶
,以75℃85℃為宜
。茶葉愈綠、愈嫩
,沖泡水溫越要低
,這樣泡出的茶湯嫩綠明亮,滋味鮮爽
,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C也不會被破壞;一般的紅茶
、白茶、花茶以及烏龍茶
,宜用正沸的開水沖泡
。
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shù)與茶葉種類
、泡茶水溫、用茶數(shù)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guān)系
。據(jù)測定
,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其可溶性物質(zhì)可漬出40~45%;泡第二次
,能漬出30%左右;泡第三次
,能漬出20%左右;泡第四次,能漬出10%
,泡第五次
,則所剩無幾了,所以茶葉以沖泡四次為宜
。當然茶葉沖泡的次數(shù)也是因茶而異
,沖泡烏龍茶時
,因為壺小茶葉量多,故一般沖泡七次仍有余香
。而云南的普洱茶
,沖泡十二次仍有余香。不同的茶葉由于茶芽嫩度不同
,所以在沖泡時有著不同的具體要求
。所以作為一名愛茶之人應熟練的掌握不同茶葉的沖泡技巧。
茶道入門泡茶知識
溫杯
包括蓋碗和茶杯
,主要目的就是讓茶具具有一定的溫度
,以利于茶香揮發(fā)。不過其實對于入門者來說
,這并不是必須的一個步驟
,直接將茶葉放在蓋碗里泡也可以。
洗茶
洗茶這一步可有可無
,除非一些老茶
,要通過洗這一過程,讓茶葉在水中充分舒展
,以利于后面幾泡茶中成分的溶出
。
沖泡
水燒開,倒大概八
、九分滿就好
,不容易燙手。洗茶的話倒完水立即出
。之后將濾網(wǎng)置于公道杯之上
,第一泡大概浸泡10-15秒出湯,以后每一泡延長10秒左右
。到了4
、5泡以后,如果繼續(xù)沖泡
,則需要延長更長的時間
品飲
先聞香
、后品茶,茶湯溫度降低
,會使得茶香變得不明顯
,所以需要趁熱聞香,然后品飲茶湯
,可以讓茶湯在口腔中稍作停留
,感受下茶湯在口腔中留下的感覺以及咽下后舌根兩側(cè)和喉嚨的感覺。
茶的種類
1.綠茶
綠茶是不經(jīng)過發(fā)酵的茶,即將鮮葉經(jīng)過攤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里炒制
,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
主要花色有:西湖龍井茶、日照綠茶
、雪青茶
、碧羅春茶、黃山毛峰茶
、廬山云霧
、六安瓜片、蒙頂茶
、太平猴魁茶
、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
、竹葉青
、都勻毛尖、平水珠茶
、西山茶
、雁蕩毛峰茶、華頂云霧茶
、涌溪火青茶
、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
、都勻毛尖茶
、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
、雨花茶
、莫干黃芽茶、五山蓋米茶
、普陀佛茶
、西農(nóng)毛尖等。
2.紅茶
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
,是1種全發(fā)酵茶(發(fā)酵程度大于80%)
。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
主要花色有:祁門紅茶
、滇紅、英德紅茶
、正山小種紅茶等
。
3.黑茶
黑茶主要是云南的普洱茶。普洱茶又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生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葉種曬青毛茶
,經(jīng)蒸壓自然干燥一定時間貯放形成的特色茶
。熟茶是經(jīng)過潮水微生物固態(tài)發(fā)酵形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
、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
,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
,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
4.烏龍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1類介于紅綠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
。烏龍茶在6大類茶中工藝最復雜費時
,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
。
主要花色有:武夷巖茶
、安溪鐵觀音、鳳凰單叢
、凍頂烏龍茶等
。
5.黃茶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于黃茶,黃茶的制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工序
。
主要花色有:君山銀針
、溈山毛尖、霍山黃芽
、霍山黃大茶等。
6.白茶
白茶則主要是通過萎凋
、干燥制成的
。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茶道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在平時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很喜歡喝茶
,但是不少人都不太懂得茶禮,喝茶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以下是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1 1、溫具
用沸水沖淋所有茶具
,隨后即將茶壺
、茶杯瀝干,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
,使茶葉沖泡后溫度相對穩(wěn)定
,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
,往泡茶的壺(杯)里置入一定數(shù)量的茶葉
,茶葉的數(shù)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
3、沖泡
置茶后,將開水沖入壺中
,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
,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shù)越多
,浸泡時間越長
。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
,然后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
5、奉茶
奉茶時
,需要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
,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
6、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
,接著端杯聞香
,再啜湯賞味。
關(guān)于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guī)范
,為發(fā)揮各類茶性優(yōu)點,抑制不足之處
,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
。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shù)以百計、千計
,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xiàn)
。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
,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
,來領(lǐng)略茶道樂趣
。
3 、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于泡茶的效果也會產(chǎn)生影響
。傳統(tǒng)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qū)
、不同流派會有差異
,而普及性大眾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
,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tǒng)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
、茶杯
、茶匙、茶則
、茶盞
、公道杯、茶托
、茶巾
、蓋碗、茶漏
、茶盤
、煮水器、茶針
、茶荷
、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
,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為清洗器皿
,即清洗茶具
、溫潤器皿的`意思。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2 【 第一道 】凈手、賞具
也就是洗手
,喝茶衛(wèi)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
,請來賓賞茶
,然后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zhèn)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
,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松心情的準備
。
【 第二道 】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wèi)生清潔
,同時給茶具預熱
,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
、公道杯
、聞香杯、品茗杯中
,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
【 第三道 】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茶壺里,稱為馬龍入宮
。名字叫的好聽
,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
,更具有茶韻
。
【 第四道 】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
,然后又迅速倒出
。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zhì)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
【 第五道 】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
,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jié)M
,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
,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
,向客人示敬
。
【 第六道 】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xiàn)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
,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
【 第七道 】封壺
蓋上壺蓋
,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
【 第八道 】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
,放在茶托上
,方便加茶
。
【 第九道 】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
、香
、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
,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
【 第十道 】分壺
然后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
,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 第十一道 】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
,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
【 第十二道 】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
,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
【 第十三道 】品茗
現(xiàn)在終于可以喝茶了
,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然后放下
,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xù)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3 茶道禮儀三原則
凈
茶“潔性不可污”
,因此,“干凈無污”是茶道禮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禮儀要求
。
1
、衣飾不求華麗,但一定要“整潔”無污漬
;
2
、器物不求貴重,但一定要“潔凈”無破損
;
3
、泡茶者的手因頻繁接觸茶葉、茶器
,要注意保持清潔衛(wèi)生
。
靜
茶文化博大精深,泡茶講究寧靜心境
,品茶需要幽靜的環(huán)境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叭f物靜觀皆自得”,茶道講究靜以養(yǎng)生
,靜中生慧
。
宜
不管是服裝搭配還是行為舉止都要跟場合相宜,比如參加茶藝表演
、茶話會
、或是日常待客都要注意細節(jié)。
茶道禮儀規(guī)矩
1、茶具要清潔
家里賓客來訪
,先讓坐,后備茶
。沖泡茶前
,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清洗干凈后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
、茶杯
。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guī)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
,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
,也不宜太少
。茶葉過多,茶味過濃
;茶葉太少
,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
,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
,再根據(jù)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 、茶滿欺客
,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
。倒茶給賓客
,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
,以倒七分滿為宜
,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 、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是只要兩手健全
,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
。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
,有杯耳的茶杯
,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
,把茶端給客人
。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guān)注客人的杯子
,需要添茶時
,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
,必須先給客人添茶
,最后再給自己添。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茶道的初學者應該如何泡茶呢
?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一起來看看
。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一
、溫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
,以免泡茶時水溫被茶壺搶走
,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
、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里
,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
,茶則就是從茶葉罐里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
,詞較生僻,我剛?cè)腴T時為顯資深
,常向外行秀此名)
。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
,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
,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后再放回原處。
三
、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
,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
,淋上后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jié)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
,這樣茶湯才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
,但并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xù)
。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
,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shù)決定
,放入的茶種
,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
、奉茶:將茶壺內(nèi)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
,茶味均衡并沉淀雜質(zhì)。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
,或用扣杯的方式
,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于衛(wèi)生考量
,扣杯的方式只適用于第一泡)
。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
,如果以右手喝茶
,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
,并以八點鐘方位喝茶
。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
,溫茶
,與冷茶的滋味。
茶道全流程
第一道:凈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
,喝茶衛(wèi)生很重要
,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
,然后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
,景德鎮(zhèn)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松心情的準備
。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
,目的也是為了衛(wèi)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
,將沸水傾入紫砂壺
、公道杯、聞香杯
、品茗杯中
,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里
,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
,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
,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
,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
,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
,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zhì)去掉
,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
,別一次把壺倒?jié)M
,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
,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xiàn)技巧美觀需求
,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
,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
,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
,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
,用茶夾將聞香杯
、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方便加茶
。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
、味一致的茶
。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
第十道:分壺
然后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
,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
,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
,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
,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狀
,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
第十三道:品茗
現(xiàn)在終于可以喝茶了,呵呵
,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
,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后放下
,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xù)如此
,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初學者泡茶的注意
儀容禮表
泡茶的時候
,女性要把長發(fā)挽起
,以免頭發(fā)掉落到茶湯里,而且妝容要以淡雅為主
,不要過于濃妝艷抹;手上不宜配到過多首飾
,會影響泡茶的美感;服裝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為主,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
泡茶姿勢
泡茶時屁股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處
,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
,在泡茶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的端正
,不要因為倒水、持壺而把身體歪到一邊
。另外在泡茶過程中要放松全身的肌肉
,不要因為緊張而顯得過于拘謹,當你心情和身體都放松下來的話
,泡茶的動作才會顯得優(yōu)美
,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
清潔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潔茶具
。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jīng)清洗過了
,還是得當著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
,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
賞茶聞香
清潔完茶具后,把干茶倒進茶荷中
,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
,讓客人觀賞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氣。在茶藝表演中
,一般會有聞香這一步
,讓客人聞香的時候,也是用雙手拿起聞香杯優(yōu)雅地遞給客人進行聞香
。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時候
,有很多小細節(jié)需要注意,比如茶壺的壺嘴
、公道杯的杯嘴還有隨手泡的壺嘴都是不能對著客人的
,一般都是橫放;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fā)出過大的碰撞聲
。
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
,然后再倒給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
,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
,長者為先。泡茶者左側(cè)為德高望重的人
,然后依次為長者 敬者
,千萬別坐錯了 倒茶依次從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雙手三指護墊又稱”三龍護鼎“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
,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
,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要穩(wěn)
,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
。當客人杯里的茶空了的話
,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
,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
。倒茶時還有一個細節(jié)特別要注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世間有天地 人間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
,這就是所謂7分茶水3分情義.
自己品嘗
泡茶并不是只能讓客人喝
,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嘗每一道茶湯的滋味
。茶湯若是淡了或者濃了
,可以適當改變沖泡的時間,以沖泡出最佳品質(zhì)的茶湯
。
更換茶葉
當茶葉泡得很淡
,沒有味道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茶葉了
,否則客人會認為你在下逐客令
。除非你接下來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
,那就可以以不更換茶葉來暗示客人該離開了
。
;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知識
在小陳茶事看來,茶道是一個相當廣的內(nèi)容
,就先說說其中的鳳凰三點頭吧
!
“鳳凰三點頭”是茶藝道中的一種傳統(tǒng)禮儀,是對客人表示敬意
,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
。
鳳凰三點頭寓意三鞠躬,表達主人對客人有敬意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