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家里來了兩個客人。老爸讓我泡茶。其實,我也很樂意。燒好了開水,洗好了茶盤和杯子,就學(xué)著大人泡茶的樣子,泡起茶來。
老爸看了泡好的茶,不滿意地說:“茶,怎么可以倒這么滿呢?有道是七分茶八分酒。茶倒?jié)M杯,是對客人的不禮貌?!笨腿诉B忙說:“小孩子不懂泡茶,何必計較?”
說著,端起茶杯,倒掉一點,便喝了起來。
從此,我才知道“茶倒七分滿”的規(guī)矩。那么,“七茶八酒”有什么說法呢?
所謂“七茶八酒”是指主人給客人倒茶斟酒時,茶杯酒杯滿到七八分的程度。且不說斟酒吧,就說主人若以茶待客,則以倒七分為敬,不宜過滿。滿杯了,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xiàn)。
究其原因,不外有幾種說法。
首先,茶水倒七分滿,不容易灑到桌子或衣物上,造成主人或客人的尷尬;
其二,一壺茶要平均倒好幾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
其三,品茶時,不僅喝茶湯,還要看湯色、聞茶香,茶水太滿品鑒起來不方便;
其四,滿則溢,盈則虧。
茶倒?jié)M了,很容易燙到客人。有可能會因此不歡而散,大煞風(fēng)景!
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作為茶鄉(xiāng)人,或者說,作為喜歡喝茶交友的人,應(yīng)懂得一些茶杯里的禮儀,避免造成不歡而散的尷尬局面。
七分,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也就是說,為人處世,“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要懂得為自己、為別人留有余地,明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足。如果能有“七分”成績,也就不枉此生了。
人性的欲望,最多也只能“七分”,不可貪得無厭,不知滿足。你看那些貪官,為什么一個個落入法網(wǎng)?也是貪得無厭的下場。
茶倒七分滿似乎在提醒人們,為人處世一定要虛心謹(jǐn)慎,不驕不躁;要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待人接物謙和含蓄,不可鋒芒畢露;要懂得知足,不可貪得無厭。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
人生在世,歲月短暫。無論為人處世,還是人性欲望,能把握“七分”,準(zhǔn)能安身立命,無憂而終。
我相信喝過茶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其實喝茶是十分有講究的,并不是隨隨便便的,在喝茶的時候,人們倒茶只倒7分滿,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我來和大家探究一下原因。
中國人都非常的愛喝茶,不過我們一般和別人喝茶的時候,倒茶只會倒7分滿,其實原因非常的簡單,就是考慮到客人方便不方便喝茶的問題。大家試著想一下,如果我們給客人倒茶倒的太滿了,并且茶水是燙的倒的太滿的話,茶杯就會太燙,那樣的話,客人拿起茶杯來喝茶就不是很方便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我們把茶水倒得太滿的話,客人喝茶的時候容易讓茶水灑出來,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里,這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還有一個就是如果我們把茶水倒得太滿的話,就不是很方便,我們品茶聞香了,很多人都喜歡觀察杯中的湯色,但是如果茶水倒的太滿的話,就不方便觀賞杯中的湯色了。
最后一個原因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我們把茶倒得太滿的話,讓人喝下一大杯,就失去了品茶的樂趣,喝茶就是要慢慢的品味。不然我們喝什么茶,直接喝白開水就好了。
上面說到的幾個原因就是,倒茶為什么要7分滿的原因了,如果我之前不知道道橋要這么講究的話,看了這篇文章,你一定有所了解。希望你們下去倒茶的時候,不要倒的太滿,7分滿就可以了。
為什么茶只需倒七分?
所謂“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給客人斟茶斟酒時,茶杯、酒杯滿到七八分的程度。主若以茶待客,則以倒七分為敬,不宜過滿。當(dāng)然這有很多種說法,小編為我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1、茶水倒七分滿首要不至于燙著客人或灑到桌子及衣物上;
2、品茶需求一遍遍品,一壺茶要均勻倒好幾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
3、品茶時,不只喝茶湯,還要看湯色、聞茶香,茶水太滿品鑒起來不方便;
4、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情面在,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友情來;
5、茶杯倒七分茶水,茶水的面間隔杯口有必定空間,茶水的清沁芳香就不容易分開,在喝茶前,能聞到濃郁的茶香。
七分,也是對日子的一種尺度上的掌握。行事掌握尺度,說話留有余地,待人寬恕之心,處世恬淡沉著。茶倒七分滿好像也在提示大家,為人干事一定要謙虛慎重,不驕不躁,不可嶄露頭角,要謙和含蓄,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
留一點吧,留一點點心意,留一點點余閑,不要讓自個活得太累。為人處事,“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币脼樽詡€、為他人留有余地,理解“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
人生如白駒過隙、草露風(fēng)燈,時間短得就像這片片茶葉。咱們不應(yīng)該故意地去計較生活中的得失,咱們應(yīng)該活得真實、活得逼真、活得憨厚、活得安然。
功名利祿僅僅曇花一現(xiàn),不用為追求時間短的大紅大紫而窮盡終身,本來人生如茶味相同清淡略帶苦澀實為最好。假如,假如咱們肯給自個多一份寬松,在追名求利的空當(dāng)兒昂首看一看藍天白云,也回頭望一望青山綠水,那么,咱們的心便不會那么年青的時分就已變老堅固,訴苦怨言也不會縱橫地寫在臉上,而讓咱們失去了真摯的笑臉。
推薦理由:愛紫砂,愛茶。每天絕不能錯過的精品紫砂-茶文章!多數(shù)壺友的最
愛選擇??!熱門指數(shù):5星★★★★★
七分茶、八分酒“是廈門民間的一句俗語,謂斟酒斟茶不可斟滿,讓客人不好端,溢出了酒水茶水,不但浪費,也總會燙著客人的手或撤潑到衣服上,令人尷尬。因此,斟酒斟茶以七八分為宜,太多或太少都會被認(rèn)為不識禮數(shù)。用茶壺斟茶時,應(yīng)該以右手握壺把,左手扶壺蓋。在客人面前斟茶時,應(yīng)該遵循先長后幼,先客后主的服務(wù)順序。斟完一輪茶后,茶壺應(yīng)該放在餐臺上,壺嘴不可對著客人。茶水斟倒以七八分滿為宜。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是一個民間俗語,意思如下:
酒滿敬人:在古代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和情誼,主人會把酒杯倒?jié)M,酒要倒?jié)M表示對客人客氣尊敬的意思,而多喝酒就要多吃菜,所以酒滿敬人。
茶滿欺人:茶是熱的,如果倒?jié)M了,不僅燙手,也難以拿取,這樣等于是在對客人下“逐客令”,所以叫做茶滿欺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倒茶的時候,最好是把握在七分滿左右,酒的話,七~十分都是敬人了。喝酒要適度,如果客人已經(jīng)表示不能喝多,強倒?jié)M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擴展資料:
其他喝茶文化:
1、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2、先客后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3、杯空應(yīng)及時添上
中國人向來崇尚“圓滿”,在交談話事的過程中,茶杯或者酒杯空空如也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所以如果看到(特別是晚輩)對方的杯子已經(jīng)空了,應(yīng)及時為對方添上。
就算對方不喝,你的行為也能得到贊揚,而一個不知道及時為客人添茶的主人,會給人一種沒有禮數(shù)的感覺。
4、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rèn)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后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61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茶道為生活和美學(xué)架起了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