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宣恩有貢茶,茶葉之寶甲天下;當年捧茶獻天子,‘皇恩寵錫’傳佳話。如今茶香飄四海,色香味濃誰不夸;遠方的朋友親愛的客,請喝一杯宣恩茶?!边@里所說的貢茶產(chǎn)地就是地處宣恩縣城東15千米處的伍家臺。
伍家臺,因伍氏人居住此地而得名。伍氏祖籍湖南長沙府,遷來宣恩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伍氏始祖人稱啟老,啟老年近八旬,到宣恩娶了一房年輕妻室,八十一歲喜得一子,取名之良。伍之良有三子,長子文海有一子名昌臣,伍昌臣即是伍家臺貢茶的創(chuàng)始人。
起初,伍昌臣家境貧寒,在屋邊開了六丘田,靠種植藍靛出售度日。他種藍靛的地方,原是一片茶櫟樹山,在開墾這塊土地時,發(fā)現(xiàn)有幾十棵野生茶苗,昌臣如獲至寶,便將這些野生茶苗培育起來,以后便成了茶園。
此茶非同一般,獨具特色,其味甘,湯色清綠明亮,似熟板栗香。泡頭杯水,湯清色綠,甘醇初露;二杯水,湯色渾綠中透淡黃,熟栗香郁;三杯水,湯碧泛青,芳香橫溢。此茶若密封在壇子里,第二年飲用,其色、香、味、形不變,并有新茶之特色,故有“甲子翠綠留乙丑,貢茶一杯香滿堂”之說。一時間,遠近馳名,引得官吏豪紳爭相求購。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山東昌樂舉人劉澍到宣恩任知縣,他品嘗了伍家臺茶后喜不自盡,于是將伍家臺茶送禮給施南知府遷毓。遷毓亦覺該茶水色清冽,芳香四溢,于是便向喜茶的乾隆帝貢奉。乾隆皇帝喝后贊不絕口,親賜“皇恩寵錫”。于是,伍家臺茶以“碧翠爭毫,獻宮廷御案而得寵”,揚譽海內(nèi)外。
伍家臺一帶為紫色山地,總面積約5000畝,海拔700~800米,其地處富硒區(qū),硒含量為0.305ppm。宣恩縣政府目前正在伍家臺、大壩溝、香樹林、馬鞍一帶打造萬畝貢茶生態(tài)觀光點。昔日的貢茶飛入尋常人家已為時不遠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6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藝術(shù)采茶戲發(fā)展出獨立有關(guān)茶事劇種
下一篇: 桂東玲瓏茶文化及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