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盡西江水
現(xiàn)今日本的茶道理念中,通常將茶比喻為“西江水”。在茶人看來,一碗茶正如西江之水,蘊(yùn)涵著宇宙萬物、天地乾坤,如果將一碗茶一口飲盡,即稱之為“吸盡西江水”,便會對人生有所參悟?!拔M兩江水”原本是一句禪語,出自《五燈會元》中馬祖禪師和龐蘊(yùn)的一段禪機(jī)對話。
馬祖禪師,法號道一,俗家姓馬,因而世稱馬祖,什邡(今屬四川)人。他拜謁南岳懷讓撣師修身得法之后,便前往江西聚徒說法,并且創(chuàng)建禪寺,一時(shí)間法席隆盛。樣宗六祖慧能的眾多后世中,最為繁榮的當(dāng)屬馬祖道一的門葉,樣宗在馬祖道一的傳播下,達(dá)到鼎盛階段。據(jù)《五燈會元》記載,唐貞元初年(785年左右),龐蘊(yùn)向石頭禪師請禪問道:“不與萬事萬物為伴侶的是什么人?”石頭撣師聽罷,連忙以手遮掩住龐蘊(yùn)的嘴巴。龐蘊(yùn)見狀,似乎豁然開朗。但他生性“滑頭”,對于石頭禪師的回答并不盡信,于是又來拜謁馬祖撣師,向其問道:“不與萬事萬物為伴侶的是什么人?”只聽馬祖樣師緩緩答道:“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就告訴你”。
聽完馬祖禪師的解釋,龐蘊(yùn)頓時(shí)大徹大悟。其實(shí),塵世就是一個相對的世界,天地、陰陽、善惡、是非、得失、利害、大小、長短等一切事物也都是相對的。禪宗認(rèn)為,如果只看到相對的世界,自然就會因?yàn)橐稽c(diǎn)小事的牽絆而或喜或憂,從而產(chǎn)生萬千煩惱。龐蘊(yùn)向大師請教的問題,是在試圖尋找一個處于絕對境界里的東西,也就是不憑借萬事萬物,自己獨(dú)立存在的事物。而馬祖禪師的同答,禪機(jī)在于如果能將這個蘊(yùn)涵人世間-切相對之物的西江水一日喬掉,那么就能夠超越得失、利害、大小、是非這一相對世界,自然就會參悟那絕對的世界。也就是說,這個絕對世界是駕馭在一切相對事物之上的“無”的境界。
其實(shí),馬祖禪師所說的“一口吸盡西江水”,在現(xiàn)實(shí)意義上,是解釋不通的,也是根本無法做到的,但禪宗卻有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形式,即喝光一碗茶。此外,佛教的另一部典籍《維摩經(jīng)》中所說的“一毛吞巨海,芥子容須彌”,與 “一口吸盡西江水”在禪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意林》卷一引《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惟圣人能行之?!薄稘h書·蕭何傳》:“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币蝗耍^天子;萬人,謂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權(quán)勢顯赫的大臣。
【一人有慶】《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孔傳:“天子有善,則兆民賴之,其乃安寧長久之道?!焙蟪S脼楦桧灥弁醯抡~。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語本漢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漢王充《論衡·道虛》:“儒書言:淮南王學(xué)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shù)之士,是以道術(shù)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shù),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chǎn)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勢,與其有關(guān)者亦皆隨之發(fā)跡。多含諷刺意。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①古諺語。比喻為將者善戰(zhàn),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②喻凡事為首者倡導(dǎo)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一了百了】語本《朱子語類》卷八:“有資質(zhì)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須節(jié)節(jié)用工也。”原為對天資高的人的贊譽(yù)之辭,后亦以謂主要的事情了結(jié),其他一切也跟著了結(jié)。
【一百二十行】猶三百六十行。指各種行業(yè)?!缎瓦z事》前集:“[微宗等]無日歌歡作樂,遂于宮中內(nèi)列為市肆,令其宮女賣茶賣酒及一百二十行經(jīng)紀(jì)買賣皆全。”元·關(guān)漢卿《金線池》一折:“我想這一百二十行,門門都好著衣吃飯,偏俺這一門卻是誰人制下的,忒低微也呵!”《水滸傳》三回:“這市井熱鬧,人煙輳集,車馬輳馳,一百二十行經(jīng)商買賣行貨都有?!眳⒁姟叭倭小?。
【一棒一條痕】比喻做事扎實(shí)或說話一語破的?!吨熳诱Z類》卷三四:“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捆一掌血,直是恁地?!泵鳌ね蹶柮鳌秱髁?xí)錄》卷下:“諸公在此,務(wù)要立個必為圣人之心,時(shí)時(shí)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捆一掌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亦作“一鞭一條痕”?!度辶滞馐贰芬灰换兀骸鞍斯晌恼氯糇龅暮?,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捆一掌血。”《兒女英雄傳》三五回:“吾兄這幾句說話,真是一鞭一條痕的好文章?!?
【一悲一喜】既悲傷又高興?!镀窖齻鳌范兀骸氨砉珕螁我簧?,不勝凄慘,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兩件至寶,正所謂一悲一喜。”
【一鼻孔出氣】指相互間言行如出自-人,常含貶意?!缎咽酪鼍墏鳌妨兀骸澳顷俗∠眿D就是合珍哥一個鼻孔出氣,也沒有這等心意相投?!薄遏斞笗偶ぶ虏芫溉A》:“新月博士常發(fā)議論,都和官僚一鼻孔出氣,南方已無人信之?!?
【一鼻子灰】比喻碰壁或受斥責(zé)。《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nèi)??!?
【一天星斗】①滿天星星。②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焙笠浴耙惶煨嵌贰毙稳菸恼氯A美。③方言。謂事情雜亂難理,見清范寅《越諺》卷上。④猶言滿城風(fēng)雨。
【一元復(fù)始】《公羊傳·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焙笠浴耙辉獜?fù)始”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并常以下句“萬象更新”合成春聯(lián),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難支】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捍和嶠呴曰:‘元裒如北廈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彼逋跬ā段闹凶印な戮罚骸按髲B將顛,非一木所支也?!焙笠浴耙荒倦y支”謂崩潰的形勢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艱巨的事業(yè)非一人所能勝任。
【一日三月】《詩·王風(fēng)·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焙笠浴耙蝗杖隆毙稳輰θ怂寄钜笄小?
【一日三省】謂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語出《論語·學(xué)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詩·王風(fēng)·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笨追f達(dá)疏:“年有四時(shí),時(shí)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焙笠浴耙蝗杖铩毙稳輰θ怂寄钜笄?。
【一日三歲】《詩·王風(fēng)·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焙笠浴耙蝗杖龤q”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之長】謂年齡比別人稍大。語出《論語·先進(jìn)》:“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一日萬幾】亦作“一日萬機(jī)”。形容帝王每天處理政事極為繁忙。語本《書·皋陶謨》:“兢兢業(yè)業(yè),一日二日萬幾?!笨讉鳎骸皫祝⒁?。言當(dāng)戒懼萬事之微?!?
【一手遮天】唐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焙笠浴耙皇终谔臁毙稳菡虅菖獧?quán),瞞上欺下。
【一毛不拔】語出《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薄堆嗟ぷ印肪碇校骸扒G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焙笠浴耙幻话巍毙稳輼O端吝嗇。
【一片宮商】形容象樂聲那樣和諧動聽。宮、商,古代五音的兩個音階,常用作樂聲的代稱。
【一仍舊貫】語出《論語·先進(jìn)》:“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鄭玄曰:“仍,因也。貫,事也。因舊事則可也,何必復(fù)更改作?!焙笠浴耙蝗耘f貫”表示完全按照舊例。
【一介不取】語出《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焙笠浴耙唤椴蝗 敝^一絲一毫亦不茍取。
【一心一意】《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焙笠蛞浴耙恍囊灰狻敝^同心同意;或?qū)P膶R?,毫無他念。
【一心一德】同心同德。語出《書·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一孔之見】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持規(guī)而非矩,執(zhí)準(zhǔn)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quán)衡?!薄抖Y記·中庸》“反古之道”漢鄭玄注:“反古之道,謂曉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從?!碧瓶追f達(dá)疏:“孔謂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曉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達(dá),惟守此一處,故云曉一孔之人。”后因稱狹隘片面的見解為“一孔之見”。
【一世龍門】后漢李膺有重名,后進(jìn)有升其堂者,謂之“登龍門”。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后因稱文人所景仰的人物為一世龍門。
【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語本《梁書·簡文帝紀(jì)》:“讀書十行俱下?!奔啊侗饼R書·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xué),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一丘一壑】①《漢書·敘傳上》:“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焙笠蛞浴耙磺鹨慧帧敝竿穗[在野,放情山水。②猶一山一水。
【一代楷?!靠#喊駱?。一個時(shí)代的模范人物?!杜f唐書·李靖傳》:“朕觀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知止是者甚少。……公能識達(dá)大體,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
【一代宗臣】《漢書·蕭何曹參傳贊》:“淮陰黥布等已滅,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后世,為一代之宗臣?!币粋€時(shí)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赌鲜贰で痨`鞠傳》:“公為一代鼎臣,不可復(fù)為覆餗sù?!?
【一匡九合】春秋時(shí)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霸業(yè)。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國大事。
【一成一旅】方十里為成,五百人為旅。傳夏少康憑此滅過、戈而復(fù)禹業(yè)。后遂用為勢微力弱卒能克敵制勝、光復(fù)舊業(yè)之典。
【一成不變】《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笨追f達(dá)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鋸鑿之,斷者不可續(xù),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變?!焙笠砸怀刹蛔儭敝^刑法一經(jīng)制定,不容變更。亦泛指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
【一衣帶水】《南史·陳紀(jì)下》:“隋文帝謂仆射高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一衣帶水”謂象一條衣帶那么寬的河流,形容其狹窄或逼近。因隋將伐陳,陳在長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為阻。
【一字一珠】形容歌聲圓潤。語出唐薛能《贈歌者》詩:“一字新聲一顆珠,轉(zhuǎn)喉疑是擊珊瑚?!焙笠嘁浴耙蛔忠恢椤狈Q譽(yù)文章華貴。
【一字千金】①秦相呂不韋使門客著《呂氏春秋》,書成,公布于咸陽城門,聲言有能增刪一字者,賞予千金。見《史記·呂不韋列傳》。又漢劉安著《淮南子》,亦懸賞千金,征求士人意見。見漢桓譚《新論·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極言文章價(jià)值的高貴。②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一字不易】《新唐書·文藝傳中·孫逖》:“開元間,蘇颋、齊澣、蘇晉、賈曾、韓休、許景先及狄典詔誥,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張九齡視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焙笠蛞浴耙蛔植灰住敝^文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亦用于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一字連城】《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yīng)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為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jià)等連城?!焙笠蛞浴耙蛔诌B城”極言文字價(jià)值的崇高。連城,指“連城璧”。
【一字褒貶】原謂《春秋》筆法嚴(yán)謹(jǐn),一字即寓褒貶之意。晉杜預(yù)《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shù)字以成言。”孔穎達(dá)疏:“褒則書字,貶則稱名?!睍x范寧《春秋谷梁傳序》:“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蹦铣簞③摹段男牡颀垺め缡ァ罚骸肮省洞呵铩芬砸蛔譃榘H。”后亦泛指論人議事用詞嚴(yán)謹(jǐn)而有分寸。
【一步一鬼】漢王充《論衡·論死》:“如人死輒為鬼,則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北局^鬼很多,后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趨】①形容緊跟著行走。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一見如舊】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捍吳公子札呴聘於鄭,見子產(chǎn),如舊相識?!?
【一吟一詠】指吟詩作賦。晉孫綽、許詢同負(fù)盛譽(yù),和尚支遁問綽與詢孰優(yōu)孰劣,綽答:“高情致遠(yuǎn),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詠,許將北面。”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芳啊督?欏に锎麓?貳
【一佛出世】①佛教認(rèn)為世界每經(jīng)歷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為難得之意。③猶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言九鼎】秦昭王十五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同往。經(jīng)遂曉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贊揚(yáng)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币姟妒酚洝て皆袀鳌?。九鼎大呂,古代國家的寶器。后因以為典實(shí),謂一句話即可產(chǎn)生極大的力量。
【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夢到槐安國,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后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槐安國就是庭前槐樹下的蟻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場夢幻。
【一枕黃粱】唐沈既濟(jì)《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黃粱”比喻虛幻的夢想。
【一虎不河】《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薄墩撜Z·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痹^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xiǎn)行事。后在元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一往情深】謂對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一波三折】指寫字筆畫曲折多姿。語本晉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薄缎蜁V·太上內(nèi)景神經(jīng)》:“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亦自不茍?!焙蟊扔魇露嗖ㄕ?。
【一定不易】《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今夫權(quán)衡規(guī)矩,一定而不易,不為秦楚變節(jié),不為胡越改容?!焙笠蛞浴耙欢ú灰住敝^既經(jīng)確定不可改變或事理正確不可改動。
【一草一木】《后漢書·應(yīng)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zāi),秋一木華亦為異?!碧评钌屉[有《永樂縣所居一草一木無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書即事一章》詩。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細(xì)之物。
【一柱擎天】①一根柱子托起天來。語本《楚辭·天問》:“八柱何當(dāng)。”王逸注:“言天有八山為柱?!焙笥谩耙恢嫣臁北扔髂軌颡?dú)力擔(dān)當(dāng)天下重任。②泛指山勢雄拔。
【一軌同風(fēng)】車軌相同,風(fēng)俗一致。語出《禮記·中庸》:“車同軌,書同文?!薄稌x書·苻堅(jiān)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fēng)天下。”后因以“一軌同風(fēng)”比喻國家統(tǒng)一,政令劃一。
【一品白衫】唐人推重進(jìn)士,稱應(yīng)進(jìn)士科者為“一品白衫”。意謂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則猶著白衫。
【一索得男】《易·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王弼注:“索,求也。以乾坤為父母而求其子也?!焙笠蛞浴耙凰鞯媚小敝^初生得子。亦作“一索成男”。
【一致百慮】趨向雖然相同,卻有各種考慮。常指慮雖百端,理歸于一。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笨追f達(dá)疏:“一致而百慮者,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一笑置之】輕蔑地一笑,把它擱在一邊。表示不予理會。語出宋陸游《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一笑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后因以“一笑傾城”形容女子的絕色。
【一倡一和】①《詩·鄭風(fēng)·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敝^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yīng)。倡,亦作“唱”。②謂鳴聲相呼應(yīng)。
【一倡三嘆】《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敝^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yōu)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一般見識】謂同樣淺薄或缺少修養(yǎng)。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一折:“若知是我,怎么敢罵我不和你一般見識?!薄端疂G傳》一四回:“小人也知那廝胡為,不與他一般見識。又勞保正遠(yuǎn)出?!薄都t樓夢》六O回:“姨奶奶不必和他小孩于一般見識,等我們說他?!?,
【一般無二】完全相同,毫無兩樣。《西游記》七一回:“蹺蹊!蹺蹊!他的鈴兒怎么與我的鈴兒一般無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仔細(xì)一想,卻與摘珠一般無二,心下想道:‘家里打了兩年沒頭官司,他卻在此?!?
【一得之愚】對自己意見的謙詞。猶言一點(diǎn)膚淺的見解。語出《晏子春秋·雜下十八》。
【一毫千里】語本《禮記·經(jīng)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氂,繆以千里’?!薄洞蟠鞫Y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北R辯注:“據(jù)《易說》言也。”謂差錯雖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隅三反】《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迸c“舉一反三”意同,謂善于類推,能由此及彼。
【一琴一鶴】宋趙抃任成都轉(zhuǎn)運(yùn)使,到官時(shí)隨身只帶一琴一鶴。見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一》、《宋史》抃本傳。后來稱人為官清廉,常用此語。按:宋趙善璙《自警篇·嗜好》稱抃赴官攜一龜一鶴,朱長文《琴史》卷五及葉夢得《石林詩話》則以琴鶴龜三事并言。
【一揮而就】五代王定?!短妻浴に]舉不捷》:“捍王璘呴復(fù)為鳥散馀花落詩二十首,援毫而就。時(shí)忽風(fēng)雨暴至,數(shù)幅為回飚所卷,泥滓沾漬,不勝舒卷。璘曰:‘勿取,但將紙來!’復(fù)縱筆一揮,斯須復(fù)十馀篇矣?!焙笠蛞浴耙粨]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
【一葉知秋】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來臨。比喻由細(xì)微的跡象就能推知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趨勢。語本《淮南子·說山訓(xùn)》:“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dú)q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彼翁聘段匿洝贰㈥愒n《歲時(shí)廣記》卷三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一落千丈】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qiáng)?!痹盖俾曮E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況急劇下降。
【一傅眾咻】謂一人施教,眾人喧擾。比喻事不專一,絕無效果。語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一飯千金】漢韓信少貧,在淮陰城釣魚,有漂母見其饑,飯之。后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后稱受恩重報(bào)為“一飯千金”。
【一飲一啄】《莊子·養(yǎng)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背尚⑹瑁骸帮嬜淖栽冢艜珏羞b?!敝^鳥類飲食隨心。后亦泛指人的飲食。
【一勞永逸】亦作“一勞久逸”。謂勞苦一次,可望永安。語本漢揚(yáng)雄《諫勿許單于朝疏》:“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不蹔費(fèi)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而不悔也?!?
【一寒如此】《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魏使須賈於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閑步之邸,見須賈……須賈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后用以表示貧困潦倒至極。
【一畫開天】相傳伏羲畫八卦,始于乾卦三之第一畫,乾為天,故謂“一畫開天”。
【一絲不掛】①原指魚類不受釣絲的掛礙,禪家常以此喻不為塵俗所牽累。按:佛語本作“寸絲不掛”。見《景德傳燈錄·南泉禪師》。②赤身裸體。
【一鼓作氣】《左傳·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惫糯鲬?zhàn)擊鼓進(jìn)軍,擂第一通鼓時(shí)士氣最盛。后多喻趁銳氣旺盛之時(shí)一舉成事或鼓足干勁,一往直前。
【一夢華胥】《列子·黃帝》:“捍黃帝呴晝寢而夢,游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焙笠蚍Q一場幻夢為“一夢華胥”。
【一概而論】亦作“一?而論”。指對問題不作具體分析,籠統(tǒng)地同樣看待。語本《楚辭·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路福星】宋鮮于侁為京東轉(zhuǎn)運(yùn)使,比行,司馬光謂人曰:“福星往矣?!币娝吻赜^《鮮于子駿行狀》。明陳邦瞻《宋史紀(jì)事本末·元佑更化》、清翟灝《通俗編·祝誦》引《四友齋叢說》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歲星,舊時(shí)術(shù)士謂歲星照臨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區(qū)稱路,后以路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為祝人旅途平安之語。
【一意孤行】《史記·酷吏列傳》:“禹(趙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bào)謝,務(wù)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敝^謝絕請托,按己意執(zhí)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聽勸告,固執(zhí)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一鳴驚人】比喻平時(shí)默默無聞,突然有驚人的表現(xiàn)?!俄n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薄妒酚洝せ袀鳌罚骸按锁B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比喻平時(shí)沒有特殊的表現(xiàn),一下子作出驚人的事情。茅盾《有志者》一:“他的五年來朝思暮想的一鳴驚人的大抱負(fù)、大計(jì)劃,五年前他畢業(yè)的當(dāng)兒,不是早已在師長和同學(xué)面前——簡直是在全世界面前,宣言他要精心結(jié)構(gòu)‘創(chuàng)’一部‘作’么?‘作’么?”
【一誤再誤】謂一再失誤。語本《宋史·魏王廷美傳》:“太宗以傳國之意訪之趙普。普曰:‘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
【一塵不染】①佛教謂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修道者達(dá)到真性清凈不被六塵所染污為“一塵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凈廉潔,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潔。
【一發(fā)千鈞】語本《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敝^一根頭發(fā)上系著千鈞的重量。比喻極其危險(xiǎn)。
【一瞑不視】①閉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一》:“有斷脰決腹,一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滨U彪注:“瞑,不視也,謂死?!雹谛稳莶慌聽奚?。③人為的閉眼不看。指逃避現(xiàn)實(shí)。
【一噴一醒】①唐韓愈孟郊《斗雞聯(lián)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蓖醪笠翎屢炅卦疲骸半u用水噴,神氣始醒?!焙笏稳宄R源苏Z比喻慎獨(dú)戒懼功夫。②喻推動督促。
【一噎止餐】猶因噎廢食。語本《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一箭雙雕】一箭射中兩雕。雕,亦作“雕”,一種性兇猛的大鳥。《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雙貫焉。”又《新唐書·高駢傳》:“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雕并飛,駢曰:‘我且貴,當(dāng)中之?!话l(fā)貫二雕焉?!焙笠蛞浴耙患p雕”形容射藝高明,亦用以比喻一舉兩得。
【一劍之任】①謂以一人一劍之力。指作戰(zhàn)的士兵,猶言一人之勇。②指獨(dú)力擔(dān)任艱巨的任務(wù)。
【一諾千金】形容說話極有信用。語本《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一麾出守】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阮始平》:“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摈庥袚]斥、排擠意,謂阮咸受荀勖排斥,出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為外任之典。
【一舉三反】《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焙笠浴耙慌e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舉兩得】做一件事能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語本《東觀漢記·耿弇傳》:“吾得臨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
【一錢不值】謂毫無價(jià)值。值,本作“直”。語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
【一擲乾坤】謂以天下為孤注之一擲。乾坤,天下。語本唐韓愈《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一薰一蕕】薰蕕相混。比喻善常為惡所掩。
【一點(diǎn)靈犀】①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謂犀角上有紋,兩頭感應(yīng)通靈,故以“一點(diǎn)靈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聰敏。
【一謙四益】《易·謙》:“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后以“一謙四益”謂謙虛能使人得到很多益處。
【一鞭先著】晉劉琨少負(fù)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fù)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币姟稌x書·劉琨傳》。后以為爭先的典實(shí)。亦泛指先行。
【一簞一瓢】《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痹瓰榭鬃淤澝李伝匕藏殬返乐Z。后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一竅不通】《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鬃勇勚唬骸涓[通,則比干不死矣?!备哒T注:“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后以“一竅不通”喻一點(diǎn)也不懂。
【一蹴而就】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xué)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焙笠浴耙货矶汀敝^邁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就能完成。
【一雕雙兔】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并為相,李抑揚(yáng)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shí)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后因以“一雕雙兔”謂三人并列顯位,一人勢盛而兩人受其挾制。
【一獻(xiàn)三酬】《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獻(xiàn)以爵而酬以觚,一獻(xiàn)而三酬?!焙笠蛞浴耙猾I(xiàn)三酬”謂人臣過蒙寵幸。亦作“一獻(xiàn)三售”。
【一籌莫展】《宋史·蔡幼學(xué)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焙笠浴耙换I莫展”比喻一點(diǎn)辦法也沒有。
【一饋十起】《淮南子·氾論訓(xùn)》:“當(dāng)此之時(shí),捍禹呴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fā),以勞天下之民。”意謂一飯之頃亦多次起立。后因以“一饋十起”形容事務(wù)繁勞。
【一覽無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申昜,則一覽而盡,故紆馀委曲,若不可測?!焙笠浴耙挥[無馀”謂一眼即可全見。
【一夔一契】夔契都是舜時(shí)賢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輔。
【一顧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后遂以“一顧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一鱗一爪】謂龍?jiān)谠浦校瑫r(shí)露一鱗一爪,難于見其全貌。清王士禛主張作詩貴含蓄,忌淺露,以此為喻。趙執(zhí)信駁其說,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見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見趙所著《談龍錄》。后用以喻事物的零星片段。
【一鱗半甲】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上·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於諷刺,亦有陳拾遺(陳子昂)一鱗半甲”此系以龍為喻,意謂略有相似之處。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鱗片甲”。
1. 描寫水的四字成語 湖光山色 一江春水 清澈見底 涓涓細(xì)流 潺潺流水 碧波蕩漾 波光粼粼 車水馬龍 碧海青山,碧海青天,水木清華,水石清華,水色一天,水中撈月 水落石出 上善若水 車水馬龍 跋山涉水 鷗水相依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臨水登山 心如止水 落花流水 海水不可斗量 萍水相逢 青藍(lán)冰水 黃河水清 大禹治水 積水成淵 馬龍車水 海水群飛 樂山愛水 乘高決水 打落水狗 海水難量 歠菽飲水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黃塵清水 乘順?biāo)?買臣覆水 馬如流水 青山綠水 細(xì)水長流 杯水車薪 樂山樂水 一衣帶水 行云流水 黃湯淡水 馬前潑水 黃湯辣水 馬水車龍 高山流水 水落石出 大水沖了龍王廟 望穿秋水 白水鑒心 鏡花水月 爬山涉水 水到渠成 山清水秀 背水一戰(zhàn)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臨水樓臺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水 *** 融 青山綠水 滴水穿石飲水思源 秋水伊人 白山黑水 覆水難收 水木清華 水至清則無魚 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漲船高 木本水源 水深火熱 山高水長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萬水千山 依山傍水 菽水承歡 水性楊花 水滴石穿 渾水摸魚 蜻蜓點(diǎn)水 一口吸盡西江水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水中撈月 水泄不通 出水芙蓉 水土不服 似水流年 順?biāo)浦?混水摸魚 如魚得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 巴山蜀水 魚水和諧 山窮水盡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 近水樓臺 近水樓臺先得月 兼葭秋水 水天一色 千山萬水 拖泥帶水 水調(diào)歌頭 水來土掩 水石清華 一潭死水 盈盈秋水 一清如水 秋水盈盈 逆水行舟 滴水成冰 范水模山 一廉如水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山重水復(fù) 一敗如水 滴水成河 芙蓉出水 滴水不漏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一碗水端平 水明山秀 若涉淵水 山明水秀 雙瞳剪水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沂水弦歌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竹籃打水 露水夫妻 綠水青山 流年似水 井水不犯河水 河水不洗船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啜菽飲水 牛不喝水強(qiáng)按頭 酌水知源 一尺水十丈波 沂水舞雩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水月鏡花 弱水之隔 撒水拿魚 不通水火 不習(xí)水土 洪水猛獸 海水桑田 春風(fēng)沂水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水漫金山 潑水難收 吹皺一池春水 不避水火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舟水之喻 盈盈一水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水火不相容 水陸雜陳 蛟龍擘水不習(xí)水土 遇水疊橋 源頭活水 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 心同止水 問諸水濱 火耕水耨 水過鴨背 蛟龍得水 抽刀斷水 水月觀音 水遠(yuǎn)山長 聽風(fēng)聽水 污泥濁水 沂水春風(fēng) 楚水吳山 滴水不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水色山光 勺水一臠 名山勝水 山長水遠(yuǎn) 山膚水豢 水秀山明 水米無干 水佩風(fēng)裳 水清無魚 交淡若水 綠水青山 覆水不收 淡水交情 裁云剪水 裁云翦水 斗水活鱗 流水無情 流水朝宗 廉泉讓水 清塵濁水 情深潭水 窮山惡水 水碧山青 流水桃花 流水游龍 河水不犯井水 風(fēng)行水上 臣心如水 杯水輿薪 懸河瀉水 桃花潭水 飲水啜菽 飲水曲肱 魚水深情魚水相歡 云心水性 秀水明山 顯山露水 杯水之謝 悲歌易水 簟紋如水 觀山翫水 歸之若水 陸詟水栗 疏水簞瓢 如魚似水 清水衙門 潑冷水 盤水加劍 水陸畢陳 水軟山溫 水火無交 水長船高 水枯石爛 水流花謝 水流濕,火就燥 水潔冰清 水晶燈籠 水火無情 水光山色 如石投水 流水落花 斗升之水 殘山剩水 冰寒于水 楊花水性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水中著鹽 順?biāo)饲?水中著鹽 桃花流水 順?biāo)兄?似水如魚 懸河注水 遇水架橋 置水之清 盂方水方 魚大水小 飲水知源 撮鹽入水 流水行云 蛟龍戲水 救民水火 涸鮒得水 煎水作冰 模山范水山高水險(xiǎn) 山水相連 水到魚行 水浄鵝飛 水泄不漏 水流花落 水米無交 水母目蝦 水楔不通 水盡鵝飛 君子之接如水 風(fēng)門水口 風(fēng)起水涌 冰清水冷 杯水之敬 杯水粒粟 出山泉水 尺山寸水 尺水丈波 游山玩水 魚水相投 遠(yuǎn)水救不得近火 溯水行舟 宿水餐風(fēng) 溯水行舟 水遠(yuǎn)山遙 水中捉月 順?biāo)拼?順?biāo)糯?湯里來,水里去 宿水飱風(fēng) 以水洗血 引水入墻 置水之情 遠(yuǎn)水不救近火 遇水迭橋 游山翫水 趁水和泥 餐風(fēng)宿水 連湯帶水 借水行舟 流水高山 火熱水深 漿水不交 混水撈魚 畫水鏤冰 水火之中 水激則旱,矢激則遠(yuǎn) 水凈鵝飛 水闊山高 剩水殘山 水底撈針?biāo)鸩晦o 水落歸槽 水磨工夫 勢如水火 山寒水冷 山長水闊 山眉水眼 清湯寡水 千水萬山 清水無大魚 判若水火 山遙水遠(yuǎn) 盛水不漏 水滿金山 水落歸漕 水宿山行 水流云散 水盡山窮 河同水密 蛟龍失水 滴水難消 飲水棲衡 重山復(fù)水 自相水火 走花溜水 沾泥帶水 順?biāo)橈L(fēng) 水泄不通 飲水辨源 以石投水 油光水滑 反水不收 風(fēng)宿水飡 風(fēng)飧水宿 風(fēng)飡水宿 風(fēng)餐水宿 登山臨水 帶水拖泥 江水不犯河水 觀山玩水 借水推船 冷水澆背 水火不兼容 水火兵蟲 水底撈月 水泄不透 剩山殘水 水菜不交 山窮水?dāng)?山砠水厓 如蹈水火 山窮水絕山窮水絕 水宿風(fēng)餐 水火不避 水底納瓜 水里納瓜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冷水澆頭 救民于水火 滾瓜流水 涸魚得水 火耕水種 登山涉水 風(fēng)宿水餐 飯蔬飲水 點(diǎn)水不漏 飲水食菽 以水救水 以水投石 以水投水 拖人下水 宿水飡風(fēng) 以水濟(jì)水 遠(yuǎn)水不解近渴 秤薪量水 洪水橫流 水底摸月 水剩山殘 水窮山盡 山崩水竭 如水赴壑 如水投石 置水不漏 拖人落水。
2. 有關(guān)水的成語 4字的 “水”的成語共有371個: 一、81個在第一位: 水碧山青、水菜不交、水長船高、水到渠成、水到魚行 水滴石穿、水底撈月、水底撈針、水底摸月、水底納瓜 水調(diào)歌頭、水光山色、水過鴨背、水火兵蟲、水火不避 水火不辭、水火不兼容、水火不相容、水火無交、水火無情 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水火之中、水激則旱,矢激則遠(yuǎn)、水潔冰清、水盡鵝飛 水盡山窮、水晶燈籠、水凈鵝飛、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枯石爛 水闊山高、水來伸手,飯來張口、水來土掩、水里納瓜、水流花落 水流花謝、水流濕,火就燥、水流云散、水陸畢陳、水陸雜陳 水落歸漕、水落歸槽、水落石出、水滿金山、水漫金山 水米無干、水米無交、水明山秀、水磨工夫、水母目蝦 水木清華、水佩風(fēng)裳、水清無魚、水窮山盡、水 *** 融 水軟山溫、水色山光、水深火熱、水剩山殘、水石清華 水宿風(fēng)餐、水宿山行、水天一色、水土不服、水楔不通 水泄不漏、水泄不通、水泄不透、水泄不通、水性楊花 水秀山明、水遠(yuǎn)山長、水遠(yuǎn)山遙、水月觀音、水月鏡花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水漲船高、水至清則無魚、水中撈月、水中著鹽 水中捉月 二、125個在第二位: 白水鑒心、杯水車薪、杯水粒粟、杯水輿薪、杯水之敬 杯水之謝、背水一戰(zhàn)、車水馬龍、趁水和泥、尺水丈波 出水芙蓉、楚水吳山、大水沖了龍王廟、帶水拖泥、淡水交情 滴水不羼、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成河、滴水穿石 滴水難消、點(diǎn)水不漏、斗水活鱗、反水不收、范水模山 覆水難收、海水不可斗量、海水難量、海水群飛、海水桑田 河水不犯井水、河水不洗船、洪水橫流、洪水猛獸、畫水鏤冰 渾水摸魚、混水撈魚、混水摸魚、積水成淵、煎水作冰 江水不犯河水、漿水不交、借水推船、借水行舟、近水樓臺 近水樓臺先得月、井水不犯河水、冷水澆背、冷水澆頭、臨水登山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戶樞不螻、流水朝宗、流水高山、流水落花 流水桃花、流水無情、流水行云、流水游龍、露水夫妻 綠水青山、馬水車龍、逆水行舟、鷗水相依、盤水加劍 萍水相逢、潑水難收、千水萬山、清水無大魚、清水衙門 秋水伊人、秋水盈盈、如水赴壑、如水投石、弱水之隔 撒水拿魚、山水相連、勺水一臠、盛水不漏、剩水殘山 菽水承歡、順?biāo)糯?、順?biāo)饲?、順?biāo)橈L(fēng)、順?biāo)拼?順?biāo)浦?、順?biāo)兄?、似水流年、似水如魚、宿水飡風(fēng) 宿水餐風(fēng)、溯水行舟、萬水千山、細(xì)水長流、秀水明山 沂水春風(fēng)、沂水舞雩、沂水弦歌、以水濟(jì)水、以水救水 以水投石、以水投水、以水洗血、引水入墻、飲水辨源 飲水啜菽、飲水棲衡、飲水曲肱、飲水食菽、飲水思源 飲水知源、魚水和諧、魚水深情、魚水相歡、魚水相投 遇水迭橋、遇水疊橋、遇水架橋、遠(yuǎn)水不解近渴、遠(yuǎn)水不救近火 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遠(yuǎn)水救不得近火、置水之情、舟水之喻、酌水知源 三、54個在第三位: 冰清水冷、不避水火、不便水土、不服水土、不通水火 不習(xí)水土、不習(xí)水土、乘順?biāo)?、打落水狗、風(fēng)門水口 風(fēng)起水涌、風(fēng)行水上、河同水密、黃河水清、火耕水耨 火耕水種、火熱水深、鏡花水月、救民水火、陸詟水栗 木本水源、判若水火、潑冷水、如蹈水火、山崩水竭 山長水闊、山長水遠(yuǎn)、山膚水豢、山高水長、山高水低 山高水險(xiǎn)、山光水色、山寒水冷、山砠水厓、山眉水眼 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窮水?dāng)?、山窮水盡、山窮水絕 山遙水遠(yuǎn)、山重水復(fù)、勢如水火、問諸水濱、楊花水性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一尺水十丈波、一碗水端平、油光水滑 盂方水方、魚大水小、云心水性、自相水火 四、103個在第四位: 巴山蜀水、跋山涉水、白山黑水、悲歌易水、冰寒于水 裁云剪水、餐風(fēng)宿水、殘山剩水、臣心如水、乘高決水 尺山寸水、抽刀斷水、出山泉水、啜菽飲水、春風(fēng)沂水 歠菽飲水、撮鹽入水、大禹治水、登山臨水、登山涉水 簟紋如水、斗升之水、飯蔬飲水、芙蓉出水、高山流水 觀山玩水、歸之若水、滾瓜流水、涸鮒得水、涸魚得水 黃塵清水、黃湯淡水、黃湯辣水、兼葭秋水、交淡若水 蛟龍得水、蛟龍戲水、救民于水火、樂山愛水、樂山樂水 連湯帶水、廉泉讓水、流年似水、落花流水、馬龍車水 馬前潑水、馬如流水、買臣覆水、名山勝水、模山范水 牛不喝水強(qiáng)按頭、爬山涉水、千山萬水、青藍(lán)冰水、青山綠水 清塵濁水、清湯寡水、蜻蜓點(diǎn)水、情深潭水、窮山惡水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石投水、如魚得水、如魚似水、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若涉淵水、剩山殘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雙瞳剪水、桃花流水 桃花潭水、聽風(fēng)聽水、拖泥帶水、拖人落水、拖人下水 望穿秋水、污泥濁水、無源之水,無本之末、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顯山露水 心如止水、心同止水、行云流水、懸河瀉水、懸河注水 一敗如水、一廉如水、一清如水、一潭死水、一衣帶水 依山傍水、以石投水、以水濟(jì)水、以水救水、以水投水 盈盈秋水、盈盈一水、游山玩水、源頭活水、沾泥帶水 重山復(fù)水、竹籃打水、走花溜水 五、15個在其他位置: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吹皺一池春水 河水不犯井水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江水不犯河水 井水不犯河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
3. 關(guān)于水的四字成語 不避水火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悲歌易水 冰寒于水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冰清水冷 杯水車薪 白山黑水 白水鑒心 杯水粒粟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杯水輿薪 背水一戰(zhàn) 杯水之敬 杯水之謝 不通水火 不習(xí)水土 不習(xí)水土 抽刀斷水 餐風(fēng)宿水 春風(fēng)沂水 乘高決水 盛水不漏 尺山寸水 出水芙蓉 重山復(fù)水 趁水和泥 車水馬龍 出山泉水 乘順?biāo)?殘山剩水 楚水吳山 啜菽飲水 尺水丈波 臣心如水 裁云剪水 撮鹽入水 吹皺一池春水 打落水狗 滴水不羼 滴水不漏 點(diǎn)水不漏 滴水成冰 滴水成河 大水沖了龍王廟 滴水穿石 斗水活鱗 淡水交情 登山臨水 滴水難消 登山涉水 帶水拖泥 斗升之水 簟紋如水 大禹治水 風(fēng)門水口 風(fēng)起水涌 芙蓉出水 反水不收 范水模山 覆水難收 飯蔬飲水 風(fēng)行水上 滾瓜流水 高山流水 觀山玩水 歸之若水 黃塵清水 涸鮒得水 火耕水耨 火耕水種 黃河水清 火熱水深 河水不洗船 河水不犯井水 海水不可斗量 洪水橫流 畫水鏤冰 混水撈魚 洪水猛獸 渾水摸魚 混水摸魚 海水難量 海水群飛 海水桑田 黃湯淡水 黃湯辣水 河同水密 涸魚得水 交淡若水 鏡花水月 兼葭秋水 蛟龍得水 蛟龍戲水 救民水火 救民于水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69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文化小知識茶的起源與歷史
下一篇: 仙人石茶來源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