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花果山奇花異卉,爭芳斗艷,唯獨沒有茶樹茶花。住在那里的一群小鳥們打聽到在那溫暖如春的南國勝地到處都有叢綠的茶園,便結隊前去銜采茶籽,回山播種。
當它們口銜茶籽飛臨廬山之巔時,為那奇峰崔嵬、花繁似錦的景象所吸引,不禁放喉歌唱。
它們口中所銜的一顆顆茶籽便撒落在廬山的峰巒嶺崖之間。從此,茶種便在廬山開花結果,繁衍生息。
到了東晉時期,佛教凈土宗始祖慧遠,在東林寺采野茶自己栽種,并曾用以款待詩人陶淵明和道長陸修靜,相互“話茶吟詩,敘事談經(jīng)”,留下了“虎溪三笑”的佳話。
唐朝時,大詩人白居易被貶江州,曾來廬山北香爐峰結造草堂,閑適隱居。他以“藥圃茶園為產(chǎn)業(yè)”,終日飲茶吟詩,排憂自娛。
推薦:茶葉
名稱:廬山云霧茶(古稱“聞林茶”)
產(chǎn)地:中國江西廬山。 歷史:云霧茶始于晉代,唐朝時已聞名于世,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jù)《廬山乃志》 記載:“晉朝以來,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植?!毕鄠?,廬山云霧茶最早是一種野生茶, 后來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家生茶。他曾以自種自之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 詩,敘事談經(jīng),通宵達旦。到了唐代,廬山之茶已很出名了。 長松樹下小溪頭, 斑鹿胎中白布裘。 藥圃茶園為產(chǎn)業(yè), 里糜林鶴是交游。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香爐峰下辟園植茶種藥時寫下的詩句。宋代,廬山名 茶被列為進獻皇帝的“貢茶”。
成因:因廬山多云霧,故取名“云霧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面鄱陽湖,群 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上升,蔚成云霧。由于云霧彌漫、空氣中溫度 大,光照透過云層照在植物上,非常有利于茶葉的芳香物質合成,有“色香幽細比 蘭花”之喻。
成份:云霧茶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堿、維生素C含量都高于一般茶葉。
特點: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飲后解渴提神,有利于 增進人體健康。這種茶似龍井,可是比龍井醇厚;其色金黃象沱茶,又比沱茶清淡, 宛如淺綠色碧玉盛在杯中。故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于中外。
工藝:廬山云霧茶采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要求只采初展的一芽一葉,長度不超過 三厘米。采回后先剔出紫芽和病葉,然后攤于陰涼通風處四至五小時,再進行炒制。 廬山云霧茶的加工制作十分精細,要經(jīng)過殺青、揉捻、初干、搓條、再干等五道工 序方可完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綠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 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云霧茶的品質優(yōu)佳。
名稱:麻姑綠茶
產(chǎn)地:中國江西南城。
成因:麻姑綠茶,茶樹大多生長在800至1000公尺的云霧山中,故又稱“麻姑云霧茶?!?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縣城西南約五公里處,據(jù)《名山志》記載:“中國有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分布九州四海,只獨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東南。”麻姑 綠茶便產(chǎn)于此山的山巔,山上植被覆蓋良好,氣候溫暖濕潤,日光照射時間短,是 茶樹生長的最佳環(huán)境。由于采制工藝精湛獨到,制出的茶質地優(yōu)良,沖泡后湯色翠 綠,飲后齒頰留芳,令人心曠神怡。古人黃堂有詩云:“全爐伏火長燒藥,寶鼎浮煙 旋煮茶”。由此可見,麻姑綠茶在歷史上已有盛譽。
典故:關于麻姑綠茶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東漢時期,有一麻姑仙 女得道于此,常常在山間親手采摘細嫩茶葉,用麻姑山仙泉“一杓之多”的泉水煮 以待客,于是,后人稱麻姑綠茶為“仙茶”。這個故事是一種傳奇說法,無據(jù)可考。
名稱:婺源綠茶(簡稱“婺綠”)
產(chǎn)地:中國江西婺源。
成因:婺源縣地處贛東北山區(qū),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環(huán)抱,地勢高峻,峰巒聳立,山青 水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最適宜栽培茶樹。這里“綠 叢遍山野,戶戶有香茶”,是中國著名的綠茶產(chǎn)區(qū)。
歷史: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 谷”的記載?!端问贰な池洝锋脑吹闹x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明清時 代,曾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明朝時,婺源縣每年進貢的茶葉2500公斤左右。 “婺源綠茶”從十八世紀開始就 已進入國際場,乾隆年間,外銷到英國;咸豐年間, 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號,共制綠茶數(shù)千箱運往 香港銷售,獲利極豐?!坝岬率ⅰ辈杼査啤靶铝恪本G茶還遠銷西歐。光緒年間, 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實業(yè)花園”,種植珠蘭,茉莉數(shù)千盆,為窨制花茶用。
品種:婺源茶葉,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著名品種有“上海州”、“大葉種”、“小葉種”、“圓 葉種”、“長葉種”等等。
特點:葉質柔軟,持嫩性好,芽肥葉厚,有效成分高,宜制優(yōu)質綠茶。選用“上海州”良 種茶葉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的“茗眉“茶,香氣清高持久,有蘭花之香,滋味醇 厚鮮爽,湯色碧綠澄明,芽葉柔嫩黃綠,條索緊細纖秀,鋒毫顯露,色澤翠綠光潤。
工藝:婺源綠茶是以“清明后采摘的一芽二葉為原料,經(jīng)過殺青、造型揉捻、分段干燥、 分篩梗、風選、拼配等工序精制而成。
獎項:所制花茶曾獲南洋勸業(yè)會金牌獎。茶商俞爺清精制的“珠蘭龍井”在英國賽會上榮 獲一等獎。婺綠名品有珍眉、貢熙、珠茶等。珍眉一級1982年獲商業(yè)部頒發(fā)的優(yōu)質 產(chǎn)品證書。
名稱:寧紅茶
產(chǎn)地:中國江西修水。
成因:修水古稱定州,所產(chǎn)紅茶取名“寧紅茶”,亦稱寧州工夫紅茶。修水縣位于江西省西 北部,修水上游,鄰接湖北、湖南兩省。這里山林蒼翠,土質肥沃,雨量充沛。每 年春夏之間,云凝深谷,霧繞奇峰,蔚為奇景,雨過乍晴,陽光疏落,這種氣候環(huán) 境非常有利于茶樹的生長,為寧紅茶生長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歷史:遠在唐代時,修水縣就已盛產(chǎn)茶葉,生產(chǎn)紅茶則始于清朝道光年間,到十九世紀中 葉,寧州工夫紅茶已成為當時著名紅茶之一。
特點:據(jù)《茶葉全書》記載:“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鮮紅引人,在拼和茶中極有 價值?!薄皩幖t”素以條索緊結秀麗,金毫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烏潤,香味持久, 葉底紅亮,滋味濃醇的特色而馳名中外。
獎項:1914年,寧紅茶參加上海賽會,榮獲“茶譽中華,價甲天下”的大匾;1983年,榮 獲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部頒發(fā)的品質優(yōu)良榮譽證書;1984年,被評為江西省優(yōu)質產(chǎn)品。
每天一個茶葉小知識
廬山云霧
茶中上品|來自仙山的云霧茶
廬山云霧基本信息
分類:綠茶。
產(chǎn)地: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
口味:香高持久,醇厚味甘。
功效:怡神解瀉,助消化,殺菌解毒,防止腸胃感染。
儲藏:保持干燥、密封、避光、低溫儲藏。
廬山云霧品質特點:
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云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外形:條形緊細,青翠多毫。
色澤:碧綠。
湯色:清淡,宛若碧玉。
香氣:香幽如蘭。
滋味:濃厚,鮮爽持久。
葉底:嫩綠勻齊。
廬山云霧沖泡步驟
1.備具。倒入適量的溫水燙洗玻璃杯。
2.將水倒掉。
3.再倒入適量85℃的溫開水,再投入5克茶葉。
4.待茶葉在水中逐漸伸展開,即可品飲。
注意點:
因廬山云霧茶條索精壯,所以沖泡時宜采用上投法,能清晰看到茶葉投入杯中后,一部分茶葉直線下沉,一部分茶葉緩緩上升,茶葉“歡快舞動”的景觀。
來自仙山的云霧茶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被譽為“人文圣山” ,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廬山北臨長江,東毗鄱陽湖,平地拔起,峽谷深幽。由于江湖水汽蒸騰而成云霧,常見云海茫茫,年霧日195天之多。
2022年5月,廬山云海入列中國氣象服務協(xié)會公布的中國首批15個“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
云霧茶風味獨特,主要受廬山?jīng)鏊囔F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81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