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是你的心神在不斷澄清,亦是生命之根不斷深固的過程,不單是把身體站成木樁一樣了事。
站樁時,若能心如止水愈澄愈靜,神如朗月愈清愈明,則自然精化氣、氣化神、神還虛,由此涵養(yǎng)性根、堅固命本,方為長生久視之道。
站樁的價值不可估量,于性命雙修而言,其意義一在固本,二在洗髓,三在陽生。
從固本的角度講,訣曰:“立命之基在站樁,形神修煉憑橐龠”。此訣是教人不離養(yǎng)生的根本,守“深根固蒂“之道。
這個根,是指性根,屬先天一點元陽之靈。這個蒂,是指命蒂,屬本來一點陰息之功。性根命蒂與生俱來,同出異名,皆系先天虛無一氣所化。因此,深根固蒂之道盡在于虛無自然、真息橐籥。(《道德經(jīng)》言橐籥,不過喻虛中妙用。調(diào)真息,即是鼓橐籥),此正是站樁之妙用。
丹法云:“性根命根,呼吸即根,有根有命,無根無生”。何仙姑曰:“命之蒂,在乎真息者也”。師傳真訣曰:“常守?zé)o妄念,真息固命根”。歷代仙真以實修之證告訴我們,養(yǎng)育生命之根,關(guān)鍵在于“真息”。所以,真正的站樁功夫,核心是清靜,目的是啟動人體的先天功能。先天功能啟動,后天軀體自然跟著發(fā)生變化。現(xiàn)實修煉中,有些人站樁多年無甚成效,錯不在架子,而是迷于自我意識的執(zhí)著。在練法上,雖然有高中低功架之分,但應(yīng)以自然為準(zhǔn)則,只有在最自然的狀態(tài)下,站樁者才可能真正地放松身心,漸漸啟動人體先天功能。當(dāng)先天功能啟動之后,身心必然發(fā)生明顯變化,呼吸也會由原先的胸式呼吸逐步沉降為腹式呼吸,慢慢變得綿綿深長,進(jìn)而念止息平,心安腎澄,神精交凝,“乃可以卻病,乃可以言修矣”。
從洗髓的角度講,訣曰:“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此訣是教人把握養(yǎng)性的主旨,行“洗心退蔵于密”之法。
洗者,洗滌污穢。髓者,神明慧根所藏。人之出生而入后天,時刻陷于紅塵彌漫之中,若要保持身心清靜,必要不斷洗髓,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洗滌凈盡,純見清虛。神清心虛,方能涵養(yǎng)本源,救護(hù)命保。否則散神耗精,朝傷暮損,身心昏濁,如何能夠健康長壽。
站樁之于洗髓,式簡而效宏。以形引氣,松靜自然,由形正而氣正,氣正而意靜,意靜而致虛,致虛而“心齋”。人若能常沐浴精髓內(nèi)神而去濁,持守天地正氣而涵養(yǎng),久之自會散其邪火,煉去雜慮,降其動心,止其妄念。能除妄念,即入真道。所謂“百練不如一站”,其說不謬矣。
從陽生的角度講,訣曰:“混元陽生,始言圣功”,此訣是教人遵循修真的正途,入“返還純陽”之境。
《易經(jīng)》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這個“自強(qiáng)不息”,講的就是陽氣內(nèi)生的法則。生命能量,全在自身一點元陽真氣,此氣來自先天秉賦,隨著日用消耗而日漸虧空,須后天開源節(jié)流以保持充盈。陽生之道無須外求,盡在自身一個“靜”字?!蛾幏?jīng)》云:“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陽動生于陰靜,靜,則深根以滋陰,滋陰方能生陽。陰精充足,陽氣就足。陰精衰竭,陽氣自然衰弱。此亦是站樁靜極生動(陽生)之理。
站樁之旨,就是要人身如“樁“不動,心如”樁“不搖,久站之下,自會如功訣所說:“氣不練自在,勁不練自長”。繼之如《太乙金華宗旨》所言:“靜中綿綿無間,神情悅豫,如醉如浴,此為遍體陽和,金華乍吐也”。如此日積月累,內(nèi)能充足,則“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若能繼續(xù)堅持不懈、積功累德,不但漸漸內(nèi)外如一,渾圓貫通,而且能夠改變身心,出露本能,收“有意練功、無意成功”之效。
端正其體,空洞其心,真一其念。
端正其體,講的是個“正”字。身正則氣正,氣正則心寧,心寧則神不外馳。即是通過正身正氣以達(dá)“正心”(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放松,是正身的前提,身體任何部位的僵持都會影響整體的協(xié)調(diào)而導(dǎo)致“叫勁”扭曲。松的方法,是將身體站正后,從頭頂虛懸開始,意識由上而下逐一放松。上半身放松的關(guān)鍵是肩頸,人的肩頸常年僵持,最不好放松,而且容易造成對神經(jīng)與血脈的壓迫,站樁時可以適度轉(zhuǎn)動,調(diào)節(jié)片刻再放松下來。之后要把握一個“順”字,即隨著放松肩頸而順勢調(diào)正脊椎,意使脊椎自然垂懸,松順無礙,再順勢松腰松胯,圓襠收臀,自然松順至膝、至踝,越松順下去,越覺足下生根,不知不覺十趾抓地足心虛空,已是自生陰陽之變了。
放松不是松散,而是以頂懸為引領(lǐng),以脊椎為主線,通過放松而自然進(jìn)入周身合順、通體清正的一個狀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也是最有利于氣血通達(dá)、陰陽沖和的狀態(tài),故身正意靜氣自正。能體會到周身松靜和順的感覺,自然氣沉丹田,無須畫蛇添足,再搞所謂調(diào)氣的程序。
空洞其心,講的是個“空”字。心空則致虛,致虛則沖和,沖和則得天地正氣存內(nèi)?!?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內(nèi)經(jīng)》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笨斩雌湫?,即是“恬淡虛無”。站樁時能內(nèi)心恬淡,自然呼吸和順、氣血通達(dá)而心腎調(diào)和;繼而身若虛無、精神放松、周天自運而扶正祛邪。
空洞其心,其要在“放下”?!胺畔隆币徽Z是真訣!不懂“放下”,就會身心如掛墜,永遠(yuǎn)無法升華到“真”的境界?!胺畔隆本褪蔷毶襁€虛。放不下,不知不覺間會蛻變成“功奴”,站樁反被“樁”擋住,練功反被“功”主宰。放下,說著容易行著難,此是“煉己”功夫,終身學(xué)養(yǎng),于此更要懂得:尚有“不空”兩個字,萬兩黃金不輕傳。問問自己,“心”是什么?懂了心,才懂空,懂了空,才會空。心空了,方是“明”,才能見著本性。心空了,方知“不空”,還有“靈息”在,此是先天根蒂,至善至德。
真一其念,講的是個“一”字。一者,道也。道無跡,唯假一氣以載道,故老子說:“抱一為天下式”。莊子進(jìn)一步解讀說:“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所以,真一其念,就是“萬緣放下,身自寂虛”。萬緣放下,是要純而無雜,此為“真”;身自寂虛,是要形神不二,此為“一”。如此“真一”,方能合于先天虛無一氣,就是得一。經(jīng)云:“得一萬事畢”。
真一其念,尚須恒誠之志,老子曰:“精誠形乎內(nèi),而外喻于心,此不傳之道也?!狈遣粋?,實無可傳。不證精誠,即不明心,如何心傳。能“精誠形乎內(nèi)”,“渾人我,同天地”,“守其一以處其和”,以至守而勿失,與神為一,自然會達(dá)乎莊子所說的“一之精通,合于天倫”的境界。心傳之道,盡在于是。
細(xì)細(xì)體悟,當(dāng)知站樁之真?zhèn)?,在“不動中觀妙動,簡潔中守明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uantongwushu/667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站樁可祛病消災(zāi),此生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