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剛?cè)胄T的時候,多少都會對此問題進(jìn)行過一段時間的思索,我們?yōu)楹味逕捘兀?/p>
是一時沖動?是一時好奇?
還是為生死?為名利?
為貪欲?為養(yǎng)身?為治病救人?
還是為擺脫自身煩惱?或是想逃避現(xiàn)實?
我們還都是凡人,這些想法都很正常。但若想“真正的走上修煉這條路”,就得放下這些凡人的執(zhí)著。
很多人認(rèn)為,修煉就是要一輩子去深山老林里,躲開這凡塵紛擾,凡塵欲望和執(zhí)著,入山隱修才算修煉。實際上,修煉不一定非要脫離了塵世,躲入深山。身在紅塵中,心上功夫做到位,“看透不看破,放下不放棄”,所謂居塵而不染塵,如此“修煉”方為上品。
看淡了才能看透,看透了才能不爭,不爭才能到無為。道家所說的看透紅塵,并非是提倡大家消極懈怠,其實是一種淡泊明志的心態(tài)。道德經(jīng)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無為而無所不為”,“功遂身退,天之道?!闭f的就是修煉者的“平和平淡”的心態(tài)。
修心為本,煉氣為上。
修,是修心,修德。練,是練功。不管是法術(shù)也好、武術(shù)也好、丹道也罷,都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自己花時間去練的。光修不練或者光練不修,都不行,修和煉是必須要結(jié)合在一起的。
練功容易,修心難!很多人都知道修一個法或者修一術(shù)都只能解決一個問題,其實修道,也只能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生的終極歸宿問題。修煉其實就是圓滿自己的人生。
修煉,首先要把人做好,人道即天道,做人就是在修煉。人都不會做,修煉則無從談起了。上清派祖庭,江蘇句容茅山的大門處有一幅石刻對聯(lián):“在家不孝敬父母,何必上山朝師尊?!?/p>
其實就是說的做人最根本的一個“孝”字,“孝”就是做人最大的德,與修煉本身就有直接的關(guān)系。此聯(lián)延伸出的意思,就是告訴世人先要把“人”做好了,修煉才會有望,否則還是空的。人道不盡,天道不立,萬事萬物都是一個道理。
前提就是誠、信二字,誠心和信心是一切法修行的基礎(chǔ),也是去除我執(zhí)的根本,沒有這些到不了彼岸,心力全由此而生,甚至可以頓悟成就,如同黑暗中之光明。
心外無法,全靠放下。曾經(jīng)和一位道友講了這些,他認(rèn)為要做到這些也不是件難事,確實,看上去不難,又不是要具體做什么,但是其實很難,為什么?因為要一輩子都堅持,要落實在每個行動上。這一輩子堅持的背后就是堅定不動搖的“誠心和信心”。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是自始至終都覺得修煉是非常枯燥無味的話,那就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心想修了,以及修煉的目的,為什么要修煉?這些問題都是要自己在修煉途中,一輩子去參詳、去修正、去體悟的。
一法一訣能透天,天外神仙意志堅。意志堅定的,誠心信心十足的人,一路走來就會發(fā)現(xiàn):修煉如同開山,每天堅持下來,山,總有一天會被鉆穿,到時候就會豁然開朗,到時候就會覺得,原來自己所有的努力和所有吃的苦,都是很值得了!
再一個就是不能把修煉和生活割裂開來。修煉本源自生活,所以修煉也要融入到生活中去,酒色財氣皆是道,何必框框牢自身。譬如,有些修真的人將女色視之如虎,認(rèn)為女色是對其修為最大的妨害,其實不然,任何事都有兩面性,有陰就有陽,有壞處就有好處?!兜赖陆?jīng)》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就是開示要辯證的對待凡塵種種。
其實這些原理都是“陰陽”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只要能把持住“心”,又有何所畏懼呢?豈不聞“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标幣c陽,恩與害,好與壞,禍與福,只在你一念之間,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就看你起的是什么心,動的是什么念了。
當(dāng)然如果落實到具體“持法修煉”的話,對于這陰陽關(guān)系的把握和轉(zhuǎn)化,必須要經(jīng)過師父的指點,并且有一定的功夫,火候把握得當(dāng),得法,才可以,自己一知半解的就去亂修胡練,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修煉的實質(zhì)其實點破了,就是修心修德,練功修法。
心性,德行對于一個修煉的人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德行不高,功夫自然也就上不去,這也是《道德經(jīng)》為什么要花一半的篇幅去闡述“德”的原因,道家的德與世俗的德,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之處。
世俗中所理解的“德”只是道家所說的“德”中的一部分,世俗所說之“德”一般只是與“善惡”有關(guān),其實世俗所言的“善惡”在道的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都是道的顯化。修德不僅僅就是做善事,練功也是修德,弘法也是修德.....等等,形式多種多樣。
修法術(shù)、修丹道、修密宗.....等等諸多法門,最后還是歸結(jié)于“心”,心外無法。“心”上解脫了,那才是真的超脫了,否則任你法力通天武功蓋世,也是壽同天地一愚夫。
另外有的道友在修法上有一些誤區(qū),就是認(rèn)為修行是可以靠師父加持出來的。其實,修行還是自己的,不是別人能加持出來的,師父是種下了一顆道種,最后能不能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還在于自己的勤奮修煉。
正所謂:師父領(lǐng)進(jìn)門,修行靠個人。師父是做個鑰匙出來,我們?nèi)羰窍胍ラ_啟“道”這扇大門,還是需要自己拿了鑰匙,一步一步的走過去自己開,在練功過程中,在生活中多多用心體悟。慢慢實修,慢慢開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jia/137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