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修行居
修道的人開發(fā)人身上的竅門、竅點,相當于安裝了“信號放大器”,不但能接受到天的“生氣”、地的“地氣”,還能接受人的“人氣”。修道必定要學(xué)會“開竅”。
全部修道不過就是修一個“靜”字,心靜意靜。但修靜的方法是什么?靜修的方法就是開竅,就是學(xué)會開竅。
但是“開竅”這件事,古人叫“千圣不傳”。真要修道,必先開竅。開竅一定要“用訣”,這個訣是秘訣,一般人他是不傳的,叫“假傳萬卷書,真?zhèn)饕痪湓?”。古人說“給我十兩金,不傳一口意”啊。訣是一種用“意”的方法,他為什么不傳呢?因為他要傳給有德者。
那修道怎么辦呢?要開竅,得懂得秘訣啊。其實訣大多只有幾個字,非常簡單。大道至簡,非常容易,上手容易堅持難,秘訣本身一點都不秘。
人身上有無數(shù)接受宇宙自然“生氣”的地方,也有接受社會生靈“人氣 ”的地方。比如,凡是骨頭連接的地方,都能接受天的“生氣”,也就是關(guān)節(jié)都能接天的“生氣”。簡單吧?簡單——這就是一句秘訣。 大家要特別注意,修道常用的竅位,它和經(jīng)絡(luò)學(xué)上的穴位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樣的話,也就沒有“假傳萬卷書,真?zhèn)饕痪湓挕钡恼f法了,大家根據(jù)書本練習(xí)不就得了?不行,看書修道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二者有相當大的差別,不要搞錯了。穴位是人體經(jīng)絡(luò)里面的小發(fā)電站,人身體的穴位相當于生物發(fā)電站,這些生物電在穴位里產(chǎn)生然后沿著經(jīng)絡(luò)運行,影響人體生化反應(yīng)的方方面面。它有一定運行周期,大約每晝夜運行五十二圈。所以中醫(yī)里用電的良導(dǎo)體——金屬的針來針灸,道理就在這里。
修道要開的竅,則多半與人體產(chǎn)生激素的腺體有關(guān)。大體上,我們修道常用的有九個竅,這九竅可不是穴位,它們大都跟人體里的激素,以及激素所在的腺體有關(guān)。
比如,這里四個竅,集中在腦袋上,這主要是接天的“生氣”的。這四個竅:一個是“頂竅”;然后是“意竅”,又叫“上丹田”;第三個叫“玉枕竅”,又叫“神竅”——注意啊,可不是玉枕穴;還有一個呢,叫總竅,是非常重要的竅,也叫“泥丸”。這個就是有些道書上說的“泥丸宮”,實際上是人的腦垂體,統(tǒng)管我們的內(nèi)分泌,可以自動調(diào)整我們身體的各項功能。就人體激素分泌而言,它相當于中樞,它就像花生米這么大,但作用很大,所以這個又叫“總竅”?! ∵@四個竅是接“天氣”的,或者說接“生氣”的。前面我們講過,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接宇宙天體的“生氣”,天人是合一的,天人是互相感應(yīng)的。人類是離不開天體的“生氣”的。你能不能進入修道的殿堂,要看你能不能大 量高效地接受天上的“生氣”。
打開這些竅,你才能大量地接天上的生氣。我們多數(shù)人,這四個竅,都相當閉塞,不是充分在起作用,所以必須要打開,開竅才能修道。開了竅,當然能夠身體好,氣力足,才能腦子好使,才能長壽,甚至于開發(fā)我們的潛能?!√斓靥斓?,有天必有地,然后我們還要能夠接受“地氣”。我們知道地下的磁場,是有脈絡(luò)走向的。我們把房子蓋在這個地脈上,磁場就好;蓋到那個地脈上,這房子就不好。過去說陰宅、陽宅,看風水,找龍穴,就是找地磁場。所以古人認為風水對我們一生的命運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甚至于子孫后代,對三代子孫都會起很大的作用。地氣和天上的“生氣”有什么區(qū)別嗎?其實一樣,都可以補充我們的“元氣”。但是,“地氣”跟天上的“生氣”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它不像天上的星體,高懸于太空之中,它在地表上,所以有個奇妙的特性。這個特性是什么呢?就是“遇風則散,遇水則聚”。喜歡水把它包圍住,遇水則截住它了,就把它給留住了,遇到風它就散了,因此民間管它叫做風水,這是它的特點。其實它正式的學(xué)名不叫風水,它叫堪輿。堪是什么?是天道;輿就是地道。民間俗稱為風水,因為這種地氣“遇風則散,遇水則聚”。那么,修道的人怎么接地氣呢?接地氣要開三個竅。哪三個竅呢?
人體背面的這一個是尾閭竅。這個尾閭,本來是分為上尾閭和下尾閭的,中醫(yī)主要用下尾閭,也叫長強穴。那么下尾閭在哪兒呢?在尾骨的第三節(jié);可是我們修道的人用的尾閭竅跟這個下尾閭不同,它是在命門下一寸。命門是和人體正面的肚臍相對的,尾閭竅就在命門下,和我們的“氣?!毕鄬?。它實際上是個什么東西呢?是人的腎上腺素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都知道,這個腎上腺素,它的作用非常強。這個腎上腺素主要起什么作用呢?比如說,有個強盜在追我,我平時走10里路都很困難,可是他追我的時候,我可以一口氣跑10里、20里、30里,甚至翻高墻都可以,因為只要有一滴兩滴的腎上腺素,我立刻就能把無窮的潛力發(fā)揮出來。大家都知道,在藥房里可以買到這個腎上腺素,是專門用來搶救垂危病人的,或者是給重病病人用的?! ∷裕查偢[里面充滿著腎上腺素,它是我們生命機能保持旺盛的“氣血”,所以非常重要。它相對的,人體正面的是“氣海”,氣海是儲存人體“衛(wèi)氣”的竅位,也叫下丹田,這是正面背面相對的兩個竅。第三個竅就是我們的肛門前口,叫做“玄牝之門”,或者叫做“牝門”,也叫“會陰竅”,注意不是二陰中間的“會陰穴”。會陰穴在兩陰之間,而會陰竅是在肛門前口,所以也叫“陰竅”。凡是修道的人,都需要接“地氣”,因此必須打開這三個竅:尾閭竅,下丹田竅,陰竅。下丹田大家可能聽得比較多,因為這個地方是性激素的存儲之地,所以叫“氣海”。人體的性激素雖然在全身的血液里都有,但是主要存儲地是下丹田。所以,修道所說的竅,大體上與人的激素是分不開的,它的影響是全身的,穴位往往是影響一條經(jīng)脈,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么,頭上四竅接“天氣”,腰腹部三竅接“地氣”,這是七竅。修道開九竅,還有兩個竅是什么呢?
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中丹田和我們背后的夾脊竅。夾脊竅在我們兩胳膊的連接處,我們平常背后這兩肩膀連接的夾脊竅是閉死的,修道的時候要打開它,打開以后和人體正面的中丹田來接“人氣”。
夾脊竅的前面,相對的那個地方叫中丹田,又稱為絳宮。這里與心臟是有關(guān)系的,是人體胸腺所在地,也是與激素有關(guān)系的,也是激素所在地。胸腺激素到年老以后,它的作用會慢慢減低,但是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很重要,因為它是經(jīng)絡(luò)之氣,它是走五臟,走血液,走組織液的。它又叫“經(jīng)氣”,也叫“榮氣”,又叫“營氣”。這種“ 氣”其實是胸腺激素,走經(jīng)絡(luò)、血管,潤澤五臟,是存儲在中丹田里的。我們講精、氣、神,“氣”指的就是這個。現(xiàn)代人為什么不“開心”呢夾脊竅和中丹田竅,這兩個竅是接人氣的。人與人交流,打開這兩個竅,就叫“開心”。這兩個竅打開的方法極容易,打開就叫開心、舒心。我見到您,我很開心,你這個竅也就打開了。我見到您,愁眉苦臉,那你趕緊自我防衛(wèi),這個竅也就閉上了,怕我跟你借錢。你不會喜歡我,我也不會喜歡你,這兩個竅不開,也就沒 “人氣”。我一見你,我就眉開眼笑,我已經(jīng)在接您的人氣了,您也就比較喜歡我了,這時候就“有人氣,有人脈,氣場對”。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修道要開九竅。我們知道有三個丹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上丹田在兩眉間。上丹田和玉枕竅相對,它們的中間,在人腦里面有什么東西呢?里面就是松果體,也叫泥丸。泥丸是總竅,它前面叫上丹田,最主要的是有一種“向性腺激素”。向性腺激素是什么意思呢?人體不單單有“性激素”,還有“ 向性腺激素”。性激素是產(chǎn)生性功能的,也是產(chǎn)生我們的精力的,讓我們精強而力壯,這是性激素。人體產(chǎn)生性激素,這叫“性”??晌覀?nèi)祟愡€有“情”,產(chǎn)生“ 情”的生理基礎(chǔ)是什么?就是向性腺激素?!∪绻麊沃v性激素,那畜生也有。所以人不同,還有“情”。有情,我看見一個小孩,我就想抱他,因為有向性腺激素。我看見一個老人摔跟頭了,我趕緊去扶他,我跟他“有情”。情也是天生的,它有一種激素在人體上丹田這個位置產(chǎn)生,所以有一個盛裝婦女在我面前走過,或者是一個帥哥在我面前走過,我都要回頭看看。我為什么多看她兩眼?并不是我有非分之想,我只是很單純地想看看,喜歡看看。當時,我們就覺得有一種能量,一種氣,所以我們就想多看兩眼。為什么人都會這樣呢?因為人人都有向性腺激素,所以人人都有情,佛家講“有情世間”。上丹田也叫意竅。因為道家認為人的意念接受和發(fā)送是集中在這兒的,人的意念活動也通過這里往外傳播,所以它也叫意竅。古人有這么一句話,叫做“出死入生”,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這個人老是意念、思維活動紛飛的話,他的“氣”老通過意竅外放,損耗元氣,人體能量水平下降,那就叫“出死”;入生呢,是講修道的人經(jīng)常修煉,修靜,思維活動平緩,到了高級階段甚至“息停脈住”,思維活動基本停止,用神思,那這個意竅就可以高效地吸收“生氣”,這就叫“入生”。所以,《內(nèi)經(jīng)知要》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還說:“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毙薜谰鸵揿o,不是用后天的功利心玩花樣,瞎折騰,《內(nèi)經(jīng)知要》中說:“不根于虛靜者即是邪術(shù),不歸于易簡者即是旁門。” 因此,修道要修“虛靜”,要“斂神”。平常人活動講話,氣是通過意竅往外放,消耗能量,“出死”;可是我們修道不是,修道是接收,是斂神的。所以“出”,老外放就走向死亡;如果“入”,老接收就返老還童,這就是“返觀”的作用。只有修靜才是修道,只有返觀才能長生。我們回頭再講怎么返觀得長生。其實,所謂修道,修的就是一個靜字,用的就是一個返字。《內(nèi)經(jīng)》中說:“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边@就是我們修道的心胸氣魄和追求目標,也是我們修道的方法。
開九竅的方法:
第一竅,“頂竅”百會。
先用中指點在“百會”,再伸掌,掌心對“百會”,同時想“百會”(意念百會)輕拍“百會”,舌頂上鄂發(fā)出“嗒!”聲。頂竅即開。
(關(guān)閉百會的方法:中指對“百會”,意念會陰,輕拍百會,嘴唇閉合,發(fā)出“叭!”聲,百會即關(guān)閉。)
第二竅,“意竅”天目。
“意竅”天目,即常說的印堂位置,位于額部眉頭之間。用中指彈天目開意竅。深吸一口氣,憋住氣再彈擊,彈完吐氣,意竅即開。
第三竅,“神竅”玉枕竅。
玉枕竅在腦后,位于腦后枕骨粗隆上的凹陷處(從百會穴向后下方摸,第一個凹陷處即是),正對天目,意竅與神竅連心中間即為總竅“泥丸宮”。(玉枕竅非膀胱經(jīng)的“玉枕穴”)。
中指貼于玉枕竅上方,食指壓在中指指背,嘴張開,食指指肚彈擊玉枕竅,口發(fā)“啊!”聲,神竅即開。
第四竅,絳宮膻中。
膻中即中丹田,位于胸部正中線兩乳頭中間。中指輕輕點在膻中,向上(頭部方向)輕輕一推,“膻中竅”即開。
第五竅,胛脊(夾脊竅)。
胛脊(夾脊竅)為背部兩胳膊的連接處,即兩肩胛骨中間的空竅,與膻中相對(不是經(jīng)外奇穴“華佗夾脊”)。
開竅方法:用一手無名指點壓在另一手掌心勞宮穴,做彎曲伸展背部動作,心想“胛脊”竅,吸足氣喊“嗨!”,夾脊竅即開。
第六竅,命門。
小指(腎)點按在肚臍神闕穴,做腹式深呼吸,氣入丹田。吸足氣后在用口吹出,,命門處會有沉沉的感覺,此竅即開。
第七竅,氣海竅(下丹田)。
氣海竅(下丹田)臍中下2寸,下丹田是人體元氣貯藏之所。(氣海竅不是任脈“氣海穴”)。
第八竅,尾閭竅。
尾閭竅在命門下2寸,骶椎上,正對下丹田“氣?!薄2皇嵌矫}“長強穴”(下尾閭)。
氣海竅和尾閭竅開竅方法:大拇指指腹按壓“氣海竅”,逆腹式呼吸(向先天過度),吸氣腹向內(nèi)收,呼氣腹向外鼓,心想(意念)“氣海竅”和“尾閭竅”,呼氣時手猛地一松,二竅即開。
第九竅,會陰竅。
“會陰竅”,注意不是二陰中間的任脈“會陰穴”。會陰穴在兩陰之間,而“會陰竅”是在肛門前口(會陰穴與肛門之間),所以也叫“陰竅”。
中指按百會,食指緊貼按在百會穴后側(cè)。吸氣時腳后跟抬起,提肛;呼氣時,腳后跟向下一蹲,會陰竅即開。
收功。
“百脈朝會”閉百會即可收功。(關(guān)閉百會的方法:中指對“百會”,意念會陰,輕拍百會,嘴唇閉合,發(fā)出“叭!”聲,百會即關(guān)閉。)
修身練功、先開九竅。九竅打開,不僅能吸收宇宙能量精華,而且能排放身體的其他污垢濁氣。關(guān)鍵,“意到”、“手到”、“身到”,重要是要用心去做。貴在堅持。
文源:修行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jia/157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丹法:胎息無息 三家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