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
,主流意識形態(tài)有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提倡,“國學”熱了起來。作為“國學”經(jīng)典的“易經(jīng)”,常常被許多人掛在嘴上。更有一批陰陽人士和想成為陰陽先生的人士,以“易經(jīng)”為原典說辭,兜售一些“易經(jīng)”概念,諸如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青龍、白虎、朱雀1
“易經(jīng)”本來就叫“易”
“易”原本有三部
,即“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根據(jù)《周禮》、《山海經(jīng)》等文獻記載,“連山易”是虞夏時期的“易”,以“艮”卦為首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周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
到春秋時期
由于“連山易”和“歸藏易”在秦漢之前就已經(jīng)失傳
2
一般認為
所以,“易”是什么
中國歷史上
大體上講
所以
3
“周易”將撂草棍的形狀確定為八個基本卦象,即乾(?)
為了與人事相關,“周易”將八卦分別對應八種基本存在
對“卦象”進行解卦
先撂草棍
4
《周易》的第一卦為“乾卦”,卦詞的第一句是“初九潛龍無用”
任何事物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變化都有一個過程
,即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由衰到無的過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5、不要把“易經(jīng)”想得過于神秘復雜
大體上講
,民國之前,中國歷史幾千年,《易經(jīng)》一直是知識階層人士的規(guī)定認知內(nèi)容和一般知識學識,也是塑造中國人人文品格和人性特征基本規(guī)范標準和基本模式要求。隋唐時期,辦學和科考的指定教材是“欽定十三經(jīng)”,即《尚書》《易經(jīng)》《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春秋左氏傳》《孝經(jīng)》《爾雅》《論語》《孟子》,其中《易經(jīng)》是大經(jīng),即主教材。宋元明清時期,辦學和科考的指定教材是“四書五經(jīng)”,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書經(jīng)》《易經(jīng)》《詩經(jīng)》《春秋》《禮記》,《易經(jīng)》也是基礎經(jīng)典。而現(xiàn)在的人看《易經(jīng)》
,一頭霧水,為啥呢?原因很簡單。從“新文化運動”開始,我們將西方現(xiàn)代科技文明作為學習和考試的主要范圍,我們從小學到大學的所學的東西都是以西方現(xiàn)代科技為主體的知識體系,所以,百年以來,“易經(jīng)”游離于主流文化知識之外,即“易經(jīng)”已經(jīng)不是一般人群和普通人士的認知對象,也不屬于絕大部分人的知識范圍。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03/25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 rel="prev">
你知道《周易》是什么嗎
下一篇:
,是什么,易經(jīng)為何叫周易?周文王是如何寫易經(jīng)的
,你知道12生肖的歷史嗎,追溯上古五行八卦">
?">
,奇門遁甲入門">
,從考古上能夠看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