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這句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但是就一些地區(qū)而言,情況并非如此。特別是華南西部常處于春旱時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帶的一半。但在南方,清明前后往往都會下雨。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本身代表了一個長達半個月的氣象階段。
那么為什么這個時候的南方總是在下雨?
原因有三。其一,冷暖氣流交匯,每年的清明節(jié)正是冬去春來的時候,冷空氣勢力逐漸減弱,副熱帶高壓開始加強西伸,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北上躍躍欲試了,冷暖空氣經常在南方交匯,勢均力敵造成了南方陰雨綿綿的天氣。其二,低氣壓影響,有低壓系統(tǒng)存在時會出現下雨的天氣現象,因為低壓系統(tǒng)表示近地面為低氣壓,原因是垂直方向上空氣當時的運動方向是從地面垂直向上運動的,空氣在向上運動過程中到高空后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降水。其三,海洋暖濕氣流受氣壓影響輸送水汽,清明前后,大氣層里的水汽比較多,這種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結成毛毛雨,因此清明時節(jié)下雨的天氣特別多,會帶來大量的雨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04/22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